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百一十六章 神道事,敕封與神格

「鏗鏗鏗……」

一聲聲悠揚、雄渾的鐘磬聲傳入許宣耳中,讓他靈台頓時一陣清明。

看著石頭上得殘羹剩飯,許宣只能暗自苦笑,事到如今,他也明白自己八成是上了老頭的當了,白白被人耍了一遭不說,還丟了朱邪送的兩尾赤鰩。

只是,那老頭到底是什麼來歷,看起來沒有半點修行法力,卻能看破自己陽神之體,還敢在岱廟中自稱東岳大帝,東平府城隍、岱廟土地對他也是恭敬有加,口稱帝君,怎麼看都不像是個騙子啊!

「對了,雖然丟了兩尾赤鰩,好歹得了一門拘神術法,也不算太虧。」

想到這,許宣索性端坐在一旁石凳上,用心揣摩起老頭傳授的拘神法訣。

法訣分上下兩篇,雖然只有區區數百字,卻不同于世間流傳的術法、道術,乃是觀想後土娘娘法相,錘煉魂魄,勾連地脈得一門術法。

上篇講的是魂魄修煉之法,下篇則是如何運用魂力,拘役鬼神。

「鬼神,天地造化之功跡也,憑陰陽之氣而生。陰氣逆物而歸謂之鬼,陽氣導物而生謂之神,其實一物而已……」

許宣低聲誦讀,按法訣所言,鬼與神皆是魂魄秉陰陽之氣而生,不過是一陰一陽,一無根一有憑,一懷怨一尚德罷了。

兩者都失了肉身廬舍,沒有根基,只能假外物修行。

鬼為陰之靈,未受世間香火,修行全靠自身執念與月華、怨氣。

神為陽之靈,通常都被敕封在一地修行,或為山神,或為河伯、土地、城隍、鬼將、陰差,之所以被稱為地祗,就是因為他們將陽靈寄托于地脈之中,借人間香火願力修行。

「這篇法訣確實不凡,竟能令失了肉身的鬼、神修至陰神境界,和青兒的《五鬼修煉法》相比,倒是各有千秋。

地祗? 地祗,一個「地」字道出了修行根本。

神靈以地脈代替肉身? 而拘神術正是教人如何以魂魄之力勾連地脈,從而拘役神靈。

只是……神靈境界也有高低? 拘神術卻只能讓人修成陰神境界? 對付尋常土地、城隍還行,若是遇上一些類似龍族這種有肉身的神靈,恐怕此術就沒有太大作用了。」

看明白拘神術,許宣不由眉頭微皺,剛剛還以為真能拘來大龍神? 現在看來,即便以陽神之體在長江施展拘神術? 也只如在敖放洞府前砸了幾下門? 至于敖放到底是出來請施術者進府門一敘? 還是將其一巴掌拍死,那就要看運氣了。

「那老頭分明就是個凡人? 三魂七魄也是平平無其? 絕非陰神、陽神,怎麼也能施展此術?

還是說,他確實就是東岳大帝? 只是修為高絕? 功參造化? 並不是我能看透深淺的?」

許宣心中疑惑,百思不解,忽然一拍腦門,暗罵自己糊涂。

既然自己想不明白,何不叫個明白人,不,明白神出來問問不久得了嗎?

