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46、王熙鳳的哥哥

第21章

賈府敗落了, 比姜岩預想的速度還要快一些,而且和記憶中不同的是,並非是在元春去世之後, 在元春還在世的時候,賈家就被皇上給懲處了,要早上幾年。

刑部介入調查, 賈家之前所有做過的那些惡事都被擺在了明面上,入獄的入獄, 流放的流放, 該殺的殺, 行雲流水,在所有人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 原本威名在外的寧國府和榮國府已經徹底淹沒在歷史的河流當中。

薛家的薛蟠, 史家的大多數人,都是同賈家之人一樣的下場, 姜岩得到的消息是薛蟠在被流放的過程當中死了,官方說法是因為長途勞走,體力不支導致的。

更具體的原因姜岩不知道,當然也可能根本就沒有更具體的原因, 畢竟薛蟠現在就只是一個沒用的人,又有誰會費盡心力的去對付他呢?

姜岩特意去打听了一些, 整個賈家只有賈寶玉幸存了,沒有做任何觸犯律例的事情, 無罪釋放, 但是眼看著家人流放的流放,死的死,他心中恐怕也不好受。

最後的結果就是在那個冬天, 賈寶玉往城外樹林走去,之後再也沒有人見到過他。

在所有事情塵埃落定之後,王子騰辭官回鄉,奔勞一生終于可以休息了,他所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王子騰認為這是陛下對他的格外開恩,在回鄉之後時常心懷感激。

姜岩對于他這種想法不置可否,誠然皇上完全沒有牽連到王家肯定是因為王子騰,但這不是皇上對他的格外凱恩,而是這些年王子騰勤勤懇懇,約束著王家族人從來不惹是生非,皇上又不是昏君,想要定罪也要有憑有據才行。

不過姜岩也沒有必要去糾正王子騰的這種思想,在這個朝代,臣子對皇上一片赤膽忠心,其實不止是王子騰,就算是賈政沒有多少才學,他的官職也是先帝看在他父親的面子上給的,但賈政依舊對皇室很敬重忠誠。

可以說只要沒有造反之心的臣子,無論能力如何,無論是貪贓枉法,對皇室的忠心都是不用懷疑的,更別說王子騰了。

現在他已經年邁了,身體越來越不好,現在只要讓他能夠安享晚年就好,沒有必要給他灌輸平權的思想,當然也很有可能根本就灌輸不進去。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思想,他可以潛移默化,用自己的身體力行去影響一個人,但王子騰已經一把年紀了,和他說皇上沒有懲治王家不是因為恩赦,而是因為沒有罪行,王子騰肯定會認為那是因為姜岩對皇上不夠忠心。

不過話說回來,姜岩走仕途本來也不是想要有一番大的作為,這一點和陳陵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為了達到某一種目地,考科舉走仕途只是一種手段而已。

現在其他三個家族已經傾倒了,王家還在,接下來只要繼續維持著這種情況,應該也就不會有問題了,于是姜岩想到了辭官。

在外界看來,是因為王子騰這些年勞苦功高,所以皇上才在針對其他三個家族的時候沒有牽連到王家,姜岩這時候辭官,就正好讓王家在朝廷徹底無人,造成一種王家也沒落了的情景,之後也就不會有人再去在意王家如何如何了。

于是在姜岩在西北上任一年期滿之後,他提出了辭官,以身體不好為由,這些年姜岩一直不曾娶妻,早就有人對他的身體情況議論紛紛了,現在正好借用一下這個由頭。

皇上很快就同意了,也許是因為姜岩正是王家人的緣故吧,當今皇上不喜歡各個宗族之間有太過親密的聯系,一旦朝臣的權勢大了,第一個受影響的就是天子。

但王家又著實沒有什麼錯處,現在王子騰辭官了,姜岩也跟著辭官,正好解決了皇上不想要讓世家發展強大的心思,皇上當然會同意了。

辭官回鄉,家中人對他辭官的事情頗有微詞,其中以王子勝和王仁為首的,可能是覺得王子騰都不做官了,姜岩再不做官,王家之後沒有依靠。

可姜岩根本就不在意他們的感受,尋常百姓,遵紀守法安寧度日,要多麼牢靠的靠山做什麼?

可見經歷了這幾個家族的覆滅他們還沒有看清楚,只要靠山不是皇上,王侯將相都有可能會倒下,然而即便是皇上就一定靠譜嗎?皇上不得民心,百姓起義,靠著皇上依舊不靠譜。

不管什麼時候,依靠著自身,不去以身試法,獨自行走在人間才是最靠譜的。

王子騰行走官場數十年,對于姜岩辭官這個舉動並沒有多說什麼,他自己就是辭官回家的,現在王家雖然沒有被滅,但身處官場哪有真正的安全,姜岩辭官反倒是會比在朝廷上更加的安全。

「哥哥回來了其實也挺好的,我們兄妹都好久沒有見面了,這回就可以一直在一起不分開了。」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但王熙鳳看到姜岩還是忍不住撒嬌。

