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嗯了一聲,取下手上的帕子,後退幾步。
不一會兒,趙家兄妹倆匆匆趕過來。
春意看到地上的東西時臉色大變,嘴里喃喃,「這不是小姐的梳子嗎?」
趙念慈聞言,盯著梳子看了一會兒,點點頭,「是很眼熟。」
「小姐,這就是您之前最喜歡的一個梳子,您不記得了嗎?」
「不記得了。」趙念慈搖搖頭,她喜歡的梳子又不是只有這一把,自然不記得這麼多。
「這是您送給周家小姐的啊,她說喜歡這梳子,央您送給她,您當時就送了」
什麼?!
此話一出,不僅是趙念慈自己吃驚,連王雪都驚訝了。
這一切會不會太巧合了?
今天她們還在說這周雪瑩背地里對趙念慈的不好。
現在就發現這詭異的東西?
趙念安沉著臉走過來,讓家丁找到一根棍子,而後蹲下來用棍子捅咕頭骨。
發現那是人骨,當然不知道是誰的,有可能是無名氏的。
梳子只是尋常的梳子,沒有什麼見怪的,最值得人深思的是那布偶人。
是用布自己縫制的,看那歪歪扭扭的針線就知道了。
而且不偶人里面有東西,得用刀子剖開才知道。
在場的除了家丁以外,就只剩下趙念安一個男的。
趙念安自然不會自己動手,只是命令身邊一家丁。
「你,去把那布偶拆開看看里面有什麼。」
「啊?少爺,小的」
「快點!」
「是,是」家丁心里暗道倒霉,讓自己踫上這等事。
磨蹭了一會兒,家丁拿著刀子深呼吸一口,閉上眼楮對著布偶肚子一劃。
里面的東西掉出來︰一對耳墜和一張黃紙。
這一下不用春意提醒,趙念慈臉色黑了下去。
這對耳墜她可是記得很清楚,這是她戴過的,是唯一喜歡的耳墜。
因為這是她十五歲及笄時阿娘送給她的。
只是阿瑩來找她玩,看上了這對耳墜,一直央她給。
她不願意給,阿瑩就去找她阿娘。
看似撒嬌說要那耳墜,實際上是用周家對趙家的恩來逼迫她娘。
她記憶猶新,那天晚上阿娘勸了她很久,說給她訂制一對一模一樣的。
可再怎麼一模一樣,也不能跟及笄時送的意義一樣。
奈何她不忍見娘為難,便把耳墜送給阿瑩。
當時她很長一段時間都膈應阿瑩,不想跟阿瑩來往。
但她從小朋友就那麼幾個,她還是很珍惜這段友情的,所以慢慢的自己就看開了。
只是沒想到再次看到這對耳墜會是三年後。
而且還是埋在她家後花園,和一個死人頭骨一塊!!
越想越惡心,趙念慈臉色一白,胃里猶如翻江倒海。
「嘔!」趙念慈控制不住,退開到一邊,捂著自己的胸口嘔吐。
春意連忙過去替手帕,同時幫趙念慈拍打後背,「小姐,您沒事吧?」
趙念慈吐了一會兒,面如土灰,搖搖頭,「我沒事。」
回到這邊,王雪盯著黃紙看了一會兒。
她覺得一般用黃紙來寫的,要麼是符,要麼是生辰八字。
家丁在趙念安的目光盯著下,顫抖的用手打開黃紙。
黃紙上面果然寫著年月日,最重要的還是上面有‘趙念慈’這三個字。
這很明顯了,就是趙念慈的生辰八字。
這是這麼做又是何意呢?
趙念慈在春意的攙扶下走回來,「哥,讓人把這個都扔了吧!」
「哥會給你調查清楚,不會讓你受委屈的。」趙念安捏緊拳頭,咬牙切齒。
不管是不是周雪瑩,敢這麼做,敢這麼傷害他的妹妹,他絕對不會輕易放過!
「哥,我會處理,你就把這件事交給我處理吧!」
「可是」
「好哥哥,我不是小姑娘了,我能自己處理事情,這是我跟她之間的事」
趙念安猶豫好一會兒,點頭,「好。」
「謝謝哥,這件事不要告訴爹娘,不想讓他們胡思亂想這麼多。」
「嗯。」趙念安應聲,隨後扭頭冷著臉跟在場的下人說道︰「你們都听到了,這件事我希望你們爛在心里,要是被我知道有人嚼舌根,有人把事情泄露出去,必定嚴懲不貸!」
下人們低下頭,閉上嘴,誰也沒有再議論。
而趙念慈讓下人把骨頭用白布抱著,拿到荒野去埋掉。
至于梳子和耳墜,她用手帕抱著放到袖子里。
這一幕讓人毛骨悚然,畢竟是從頭骨里拿出來的東西,自己放在身上太晦氣了。
趙念慈沒有這麼多想法,不管如何,這都是她用過的東西。
至于那張寫著趙念慈生辰八字的黃紙,直接被趙念安用火折子給燒毀。
王雪和英子站在一旁有些無措。
這是趙家和周家倆小姐的事情,卻被她們兩個外人給知道,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
趙念慈來到王雪面前,強行扯出一個笑容。
「小雪,我有些疲乏,想休息一下,你們要是想出去玩的話,讓我哥陪你們。」
王雪道︰「不用麻煩趙大哥,我們倆隨便逛逛就行。」
「不。你們兩個女孩子在外面,我不放心,我怎麼著也得盡地主之誼。」趙念慈一邊說一邊給自己大哥打眼色。
趙念安見狀,點頭道︰「不錯,你們想出去走,我陪你們一塊,正好我也可以帶你們去找好吃的好玩的,還能幫你們拎東西。」
「那多不好啊」英子突然說道。
趙念安抿唇輕笑,「沒什麼不好的,今兒個正好我也沒什麼事。」
見趙家兄妹倆堅持,王雪姐妹來也沒有再拒絕。
雖說王雪來了幾次水汶鎮,但都沒有好好逛一下,很多地方都是不知道的。
而英子初來乍到,更是不知道了。
要是有一個熟路的熟人來帶路,那就會方便許多。
少傾,趙念慈回到房間就把門鎖起來,把自己關在里面。
而趙念安帶著王雪和英子姐妹倆出門逛街。
下午的水汶鎮依舊很熱鬧,大街小巷都是攤子。
這里有東南西北四條街,菜市一般在西街,北街那邊多數是鍋碗瓢盆等家用的,在東街都是首飾衣裳鞋帽胭脂水粉等,南街就是所謂的吃喝一條街。
今天她們吃飯的酒樓就處于南街街口,客流量大且口碑好。
點心鋪也是在南街,只不過在中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