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二章 真龍薨,夢中斬敖應(有點忙,直接四千字長章了)

「盡起三湖水軍,北伐涇河?」敖應聞言不由有些猶豫︰「大哥,無旨調軍,征伐同僚,這可是犯天條的大罪啊!」

洞庭龍君道︰「那又如何?五湖四海七河這十六個水族正神位置,原本就是當初他們許給我們龍族的,誰來當黃河水神,那是我們龍族的家務事。」

「話是這般說,只是……」說到這里,敖應伸手指了指東面︰「若是長江上哪位,或者海上那幾位也想插手,那我們三兄弟勝算就不大了。」

洞庭龍君笑了笑,擺擺手,在敖應肩頭拍了拍,示意他不必擔心。

接著說道︰「長江龍君神龍見首不見尾,哪里會在意誰來當黃河龍君?

至于四海龍君,他們是我們龍族中最有望化身應龍的存在,足夠他們施為了,這世道從來都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你我兄弟三人,就以二弟你修為最高,卻只是區區一個錢塘江龍君,屈才了!

只要我們行動快一些,不給五帝太多反應時間,等到木已成舟,他們又能如何?」

敖應心中微動,當初巫妖大戰後,龍族忽然反水,助五帝鎖拿洪荒妖族,封印在鎮妖塔中。

五帝便將彭蠡、洞庭湖、巢湖、太湖、鑒湖五湖;

珠江、長江、黃河、淮河、遼河、海河、松花江七河;

東、南、西、北四海一共十六個水族正神的位置許給了龍族,其下才是一些小湖小江,這便成就了龍族在水族中的超然地位。

時至今日,雖然時勢不斷變化,但十六大水神依舊在龍族手中,其下河流、湖泊,雖然也有武昌湖水神黑魚精之流得居正神之位,但都需經過所屬水系龍君敕封才行。

敖應三兄弟都是上一任長江龍君的兒子,原本他以為憑借自己的修為、出生,天下水族十六把交椅無論怎樣都會有自己一個位置,豈料最終卻被安置到錢塘江去。

雖說錢塘江毗鄰東海,又是物華天寶、人杰地靈之地,但水源之力相比五湖四海七河依舊遜色了不少。

敖應素來自視甚高,對此心中早有芥蒂,一听自家大哥言語,竟隱隱有讓自己去爭一爭黃河龍君的位置,心中不由便生出了許多心思。

「大哥的意思,難道是要讓小弟去當黃河龍君?」便是親兄弟,敖應也不相信大哥會這般好心。

洞庭龍君「哈哈」一笑,在他肩頭拍了拍,說道︰「我們兄弟三人,便是你的神職差了些,我們自然要幫襯幫襯,此番若真能奪得黃河龍君之位,讓與你便是,我只要能出為三娘出一口心中惡氣便好。」

敖應大喜,正要說話,忽然四周情形一變,一個巡水夜叉急匆匆跑了進來,拜倒在地,喊道︰「大王,禍事了,禍事了!」

敖應一愣,順口問道︰「到底什麼事,好生說來。」

夜叉道︰「臣巡水去到河邊,正听到兩個漁樵對話,那漁翁說,長安城西門街上有個賣卦先生,只需每日送他一尾金色鯉魚,他就袖傳一課,教他去何處下網,朝哪里拋鉤,百試百靈,若依此等算法,卻不將我涇河水族盡數捉了去,成為他人桌上佳肴?又如何能壯我水府聲勢,助大王躍浪翻波?」

「涇河?」敖應一愣,旋即腦中一陣眩暈,片刻後才想起來,原來自己是涇河龍王。

心中頓時大怒,提了劍就要上長安城,當街斬了那賣卦的。

一旁龍子龍孫,蝦臣蟹將忙上前勸道︰「大王息怒,常言道,過耳之言,不可听信,大王此去,必有雲從,必有雨助,恐驚了長安百姓,上天見責。不如白龍魚服,化作一名秀士,前往長安城內,訪問一番,若果有此輩,再行誅滅不遲。」

化作涇河龍王的敖應這時早不記得自己身份,只以為自己就是涇河中的主人,听了左右臣子勸說,便棄了寶劍,搖身一變,化作一個白衣秀士,步履端詳,豐姿英偉,出了涇河龍宮,龍行虎步,徑直到了長安城西門大街上。

長安街中百姓極,摩肩接踵,敖應忽然听到前面有人高談闊論,說道︰「屬龍的本命,屬虎的相沖。寅辰巳亥,雖稱合局,但只怕的是日犯歲君。」

一听這話,敖應知道定是那個當街賣卦的,當即分開眾人,走了過去。

只見賣卦的是個容貌約莫四旬出手的黑須男子,桌旁斜斜倚了一張青帆,上面龍飛鳳舞幾個大字︰神課袁守誠!

