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69章︰送給最後的自己(終章)

十二月六日,晴。

六點起床號響起,十多個退伍老兵,開始下樓洗漱和整理個人物品。

六點半,由梁荊宜帶隊去食堂吃最後一頓飯。

他們的就餐時間比連隊正常的就餐時間要提前半小時。

炊事班早就準備好了早餐,包子、饅頭、雞蛋、牛女乃、蘿卜絲、沙茶醬擺滿了兩張桌子。

「我們最後唱支歌吧?」正喝著牛女乃的梁荊宜站起來說。

「行啊,唱什麼歌,你老梁看著辦。」推門而入的胡一宏雙手抱拳,「對不起啊兄弟們,我來遲一步了。」

老兵們紛紛起立打招呼。

他是指導員,退伍老兵的最後一頓飯,他得陪陪。

「還是指導員你來吧。」梁荊宜一心想著推讓。

「那行,我說歌名,你來起頭,我們大家一起唱。」胡一宏掃視眾人後,說出了歌名,「戰友之歌。」

「戰友們唱起來啊!」梁荊宜跨立,擺出指揮唱歌的架式,扯著鴨公嗓子就給喊上了,「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預備,唱。」

戰友、戰友,親如兄弟,革命把我們召喚在一起,你來自邊疆,他來內地,我們都是人民的子弟。戰友、戰友,這親切的稱呼,這崇高的友誼,把我們結成一個鋼鐵集體、鋼鐵集體。

戰友、戰友,目標一致,革命把我們團結在一起,同訓練、同學習、同勞動、同休息、同吃一鍋飯、同舉一桿旗。戰友、戰友,為祖國的榮譽,為人民的利益,我們要並肩戰斗奪取勝得、奪取勝利

吃完早餐,退伍的老兵們自覺地將桌子上和地上的衛生整理到位,回到房間後,他們就靜靜地等待著那一重要時刻的來臨。

七點三十分,「嗶」的一聲哨響,連長姜子軍朝二樓喊了一嗓子︰「請榴炮一連的退伍老兵們,攜帶個人物品下樓,準備集合啦!」

營區內「嗶嗶嗶」的哨聲接連響起,這不是緊急集合哨,而是各單位通知退伍老兵們準備集合了。

梁荊宜朝樓下望了望,只見底下歡送的隊伍已經列隊完畢,而此時,團里的大喇叭也奏響了「老兵你要走」的音樂聲。

兩分鐘後,芒果樹下。

姜子軍看著眼前的十多個退伍老兵,他清了清嗓門,卻一個字也沒說出口。

當梁荊宜以為他又會讓胡一宏來「救場」時,結果他卻開腔了︰「榴炮一連全體干部戰士,歡送最後一批退伍老兵返鄉,感謝你們這些退伍老兵們為榴炮一連的建設,所做出的貢獻,你們吃過的苦、淌過的汗、流過的血,必將在榴炮一連光榮的連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鼓掌!」胡一宏將雙手高舉過頭頂,他也沒有想到,在這種場合下,本來該他指導員上來打雞血的,不料卻被姜子軍給「搶先一步」了。

與「啪啪啪」的掌聲一道的,還有相互擁抱、錘打、哭泣、嚎叫

眼楮腫得跟個電燈泡似的張春柳抱著一直強忍住沒哭的梁荊宜,並貼著他的耳朵說︰「老梁啊,你這平時 得像頭驢一樣的人,不知道等會走的時候,會不會哭得也像一條狗一樣?」

「春柳。」梁荊宜溫柔地拍拍他的後背,「那你就等著狗來咬你吧!」

在連隊帶的那幾個二零零二的新兵,個個圍著梁荊宜哭成了個淚人,搞得他是安慰都安慰不過來。

營直方向「嗶」的傳來一聲哨響︰「各連隊把退伍老兵帶過來集合,準備上車了。」

這是營長馬斌正的聲音,四台東風運輸車已經到位,就等領導一聲令下,便可立即出發。

「咚咚嗆」的鑼鼓聲響了,耳邊的哭喊聲,更大了

梁荊宜上了營里的第二輛東風運輸車,站在車尾,他挺直腰桿朝送別的戰友們敬禮,爾後,揮手再見,等系好了安全繩,他又朝阿枝店方向瞅了幾眼,人坐下來,淚水在眼眶里轉了轉,但還是沒有飆出來。

