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24、第一百二十四章

而就在十三藩王集結兵馬的時候, 方言欽和裴氏等人已——在前往京城的路上了。

畢竟瀧王都已——把封地交出去了,那他——再住在濟南,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了。

只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沒等他——抵達京城, 十三藩王就敗了。

裴氏︰「……」

這就是那些藩王所謂的拼上一把?

趙凝夢——即說道︰「母親, 十三藩王之所以會失敗, 還真不是因——他——蠢笨不堪……」

事實上,——兵力, 十三藩王坐擁六十萬大軍,是瀧王兵力的三倍,加上他——早有謀逆之心,所以麾下兵馬精良程度甚至遠勝朝廷, 因而即便瀧王和趙演擁有火/槍這樣的利器, 也還是有四——的勝算的。

——尤其是在十三藩王也知道火/槍雖然厲害,但是裝彈慢、射程短的缺點也——明顯,而且因——產量等原因,趙演手中的火/槍營的士兵的數量始終沒有超過三千之數,所以一開始就針對這些制——了將聯軍分——五路大軍,逐步蠶食周邊州府,不與趙演的正面對抗的計劃的情況下。

只可惜他——對上的偏偏是陳辭。

而陳辭也早就猜到了他——的策略, 所以利用他——分兵之後通信不便,而且十三藩王本來就各懷心思, 現在不過是因——形勢所逼才不得不聯合起來的缺點,先將瀧王軍假的糧草彈藥運輸路線通過細作透露給五路叛軍中實力中等的昭王。

——因——如果能燒毀瀧王軍的糧草彈藥,那麼瀧王軍不就是案板上的魚肉,任由他——宰割了嗎?

最主要的是,要是能趁機搶到一些火/槍彈藥, 那他何愁不能力壓其他藩王坐上皇位。

所以昭王忍不住心動了,哪怕明知道這有可能是個陷阱。

于是兩天後,瀧王軍于河南大敗昭王軍,殺敵四萬,俘敵七萬。

而後陳辭以昭王的名義,分別傳信給五路叛軍中實力最弱的宋王軍和信王軍,只說因——他燒掉了瀧王軍的糧草彈藥,所以引來瀧王軍的瘋狂報復,只要宋王和信王願意帶兵前來救他,他願意將從瀧王軍那里繳獲的火/槍彈藥分享給他——,到時候他——就不用再擔心周王——上皇帝之後,就和他——翻臉了。

兩王果然也上——了。

瀧王軍隨後先敗宋王軍,再殲信王軍。

再之後,瀧王軍千里奔襲,將五路叛軍之中實力最——強悍,坐擁十八萬大軍的周王圍困在揚州,最後以絕對的優勢兵力,一舉將其殲滅。

得知四路叛軍先後兵敗的消息,掌管最後一路叛軍的留王被迫投降。

至——,永寧五年的十三藩王之亂,開場戲甚至都還沒唱完,就直接落了幕。

而趙凝夢之所以會知道這些,完全是因——方言欽收到前線送來的軍報或者朝廷下發的邸報的時候,都會轉送給——一份。

除——之外,大概是怕——帶孩子無聊,方言欽還專門給——請了幾個老先生老——陪——聊天,那些老先生老——的知識都——淵博,見——對前方的戰事似乎——感興趣,所以在軍報和邸報送來的時候,總是會不厭其煩地給——逐一分析雙方的戰略戰術、決——勝敗的主次因素以及戰後的影響。

听到這里,裴氏听懂了,心里對陳辭的感官也更復雜了。

但現在——最關心的可不是這個,而是——

「也就是說,瀧王馬上就會逼——帝禪位了。」

準確的來說,不是馬上,而是已——開始了。

因——他——抵達京城的第二天,瀧王得天所眷,理應——帝的流言就在京城傳開了。

而且第二天,宋魯就找上了門來。

裴氏和趙凝夢的臉頓時就黑了,——然不想見他。

可是京城瀧王府的管家卻直接把他領了進來。

裴氏和趙凝夢的臉頓時就更黑了。

宋魯見狀,反而笑了,他隨手行了一禮︰「岳母大人,郡主。」

裴氏——即罵道︰「誰是你岳母?難道你忘了,你已——被凝夢休了。」

趙凝夢更是冷聲說道︰「難道你還想再嘗嘗被打斷雙腿的滋味?」

听見這話,宋魯不僅不生氣,反而笑的更得意了,他拍了拍手上並不存在的灰塵,直接往身後的椅子上一坐︰「岳母大人還不知道吧,岳父大人又將郡主許配給我了,而且已——和我家交換過庚貼了。」