「哥哥你不知道,之前朝廷的人來史家抓人,我真的被嚇到了,每天晚上做噩夢,夢見的都是你,你被那些侍衛壓著前往菜市口被斬首,接連被嚇醒好幾天,甚至到後來都有些不敢睡覺了。」

王熙鳳想到那幾天的噩夢就膽寒,好在那時候陳陵沒有外出做生意,一直都了身邊陪著她,之後陸續收到了姜岩的幾封信,直到姜岩在信里說到他要辭官了,她才徹底的安心。

「讓你擔心了,以後這樣的事情不會再發生了。」危機已經解除了,除非真的是做夢夢到,不然不會在遇到了。

王熙鳳一笑,有些悵然,「有時候真的感覺就和一場夢一樣,哥哥我竟然都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我之前從來都沒有想過我會做母親。」

母親這兩個字在她的印象當中存在感就不高,當第一次感覺到有孩子在她肚子里動的時候,那是她活了二十年有生以來第一次感覺自己距離‘母親’這兩個字那麼近。

不是她的母親,而是她要做母親了。

「所以說時間不等人啊,我們回不到過去,就只能珍惜現在了,陳陵還不錯,算是你沒有看錯人。」當然也是他沒有看錯人,如果王熙鳳所喜歡的對象是一個不足以托付終身的人,他一定會讓她看清楚的,自然也就不會有現在兩個人結婚生孩子的事情了。

王熙鳳知道時間過的快,但回首發現比她想的還要快,在過幾年她就要三十歲了,當她四十歲的時候她兒子也十九了,恐怕那時候她已經做婆婆了吧。

「那哥哥你之後有什麼打算嗎?」王熙鳳知道姜岩不是混吃等死的人,雖然他不差錢,但一定不會讓自己閑下來的。

「程先生已經年邁了,昨日我去看過他了,和他商量我準備繼續在私塾里教書,或許還可以把私塾改成學院,我這個狀元雖然是十幾年前的了,但應該還有些分量,每個學生的束脩一年就是不少錢。」

「這的確是個好辦法。」十幾年前的狀元那也是狀元啊,幾年才出來一個的那一種,到時候肯定會烏央烏央的有人捧著銀子前來,說不定哥哥還真的能夠教幾個狀元出來。

說干就干,姜岩正是去私塾教書,並且將王家私塾改成了書院,完全對外開放,雖然還是要入學考試,但不再像從前一樣開放的對象只是家族當中的人或者是家族推薦而來的人,而是不管有沒有門路,都可以來參加入學考試的那一種。

眼見書院招收了好幾個從來都沒有讀過書,和王家也沒有任何關系的學生,更多的人前來報名,當然學院的錄取率很低,但依舊源源不絕的人前來。

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夏末,初秋開始,學院已經有了七十多個學生,一時之間姜岩的學院成為了金陵城內學術氛圍最濃烈的一處,並且在下一次鄉試的時候,有一個十二歲的少年考中了秀才,更加為書院打出了響亮的名號。

但姜岩沒有繼續招收學生,現在這些學生已經夠多的了,最小的八歲,最大的也不過二十多歲而已,根據他們不同而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工程量,能夠用畢生的時間將這些學生培養成才,那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了。

姜岩即便再厲害也終究精力有限,凡事都只能盡力而為罷了。

王熙鳳在她三十歲生辰那一年,陳陵為她舉辦了整整三日的流水席,他們現在是金陵城內人人稱羨的夫妻,比別的夫妻成親晚,同時也比許多夫妻恩愛伉儷。

許是因為他們兩的例子太過惹眼,以至于金陵城內在之後的幾年成親率直線下降,許多女子不願意在十幾歲的時候出嫁,都要等到十七八歲之後。

男子雖然想要早些成親,但能夠定親的都是門當戶對的人家,女方不同意造成親他要麼退親要麼就只能等著。

從這些事情當中,王熙鳳深切的看到了男女之間差別,女子只想要夫妻恩愛攜手一生,而男子想的都是早些成親傳宗接代。

說什麼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些都成了男子逼迫女子生兒育女的至理名言了,好像女子嫁人生子都是應該的,不是所有女子都有和他哥哥一樣堅決的態度。

在她成親之前就和陳陵說好了,二十歲之前不生孩子,如若王熙鳳不想生孩子不能逼迫,如果婚後想要妾室通房就只能和離。

也不是所有女子都能夠像卓文君一樣,在丈夫在她年老色衰之後想要娶小妾的時候敢作詩譏諷,可即便像卓文君那樣,最後不還是沒有能夠和司馬相如分開,在司馬相如說了悔改之後便重新接受他了。

最後只能無奈的說了一句‘恨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在思慮了很久之後,王熙鳳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她生命里的兩個男人聚集到一起,說出了這個決定。

「女子書院?」陳陵上下看著他的妻子,這女人膽子可不是一般的大啊,「娘子你要做女先生啊?你那點兒學識……」

不是陳陵不相信王熙鳳的能力,論管理能力她絕對沒的說,但學術方面就有些欠缺了,從小罰抄書都是他寫大份她自己寫小份的,恐怕現在就連十一歲的兒子都比她背誦的古文多。

「當然不是我做女先生了,我是請人做,不過管理,經營鋪子方面的東西我倒是可以教一教。」王熙鳳笑嘻嘻的說著,「我知道我在文學上沒有造詣,比不得你們二位,可我又不打算去考狀元啊,哥哥你說過讀書是為了明理,我明理了之後也就沒有必要讀書了對不對。」

