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大王,您這話是什麼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全民習武目的在于完善修行體系,探尋更高的境界。」秦王平淡道。

「這……」眾人面面相覷,如果說之前守衛邊疆,全面教育還像一個王朝之主說的話,那現在這個完善修行體系是眾人無論如何沒有想到的。

「大王,此舉意義何在?」眾人再次問道

「意義就在我的話里,不過你們若真的想要一個符合你的想法的答案的話……」秦王說著,目光掃過一眾文臣,尤其是那些在陸明的幫助下晉升先天境的人,「諸位的經驗,眼界,格局,智慧都是我大秦的瑰寶,此前有一批人已經晉升先天境,成就先天境的好處,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成就先天境對他們而言有什麼好處?

原本體弱多病,或者患有重病,亦或長期讀書沒有合適的鍛煉讓身體弱不禁風的十人,現在一個個身強體健,一拳打死一頭牛,這不是在夸張,一名先天強者拳頭裹挾真氣別說一頭牛,找對位置,老虎也能一拳打死。

他們這些人跟隨秦王打下天下,榮華富貴有了,功名利祿有了,剩下的追求是什麼?

或是有更多時間去享受花花世界,又或是有未竟的事業還需要努力,又或者一心為國為民,只感慨自己見不到那一幕。

他們現在缺的便是健康,便是壽命!

「倘若你們都成就先天境,擁有三甲子的壽命,我等大秦會被推到何種盛世,你們想過嗎?你們就真的不想看一看那由你們親手締造的盛世之景?而且……」

秦王似是被自己的話觸動,站起身來,背對眾人。

「我已經成就先天之上,你們可知我現在享壽幾何?猜一猜。」

听到秦王的問題,許多人才恍然一驚,他們只看到秦王晉升後實力強大,卻忽視了修行最關鍵的問題,那便是壽命!

「大王,您現在相必能夠擁有三百年的壽命!」一人似是感慨似是震驚的說道。

「先天享壽三甲子,大王成就先天之上,擁有六甲子壽命應該不算夸張!」

許多人紛紛猜測,但怎麼說呢,還是境界太低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

先天境雖說享壽三甲子,但其實大多數先天武者都會在一百五十歲左右死亡,少部分才能活過三甲子,極限者甚至接近兩百歲。

先天之上,眾人最夸張的猜測也不過是壽命在先天境的基礎上再次翻倍,六甲子已經足以讓眾人驚嘆。

秦王微微搖頭,轉過身來,道︰「到如今,我也不瞞你們,我現在的境界,壽命五百年!」

轟!

秦王的話好似轟雷炸響,讓眾人一時間陷入呆滯。

「壽命……五百年?」

這真的是人能夠擁有的壽命嗎?

秦王看著眾人震驚的模樣,語氣有些低沉︰「以我現在壽命來算,我還有四百多年的時光,而你們呢,三四十歲者眾,四五十歲也不在少數,你們還有多久可活?

倘若此前沒有陸大師幫助,百年之後,你們有幾人還能坐在這里?

百年尚且如此,兩百年之後呢?

那我壽命堪堪過半,甚至若是晉升更高境界,還能擁有更多的壽命!

但放眼看去,竟無一故人,唯有我獨坐深宮。

那場景是我所不想看到的。

我現在有些明白為何歷史上那些先天之上都漸漸銷聲匿跡,因為他們的壽命太過悠久,就算活著也已經沒有故人,人們也已經忘記了他們!」

「你們常言大宋王朝的短暫,常言他們的愚蠢,想要締造一個不朽的大秦,如果說以前只是妄想,那麼伴隨著修行,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

「大秦的路才剛剛開始,我們的路還有很長,隨我一起,繼續前行!」

許是被秦王描繪的未來所感染,眾人起身齊聲道︰「誓死追隨大王!」

興奮過後,回到現實,當眾人將全民習武當做一個必須要推行的政策之後,便紛紛開始查缺補漏。

「全民習武首先要解決吃飯問題,讓人研究讓糧食產量提高的方法,同時尋找有更高產量的糧食作物!」

「要想習武,肉類必不可少,要加大各種牲畜的養殖。」

「全民教育需要大量基層讀書人,開放書籍,補貼貧寒學子,以教育他人當做功勛,換取財富與知識……」

「要讓大秦獲得最大利益,武林宗門,地方豪門就要進行打壓,不能讓他們壞了事情!」

「此事我已經有辦法,我從陸大師那里得到了一些修行的知識,用不了多久便能在軍隊中培養眾多武者,乃至先天武者!」

「……」

眾人紛紛建言,往日里針鋒相對的對頭也不再對立,而是通力合作,不再有文武之分,黨派之分。

他們彼此對立,一來是因為他們都是聰明人,不是打天下階段還齊心協力,不免被主君忌憚;二來,僧多肉身,利益沖突自然會產生踫撞,現在有了可以將利益做的更多的機會,那又何必去爭奪一點蠅頭小利呢?

秦王看著這一幕,不由微笑,倘若是其他九州之主看到手下人如此齊心,怕是會害怕,會恐懼,因為他們的權力可能會受到挑戰,但是秦王不同,他擁有堪稱無敵的力量,根本不怕被架空,也不用擔心被架空。

秦王手下文臣如雨,猛將如雲,在他們的幫助下全民習武不再是一個概念,而是不斷完善,一個個階段,一步步前行,滾滾大勢,勢不可擋!

……

三日後,三眼神宗受到秦王邀請,邀請他們指點軍隊外功修行。

三眼神宗應下。

此後數月,秦王軍隊修行外功,在幾乎不計代價的支援下,短時間內涌現大批明勁武者,甚至有一些原本就外功強悍的將領成就外功先天。

此後一年,秦王舉行九州共主繼任大典,同時定國號為秦,稱大秦,秦王為秦皇。

同日,秦皇要求天下武林宗門,豪門世家,散修武者將所有功法秘籍抄錄,送至大秦藏書閣。

眾者怒,卻攝于秦皇強大,不敢言。

此後,又有無數書生前往九州各大區域,進行蒙學教育。

又一年,有學習陸明研究法之人,發明出可以提高糧食產量三成之法,天下皆喜。

如此,時間流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