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00、唐朝公主的哥哥

第3章

東宮當中, 永河看著躺在床上臉色蒼白,昏迷不醒的姜岩。

早晨的時候還好好的,誰知道不到晌午的時候忽然就昏倒了, 御醫輪番診治了一通得到的結果是身體虛弱一直昏迷。

本以為沒什麼大事兒,可誰知到了晚上的時候就吐血不止,御醫們找不到病因, 只能請當年給母後看病的濟清大師進宮。

「公主,你回去休息吧, 這兒這麼多的宮人伺候呢, 太子殿下一定不會有事兒的。」永河身邊的宮女勸慰道。

但永河哪里能放心的下, 這些年母後不在宮內,父皇又太忙了, 她是跟著哥哥一起長大的, 哥哥就是她最親的人。

「剛剛濟清大師的話我听到了,大哥這次生病是因為父皇母後給他張羅娶親的事兒, 影響了他的身體,只要這件事情停了,他一定就會好的。」

永河嘆了口氣,「最近這皇宮真是諸事不順, 之前是小六和那個昭陽,現在又是大哥, 真不知道以後還會遇到什麼事兒,要我說這些都是昭陽進宮之後發生的, 說不定都是她帶進來的呢。」

「公主慎言, 小心隔牆有耳,被皇上听了去又該責備公主了。」宮女連忙阻止道。

前兩天大公主還教育他們這些人要謹言慎行呢,她知道大公主是情急之下的氣話, 可如果被有心人听了去,在訛傳下去,弄到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可就不好了。

「我要是在哥哥的東宮還不能隨心所欲的說話了,那我還活著有什麼意思?」如果說這皇宮里讓她最放心的地方就是東宮了,被哥哥管理的如同鐵桶一般,整個宮殿上下這麼多的宮人都長了同一張嘴巴,不該說的絕對不會去說。

永河目光再次落到姜岩面容上,她已經十歲了,不是小孩子了,明白事理,不過這麼一說而已,她也知道這些事情和昭陽沒關系,她要是真有那麼大的本事,又怎麼會讓她娘沒等到進宮享福就死了。

「你去吩咐下去,讓司膳房做一些清淡滋補的吃食候著,等哥哥醒了之後吃。」

「是,奴婢這就去。」宮女躬身退下。

永河拿過一旁的手帕擦著姜岩額頭上冒出來的汗珠,「哥哥你快醒過來吧,父皇母後也都為你擔心呢,父皇可就只有你一個皇子。」

「皇子只有我一個,可父皇還有很多的公主啊。」

姜岩說著話睜開眼楮,睜開眼楮的一瞬間看到的是呆愣的永河,隨即她的雙眸當中充滿了狂喜,「哥哥你終于醒了,昏迷了四個時辰真是急死我們了,我這就去找御醫。」

「先別去。」姜岩拉住永河的手腕,從床上坐起來,「我身體沒事兒,不急著找御醫,你先給我倒杯水來。」

「好,哥哥你等一下。」永河跑到桌前,給姜岩倒了杯水,試好了溫度之後拿過來,「正好是溫的,哥哥慢點兒喝。」

姜岩喝了口水潤潤喉嚨,四個時辰滴水未進的裝暈也是難為他了,喝完之後說道,「永河,剛剛你說父皇只有我一個皇子,是不是想說如果我死了,皇位便會由旁支繼任。」

「哥哥你不要這樣說,濟清大師說只要你二十歲之前不成親就不會有問題,你一定會長命百歲的,你那麼聰明,大唐也會在你手中繼續國運昌隆的。」

永河著急的說道,她剛剛的確這麼想來著,但是這麼想的確太不吉利了,念頭剛剛冒出來就被她生生掐斷了,可現在全被姜岩給說出來了。

「你也不用覺得我說的話不吉利,我的命在這兒,不是誰想要拿走就能夠拿走的。」姜岩看著永河繼續說道︰「父皇雖然只有我一個皇子,但卻有你們這麼多個公主,如果真的有朝一日我不在了,你們同樣是父皇的親生女兒,難道就不能繼承皇位嗎?」

