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姜岩在並州看到了武士嫁女的盛大場面, 之後又在並州轉了兩天,但一直都沒有看到濟清大師的身影,和城里的人打听, 只知道半個月之前有個和尚來城里化緣,可沒兩天就離開了。
看來應該是給他飛鴿傳書之前就離開了,既然如此他也沒有在這兒繼續呆下去的必要了, 策馬回長安。
在之後的很多年里,姜岩一直都有收到濟清大師的飛鴿傳書, 但卻沒有再見過他本人, 這種情況一直維持了十多年, 一直到在做了一年皇帝,將皇位傳給永河之後。
當然這是後話, 姜岩回到長安之後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 之前大唐出兵攻打突厥,剛開始的時候很順利, 攻略城池輕而易舉,但隨後卻因為地形等諸多原因,讓大唐軍隊無法深入突厥。
只能讓他們逃回高原深處,那地方易守難攻, 李世民便沒有下命繼續攻打,這次戰爭雖然沒有讓突厥像吐蕃一樣徹底投降, 但還是獲得了不是的土地城池,同時這些土地上的百姓也都成為了大唐的子民。
開疆擴土, 是每一個帝王都想要做的事情, 李世民也不例外,他是大唐的第二任皇帝,他想要讓大唐千秋萬代, 延綿不絕。
然而事實上誰都知道,天底下的王朝都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沒有一個王朝能夠屹立千年不倒,李世民能做的也就是盡所能做到最好而已。
李世民在登基滿二十年的那一年,他退位給姜岩。
姜岩穿越了那麼多個世界,對于真正唐朝歷史上的細節已經記得不是很清楚了,只听濟清大師說過,正史上的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並且他去世那年只有五十一歲。
這些年在關注長孫皇後身體情況的同時姜岩也在注意著李世民的身體狀況,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李世民的壽命不止止剩下三年而已。
「帝傳三世,武代李興,女主昌,唐運旺。」李世民說著濟清大師的預言,「朕知道你不願意做皇帝,但上天已經把事情安排好了,與其和上天爭斗的頭破血流,不如順其自然。」
「永河她現在的能力不足以成為一國帝王,但朕已經沒有能力再培養一個儲君了,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朕希望你不要讓朕失望。」
姜岩知道李世民是對濟清大師的那句預言抱有順其自然的態度,但是沒想到他是一點兒懷疑都沒有,看來他是真的很相信濟清大師。
「父皇放心,兒臣一定會對大唐負責的。」出身在皇家,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就享受著皇室帶給他的榮華富貴,自然也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
在李世民退位的那一日,姜岩登基,同時還冊封永河為皇太妹,並且將濟清大師的預言宣揚了出去。
帝傳三世,武代李興。
所有人都認為‘武代李興’當中的‘武’指的就是‘武將’,而現在朝中勝仗打的最多的,無疑就是柳瑛,而多年前柳瑛在打了勝仗之後就被派去了永城,這一舉動也被眾臣解讀成了李世民高瞻遠矚,當年就已經認定了永河公主有過人才能,會成為開天闢地第一個女君主。
這些年來推舉女子參加科舉,女子為官,在外人看來都是在為永河公主的繼位做準備。
然而事實真相如何沒有人知道,姜岩和永河也沒有精力去解釋。
李世民在退位之後便離開了長安城,去了什麼地方他們都不知道,永河現在回到長安,她這才發現管理萬里江山要做的事情比管理一個永城要做的事情多得多。
日日忙碌,依舊覺得時間不夠用,更別說還有時間去做別的事情了。
「哥哥,我有一件事兒想要和你說。」下朝之後,永河跟著姜岩來到勤政殿。
「有什麼事兒你就說吧。」
「我想要讓清雲入朝,之前二駙馬家中生意的事情,她就很敏銳,雖然之前她去封地不到一年就回來了,但只能說她缺少隨機應變的能力,不能說她缺少做事能力。」
永河和清雲年歲相仿,從小都是被同一位先生教的,她知道了清雲的能力,只是隨機應變的能力差了些,有些事情不復雜但是很重要,不能隨意的派朝臣去,皇室中人清雲就很合適。
姜岩知道永河既然和他說了,就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了,「如果你覺得她沒問題就去和她說吧,她同意了當然可以。」