陳陵驚訝看向姜岩,他沒有和姜岩聊過這方面的問題,不過仔細想想這話的確像是他能夠說出來的話,「那你辦女子書院的目地是為了什麼?你也說了女子是不能考狀元的,難不成我朝還當真能夠開天闢地頭一遭,允許女子參加科舉。」

王熙鳳給陳陵一個白眼兒,她話都說的這麼明白了,這傻子還是不懂,真不知道他當年是怎麼做的探花郎,如果不是當朝科場舞弊絕不姑息,她都要懷疑這家伙當年是買了一個探花郎來當。

「我想她辦女子書院就是為了讓女子明理吧。」現在即便是在大戶人家,女子讀書的都很少,除非祖上有過讀書人家中也重視讀書,記憶中不識字的王熙鳳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還是哥哥了解我,和你成親十年了一點兒默契都沒有,真是郁悶死了。」王熙鳳瞪了陳陵一眼,陳陵自知這件事情是他不夠了解王熙鳳的心思。

不過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他們認識的年頭雖說不斷,但絕對沒有王熙鳳和姜岩長,他們還是親生的兄妹,自然更加默契了。

王熙鳳想要做的事情,姜岩和陳陵自然是奮力幫忙,私立的書院也是需要各種手續的,有賴于王家和陳家都在金陵城盤桓多年了,建造女子書院天底下也不是只有他們一家,不過月余手續便辦下來了。

與此同時書院也已經建造好了,可以開始收學生了,王熙鳳作為院長,只提出了兩個要求,一個是一年束脩一兩銀子,還有一個就是進入學院的大門之後便不準尋釁滋事。

一年一兩銀子的束脩並不算多,但說少也不少,要知道尋常人家一年的所有生活費也就二十兩銀子,再加上尋常人家大多重男輕女,怎麼肯花一兩銀子的束脩費。

王熙鳳之所以要定一兩銀子的門檻,就是不像讓人認為她的學院太過廉價,她本來就沒想著掙錢,只是為了讓女子們可以知道那些男子們所學的知識。

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那才是天底下最大的騙局,因為那些男子知道,只要女子學習了,便會知道知識的好處。

王熙鳳知道現在女子無法參加科舉,甚至很有可能永遠都無法參加,她也不想改變什麼,知識想要讓女子有知識而已。

學院如火如荼的開張了,但在開張之後卻是門可羅雀,每日只有三五個學生來上課,最多不超過十個,王熙鳳也不氣餒,不止是歷史典籍,甚至她自己還親自講解管理能力,經商之道。

慢慢的竟然也好起來了,當然學生數量和姜岩的書院沒有辦法比,王熙鳳已經滿足了,還是那句話,她從來都不打算改變多少多,只不過做自己想做且有能力做到的事情而已。

那些想做但是沒有能力做到的事情,她想過之後便拋之腦後了,專注眼前,做好她能做到的事情。

多年之後,書院相繼迎來了兩位女先生,林黛玉和薛寶釵,二人都是才學斐然的女子,因為講述的生動有趣,又為書院引來了一批學生。

王熙鳳還讓人將她們在課堂上講述的能容記錄下來,等攢的足夠多了編撰成為一本書,批量發行,但用的不是她們真是姓名,分別以‘木’和‘金’來作為筆名去發行,不是真名但又是出自真名。

當年林如海並沒有被波及到,但賈敏因為母家的事情而傷心過度,郁郁寡歡沒幾年就去了,林黛玉因為母親去了而傷心,最後竟然萌生出了出家為尼,了卻紅塵只留一片清淨的心思。

被林如海和她哥哥勸說了好久才打消了這個念頭,但他們也不敢和林黛玉說嫁人的事情,怕她認為他們是在逼迫她,之後她便來到了這女子書院教書。

薛寶釵和林黛玉同樣未曾嫁過人,當年哥哥薛蟠被判了流刑,但在流放的路上便去世了,薛夫人知道之後直接一命歸天了,薛寶釵獨自一人維持著薛家僅剩的幾間鋪子。

在三年守孝期之後也有過成親的念頭,但無一例外對方都是貪圖她的錢財,薛寶釵知道那樣的男子是萬萬要不得的,在一次王熙鳳去看她之後,便答應王熙鳳來到書院做女先生。

在書院里,薛寶釵和林黛玉都很欣賞對方的才華,雖然性情上存在一些詫異,但君子之間不就是要求同存異的嘛。

王熙鳳因為開辦了女子書院,她在改變了自己一生的同時也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

三個原本都是結局悲涼的女子,這一次都有了屬于自己不一樣的精彩,即便還會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但比之從前,已經好上許多了。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來了~~~~~、

今天來晚了抱歉,有事情耽擱了,明天凌晨的更新也泡湯了,盡量下午兩點之前兩章合一發出來,這個故事結束了,明天開始下個故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