鞭炮聲響了,車子啟動了,一聲喇叭響過,車子便開始緩緩前行。

十秒後,四台東風運輸車相繼開出營區大門,大門的值勤哨兵抬手敬禮,駕駛員鳴喇叭,以示還禮。

營區大門轉彎處,一輛京城二一二吉普車一個急剎,只听「滋」的一聲,車子瞬間被剎住了。

坐在車廂尾部的梁荊宜探頭出去一瞅,見從吉普車上跳下一個熟悉的人,那是宣傳股長姚江生。

在十一月三十日團俱樂部上大課那天,他說過,要回來送連隊的退伍老兵們最後一程的。

「榴炮一連,榴炮一連的人在哪里?」姚江生邊跑邊喊,他是擔心這次一旦錯過見面的機會,可能就是永遠的錯過了。

「指導員,我們在這里。」坐在車尾的梁荊宜使勁揮手,車廂里的人也在努力回應著。

第二輛東風運輸車順著下坡像蝸牛一樣緩緩滑行,駕駛員也知道這個時候開快了,他會分分鐘被車上的人給罵到自閉。

「見第一就爭,見紅旗就扛。」姚江生出現在第二輛東風運輸車的車尾,面對一連退伍老兵,他眼眶噙淚飽含深情地說,「記住我們榴炮一連的連魂‘一個人只有為這個集體爭得榮譽的義務,而沒有抹黑的權利’。不管你們將來在什麼地方生活,也不管你們將來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這兩句話絕對會讓你們受用一生、受益一生。你們記住了沒有?」

「我們記住了,指導員。」車廂里的人齊聲回答。

「我祝你們一路順風!」姚江生抬手敬禮。

車廂里的人紛紛還禮,梁荊宜看到姚江生抬起了左手,那是在拭淚啊!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這兩句詩,大抵也就是在這麼個環境下給整出來的。

駕駛員踩下油門,車子開始提速了

梁荊宜注意到,圍牆上刻的「戰爭之神」那四個大字,被紅色的油漆粉刷一新。

在初冬陽光的照射下,它們既顯得耀眼奪目,又折射出在歷次決定戰爭的勝負中,它們那無與倫比的自豪感。

他心里暗想,下一批新兵入營時,還會不會繼續問班長︰營區大門口圍牆上刻的「戰爭之神」四個大字,它們到底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而班長是否會和自己的老班長宗儒麟一樣,悠得自得地蹺著二郎腿且又一臉自豪地告訴新兵蛋子們︰「戰爭之神」指的是火炮,在戰場上,火炮就是「神」,而我們這些人呢?就是操作「神」的人。

記得當新兵時,他實在想不明白,宗儒麟為什麼在吹完火炮是「戰爭之神」的牛皮後,臉上會露出那麼一副得意洋洋地表情。

直到後來,他當了班長,新兵也會問他同樣的問題,自然而然,他也就明白了這個問題,並不是想像中的「吹牛皮」那麼簡單。

再見了,「戰爭之神」!

車子經過三岔路口,他朝老虎山方向敬了個禮,就算是正式道別了。

車子駛上了環團公路,眼前那熟悉的營房、營區大門崗邊上的那顆高高的水杉樹,道路兩邊的魚塘等等在視線里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模糊,直至慢慢消失。

而車廂里坐著的十多個人,安安靜靜的,明明睜著眼,卻個個仿佛睡著了一般。

梁荊宜閉上了眼楮,五年的部隊生活,猶如放電影一樣,一幕一幕浮現在他的眼前。

十七歲那年,他為了追尋夢想,而來到這里,並為之努力奮斗;二十二歲,他帶著成熟和穩重,從容地選擇離開。

這五年,不管有沒有追尋到夢想,他都覺得,值得了。

十點十分,郭坑火車站。

師里的宋政委正親切地跟先期到達的退伍老兵們一一握手。

當人員全部集合完畢後,宋政委給全師最後一批退伍老兵們作了動員,並送出了祝福。

他說︰你們完成了祖國和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即將整裝待發、退伍還鄉,迎接屬于你們人生當中的第二次戰役,希望你們順利實現人生的第二次騰飛!