「哥哥……」自古以來便沒有女子繼承皇位的,即便是漢朝的呂太後,也只是太後之位處理朝政而已,永河一時之間有些無法接受姜岩的話。

「你先不用著急質疑,我問你你覺得父皇為什麼讓宗室女子參加這次的科舉考試?」

永河搖頭,她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她只知道父皇讓宗室之人參加科舉考試是給那些民間來的學子信心,告訴他們宗室當中也有不如他們的人,而他們這些莘莘學子通過刻苦學習,同樣是可以改變命運的。

至于為什麼要讓女子參加科舉考試,她從來沒有想過。

姜岩沒有急著告訴她答案,而是又問道︰「那你知道父皇為什麼親自給你和清雲找先生學習功課嗎?」

「這些不是正常的嗎?」她們是公主,跟著先生學習很正常啊。

「那你知道你們學的都是什麼嗎?」

「我們學了古史典籍,還有一些名人軼事。」

「學史明智,學習名人軼事,也是為了讓你們從先人身上總結經驗,以防自己遇到什麼事情的時候可以有前車之鑒。」

姜岩認真的看著永河,看得出來李世民並沒有阻礙永河和清雲去學習那些東西,不是讓女子學習女則女誡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而已。

就連姜岩都沒想到李世民竟然會這麼開明,還有他提議讓宗室的女子也參加科舉考試,李世民竟然也沒有多想就同意了,大大的出乎了他的意料。

永河完全被姜岩被繞糊涂了,說來說去她什麼都沒弄明白,「哥哥你是不是還虛弱著呢,我還是去叫御醫吧。」

永河說著提起裙擺就往出跑,叫人傳御醫。

姜岩知道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楚,便任由她去,反正以後有的是機會說,不多說御醫進來,又是輪番給他進行檢查,就連李世民都來了,被御醫告知安然無事這才安心了些。

但還是吩咐宮人明日請濟清大師再來看看,確定無事再送濟清大師回去,同時命人去佛寺告訴長孫皇後這個消息。

「兒臣讓父皇擔心了。」

「無事,醒了就好。」李世民見姜岩臉色愈發紅潤了,不復之前的慘白,「濟清大師的藥果然有用,日後你定要常去佛寺,與大師常常來往一些。」

「知道了父皇。」

之前他只知道李世民很重視濟清大師,現在看來他提起濟清大師的時候語氣滿是尊敬,而且從他話里能夠知道,濟清大師現在就在宮中,但他要請大師明日一早再來給他看病,可見是大師已經休息了沒有去打擾。

這里面固然有他病情好轉不著急的原因,但絕對有濟清大師那方面的原因。

姜岩垂下眼眸沒有多問,李世民說的話他都乖乖應下來,同樣李世民也告訴了他關于濟清大師說他不能在二十歲之前成親的事情。

「除了你的婚事不宜過早之外,還有你一生只能娶一妻之事,大師還說皇室女子不得十八歲之前出嫁,不然將會影響大唐國運。」

李世民說這話的時候表情平靜,仿佛不覺得這有什麼,姜岩不由挑眉,他是李世民唯一的兒子,他一生只能娶一妻也就意味著李世民的孫輩會跟著減少,按照這個時代之人的眼光來看,不應該是多子多福比較好嗎?

可李世民現在看上去沒有一點兒的感覺,仔細想想這些年皇宮出生的只有公主而沒有皇子,但李世民已經是許久沒有往宮里帶新人了,最起碼他來到這個世界的五年里面宮中的妃嬪沒有增加過。

至于皇宮外面的,到目前為止也就只有昭陽母親一個人,除了昭陽母親之外還有沒有人他就不知道了,不過想來應該是沒有了的,畢竟李世民是皇上,看上哪個女子還會任由其留在民間嗎?