現在他已是陽神二重境界,施展拘神術把剛剛岱廟土地拘出來,應該問題不大。

想到這里,許宣立即依照法門掐動指訣,口中誦道︰「鄉野賢德,有感生靈,岱廟土地,速至吾門,敕!」

敕令一出,許宣只覺體內魂力一陣涌動,順著雙腳涌入大地之中。

在魂力的指引下,眼前突然浮現出密密麻麻、盤根錯節的地脈之氣。

這些氣息不知從何處而來,有的小如蛛絲,時斷時續,有的壯若樹干,綿延百里,每條都散發著淡淡白光,組合成一張亂而有序的蛛網。

蛛網正中,端坐著一位富家翁打扮的七旬老者,正是方才見過一面的岱廟土地。

「誰!」岱廟土地忽然睜開雙眼,耳畔許宣的話音依舊不斷回響。

「又有人施展拘神術,不是帝君,到底是誰,難道世間還有其他人會這門異術?」

土地面色一變,略一思索,便想朝地脈深處逃去。

只是他剛生出此念,原本供他修行的地脈之氣卻如八爪魚一般將他死死抓住,拖著他就往地面而去。

「怎會如此,這人的拘神術怎會比帝君還厲害!」

這番變化說來話長,其實不過眨眼功夫,許宣前腳剛掐訣念咒,後腳平地便生出一陣怪風,隨即就看岱廟土地已經瑟瑟發抖跪在了涼亭外面。

「小神拜見上仙,不知上仙有何差遣?」岱廟土地不敢抬頭,非常識趣地拜倒在地。

許宣仔細打量著這位土地公,神識之下,只見他通體散發著濃郁的紅光,其中隱隱透著一絲黃芒,顯然有從赤敕晉升為黃敕的趨勢。

神道五敕黑、白、赤、黃、紫五色,雖然只是位格高低,並非絕對實力的強弱,但也能夠一定程度上看出一尊神明法力的深淺。

黑敕多為陰神鬼將,譬如黑白無常、牛頭馬面之流。

白敕則是集納一方信仰、地力的土地、小縣城隍,或是某些保家仙。

要想成為赤敕,除了受敕封、集人氣之外,還得修行到陰盡陽純,徹底月兌離陰魂的地步。

至于黃敕、紫敕,既要道上有功,又得人間有行,並不是受了敕封就能坐穩神位,得享位格的。

岱廟佔地極廣,又有東岳大帝香火滋潤,這里的土地自然不是尋常土地、城隍可比,赤色神光中孕育一點淡黃也是應有之意,這點許宣並不奇怪。

否則若真是黃敕,他的拘神術恐怕就沒有那麼輕松、靈驗了。

「土地公不必客氣,還請亭內就坐。」許宣客氣道。

岱廟土地聞言,這才抬頭看了他一眼,面上不由露出驚詫之色︰「是你?」

「錢塘縣許宣見過神君。」

許宣微微一笑,指了指一旁的石椅,說道︰「請神君出府一敘,實在是因為在下有一事想要請教,唐突之處,還望見諒。」

岱廟土地面色稍緩,忙道︰「上仙客氣了,小神位卑職低,恐怕未必能幫得上忙。」

許宣從袖中模出兩瓶美酒,幾盒點心、一只烤雞放在石桌上,又取了兩個酒杯斟滿。

等到岱廟土地入座,才道︰「小小酒菜不成敬意,敢問神君如何稱呼,在這岱廟中多少歲月了?」

岱廟土地湊到就被前吸了吸鼻子,雙眼不由一亮,贊道︰「好酒!小神名喚常知器,原是廟中廟祝,大中祥符元年受帝君敕令,才被封為岱廟土地,如今已一百四十四載春秋。」

國之大事,唯祀與戎。

歷朝歷代立國時或是國力昌盛時,常常清掃天下婬祠,廢除那些不在本朝祀典上的婬祠,似常知器這等土地、城隍,與人道糾葛甚深,變更也最為頻繁。

如今東平府是金國地盤,他能從北宋真宗時就領岱廟土地一職到現在,除了得了昆侖五帝的敕令外,也就只有東岳大帝這尊大神,能夠駁斥人皇敕封了。

這情形,就如當初的黃河河神柳毅一般。

只是那時柳毅得的是人皇敕封,實際掌控黃河水源之力的涇河老龍卻被魏征夢中斬了。

這才有了之後昆侖使者順水推舟,從龍族手里收回黃河河神之位,加封柳毅為黃河正神,讓他逐漸坐穩了神位。

顯然,金國皇帝敕封的岱廟土地並沒有柳毅這般好的運氣。

「你口中的帝君可是東岳大帝?」許宣試探著問道。

這時一壺酒已經被常知器飲完,他雖有晉升黃敕神靈的潛力,卻沒有修成陰神或是陽神,所以飲用陽間酒食,只能如鬼物一般吸食其中精華。

被他吃過的東西,酒氣全無,飯菜雖然形色不變,但再用時卻已經變得味同嚼蠟,沒有半分滋味。

常知器點點頭表示同意,口中贊道︰「帝君雖然平日放浪形骸,喜歡白龍魚服,混跡市井,但在東平府鬼神中,口碑卻是極好的,並沒有什麼大帝的架子。」

許宣看他一眼,奇道︰「你說的帝君,莫不就是方才和我一同在涼亭中的老頭吧?」

常知器聞言,正色道︰「上仙,不可不敬,雖然不知帝君為何將拘神術獨門神通傳你,但既有傳法之實,那就有師徒之義,怎能……怎能如此失禮!」

許宣不由一陣語塞,半晌後才指著老頭消失的地方道︰「他是東岳大帝?他若是東岳,怎會在自己道場中被幾聲鐘聲嚇跑!」

常知器臉上露出恍然大悟之色,笑道︰「上仙誤會了,這些年每次廟中鐘磬大作時,帝君總要閉關修行數年,想來今日也是這般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