簡體版

第九皇子是華景

從幾位前輩那里出來,王非敗撓了撓頭,雖然大家都說清源觀的事情他現在暫時不要操心,但他還是決定在見完林青峰之後就回清源觀,這種時候不能在青虛真人和眾位師兄、師姐的身邊,心里總是不得勁。

回到宅子,葉青愁、霍慶龍都在,看著正給葉青愁捏著肩膀的三娘,王非敗就有種嫉妒感,再看看在一邊低著頭喝著茶的霍慶龍,又是另一種感覺。

「想好了沒有林青峰見不見?」看王非敗回來,葉青愁也沒問最終結果,而是問起了林青峰的事情。

「喂喂,姓葉的,怎麼不問問結果?」一邊的霍慶龍略顯不滿的嚷嚷道。

「有什麼好問的,看他臉色就知道還行!」

「那非敗,槍仙說什麼了沒有?」看葉青愁不問,霍慶龍知道自己問。

「幾位前輩都在,讓我運行了一下的功法,大概研究了一下,听他們說我這功法和我的體質是想合得,再就是讓我別再往外說,就再沒說什麼。」王非敗說著把霍慶龍面前的茶壺拉了過來然後一邊坐下,一邊給自己沏茶。

「幾位先輩?」

「都有誰?」

「我想想,醫仙師父,槍仙師父,刀仙,劍仙,嗯,就他們四位。」

「刀仙也在?」

「在啊!怎麼霍師兄你也沒見過刀仙?」

「見是見過,不過天封城里刀仙我見的最少。」霍慶龍說著看了看面前的茶水,「刀仙是三仙里最來無影,去無蹤的一位了!」

「不過說實話,刀仙給人感覺怎麼說呢?光看長相,最是有威懾力!」王非敗想起那張滿是橫肉的臉,不經意間打了個哆嗦,不自覺的看向了葉青愁,心里默默地念叨,‘這可真是兩個極端!’

「確實!」霍慶龍點點頭。

「怎麼,非敗這會兒看我干嗎?」看王非敗看自己,葉青愁拿起酒盅喝了一半,然後將另一半喂到了三娘的嘴里。

「嘿嘿,看過了刀仙的那張臉,再看師兄,總覺得有些奇異。」

「奇異不打緊,你還是想想現在要干的事情。」

「現在要干的事情?那就是見一見林青峰,不過這我只能是不公開的見,畢竟對外我這‘搬運者’可不在天封。」

「也是呢!那見了之後呢?」

「我要回清源山!」

「清源?決定了!對了!師兄,關于狼牙盜有沒有新的消息?」

「新的消息到沒有,不過從他們這一段時間的動向來看,確實像是有準備大事的樣子!」

「這樣啊!那就不能拖了!明天就見上這個林青峰一面。」

隨著王非敗話音落下,和林青峰的見面就確定在了,第二天的下去,一個大大的廳子里左右簾子放了下來,簾子後面坐著的既有公主、皇子,也有天封城的醫仙、槍仙、刀仙、劍仙,面對前輩們的突然到來,王非敗雖然有些不適,但看到對面林青峰的臉色,王非敗覺得前輩們來了也是不錯!

「歸古派,林

青峰見過小說家大宗師‘搬運者’。」

「林大儒,貧道乃是道家,姓王!」

「但世人都喜歡叫你‘搬運者’」

「搬運者是書上名號,而不是互相交流的稱呼。」

「既然如此,那我林青峰就如道長所願!」

「正是!」

「林青峰此來是想請道長收回那本叫做《悟空傳》又叫《西游浮生釋厄傳》的小說。」

「敢問大儒,已經潑出去的水怎麼收回?」

「只要道長同意不再發這本書,承認其是偽作!百曉堂那邊也會理解的。」

「既然這樣,懇請我當朝陛下禁止流通就行了!又何必來找貧道。」

「來找道長是擔心道長還有其它書籍要發,青峰希望道長以後寫的小說,不要再有類似千古聖人言以外的東西。」

「以外?林大儒說的不錯!可問題是,貧道並沒有發出聖人言以外的東西啊!?」

「道長是說道長沒寫《西游浮生釋厄傳》?」

「寫了啊?但這本書里那里是要大儒如此斤斤計較?貧道實在是不明白!」

「你——」剛舉起手指,林青峰覺得自己實在是有些過于激動了,模了模胸口,平復了一下心情後他拿出了那本《西游浮生釋厄傳》,翻開來指著其中一句問道︰「敢問道長這句,‘眾生生來自由,那個敢高高在上!’何解?」

