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晉-江文學城獨家發表
原主本來是一普通農家小子, 在前朝末期,天下戰亂,四處征丁。原主就是被強行征兵上了戰場, 然後靠自己——聰明才智和一身本領在戰場上混出了頭, 還運氣極好的跟對了主公,跟隨主公打天下, 戰功赫赫。
天下平定之後,主公登基稱帝,原主這個功臣被封為晉國公, 位高權重。
原主自己發達了, 也沒忘記自己——寡母和弟弟。
原主在主公麾下混出頭之後就——派人回老家尋找過親人, 但沒想到母親弟弟因躲避戰亂,一直尋不到人。直到天下平定,母親弟弟重回家鄉, 原主才找到他們。
本來原主都做好了母親弟弟死于亂世——心——準備了, 突然失而復得, 極為高興,對母親弟弟非常關心厚待。
袁母和袁老——對自己天降一個國公兒子/哥哥也十分驚喜, 順理成章——搬入了晉國公府過上了他們做夢也想不到的美好生活。
只是原主不知道——是, 曾經那個疼愛他——母親,早在這十幾年與袁老——相依為命中,把心都偏到了袁老——那里去了。
袁母見自己長子貴為國公, 次子卻一介白身,差距如此之大,難免就想為次子謀劃一生富貴。
原主官運亨通,卻子嗣艱難,十幾歲從軍, 直到三十而立都未有一子半女。只是原主與妻子周氏感情甚篤,不願休妻另娶也不願納妾。
長子膝下無子,袁母就動了心——,想叫長子立次子——兒子袁陽俊為世子,將來把晉國公爵位傳到次子那一脈。
若是原主一直無子,袁母這想法說不定就成了。原主待嫡親弟弟自然親厚,自己無子,就將佷子視如己出,他也想過若是自己注定無子,把家業傳給佷子,也不算便宜了——人。
只是這話一直沒明說,袁老——夫妻倆從袁母那里得了口風,覺得這事板上釘釘了,頓覺歡喜不已,叮囑自己兒子袁陽俊多去討好大伯,讓大伯早日立他為世子,也好叫他們夫妻倆沾沾光。
原主待袁老——雖親厚,但在外人看來,袁老——一家子就是厚臉皮住在自己大哥家中白吃白喝打秋風的窮親戚。畢竟晉國公府是原主一手掙出來的,是原主的家,他把母親接來奉養是孝道,卻沒——哥哥一起養著弟弟一家的道。
所以袁老——在外面想仗著自己大哥晉國公的名聲逞威風,卻被人鄙夷不屑——諷刺了一頓,心里就落下個心結。
他就想著若是自己親兒子做了晉國公世子,他住在自己兒子家里總該名正言順了吧?
袁老——夫妻倆可舍不得晉國公府——潑天富貴。
在袁老——一家做著以後在晉國公府——家做主的美夢時,原主的妻子周氏懷孕了。
這個晴天霹靂讓袁老——一家的美夢幾乎破碎了,他們殷切希望周氏流產或者生個女兒。
袁老——夫妻倆也不是沒想過對大嫂周氏動手,但周氏嫁給原主多年來難得懷胎,那是萬分小心,身邊全是原主安排——人,袁老——夫妻倆可沒那本事能收買原主的心月復。
周氏順利的生產,生——還是一個男孩,取名袁陽杰。
原主有了親兒子,自然想把自己拼命掙來的家業和爵位全都留給自己——親兒子了,絕口不再提起讓佷子——世子——事兒了。
袁老——夫妻倆怎麼甘心?若是一開始沒給他們希望,他們頂多是想法子從大哥手里多要點兒錢財填自己——口袋,多佔點兒便宜。然而差一點偌大個晉國公府就是屬于他們二房的了,現在快到手——鴨子飛了,他們怎麼會甘心?
袁老——多次在袁母耳邊哭訴自己——可憐無助,說他比不上大哥有本事,以後他不得不搬出晉國公府了該怎麼過日子啊。
袁母本來就因為逃難那些年與次子相依為命,對次子偏心,又因為長子遠比次子優秀——能力,她就更偏心了。
做父母——總想讓兒女均富貴,想讓——錢有能力——兒女多幫襯過得不好的兒女。
袁母就常常對原主提要求,要他幫襯弟弟,給弟弟弄個官職,多給銀錢。
袁母覺得長子本事大,這點小事很容易。原主卻覺得袁母是獅子大開口,袁老——沒什麼本事,字都認不全,謀劃著給他弄官職,豈不是給自己找麻煩?而且——今聖上乃是開國之君,英明神武,最恨尸位素餐之輩,他若是給自己弟弟走後門,在聖上那里怕是要留下不好的印象。
原主就拒絕了,倒是給了袁老——一——金銀,卻也沒有袁母和袁老——想象中的那麼多,滿足不了他們欲壑難填——貪婪。
于是袁老——又在袁母耳邊挑撥,袁母就對長子心生不滿了。
本來袁母就跟大兒媳周氏關系不好,因為周氏是原主去從軍之後在外面娶——妻子,沒有經過袁母——同意,還這麼多年沒生下孩子,袁母對周氏曾經厭惡到希望原主休妻的地步。
偏偏原主與周氏結發夫妻,感情深厚,原主在袁母護著周氏,讓袁母越發不滿。
現在經此一事,袁母偏心得更厲害了,就連對原主的兒子袁陽杰態度都冷淡了下來。
袁老——見時機成熟,又給袁母敲邊鼓,意思是若是自己兒子袁陽俊能繼承晉國公府,他這個兒子就能一直陪在母親身邊盡孝了。暗示袁母幫助他,想辦法讓原主立佷子為世子。
袁母就舊事重提,問起原主之前不是答應讓袁陽俊——世子嗎,什麼時候請封世子?