「謝謝哥哥,我等會兒就去和清雲說。」
現在所有公主里除了六公主雪僮都已經成親了,永河不認為除了清雲還有人能夠幫著她處理朝政的,再說她和她們的感情本就不深厚,便也沒有過多的關注。
至于雪僮,李世民在退位之前,已經給唯一還沒有出嫁的六公主許配了人家,明年大婚。
現在姜岩做了皇帝,如果沒有意外的話永河會是下一任皇帝,長孫氏一族在朝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反觀韋氏一族,則是自從韋貴妃被打入冷宮就開始日落西山了。
雪僮的駙馬和其他幾位駙馬都是普通人家不同,而是朝中大臣的兒子,看的出來他還是希望雪僮能夠有一個好生活的,就是不知道雪僮會不會讓李世民失望了。
清雲同意了永河的提議,開始接觸朝政,她知道她不如永河聰明,但是就好像是多年前永河剛剛去永城的時候,她懇求姜岩去和父皇求情,她也想要去封地。
那次機會讓她因為她的無能而白白浪費掉了,這次機會從天而降,她還想要抓住,如果這次她還是失敗了,那她就連做公主的資格都沒有了。
所有人按部就班的生活著,姜岩一直在教永河為君之道,她本來就很聰明,又管理了永城那麼多年,一理通百里明,不到一年的時間她就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
姜岩做了一年的皇帝之後便正式的退位,永河成為了有史以來的第一位女皇帝。
但在退位之後姜岩並沒有直接離開,而是又在長安呆了一年,親眼看著永河處理那些事情越來越順手,這才放心準備離開。
「哥哥準確去什麼地方,多久能夠回來?」永河知道姜岩早就準備離開了,他就好像是一只自由飛翔的鳥一樣,仿佛沒有什麼能夠留住他一樣。
「我準備去海外,至于多久能回來說不準,也許三年也許五年,但我總歸會回來的。」
之前高麗盜取大唐藥方的事情他還沒忘記呢,這中間又隔了好幾年,他得去看看,把屬于大唐的東西要回來。
「那哥哥你多保重。」
從小一起長大,一直被哥哥保護著,雖然她現在已經是一國之君了,但她不知道沒有哥哥的保護她能否堅持住,她只能盡量不要讓哥哥失望才是。
姜岩點點頭,他當然會保重的,一定會長命百歲的。
姜岩在離開長安的時候,帶走了柳瑛和一萬士兵,這次他是去討公道的,自然是要擺足了氣勢。
「你走都帶著我,恐怕那些人又要議論紛紛了。」曾經他們是未婚夫妻,現在婚約作廢但多年男未娶女未嫁,依舊有人把他們看做一對的。
「你什麼時候也開始在乎那些議論,沒有傳到耳朵里就當做沒听到。」姜岩知道柳瑛對他根本就沒有男女之情,不過是配合默契的合作伙伴而已。
這次去攻打高麗,姜岩已經做了好幾年的準備,無論是武器還是士兵,士兵都是提前訓練了水戰,保準萬無一失。
而之所以帶柳瑛出來,也是想要訓練她在水中作戰的經驗,大唐不可能只在陸地上開疆擴土,有朝一日涉及海外,還是需要有擅長水戰的將領才行。
在姜岩和柳瑛帶著士兵正式乘船出海的時候,在昆侖山的一間木屋當中,濟清大師和李世民相對而坐,看著傳回來的信。
「大師認為這一趟出海,可有勝算?」
「勝算自然是有的。」濟清大師眼眸沒有睜開,拈著佛珠說道。
他來到昆侖山已經好幾年了,本來想著安安靜靜的離世,但也許是他的壽命未到,還能苟活幾年,也許他還能看到姜岩再次獲勝的場景。
「大師為何不願在寺廟里接受供奉,反倒來這山野之間?衣食不足豈不是很辛苦?」這里只有一間木屋,吃食就是野菜,水源就只是那一條小溪流,偶爾能夠捉到兩條魚開葷。
「貧僧在世俗百年了,這兒就很好。」無拘無束,沒有人當他是什麼大師,就只是一個普通的和尚而已。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用日日念經也不用日日吃素,他也不是一開始就是和尚,只不過是因為感覺出家很簡單,可以少了很多麻煩事兒罷了。
「陛下如若沒事兒的話離開吧,貧僧要去捕魚了。」
已經下了逐客令,李世民沒辦法,只能離開,但還是在百里之外留下幾個人,以備有什麼三長兩短的。
濟清大師站在河邊,看著東方,那是姜岩離開的方向,作為一個中國人,即便花非花葉非葉,所處的只是平行時空小世界,但他還是希望姜岩能夠成功。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來了,這個故事結束了,今天二更六點,寫林朝英的哥哥,之前寫過楊康的哥哥,但里面沒有涉及林朝英的劇情,所以還是想要寫一下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