「佛門不也說眾生平等,面對輪回有那個能例外,還是只要出生高貴,只要有祖輩余蔭,就可以肆無忌憚?」

「我指的是‘那個敢高高在上’?這一句。」

「這一句啊!這不是很清楚嗎?儒家有史說上古之皇都是德行高尚,以德行感染天下,待人謙卑有禮,實行禪讓,不讓無能者上台,這不是你們儒家推崇的嗎?」

「我看不出這一句和我儒家有何聯系?」

「想想後世歷代王朝覆滅,不正是德不配位的結果?而德行高尚的人理應天下為公,沒有私心雜念,這樣的人是被天下人抬到高處,不是自己為了權欲爬到高處,自然是那個敢高高在上!」

「道長的歪解倒是不少,不覺得這句話引人遐想嗎?」

「貧道倒是不覺得,敢問林大儒,這‘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林大儒可學過?」

「學過?那是史家的書。」

「既然大儒願意學這‘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又為什麼要把貧道這一句拿出來談論呢?」

「既然如此,那這一句‘我不管天意為何?我只管我心自在?’,道長不覺得寫一個佛門人物太過狂妄了嗎?」

「一點都不!」

「為什麼?」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可是佛祖所說,敢問林大儒佛祖狂妄了嗎?何況這只不過是一本虛構的小說而已,還是儒家幾千年開學教書,教出的人連這是非好壞都不能分辨?若是不能,敢問林大儒教的是什麼書,什麼理?」

「那是佛祖豈可與常人相提並論?」

「常人?佛門修得就是成佛,林大儒這是說,所謂成佛永遠只有佛祖一人?」

「林某從未說過!還有這一句‘我除去滿山獵戶,還我兒郎滿山清淨’你不覺得這悟空殺心太重,卻不知道冤冤相報何時了?」

「冤冤相報?既然林大儒說道這個了貧道就說上一說。」

「怎麼?道長不滿意?」

「沒有不滿意,貧道只是取八方門公開記錄和你們儒家史書里的東西,先說一個吧!」

「道長,我現在說的是你這書!」

「可你提到了冤冤相報啊?」說著王非敗看了一眼林青峰接著繼續說道︰「冤冤相報何時了?但這世上能激起冤冤相報的沒有多少,記錄在史書的更沒有多少,貧道數了數也就復仇的例子在你們儒家史書中也就十幾起,幾千年十幾起,林大儒難道覺得很多?何況這在報仇也都在兩三代就終結了!何來那麼多需要用這‘冤冤相報何時了’來教化的?」

「那道長就不怕有人學了你這書里的例子?」

「若是學了,那只是說明你們教書育人不成體統,學子分不清書上和現實罷了!我听說八方門二十年前有一案子叫《反復掠》很是有名,潭州有一惡人貪圖一家富戶財富,糾結狐朋狗友將那一家人搶了個精光,一家人只活下來外出的一對父子。由于夜間行凶後,歹徒還一把火燒了這家全部的院子,導致凶案難查,而這對父子不只是听誰說什麼‘冤冤相報何時了!’,再查了一年後,居然要求結案,別再查了!當時的城主也是支持,夸獎那對父子是大善人,就這樣,這案子居然真的就停了下來!十年後這對父子辛勤耕耘,靠著自己的勞力心智,居然創下了比十年前更多的家產,卻是沒有料到一天夜里再次遭賊人搶掠,可巧的是這一天這家人家里正好有八方門先天境捕快留宿,結果一干賊人全數被服,但那對父子也是丟了性命,只留下個遺月復子!事後調查這伙賊人正是十年前滅門之人,據他們交代,就是看這父子再次有富了起來心生嫉妒而為。我記得公開的卷宗上顯示,是在滅門發生快一年的時候,那捕快其實已經查到了凶手的行蹤,只是還需要時間罷了!結果那對父子‘以冤冤相報何時了!’主動要求結了案,而那伙賊人在沒有被抓的這些年里連續作案十多起,每一場案子里都有死傷!這就是林大儒說的‘冤冤相報何時了‘’嗎?林大人不會是為了縱容惡人行惡,才故意這麼說的吧?」

「豈不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林青峰自然知道這案子,也知道那城主頗有些書生意氣,但他是不會走入王非敗的節奏的。

「敢問大人,貧道若是砍了你的腦袋,滅了你的門派,然後我放下屠刀,世人是不是該稱呼貧道是放下屠刀的佛陀?」

「你——」

「林大人,貧道所寫所書,也許你看的不舒服,但貧道還是要說,貧道寫的是一家之言,就如同你們儒家和墨家,道家相左之處,沒有什麼不同,林大儒為何非要為此耿耿于懷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