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文石和李文良已經跪了。
但是這件事,他倆直接拍板是不行的。
必要的流程得走,這是大事。
所以繞了一圈兒,秦平寫的施工方案書,由楊希放到了魏老的案桌上。
「秦平什麼時候改行了?」
只看到封面上的幾個字,沒有署名,魏老就認出了字體的主人。
秦平的字很有名,曾經魏老都向他求過字。
「秦院士南下逛了一圈,把粵香澳大橋事故原因找出來了,還做了設計圖和這份施工方案,按此方案三個月內能夠通車。」
楊希盡量淡定地把事情復述一遍。
一邊說,一遍悄然打量魏老的表情。
結果讓他有點失望,魏老神色如常,看不出任何情緒起伏。
「還是經過大風大浪的魏老淡定呀,哪像我,看到這摞方案書,當場給跪了。」
「馬上去草擬文件,宣布秦院士為粵香澳大橋總設計師,半個小時後開會。」魏老頭也不抬地說道。
「半、半小時?會不會太短了?」
楊希有點崩潰,半小時草擬一份任命文件,也太倉促了。
「那給你二十分鐘?」
「現在就去,半小時內一定做好!」
楊希風一樣跑出辦公室,親自去擬定任命文件。
同時讓人通知相關部門和譚文石、李文良等人開會。
會議內容很簡單,首先是任命秦平為總設計師,其次是對外宣布三個月粵香澳大橋通車的事。
對此,所有人都沒有異議。
因為他們知道,這將是龍國又一個奇跡。
也是展現龍國實力的機會。
更何況動工之後,想瞞也瞞不住,很多人在關注著工程進度。
也相當于一個交代,對于坍塌事故向公眾的交代。
當天晚上,官媒燕京日報就出了新聞。
標題是【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將在三個月內完成通車,你信嗎?】
新聞一出來,毫無意外地吸引了巨大的關注。
在此之前,就已經曝出了粵香澳大橋是世界最長跨海大橋,這已經是人們熟知的事情。
看到這個標題,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粵香澳大橋。
好奇心驅使之下,大部分人都會點進來看。
然後下面的評論,滿滿的吐槽。
「別鬧了好吧,那是修橋,不是玩泥巴,三個月修一座長達約60千米,還是跨海的大橋,官方沒睡醒吧。」
「能不能認真點啊,出了事,就用這樣的新聞轉移視線,這好嗎?」
「他要能三個月能完成通車,我糞池潛泳!」
「散了吧,今天愚人節,逗你們玩兒呢。」
「別說三個月,給你三十年,都修不好,對,我說的!」
「連官媒也開始有這種不切實際的想法了嗎?」
「不久前官媒給秦院士發聲,我以為官媒改變了,現在看來改變個狗屎!吹牛第一名。」
「老老實實修橋鋪路不好嗎?非要搞噱頭博人眼球,官媒為了流量也自甘墮落了?」
……
與預料中的一樣,評論都是質疑聲。
娛樂媒體發這些,下面的評論大概就是︰「路過」、「呵呵」、「傻逼」、「舉報垃圾小編」……
官媒就不一樣,擁有公信力。
一言一行代表的是國家臉面,說些大話套話,會讓人難以接受,甚至感到丟臉。
對于評論里的質疑,官媒並沒解釋,也沒刪除。
向公眾釋放了一個信號︰暢所欲言!
大家也沒辜負,一個夜晚的時間,評論就 到了一千條,轉發上萬。
差不多到此為止,不會再有多高的增長。
真正會關心國家大事的人,其實並不多,關心國家大事且上網的,就更少了。
加上官媒沒有提秦平的名字,吸引的關注有限。
如果是某某明星出軌、某某小鮮肉發單曲演電影、某某女明星鬧緋聞,那關注度和流量,絕對會蹭蹭蹭往上漲。
這,就是娛樂至上的悲哀。
哪怕經歷過了之前秦平被網暴事件,當熱度退去,關注的人也漸漸少了下來。
另外也是秦平並不在公眾視野中活躍,連個圍脖也沒有,別人想關注也找不到地方。
官媒被罵了一晚上,任何難堪的話語都沒有刪除,有網民忽然間反應了過來。
「那麼多年了,終于遇到一個不刪評論的官媒,小心肝兒總在顫抖,一點不踏實,會不會是有什麼大事要宣布?」
「樓上說的對,我也有這種感覺。」
「事出反常,必有妖,老夫夜觀星象,此事不簡單。」
「真的隨便罵都沒事嗎?曰尼瑪,退錢!」
……
評論里在胡亂猜測時,燕京日報又發了一條圍脖。
【今晚零點,有大事發布!】
配圖,是一枚勛章。
國士勛章!
「又來?又出什麼事了?」
「好強的既視感!」
「不會又有人網暴秦院士了吧?誰那麼大的膽子,不想活了?」
「是不是秦院士要到粵香澳大橋干工地了?」
「搬磚去了,肯定是搬磚去了。」
「秦院士是科學家,修條破橋跟秦院士雞毛關系,你們宣傳能不能用點心,別毀了秦院士的形象,好嗎?」
「不是吧,你坡橋坍塌,要一個國士來挽回形象?」
「這就沒意思了,科學家就該干科學家該干的事,少摻和這些破事不行嗎?」
「我猜得沒錯,有點名氣了,就像出來撈錢了,干科研哪里有做明星撈錢快呢。」
「笑死了,秦院士想撈錢,那不是分分鐘上億,要黑你們也要過過腦子。」
「兄弟們看準了,有水軍混進來了。」
「別吵了,不要給水軍可趁之機,等零點就好!」
「等零點,等零點!」
「坐等今晚零點宣布大事!」
……
配了國士勛章之後,熱度總算一點點升了上來。
但是與那些明星的話題相比,還是差了點兒,處在圍脖熱搜榜末位。
網上各種猜測都有,大多數是吃瓜的。
最近粵香澳大橋的事情,引起了不少人的憤怒。
官媒突然發了兩條不相干,卻又強行扯到一起去的圍脖。
難免令人懷疑是借秦平的國士之名,來遮掩橋梁坍塌的失職。
但是這次,他們錯怪官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