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城,太子府。
歸國不久,燕丹就立時向六指黑俠說起了屠龍計劃。
卻沒有想到,和幫助他歸國一事不同,這件事,遭到了六指黑俠的激烈反對。
六指黑俠沉聲道︰「此事,我墨家上下恕難從命!」
燕丹向著六指黑俠勸說道︰「巨子,你收我入墨家,教導我墨家的精神。墨家兼愛天下,此等大義之事,舍我其誰?此事若成,便可救天下萬民與水火之中,我不明白,為何巨子你要……」
「殿下,此事萬難成功。而事敗,戰事一開,則無人能夠幸免于難。墨門非攻,我這個決定,正是為了墨家,也是為了蒼生免受戰亂之苦。」六指黑俠有著自己的原則,他異常平靜的說道。
「但,這已經不是墨家一家之事,秦國已經滅了韓國,以秦國的野心,絕對不止滅一國這麼簡單,戰事早已經被秦國開了,當今天下,早已無人可以幸免。」燕丹眼神漸漸變得鋒銳,口氣漸漸加重,這個事實,為何巨子就是不明白呢。
「只要我還是墨家巨子一日,全體墨門弟子定當謹守非攻之道。」六指黑俠微冷道。
說著,他悍然起身,向著燕丹拱了拱手道︰「太子殿下,請恕罪,告辭了!」
道不同,不相為謀,此事,只要他還是墨家巨子,就絕對不會答應的。
燕丹處在案桌之後,望著拂袖離去的六指黑俠,眼神復雜無比,不知在想些什麼。
……
似乎是因為昌平君的邀請,韓非最終還是出仕了。
他主動向著嬴政請纓,想要成為長公子扶蘇的老師。對于這一要求,嬴政是很詫異的,不過仔細想了想後,還是同意了韓非的請求。
雖說韓國滅亡後,韓非變成淪亡之人,再無家國羈絆,可以一心一意的為秦效力,然而,滅韓的畢竟是秦國,韓非作為韓國公子,心中未嘗沒有為國復仇之意,哪怕嬴政重視韓非,可貿然讓其擔任重要的官職,誰也說不準會不會是養虎為患。
讓他成為扶蘇的老師,太傅之職,就沒有這麼多的擔憂了。
對于自己的長子扶蘇,嬴政自然也是很上心,他本人極為崇尚法家之學,顯然,也想讓自己的兒子成為法家的堅實擁躉者,韓非能夠寫出《韓非子》這等「法家」奇書,本人更是集法家學說之大成者,他成為扶蘇的老師,倒也不錯。
……
自從秦國攻韓,覆滅韓國以來,天下之間風雲激蕩,繼燕國送至秦國的質子燕丹逃離歸國之後,嬴政向著燕國問責,還沒有得到消息,又有一條新的消息從燕國傳回。
燕王因病去世,駕崩了。
那剛剛逃回燕國不久的太子燕丹,還沒有被燕國重新送到秦國當質子,就因為燕王駕崩,在太傅鞠武等人的擁立下,繼位為王了。
燕丹作為太子的時候,還可以來秦國當質子,但當他繼位為王後,就算燕國勢弱,顯然也不可能讓自己的王親赴他國為質,那樣燕國和亡國又有何區別?
于是,無論嬴政心中如何不快,向燕國索要燕丹一事,也只能就此作罷!
不過,這一切未免也太過巧合了一些,燕丹才歸國,燕王就死了。
是真的病重身亡,還是他的身死另有隱情?
兩國距離頗遠,嬴政也只能在咸陽宮之中猜測一番,對于燕國的事情,他也插手不了什麼,不過,白川卻暗中找到了嬴政,經過了嬴政的授意,他給自己的好朋友雁春君寫了一封信。
沒多久之後,處在薊城的雁春君就收到了白川的信。
在看到信的內容之後,他面色當即大變了起來。
而後他借助秦國蟄伏在燕國的羅網組織的力量,開始調查起了自己王兄的死因,最終還真讓他查到了一些東西。
他的王兄,真實的死因,並不是重病,而是……中毒而亡。
在雁春君的威逼利誘之下,有數名太醫署的太醫來為其作證,而後,雁春君矛頭直指燕丹,言稱是王兄欲把從秦國逃回來,破壞了兩國盟約的太子重新送到秦國,太子不服,遂命人下毒殘害他的王兄,謀殺了自己的父王。
這等弒父之人,豈能讓他繼位為王。
「王兄,你死得好慘啊!」
雁春君帶領大軍,一面攻伐著王城,一面為自己的王兄燕王喜喊起冤來了。
這自然不是因為他和燕王喜之間兄弟感情深厚,而是過往他和燕丹本身就不對付,甚至燕丹質于秦國,也是因為他的原因。
燕丹繼位為王,不管怎麼看,對方都是不可能放過他的。
尤其是這一切實在太巧了,燕丹才從秦國逃回來,他的王兄就病重身亡了。
「事出反常,必有蹊蹺!」
這是白川給他送的那封信中所說的事,也是這些話,讓他心生猜疑,之後,他依循白川的推測,大膽去查,還真的讓他查到了某些端倪。
既然手中有了證據,雁春君不會坐以待斃,等待燕丹弄死自己,
以往,雁春君雖然身為燕王的弟弟,卻從來沒有窺伺過王位,因為他知道自己的斤兩,絕對無法在那個位置上坐穩。
但此時,隨著燕王駕崩,又讓他尋找到了王兄的死因,雁春君也是難免的生出了一些野心。而真正讓他野心暴露出來的原因,還是那封信,在那封信的最後,白川告訴了雁春君。
「既然這燕王之位,你兄長能坐,燕丹這等卑鄙之人也能夠坐,君上同樣也是燕國王孫,王室正統,憑什麼,就不能夠成為燕王呢?君上若為燕王,秦國定鼎力相助君上!」
雁春君雖然知道所謂的秦國鼎力相助,不過是秦國想要扶持自己做一個傀儡燕王,但就算如此,雁春君也難免會為之心動。
要知道,那可是王位啊!
這世上,又有幾人能夠不動心呢?
于是,在燕丹剛繼位為王,還沒有等到他對雁春君下手之前,雁春君就秘密聯合了燕國大將軍晏懿之流,繼而,以替燕王喜報仇為由,雁春君正式反了。
無論這一場爭斗誰勝誰負,燕國,已經是徹底的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