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正文時,開始揭開男主的身世。
番外之所以寫這麼長,跟她以後的戲份存在關聯。
坦白的說,迄今為止我認為和瀧一成為戀人,或者說適合瀧一的契合度最高的,就是老橋,nako,禮志這三個。
可能和我花費的文字描寫,以及兩個人的性格多少有關。
瀧一希望小櫻花在完成藝人夢的巔峰之期隱退跟他結婚,過普通人的生活,也許看起來很自私,但這的確是他所向往的生活。
因為特殊的成長背景,以及孤兒這個身份,他本身就極其缺乏安全感,櫻花填補了他的這個缺陷。
所以,想要一輩子在一起就是他所認為最好的定局。
願意一輩子生活在小鄉村,拒絕前往大城市闖蕩,在有些人眼里這是沒有上進心的表現,但我認為這是純粹的追求不同。
但是瀧一的這種追求,小櫻花做不到,也不能滿足他。
我在很早的章節里,有金智秀和本田仁美的對話里提到過「你和她的差距在哪?」
本田仁美的回答是「我可以為了他放棄當下的事業,這是我和Sakura的不同」,這是一種勇氣,也是很傳統的RB女性的一種婚姻觀。
為什麼大多數的RB女性結婚後都會辭掉工作做全職太太,原因有很多,比如個人稅高,以及RB和國內完全不同的社會體系……這個先不說。
事實上,我在入坑日團之後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定律,與想要成為偶像的韓國女生,是純粹的為了追夢出名不同,日團的這些女生報名甄選的契機是五花八門。
比如有的人是為了免費的盒飯,有的是父母希望自身得到改變,有的人是單純的受到學校前輩或者朋友的鼓勵。
有的人則是試一試,完全不認為自己具備成為偶像的亮點,結果入選了。
不同的契機和不同的甄選標準,兩國大眾對偶像的審視不同,造成了日團里很多人當了一段時間偶像之後就隱退做普通人,這種例子,在韓國真的極少發生。
不說那些糊團,就說發生在知名,一線乃至頂級的組合上。
至于糊團,真的有太多一糊幾年沒有收入,至今靠父母接濟還堅持活動的女團成員,還有團體解散後,沒有工作靠父母接濟卻不出去找工作的女藝人。
我可以純粹的認為,她們是不想放棄成名,甚至還沉浸在幻想自己下一刻就會有行程,就會有人氣的荒唐念想。
因此,在不斷的構思,完善後面的劇情的時候,我多多少少把那些劇情想象成會發生在現實的畫面。
比如一個場景,這些多多少少對瀧一存在愛慕,喜歡,甚至痴迷的女生,倘若給她們一個選擇題,誰能夠真的做到為了喜歡的人放棄眼前的明星生涯,萬人吶喊的吹捧,去陪他窩在一個小鄉村過完普通平淡,卻又溫馨的一生。
結合那些成為偶像的初衷,以及對偶像這個職業的迷戀,執念程度,我覺得可以立刻跟公司提出畢業,對外發表隱退聲明的,橋本奈奈未和nako絕對是一開始就這麼做的人。
有的人,對事業的愛是超過愛情的,這也是為什麼韓團很少有走到最後的,都是短暫的尋求刺激,很少出現一個直接宣布戀愛,結婚退出娛樂圈,從此做普通人的。
當她們發現自己不能沒有偶像的身份和人氣,雖然很喜歡對方但沒到愛的程度,又不敢和公司對抗,分手就成了固定的結局。
所以,即使賠上高昂的違約金,也要義無反顧的離開演藝圈,把余生奉獻給戀人,誰能到這般決然,誰就打開瀧一的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