緊接著,全體退伍老兵整齊列隊,由宋政委起頭,最後一次唱響「XXX師師歌」。

戰爭考驗我,血染軍旗紅。

首戰震膠東,揚名濟南城。

渡江南下打先鋒,解放戰爭立大功。

我們是光榮的XXX師,代代出英雄!

代代出英雄!

雄師震東南,衛國為英雄。

面向高科技,苦練出精兵。

應急部隊擔重任,時刻準備打頭陣。

我們是光榮的XXX師,威武築長城!

威武築長城!

听從黨號令,忠誠為人民。

發揚好傳統,爭取新光榮。

五條要求記心上,三化建設當標兵。

我們是光榮的XXX師,勝利向前進!

勝利向前進!

歡送老兵的隊伍,大多都是師直屬單位的,文藝隊的戰友們正熱情地吹號打鼓,梁荊宜用目光努力搜尋一個熟悉的面孔——韋小羽,這是當年新兵四班的兄弟,後來去了師文藝隊學吹號。

遺憾的是,目標並沒有出現在他目光所能及的範圍之內。

「嗚嗚嗚」,火車鳴笛,緩緩進站。

火車站廣播通知︰請湖北、河南、山東方向的退伍老兵準備上車,其它省份的退伍老兵在站台繼續等待。

榴炮一連的退伍老兵們在這里作最後的擁抱告別。

梁荊宜上了N731次列車的第35號車廂。

35號車廂里坐了將近一百人,炮兵團湖北籍的有五個退伍兵,榴炮一營有兩個,另一個是來自仙桃的胡抄,他坐的位置和梁荊宜是面對面。

平日里,湖北籍的戰友參加團里集會,見面了也互不相識,如果不是一起退伍,恐怕也不會知道大家都是湖北人,都是于一九九七年十二月十七日坐同一列火車到的ZZ。

火車徐徐開動,梁荊宜拉起車窗,他嘴里喃喃道︰再見了GK!再見了ZZ!再見了軍營!再見了我的兄弟們!

站台上送別和等待的戰友們,正朝他們這趟列車離去的方向,拼命揮手。

這幾天一直控制得很好的眼淚,在他拉下車窗的那一刻,如潰堤般無情地涌了出來。

最後一程沒有頂住,眼淚,終究還是輸給了時間。

慶幸的是,他沒有讓張春柳看見,此時此刻哭得像狗一樣的自己。

「猴子!我考!」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你特麼的也在這列火車上啊?」

「你個死田雞,你怎麼也在?」梁荊宜來不及抹淚,他站起來對著來人的胸口就是一記力度不大的沖拳。

「你麼的個死猴子,老子五年前就跟你說過,在人多的時候,不要喊我的外號。」田智祺閃過那一拳,跟著手上又還了一拳過來。

他在XM上的始發車,GK是第二站。

退伍的人了,可不同于五年前,在K324次列車18號車廂上的,那些傻不拉嘰的新兵蛋子們。

那個時候的他們是坐著一動也不敢動,而現在呢,即便他們想逛遍整列火車,也都屬于是「常規操作」了。

「梆」的一聲,梁荊宜沒躲,那一拳正對胸口,他被錘得生疼,這說明對方用力了︰「那我喊你什麼好呢?」

「麼勒個巴子的,請叫我‘田班長’。」田智祺說完,上前對著梁荊宜的胸口就是一陣搓揉,「我是炊事班班長。」

「田班長,炊事班班長,伙夫。」淚水還在眼角未干的梁荊宜頓時笑出了豬叫聲,「背黑鍋、戴綠帽、看別人打炮,自己干著急,哈哈哈我我還是覺得叫你‘田雞’順耳些!」

「死猴子,尼麼的!」田智祺握拳準備再打。

這會梁荊宜起身便跑,倆人在車廂里開始了你追我逐

「 當」響的列車一路向西疾馳。

湖北,我要回來了!親朋好友們,我要回來了!