原主沒想到自己都有兒子袁陽杰了,袁母居然還能若無其事——要求他立弟弟——兒子為世子。
原主堅定——拒絕了,袁母——時沒說什麼,但一年後,才四歲——袁陽杰被袁母帶出去看花燈時走失了。
袁母回來就哭得喘不過氣來,幾乎要暈厥過去,極度悲痛。
本來心里怨母親沒看好兒子——原主也不忍再責怪母親,只一心去找兒子。
找了好幾年都沒能找到,原主年過四十了,曾經在戰場上受——暗傷爆發,自覺壽命無多,眼看著膝下無繼承人,在袁母又一次提出過繼佷子袁陽俊之後,原主就答應了。
袁陽俊被過繼到了原主膝下,只是袁陽俊此時年齡已經十幾歲了,早已記事,即使名義上過繼到原主和周氏名下,心里還是認袁老——夫妻倆為爹娘。
在原主立袁陽俊為世子之後,袁老——一家高興極了,覺得這次晉國公府肯定是他們的掌中之物了。
卻沒想到丟失多年的袁陽杰,又回到京城了,還恰好被袁陽俊遇見了。
袁陽俊一眼就認出了與大伯母周氏——五分相似——袁陽杰,此時的袁陽杰淪為一個進京趕考——舉人身邊——書童,袁陽俊在見到袁陽杰之後,十分害怕袁陽杰重新回到晉國公府,讓他失去世子之位。
于是袁陽俊故意踫瓷袁陽杰,以袁陽杰冒犯他為由,將人活生生——打死了。
因為袁陽杰只是那個舉人買來的書童,是奴籍,只要那個舉人不追究,袁陽俊就什麼事都沒。
那個舉人得知袁陽俊乃是晉國公世子,怎麼敢為了一個小書童去追究責任?
袁陽杰的死,就這麼無聲無息的過去了,原主和周氏絲毫不知他們心心念念多年的兒子就在京城被佷子給活生生打死了。
原主在舊傷爆發,病逝之後,袁陽俊就繼承了晉國公爵位,在晉國公府——家做主了。
至于周氏這個前晉國公夫人,落入看不慣她——袁老——妻子王氏手中,下場也是十分淒涼,最後竟然活生生——餓死在破院里。
原主死後得知妻兒的死因,又怎能不怨氣沖天?他此生摯愛的妻兒,竟是被自己——血脈親人給害死——,他們害死他妻兒的權力還是他給——,他又怎麼咽的下這口氣?
若不是他立了袁陽俊為世子,袁陽俊又怎麼敢當街打死人?若不是袁陽俊繼承了他——爵位,掌管了晉國公府,他妻子周氏又怎麼會被逼破到活生生餓死——地步?
安樺穿越——時間點,正好是袁陽杰丟失的第二天。
袁母這麼快就迫不及待——催他過繼袁陽俊,讓安樺不禁懷疑道︰「母親此言,讓兒子不禁懷疑,你是不是為了讓二弟——兒子繼承晉國公府,故意弄丟了我兒子!」
袁母臉色大變,眼中閃過慌亂之色,很快又強作鎮定——道︰「怎麼可能?老大,杰兒也是我——親孫子,我怎麼可能做出這種事?」
原主為了找兒子,把——時袁陽杰走丟的情況查得一清——楚,那個時候跟袁陽杰在一起的就只有袁母和袁老——媳婦王氏以及袁母——貼身丫鬟,那丫鬟還被指使去買東西了。
所以袁陽杰是怎麼丟的,全憑袁母和王氏的一面之詞。
原主對親人深信不疑,安樺卻沒——這份信任。
他霍然起身,含怒道︰「你若是沒做,那你剛才心虛什麼?」
袁母瞪大了眼,捂著心口哎喲哎喲——痛呼︰「你這不孝子,居然這麼惡意懷疑自己親娘,我真是白生了你一場。老頭子啊,你倒是帶我一起走啊,也好過就這麼被這不孝子欺負啊……」
又來了,又是這一哭二鬧三上吊——招數來對付原主那個孝子。
原主對自己沒能早點找到母親和弟弟,讓袁母和袁老——在亂世中吃了不少苦頭感到愧疚,時常彌補。袁母就抓住原主這一點愧疚,迫使原主讓步。
但安樺可不會慣著她,他毫不動搖——冷漠道︰「最好不是,我絕對不會放過傷害我兒子——人的!」他語氣狠厲冰冷,蘊含著殺氣,嚇得袁母心髒撲通撲通——跳,臉色都白了。
安樺又寒聲道︰「你也不必為二弟算計我——爵位和財產了。我直接把話撂在這里了,若是我兒子找不回來,我就算絕後了,我死後這爵位我會直接讓聖上收回去,財產捐給國庫,絕對不會留給袁陽俊——!」
袁母也顧不得裝腔作勢了,放下捂住心口的手,急道︰「你怎麼能這麼做?俊兒可是你親佷子,跟你親兒子——什麼區別?你寧可把家產給——人也不給自己——親佷子嗎?」
安樺淡淡的道︰「我自己掙的東西,我想怎麼處——就怎麼處——兒子就讓兒子繼承,沒有兒子就捐出去。你們就甭惦記了!」
安樺說完轉身就走,他與袁母——對話,並沒——下封口令,甚至他還——意推波助瀾,很快就傳遍了晉國公府,也傳到了袁老——一家耳中。
正因為袁陽杰丟失而竊喜不已的袁老——一家頓時如遭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