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七十九章 屈服

二月下,劉景與劉宗、劉祝會師于巴丘,一時間水上舟艦蔽江,岸上雲輜遮路,精甲耀日,朱旗絳天,水步軍三萬四千余眾,匯聚一堂,軍容甚為壯觀。

這三萬四千余眾,是劉景這些年來糾合的精銳,以原從部曲為基礎,此後又相繼收編了張羨部眾,及荊州降卒,乃是劉景縱橫荊南無敵的最大倚仗。

當然,劉景坐擁五郡,兵力絕不止于此,荊南四郡及郁林郡,各有數千郡兵,合計不下兩萬之眾。只是郡兵戰力低下,只能守備地方,難以驅使破敵。

即便日後北伐兵力捉襟見肘,需要從後方調派兵力,劉景首先考慮的也不會是郡兵,而是那軍屯的兩萬荊、交降卒。

負責兩萬荊、交降卒的正是善于治軍的族兄劉修,哪怕眼下正值農忙時節,他也沒有放松軍事訓練,只要劉景有需要,隨時可抽調出五千人北上支援。

劉景在巴丘稍作休息,而後命劉祝率數千水軍留守巴丘,劉景自將水步三萬,出征江陵。

望著艦隊漸漸遠去,劉祝心中一嘆,相比于留守巴丘,他更想追隨劉景左右,摧敵建功。

身為水軍三將之一,劉宗、王彊皆已升任中郎將,並拜為太守,而他至今仍只是凌江校尉,領巴丘縣長,心中豈能不急?

不過他也知道巴丘的重要性,巴丘乃是荊南的北面門戶,堪比江陵之于荊北。而且從荊南四郡征集來的軍資、糧谷,皆屯集于此,不容有失。劉景命他留守巴丘,正是對他的最大信任。

…………

劉景艦隊從巴丘出發不久,孫權亦率軍出柴桑,進伐江夏。

劉景舉兵三萬,孫權亦不惶多讓,如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根本無法隱瞞,南郡、江夏第一時間將情報傳回襄陽。

劉表得知劉景、孫權同時大舉來犯,不禁大驚失色。

他此前也曾猜測過二人有可能聯合起來對付他,可考慮到孫權繼位時日尚淺,威信不足,暫時應無暇西顧,劉景也需要一定時間整合荊南,便沒有在意。

如今,最壞的狀況出現了!

劉表入主荊州十余載,只有在最開始面對袁術、孫堅時,被對方攻入月復地南郡,形勢一度危矣,之後不管是曹操,抑或孫策,都無法對他構成致命威脅。

時隔十年後,荊州再一次面臨生死存亡,稍有不慎,便會落得基業盡毀,身名俱滅的下場。

劉表不敢遲疑,緊急召集鎮南將軍府及州部群臣商議對策。

群臣聞听消息,盡皆色變。

荊州近些年北擋曹操,東拒孫策,皆喪軍以萬計,前年更是在荊南損失了數萬精銳,不算黃祖,劉表當時手中能夠調動的直屬兵力,甚至不滿兩萬。

兩年來劉表多次征募荊楚、關中之眾,時至今日,總兵力堪堪恢復至五萬人規模,然而由于新兵過多,戰力堪憂。

而今劉景、孫權各將數萬虎狼之徒,來勢洶洶,荊州面對其一,尚不敢言必勝,更何況同時面對二者,眾人無不憂懼萬分。

主簿蒯良強自鎮定,率先打破沉寂︰「江陵乃郡舊治,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劉(琦)南郡前年奉將軍之命,南下江陵,修繕城防,整飭士眾,為戰守備。今江陵城中甲士萬余,谷支一年,上下同心,嬰城拒戰,劉景雖善用兵,亦無能為也。」

蒯良頓了一下,接著又道︰「黃(祖)江夏勇而有謀,乃我楚之名將,鎮守江夏近十載,百姓歸附,吏士信服。昔日以孫策之驍勇,盡舉江東之眾而來,黃江夏猶能拒之,不失寸土。孫權孺子,用兵遠不及孫策,黃江夏必能一舉擊退江東之敵。」

蒯良的一番言論,並沒有減輕眾人的憂慮,劉景、孫權豈是那麼容易對付的?特別是劉景。

要知道,即使面對橫掃中原無敵手的曹操,己方也能夠與之有來有往,不落下風。可面對劉景,己方卻是慘敗連連,無一勝績,劉景簡直就是己方的克星。

治中龐季開口道︰「主簿言之有理,劉南郡、黃江夏依托長江之險,堅城之固,足以御敵。且劉景、孫權並非後顧無憂,荊南有蠻夷之擾,江東有山越為亂。將軍可派遣使者,陰渡武陵、豫章,以財物、印綬誘荊蠻、山越反叛,荊南、江東之兵若聞後方生亂,定然軍心大亂,屆時劉景、孫權唯有撤軍一途。」

劉表不禁點了點頭,龐季的建議可比蒯良實際多了,至少他提出了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

對于策反,劉表可謂是得心應手,當年劉焉死後,他立刻派別駕劉闔入蜀,策反了甘寧、沈彌等將,後來討伐荊南,又讓蒯越策反了張羨麾下大將吳巨。

這次策反的對象是荊蠻、山越等蠻夷,看似難度很大,實則不然。武陵郡過去一直是劉表的地盤,和當地五溪諸蠻多有聯絡。而豫章郡,黃祖早在諸葛玄時代就開始對其滲透了,隨著孫策一統江東,黃祖更是加大了滲透的力度,對豫章郡境內的山越等勢力稱得上知之甚詳。

別駕劉先等人隨後也紛紛贊成此議,策反這種事,代價小,收益大,成了固然好,就算沒成,對己方也沒什麼損失。

此事劉表便交由龐季負責。

龐季為人沉毅有智謀,當年劉表初入荊州時,襄陽為江夏人張虎、陳生佔據,龐季與蒯越策馬入襄陽,以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張虎、陳生獻城歸降。

策反交給劉先、蒯良這等儒人雅士,多半無所成,只有龐季這等智勇兼備之人,方能勝任。

「諾。」龐季欣然領命。

劉表佷子,中郎將張允出言道︰「劉景、孫權挾眾跨江而來,江陵、江夏危如累卵,策反固為良策,卻需要時間,此遠水難救近火也。劉南郡、黃江夏一日數書,請求援兵,我們是否要應其等所請,派兵支援?」

有人提議道︰「劉(備)豫州,中國之名將,將軍之肺腑也,不如讓其統軍南下……」

「不可!」劉先、龐季等人皆大驚反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