一見這幾個字,敖應心中忽然咯 一下。

他雖然常在水府中,但也听說過袁守誠的名頭,知道他是當朝欽天監台正先生袁天罡的叔父,佔卜算卦頗有幾分神異。

龍族原本就不擅算計,忽然遇到個精通佔卜的修士,一時也不敢大意,唯恐陰溝里翻了船。

袁守誠抬眼看了敖應一眼,旁邊已有侍立的童子奉上座椅、香茶。

「公子來問何事?」

敖應想了想,需說一個自己能掌控的事情才好,如此才能尋個由頭砸了這廝門面,免得我涇河一應水族再受那些無妄之災。

想到這里,便道︰「听聞先生算卦百算百靈,今日便請卜明日天上陰晴事如何?」

袁守誠袖中銅錢「叮當」作響,也不將銅錢擺在桌上,便道︰「雲迷山頂,霧罩林梢。若佔雨澤,準在明朝。」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明天有雨了。敖應一喜,心道,好個胡吹大氣的袁守誠,名聲雖然響亮,今日卻是要折在本王手中了,便是我這個興雲布雨的大龍神也不曾听說明日有雨,你又如何知道?

心中想著需再將事情做得扎實一些,便又道︰「明日何時下雨?雨水又有多少尺寸?」

這話問得有些難為人了,能算出陰晴雲雨已是不易,誰又知道降雨量是多少?

誰料袁守誠卻道︰「明日辰時布雲,巳時發雷,午時下雨,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

敖應「哈哈」一笑,拂袖起身,笑道︰「此言不可作戲。倘若明日有雨,又和你斷的時辰數目一致,我便奉上課金五十兩。

倘若無雨,或是不按你說的時辰數目,我定要打壞你的門面,扯碎你的招牌,不許在此惑眾!」

此間事了,敖應出了長安,回轉水府,一路心情極好。

水府中大小水神忙問他訪那賣卦的事情如何了,敖應便將城中的事情一一說了,眾人也都大笑,說道︰「那賣卦的輸定了,如今黃河老龍殯天,大王雖只是涇河龍神,實則卻有黃河龍君的權柄,是沿河水脈的司雨大龍神,有雨沒雨,只有我們大王曉得,他怎麼敢如此胡言亂語?」

眾人正七嘴八舌說著這事時,忽然又有人急匆匆跑過來稟報道︰「大王,洞庭、太湖、錢塘三湖龍君盡起水族兵士,氣勢洶洶往涇河來了,說要為洞庭龍女三娘在我們水府受辱,要向大王討個說法!」

眾人聞言,不由面面相覷,紛紛將目光投向場中一個金袍小將。

那人正是涇河老龍獨子,見眾人看向自己,小將道︰「那賤人與我成婚後,我哪里對不住她了,怎敢如此污蔑我!

反倒是她,素來喜歡人間文人墨客詞話,整日與那些人間書生混在一起,我沒說她不守婦道,她反倒來責備我了,當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父王,便讓我先領一千水兵去看個究竟,若洞庭老龍真個不講道理,這門親事退了也罷。」

听到「錢塘」二字時,端坐在王座上的敖應神思忽然一陣恍惚,片刻後才道︰「既然事情與你有關,你去看看也好。」

涇河小龍滿臉怒容匆匆離去,忽而半空中香風陣陣,一道金色聖旨從天而降。

眾人見是昆侖仙山傳來敕旨,忙伏地拜倒,敖應伸手接過聖旨,只見上面寫著︰「敕命涇河龍君,明朝施雨布澤,普濟長安百姓,雨量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不得有誤!」

敖應見旨意上時辰數目均與袁守誠所斷毫發不差,不由大驚,嘆道︰「想不到世俗中竟有此靈人,真有通天徹地之能,我龍族被人族彈壓數萬載,當真不冤枉。」

兩旁水族听他說了旨意,鰣軍師雙眼一轉,上前奏道︰「大王放心,雖有昆侖仙山敕旨,但仙凡相隔,便是五帝難道就能盡知世間事?

