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二章 通判盧遠聲

正當許宣等人斗詞、行酒令時,湖面上的船已經陸陸續續多了起來,依照各自憑證在衙門指定位置停好,一邊飲酒談詩一邊等著花魁大比開始。十幾艘披紅掛彩的花船上也熱鬧起來,因為船都不小,且又用鐵鏈連接起來,花船搭起來的舞台也都還算穩當,一些丫鬟、僕從在上面忙碌著,許多花船上已經有妓館的姑娘在調琴試曲了。

花船正前方的第一排10艘船只已經停靠妥當,都是錢塘縣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非富即貴,當中一船正是知縣鄧子安的座船。相比其他船只鄧子安的座船高大了許多,甲板也寬敞,加之前方又沒有其他船只遮擋視線,並不需要坐在二樓才能看清表演,征得臨安府通判盧遠聲同意後,鄧子安便命人按「品」字形擺了三桌在甲板上。當前一桌自然是盧遠聲坐了主位,知縣、縣尉、學政等縣衙主要官吏作陪,其余官吏、隨從和各位大人的親眷坐了另外兩桌。湖風吹拂,帶來花船上許多脂粉氣息,隱隱約約還能看到正在花船中梳妝打扮的小娘子,此情此景,不禁讓眾人有些飄飄然。

臨安府下轄錢塘、仁和、余杭、臨安、于潛、昌化、富陽、新登、鹽官九縣,盧遠聲官居臨安府通判,手中不僅掌握了臨安府兵民、錢谷、戶口、賦役、獄訟听斷之事,更能直接向皇帝奏報臨安府內一切官員的情況,兼有監察官性質,雖說官階只是從五品,但權力卻不小,是個簡在帝心的人物,是以鄧子安自從通過兒子這層關系搭上了盧遠聲這條線,成日里挖空心思總想著如何巴結好這位通判大人。

盧遠聲50出頭,素有詩名,又頗好風月雅事,尤其對臨安府柳凝雪、武為霜兩為名妓極為愛慕,一有閑暇便常去二人妓館中听曲、填詞,鄧子安便投其所好,策劃了這場西湖之上的花魁大比,又花重金請來柳、武兩人前來助興,隨後讓兒子拿了自己拜帖去請盧遠聲前來赴宴,果然一擊即中。

盧遠聲坐定,四周瞧了瞧,便道︰「鄧大人好手筆,單說這西湖邊上懸掛的一圈紅燈籠,想必所費便已不菲吧,更別說還從臨安府請來了柳、武兩位大家助興,今年的花魁大比相比往年確實多了許多姿色。」

鄧子安听不出盧遠聲到底是真夸還是暗貶,向北拱了拱手︰「全賴聖天子當朝,廣施仁政,我大宋才又有這番中興之像,如若不然,便是下官有天大的本領,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盧遠聲點點頭︰「這花魁大比雖說只是風月場中的盛事,但也能看出一地的文風是否鼎盛,萬萬不可掉以輕心,你們看那岸邊此時已聚集了許多百姓,可莫要出了什麼岔子才好。」

鄧子安听了忙道︰「盧大人放心,為了保證本屆花魁大比能井然有序的進行,下官早已命縣尉錢中杰對湖上船只進行了檢查,只許60艘大船在縣衙指定位置停泊,同時縣衙鋪頭率領各班捕快在岸上巡視,一旦發現有擾亂治安的百姓,便就地拿下,斷不會出錯。」

坐在一旁的錢中杰也忙道︰「不錯,接到鄧大人命令後,下官已將各班捕快、衙役編成數隊,除了在岸上巡視外,還找了小船不定時在湖上巡查,岸邊距湖1丈處也都立起了半人高的柵欄,以防有百姓不慎落入水中。這些能在湖上觀看大比的船只具都在縣衙備案,船上大多都是錢塘縣的官紳名流,理應萬無一失。」

盧遠聲見兩人已有準備,便道︰「既然如此,時辰也不早了,就讓各家妓館開始吧,不然時辰拖得太晚,百姓們回去也多有不便之處,須得謹慎吶。」

鄧子安點頭稱是︰「盧大人愛民如子,竟體恤民情至此,下官不如也。」說完便招呼伺候在一旁的一個衙役,吩咐道,「讓各家妓館快些開始,莫要耽擱了時辰。」

衙役領命而去,鄧子安又道︰「此次花魁大比雖是在湖上舉行,但下官已教人將大船並在一起,用鐵鏈穿了固定住,並不懼風浪,然後再鋪上木板、紅布搭成舞台,大比章程也與往年一般,到時候先由60艘大船上的官紳們根據姑娘們的才藝送花籃,花籃最多的12名入選評花榜,到時還要請大人從評花榜中勾選三甲。」

錢塘縣花魁大比歷來便是如此,先由上屆花魁登台表演,等到現場氣氛熱鬧起來後,再由各家妓館以抽簽的順序3人一組上台表演,分別展示琴、詞、歌、舞,台下風流才子們一邊飲酒一邊品評高下,每3組表演結束後就有賣花籃的小廝上來兜售花籃,這些花籃只當作姑娘們花魁大比的分數卻並不在台上擺放,最後根據獲得花籃多寡訂立評花榜。較之往年不同,今年鄧子安增加了勾選三甲的程序,一來表示自己對上官的尊重,二來也想模一模盧遠聲的口味。

最近錢塘縣大小妓館對新詞、好詞尤為渴求,正是因為大家都知道盧遠聲喜好新詞。花魁大比雖說分琴、詞、歌、舞四項,但姑娘們通常都在彈完琴後便一邊吟唱詩詞一邊歌舞,歌舞、琴藝既靠天分,也需勤學苦練、名師指點,幾乎是許多上了檔次的妓館對姑娘們培訓的必修課,而詞卻成了很多妓館的軟肋。

詩詞一道,作者不僅要飽讀詩書、熟知典故,還要有才情、胸襟才能偶得佳作,即便是在文風鼎盛的宋朝,讀書人其實也並不算多。于是乎,這一項便成了花魁大比的取巧之項,買詞賣詞之風大家也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反倒有些士子自願將詩詞賣予妓館,以期能在花魁大比中收獲詩名。

領命而去的衙役乘了艘小船來到一艘花船邊,報名身份後,花船上放下一個繩梯。上了花船,衙役拉過面前的小廝問道︰「玉娘何在?奉縣尊大人命,令她即刻開始花魁大比。」

玉娘是此屆花魁大比的牽頭老鴇,也是錢塘縣最大妓館瀟湘居的媽媽,雖然年過三十,但卻保養得當仍一副粉面桃花,我見猶憐的模樣,尤以一身欺霜傲雪、吹彈可破的肌膚聞名,往年也是個艷名遠播的名妓。小廝听說是鄧子安的命令,自然不敢怠慢,尋到玉娘轉述了鄧子安的命令。玉娘聞言忙命人叫來各家畫舫的媽媽,姑娘們上台的次序雖然早已抽簽定下,但是既要提前開始,還是得做些吩咐,免得亂了陣腳,讓鄧子安在盧遠聲面前丟了臉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