原因——簡單,因——瀧王既想逼迫——帝禪位,又不想被史書工筆打上亂臣賊子的標簽,所以他必須獲得文人清流階層的支持。

因——史書從來都是他——編寫的。

可是那些文人清流卻根本不買他的賬。

原因也——簡單,因——在他——看來,瀧王——初竟然敢‘縱容’——兒休夫,如——大逆不道,罔顧綱理倫常,和——帝不過一丘之貉。

對——,瀧王想到的辦——就是把趙凝夢重新嫁給宋魯,並且對外宣稱,——初之事都是趙凝夢和趙言欽先斬後奏,一意孤行,等他想要阻止的時候,——時已晚,所以他現在將趙凝夢重新許配給宋魯,以續前緣,如果趙凝夢再敢做出類似的大逆不道的事,就任由宋家處置,他絕不怪罪。

只是因——瀧王現在忙著聯絡黨羽,顧不上裴氏母子,所以就讓宋魯過來把這件事情告訴。

也正因——如——,宋魯現在才敢用這樣的態度對待裴氏母子。

畢竟從瀧王的所作所——之中,就足以看出他現在是有多嫌惡裴氏母子了。

听見這話,饒是裴氏早就做好了心理準備,還是忍不住一掌拍在了桌子上︰「趙明義他怎麼敢這麼做,虎毒還不食子呢,他竟然連畜生都比不上……」

宋魯——即說道︰「這話我記下了,到時候我一——會原原本本地轉告給瀧王爺的。」

裴氏這才反應過來︰「……還有你——」

「您先別急著生氣啊。」

宋魯——即打斷了——的話,畢竟他是過來看裴氏母子的笑話的,可不是過來挨罵的。

所以他笑眯眯地說道︰「畢竟更生氣的還在後頭呢。」

說著,他的目光落在了趙凝夢懷里的禾禾身上。

他嘖了一聲,臉上全無半點作——孩子的親生父親該有的慈愛,反而一臉譏笑道︰「你——之前不是一直催著王爺給——起個大名嗎,王爺說了,以後——就叫亞男了,對了,

是差人一等的亞,男人的男,好讓你——記住,這就是妄圖忤逆綱常,騎在男人頭頂上撒野的下場。」

說完,看著裴氏和趙凝夢氣得渾身直發抖的樣子,他得意洋洋地走了。

亞男?

禾禾要是真的取了個這樣的大名,豈不是要被人嘲諷一輩子,——將來還怎麼做人?還怎麼嫁人?

瀧王和趙演這是要逼死——啊!

趙凝夢死死的盯著宋魯離開的方向,——的手緊緊握著裴氏的手︰「母親,——兒以後一——會千百倍的報復回去的,到時候您可千萬別攔著。」

殊不知裴氏的眼楮更冷︰「放心,母親以後也不會放過他——的。」

而另一邊,隨著瀧王的這些話流傳開來,那些文人清流對他的態度也隨之改變。

「正所謂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瀧王爺今——能大義滅親,——後必然是天下蒼生之福。」

「既然如——,我等——奉瀧王也——主。」

「可是——帝畢竟是先帝立下的皇帝……」

「那又如何,先帝之所以會立下——帝,不過是因——膝下無子,才讓永寧帝一介——流撿了便宜。」

「要我說,先帝也是昏了頭,竟違背綱理倫常,祖宗家——,立一個——人做皇帝,簡直是丟盡了我大乾的臉面,後世之人還不知道會如何嘲諷我等,竟對一個——人俯首稱臣。」

「可憐江南陳家,嶺南宋家……這四大家族世代——國——民,最後竟落了個抄家滅族的下場。」

「看看——帝登基之後做了什麼,先是妄圖廢掉貞節牌坊,又異想天開想要開放——子入學,殊不知——人大多愚鈍不堪,讓——進學,豈不是污了學堂這塊清正之地,難怪古往今來的聖賢會說,牝雞司晨,禍國殃民。」

「還有瀧王妃裴氏,——在山東之時,——什麼敢肆無忌憚的插手官員鄉紳的家宅私事,十有八九就是受到了——帝的蠱惑,長——以往,天下豈不大亂?」

「沒錯,正是因——帝這些狂悖犯上之舉,才會惹怒上天,降下懲罰,致使西南連年干旱,最終引發民變。」

「原來如——!」

「再者,——帝就算是先帝所立又如何,別忘了,瀧王得天所眷,是天命之子,便是承平帝那個昏君也拍馬不及,更何況是他立下的嗣皇帝。」

「沒錯,——帝德不配位,實不該繼續鳩佔鵲巢。」

「我等這就上書請——帝禪位瀧王爺。」

……

看著面前小山一樣的奏折,——監總管已然氣昏了頭︰「鳩佔鵲巢?誰是鳩,誰是鵲?明明陛下才是國朝代代傳下來的正統,他瀧王一個遠支旁系,竟然妄圖入主主宗,大逆不道,簡直是大逆不道。」

「還有江南陳家,——年陳家剛被問罪的時候,他——都裝聾作啞,現在事情都已——過去這麼多年了,他——倒是想起陳家、宋家來了。」

「還有西南民變的事,——初明明是他——陰奉陽違,私吞救災錢糧,才導致西南民不聊生,最終才激起民變,他——竟有臉將這件事情栽贓到陛上?」

「好了,別說了。」——

帝放下了手中的奏折,一臉疲憊——

何嘗不想做個好皇帝,可就因——是個——人,所以先帝死後,不管是皇室宗親還是下面的那些文武官員,明面上對——恭敬有余,背地里卻都陰奉陽違。

就因——他——都是男人,所以看不得一個——人爬到他——頭頂上指點江山。

更怕——人的崛起,損害到他——的利益。

所以——初僅僅只想廢掉貞節牌坊這個吃人的魔鬼,那些所謂的清流御史就紛紛上書罵。

甚至于——登基五年,在政事上依舊寸步難行。

先帝錯了嗎?——

錯了嗎?

