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王劉看向絕世峰巔,面色不悅,對宋國將軍魯慧道︰「宋人向來不信鬼神之說,宋王怎能如此懦弱逃避?將軍,咱們不會死。等紫川援軍一到,我們便可將戎族六部左右圍困!咱們且在山中與戎族人斡旋幾日。我這就上山,親自請宋王殿下回營,共商反敗為勝之計!」
魯慧道︰「我宋國眾將領多次勸說大王,大王卻早已意志消沉,無顏再戰。」于是對齊王拱手行禮,「有勞齊王殿下,勸說大王回營,共商保命之策!」
劉頷首,便轉身上馬。
一直站在劉身旁的齊國將軍孫闊立即跨出兩步,擋在了劉的馬前,問道︰「殿下可否要帶幾名護衛同去?」
魯慧亦附和道︰「煩請齊王殿下多帶些齊國將士同去尋找我們大王!」
劉心想,宋王臨走前可將宋國托付于我,宋王信我,宋軍信我,我若不信他們,齊宋兩軍失信,又如何能夠配合默契,生死相托,共抵戎人虎狼之師?于是對孫闊擺手道︰「孫將軍多慮了。多留幾人在此,對付戎族人,便多一分勝算。上山勸解宋王一事,人越多,越沒有用,只會令他顏面盡失。」
又對魯慧道︰「將軍放心,你們殿下只是一時想不開,我去開解他一番,他定會重振旗鼓。想必將軍也知道,我與你們殿下雖然從未謀面,卻是同父異母的血緣至親。就算不是血緣至親,以如今宋齊兩軍的處境,也應當放下前塵舊怨,一心對敵。」
劉繞開仍然擋在馬前的孫闊,獨自向絕世峰巔騎馬而去。
山路崎嶇,馬蹄不斷打滑,幾步之間,便有小石子滾落旁側的懸崖。劉漸漸感到馭馬難行,于是下馬步行,運功提氣,向山頂疾走。
那匹棕馬見主人離開,堅持跟了他幾步,卻實在寸步難行,害怕跌落山崖,只得等在了原地。
……
絕世峰巔,霧靄繚繞,濃雲壓頂,似有落雪之象。
一人白衣染血,背對來時山路,負手立于懸崖。山巔寒風卷得他烏發飛揚,便如萬千愁緒交錯,卻始終束縛于己身,不得消散。
劉看著那人的背影,沉默了片刻
這許多年來,是你替父親也替我,背負了宋國之責。父親得以避世而居,我,則得以逍遙山水。世人皆稱你為「王權狂人」,卻不知你站的越高,跌的也就越重。你在蜀國連連戰敗,顏面盡失……
雖然我覺得「顏面」這東西實在沒什麼重要的,但也許對你來說,對自幼便高高在上的宋王來說,「顏面」便是一切。
齊王劉緩緩走向懸崖,生怕驚擾了宋王。
劉听到腳步聲,亦緩緩轉身,只見來者身披戰甲,英俊挺拔,腰懸長劍……而那柄長劍,曾握在恕兒的手中,也曾橫于他的脖頸。
劉停在了宋王七步之外,拱手行禮道︰「劉有幸,今日終于得見兄長。」
宋王仍立于原地,面色冰冷,回禮道︰「齊王殿下果然器宇軒昂,人中翹楚。」
劉語氣溫和︰「兄長謬贊。三萬齊軍已與宋軍會師,我們如今有八萬人馬,雖不是勝券在握,但也盡可憑借山中復雜地勢,與戎族人斡旋數日。等紫川援軍自東面而來,陷入包圍的就不再是我們,而是戎族人。」
宋王靜靜審視著面前的男子
恕兒,這個人,就是令你動心的人嗎?
器宇軒昂,人中翹楚……就是這個江湖騙子?
他一次又一次喚我「兄長」,可是我怎麼一點都不覺得他與我長得有半分相像?
劉見宋王不答,于是道︰「兄長,請隨我下山,咱們與眾位將軍共商反敗為勝之計。」
宋王嘆了口氣,垂頭道︰「我已無顏面對宋國將士,齊王殿下既有反敗為勝之計,又何須來勸?且讓我跳下這絕世高峰,以我性命祭神明,佑宋齊兩軍,殺出重圍。我死以後,齊王殿下可執懷王寶劍,在玉都昭告天下,宣布宋齊一統。對你而言,這便是最好的選擇。你現在下山,還來得及。」
劉道︰「兄長,就算這世間有仙神,仙神也不能使人起死回生。人不自救,仙神不渡。況且現在我們雖無勝券,卻也還沒有淪落到必死的境地。人若尚存一息,為何輕言放棄?」
宋王看了一眼齊王身後的密林,又轉而直視齊王,語氣疏離︰「救了我,于你又有什麼好處?」
劉舒朗一笑,說︰「我答應過恕兒,無論何時何地,永不傷她的‘哥哥’,宋王劉。她的‘哥哥’我都可以不傷,我的‘兄長’,我自然要救。」遂解下腰間的懷王寶劍,上前幾步,雙手遞給並無兵器在手的宋王,「兄長,請隨我下山,並肩而戰。這把劍的主人,其實沒有死。等咱們共退戎人,我帶你去見他。」
宋王驚疑地接過懷王寶劍,不禁猶豫了片刻。「你說……什麼?」
劉側身,朝來時山路做了個「請」的手勢,道︰「兄長且隨我下山。下山以後,來日方長,咱們一同去拜見父親。宋懷王尚且健在人世,兄長又何須急著覓神尋仙?」
宋王提步而行,卻一直緊握手中的懷王劍,心中忽然搖擺不定。
劉見宋王終于從懸崖邊走了回來,于是緊隨其後。
宋王大步疾走,並不回頭去看劉,只對著前方密林問道︰「父王究竟在何處?」
劉答道︰「此事,父親暫且不願透露。」
宋王突然止步,猛地拔出懷王劍,轉身將劍鋒刺向劉。劉緊隨宋王身後,躲閃不及,懷王劍鋒利無比,已然穿甲而入。
一截劍鋒刺穿了劉的左肩,劇痛之下,宋王又迅速將劍拔了出來,揚聲道︰「來人!助寡人緝拿這江湖騙子!」
宋王話音未落,身後密林之中立即跑出了近百名弓箭手,均是宋國驍曉營中最精射技的將士。
劉右掌擊向宋王,宋王卻有鋒利的懷王劍在手,絲毫不懼劉的血肉之軀。
兩人過招之時,劉道︰「兄長!劉所言,句句不假!大局為重!你現在收手,我便不怪你這一劍之錯!」
劉雖無兵刃,且身受重傷,但仍身法極快,掌法綿延不絕,令人應接不暇。宋王無暇與他多言,驍曉營的將士已沖了上來。
宋王一躍退入驍曉營的鐵壁盾牌之後。
百名弓箭手齊齊彎弓,箭箭指向劉。
宋王看向劉,語氣凜然︰「寡人這一劍,或許是錯。不過,黑白善惡、是非對錯,于寡人而言,早已無關緊要。
諸葛從容,你既喚我一聲‘兄長’,我便也給你一次選擇。
今日你死,已成定局。你是想要萬箭穿心,死無全尸,還是想要跳下懸崖,留個體面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