明日大王行雨時只需差一些時辰,少一些點數,便是那廝算卦不準,到時自可拆了他招牌,攆他跑路!」

敖應沉吟片刻,心道這也是個辦法。

次日,他這邊剛行雲布雨完畢,依舊化作一個白衣修士去長安城尋袁守誠晦氣,來到卦鋪面前,不由分說就將他招牌、筆、硯盡數砸了。

見袁守誠依舊安坐在太師椅上,巋然不動,敖應心中更加惱火,兩手拆了一面門板,掄起就要朝袁守誠頭頂砸去。

口中喝道︰「你這妄言禍福的妖人,蠱惑眾心的潑漢,卦又不靈,言語又甚狂繆,今日下雨時辰、點數俱不相符,還敢在此安坐,趁早滾出長安城去,我還能饒你性命。」

袁守誠抬眼看了看他手中門板,怡然不懼,冷笑道︰「我怕甚,有死罪的是你,卻不是我,白龍魚服,能瞞得過誰?

擅改時辰,克扣點數,你這涇河龍君還不知自己犯了天條,到時昆侖仙山旨意降下,你早晚在那剮龍太上挨上一刀,卻還在這里故做狂放?」

話音剛落,忽然周遭行人百姓俱不見了,只有祥雲朵朵彌漫四周,諾大一個剮龍台擺在天地中央,上面雕著面目猙獰的異獸,讓人見到便心身懼意。

這時敖應已經顯出原形,被兩旁天兵天將縛了,旁邊一個紫袍官員手執一把寒光閃閃的寶劍,站在剮龍台邊。

喝道︰「你這孽龍,罪犯天條,合當死罪。我奉天命,斬汝殘生!」

敖應這時神思恍惚,一時覺得自己是錢塘龍君,正要與自家大哥、三弟盡起三湖水兵北伐涇河老龍;一時又覺得自己才是涇河龍君,正要被面前這個位極人臣的魏征執天子劍斬了。

只是……這魏征怎麼看著如此眼熟?

有些像手持三娘書信來到洞庭水府中的柳毅,又有些像自家涇河水府中的鰣軍師,甚至像是長安城中擺下卦鋪的袁守誠……

「我是涇河水神,不日就是黃河大龍神,你如何斬我!」

敖應聲嘶力竭喝道,旋即又改口道︰「不,不,我是錢塘龍君,天使莫不是抓錯人了,我們三兄弟亦是前往涇河討伐涇河老龍的。」

紫袍官員看了看天色,忽然寒光一閃,寶劍出鞘,只一劍,就將仍在不住掙扎的敖應斬了,諾大一顆龍頭從雲端墜落,掉在長安城十字街頭。

「龍魂的力量當真強大,想不到只是一重夢境,居然迷惑不了他的心智!」

紫袍官員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伸手在臉上一模,原本的三尺黑須盡數不見,一身紫袍也化作了一襲青衫,手中那口尚方寶劍變作一道劍芒,沒入他口中。

這人不是別人,正是跟著陳二專研造夢,入夢、出夢之法多日的許宣。

只見輕輕一抬腳,無論是碩大的龍尸,還是威武的剮龍台,無邊的朵朵祥雲,盡數化作虛無。

天地間重新恢復清明,依舊是錢塘龍君水府,只是王座之上的敖應已然現出原形,一條百丈黃龍橫亙在水晶宮中,諾大的頭顱與龍身分離,龍血如注,不住朝四周噴灑。

水晶宮的一個黑暗角落里,許宣心痛的看著面前這副場景,心中如同在滴血一般,暗道︰「可惜了,可惜了,早知一擊便成,就選個人跡罕至的地方下手了,真龍一身都是寶啊,如今卻白白便宜了三娘母子。」

這番動靜早已驚動了水府中眾人,許宣不敢停留,只是收了敖應魂魄,取回那面壬癸玄精旗,便悄然隱去了身形出了水府,並未驚動一人。

真龍薨,天有異象,錢塘縣周遭兩百里之地,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烏雲密布,大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才停歇。

好在早先西湖決堤,官府就對堤壩進行了加固,又疏通了引湖如河的渠道,這才沒有讓湖水決堤,再度肆虐縣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