月兌上穿的冬常服,梁荊宜換上了從背包里取出來的那件葉才智從廣東寄來的夾克

明天下午,在沙市紅門路汽車站,在荊州東門外九龍淵旁的金鳳廣場上,他還要和余舒雅共赴一個約定呢!

從背包里掏出日記本,他又想給余舒雅寫點感想什麼的,卻又不知道該從何下筆。

這情景和上半年那次半夜三更,送余舒雅回出租屋後,自己返回旅館想寫點什麼,卻什麼也寫不出來,是何其相似啊!

「老梁,我在報紙上看到這麼幾句話,你說說看,有沒有同感的?」對面坐著的胡抄很是正經地問。

「那你說嘛。」梁荊宜淡淡回應。

胡抄給他的印象一直都是個「大老粗」。

三年前,他倆參加「預提骨干集訓」,結果胡抄被帶隊的排長鈄星宇成天訓得像個龜孫。後來在榴炮三連當班長了,胡抄也是個馬大哈一樣的存在。

所以說,他實在猜不透,這貨嘴里還能說出什麼有深度的東西來。

「當兵前,死都要當兵;當兵後,死都要退伍;可退伍後,卻又無比懷念那個再也回不去的地方。」說完胡抄搖頭嘆息,仿佛這幾句話說出了他的心聲。

梁荊宜沒有答話,他是在自責,自責自己的膚淺和自大。

其實,胡抄說的這幾句話,又何嘗不是他的心聲呢!

隨手合上日記本,他的思緒又被拉回到了五年前的那個難忘的上午

「各位戰友你們好,我叫梁荊宜,今年十七歲,來自湖北荊州,請大家以後多多關照。」

「這里沒有多多關照,只有努力靠本事,自己關照自己。」又是一個熟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嗡」的一聲,他耳鳴的毛病,瞬間就加重了

附榴炮一連主要榮譽︰

一九五八年︰連隊榮立「集體一等功」、駕駛班被原XX軍區授予「紅色駕駛班」的榮譽稱號;

一九五九年︰駕駛班榮立集體三等功;

一九六零年︰指揮排、炮二排、偵察班、有線班分別榮立「集體二等功」;

一九六二年︰駕駛班榮立「集體一等功」;

一九八二年︰連隊被記「師嘉獎」;

一九八三年︰師「先進連隊」;

一九八四年︰師「先進黨支部」;

一九八七年︰駕駛班被集團軍評為「紅色駕駛班」;

一九九零年︰有線班榮立「集體三等功」;

一九九一年︰師「先進連隊」;

一九九二年︰師「基層建設達標單位」,團「先進連隊」,駕駛班榮立「集體三等功」;

一九九三年︰師「學**先進單位」,團「先進連隊」,炮一班榮立「集體三等功」;

一九九四年︰團「先進連隊」,炮四班榮立「集體三等功」;

一九九五年︰團「先進連隊」,炮五班、炊事班榮立「集體三等功」;

一九九六年︰師「先進連隊」;

一九九七年︰師「先進連隊」、師「先進黨支部」;

一九九八年︰團「先進連隊」、「先進黨支部」、「先進團支部」、「炮二排集體三等功」;

一九九九年︰駕駛班榮立「集體三等功」;

二零零零年︰炮二排、炊事班分別榮立「集體三等功」;

二零零一年︰師「先進黨支部」、駕駛班榮立「集體三等功」;

二零零二年︰師「基層建設先進單位」、有線班榮立「集體三等功」;

二零零三年︰參加XX軍區演習獲得「神炮連」的稱號;

二零零四年︰師「先進連隊」、師「基層建設先進單位」;

二零零五年︰師「先進連隊」、師「基層建設先進單位」、團「瀕海訓練先進單位」、炮二排榮立「集體三等功」;

二零零六年︰師「先進連隊」、師「先進黨支部」、師「基層建設先進單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