「行了,天色已晚你早些休息吧,有什麼話明日再說。」

李世民拍拍姜岩的肩膀,離開了東宮,隨後有人來報皇上去了韋貴妃宮中。

姜岩白日里躺了一天,現在沒心情再躺下去,索性在皇宮找了個無人的地方練劍。

皇宮很大,想要找一座無人的宮殿很簡單,他這五年來想要練武都是這麼做的。

但是今晚,卻有人來到了他練劍的地方,就站在圍牆之上,看著他練劍的招式。

「防守有余,攻擊不足。」

話音剛落,原本還在幾丈之外的人瞬間到了他面前,長劍劍尖距離他的喉嚨只有一指的距離,饒是見慣了更多光怪陸離的事情,他也是不由一愣。

「濟清大師,怎麼這麼有空出來散步啊?」姜岩收起長劍含笑問道。

「貧僧是隨便走走,不曾就看到了你,看來是白日里躺的時間太多了,現在出來活動活動腿腳。」

濟清大師從圍牆上一躍而下,環視四周已經荒廢了的院子,「這地方選的不錯,地處偏僻少有人來。」

姜岩看著濟清大師的身形,不似旁的大師一般身寬體胖,有些瘦弱,但從他剛剛一躍而下的動作上可以看出來,他身上有武功。

皇宮里的守衛根本沒有發現他出來走動也可以說明這一點。

「大師武功不錯啊。」

「活了上百年,自然是什麼都學了一點兒的,倒是你年紀輕輕便有如此輕功和劍法,才是真的不錯。」

濟清大師走到院中的一棵樹下,那是一棵很常見的楊樹,因為沒有人打理,肆意生長不如宮中的其他樹木漂亮,但卻能夠讓人感受到一種特別的生命力。

姜岩眼見濟清大師把手放在樹上閉上了眼楮,眼眸微眯仔細去看,但他卻什麼都沒有看出來,濟清大師面無表情,仿佛什麼情緒都沒有,就和尋常念經的時候一樣,心無旁騖。

「大師?」試探的叫了一聲。

濟清大師睜開眼楮,「剛剛貧僧觀你練劍,放手有余攻擊不足,你若是將來有朝一日上了戰場帶兵打仗,怕是行不通。」

「多謝大師指點。」他自己在皇宮里練劍,要那麼大的攻擊性干嘛,等上了戰場的時候自然是要根據我軍的形勢來用兵了。

濟清大師深深的看了姜岩一眼,知道他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閉了閉眼楮,這些本來就是凡塵俗世,不該他去管的,一個縱身躍出庭院,消失在黑影當中。

姜岩後知後覺發現濟清大師話里的問題,他是和尚的,和尚不是應該慈悲為懷嗎?為什麼還讓他去學具有攻擊性的劍法呢?

之前去寺廟看望長孫皇後的時候,也經常會和濟清大師一起談經論道,但談論的無非就是佛法,醫術歷史這些東西。

一直以來給他的感覺就是一個得道高僧,博古通今而已,的確活了一百多年的高僧博覽群書,會那些再正常不過了,但是今天看來他和尋常高僧有些不一樣。

察覺到這一點,但姜岩也沒有去深究的意思,左不過一個僧人而已,對他要做的事情也不會有什麼影響,這世界上有那麼多他所不知道的事情,總不能一件件的去了解。

繼續練劍到破曉時分,回到東宮洗漱上朝。

下朝之後到了勤政殿,讓濟清大師給他診了脈,隨後李世民安排人送濟清大師回去。

「此次科舉考試的成績你也看到了,總是子弟接連落榜,反倒是有個宗室女子,入了前十名,對此你有什麼可說的?」

李世民看著姜岩,絲毫沒有因為他‘病剛好’而讓他放棄思考的打算,奉行獨自思考時教育。

「兒臣認為,既然宗室女子已經用實力證明她們當中也是有人才的,不如父皇可以各地開辦女子學堂,讓女子同樣可以參加科舉考試。」

姜岩直接放開了說,然而饒是唐朝民風開放,女子地位很高,但也只是相較于其他朝代的高而已,男尊女卑一直都存在的。

李世民現在只覺得他這個兒子想法極其大膽,「你可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工程?又知道做到這一點,需要付出多少的精力?還有真的做到了,唐朝將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

「兒臣知道。」

因為他見過,見到過女子上學,女子參加科舉(高考)的場景,對于後世來說這是稀松平常的。

作者有話要說︰  更新來了,三百章了呀,抽獎安排一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