他——都錯了,錯就錯在小看了人性的低劣——

原本寄希望于瀧王和趙演能幫——打破這——僵局。

所以在趙演向——獻上了兩千支火/槍,讓——有了自保之力之後,——便欣然下旨準許趙演保留火/槍的制造技術。

因——心知肚明,火/槍技術要是落入了兵部手中,那和落入那些藩王手中有什麼區別。

一旦藩王都開始大量制造火/槍,後果將不堪設想。

可是——怎麼也沒有想到,瀧王和趙演剛剛平——叛軍,蠻族就扣關了。

而瀧王和趙演隨後更是一戰就平——了蠻族,——等開疆擴土之功,風頭之盛,甚至直接壓過了——這個皇帝,再加上——時瀧王和趙演掌握的兵力已——超過了二十萬,所以——不免有些沉不住氣了。

因——怕再養出一頭碩虎。

所以在瀧王上書請求削藩的時候,——欣然答應了——哪怕——明知道瀧王打的什麼主意。

不僅是因——削藩對大乾只有益處沒有害處,更因——也打著坐看瀧王和那些藩王兩敗俱傷的主意。

不過對于趙演,——也是有幾分真心的。

畢竟趙演討好——的時候可比那些眼高于頂的男人要乖順老實多了,雖然他心里的真實想——可能和那些男人一模一樣。

所以——原本想著,看在趙演立下了這麼多的汗馬功勞的份上,等到山河穩固,——也是願意和趙演——婚,和他白頭偕老的。

但——萬萬沒有想到,八十五個藩王,最後膽敢反抗的竟然只有十三個藩王。

而那十三個藩王,明明坐擁六十萬大軍,卻在起兵之後不到半個月,就被瀧王打敗了,而且還是一敗涂地——

快了!

快到——都還沒有反應過來,瀧王就開始著手逼宮了。

什麼叫做一步錯步步錯。

什麼叫做天意弄人。

什麼叫做養虎——患。

這就是了!——

帝慘笑不已。

而且一切,偏偏也不是因——瀧王和趙演有多能干,而是因而趙演有個料事如神的鬼才軍師。

所以——不甘心。

但是在——監總管問——接下來該怎麼辦的時候,——沉默良久,最後卻只說道︰「吩咐下去,瀧王班師回朝之——,朕要率文武百官出城百里——迎。」

「陛下?」——

監總管一臉不可置信。

因——帝說的是出城百里——迎,而不是緊閉城門以備叛軍,這說明——帝竟是真的準備禪位給瀧王了。

「陛下不可啊……」——

帝直接閉上了眼,癱坐在了龍椅上︰「因——朕就算再不甘心,也已——別無選擇了。」

如今的瀧王朝野歸心,手中更是握有四十萬大軍。

如果真的開打,不說——的勝算只有不到三——,百姓也都折騰不起了——

已——弄丟了先帝留給——的江山,不能再禍害百姓了——

監總管——即說道︰「可是趙演他絕非良人啊。」——

帝喃喃說道︰「朕如何不知。」——

模了模自——的肚子︰「可我也還是有希望的,我都想好了,瀧王想要我禪位,可以,但他必須立我肚子里的孩子——孫。」

「我還有先帝留給我的那群老臣在,還有十幾萬兵馬,我雖然退位了,但我還有我的孩子,遲早有一天,我會再把我的孩子推上皇位。」

但——還是不甘心。

因——的孩子本來就該是下一任皇帝——

自認——自——登基之後一直兢兢業業,不敢有半點懈怠,可是就因——是個——人,所以文武百官不服——,藩王要造反……所以——最後還是要落到看盡男人臉色的下場。

難道這就是——人的宿命嗎?

想到這里,一滴清淚從——帝的眼角滑落。

但是現在說這些都已——沒用了。

因——要怪也只能怪——自——蠢如鹿豕,爛泥扶不上牆。

所以——只說道︰「好了,去傳旨吧,讓朕一個人靜一靜。」——

監總管淚流滿面︰「是。」

消息一——傳出,朝野內外莫不是彈冠——慶。

「好好好。」

遠在河南的瀧王笑的幾乎合不攏嘴,他——即下令︰「快,命令大軍,加快行軍速度。」

因——他已——迫不及待了。

而京城瀧王府中,方言欽原本正在翻看那些藩王的罪狀,听見這個消息,也忍不住笑了。

這瀧王還真是迫不及die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