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十九章 胸襟(三千字)

劉景一路將劉宗送出邸舍,便看到酒肆前聚集著數十名短襦袒幘、負刀佩劍之徒,互相傳遞酒水,歡聲笑語不絕。

其等身上皆有豪俠之氣,顧盼自雄,目空一切,也只有劉宗這樣的豪杰才能將他們折服。

劉景隨著劉宗來到眾人面前,拱手說道︰「諸君為助我,不顧路遠,奔波十數里馳援,此等恩情,在下銘記于心。」

眾人聞言頓時露出受寵若驚的神情,沒想到名著長沙的劉仲達會和他們這些人道謝,大感手足無措,一時間都忘記回禮了。

劉宗見狀不由若有所思,坊間都說劉景出身冠族,名著長沙,卻並無清高傲慢之心,與人交往,虛衷折節,不分貴賤。再聯想其所作《俠客行》,言及信陵君與侯嬴、朱亥,劉宗再不知劉景心懷「大志」就是傻子了。

劉宗心里忽然生出好奇,他真的很想看看,以劉景的才華大志,到底可以做到何等地步。

劉宗開口說道︰「能得仲達你的禮謝,別說才奔行十數里,哪怕再奔行百里、千里,我看他們也是甘之如飴。」

劉景笑道︰「大兄言重了。」

劉宗手指最前方的二人,對劉景道︰「仲達,我來為你介紹,他是陳進,字伯登,他是黃武,字叔業,二人皆是重節義然諾之輩,我視之為左膀右臂。」

陳進年約二十余歲,身高七尺八寸,生得高大強壯,板肋虯髯,看上去甚為威武。

黃武亦二十余歲,身高僅六尺七寸,較一般人矮小,腰圍卻極寬,特異于常人。

「見過劉君……」陳進、黃武長揖拜道。其實雙方不是第一次見面了,只是之前從未有過交流。

劉景頷首笑道︰「二位的名聲,我在市中亦多有耳聞。」

陳進、黃武心里很是自得,不覺笑道︰「劉君亦知我等?」

劉景笑道︰「你們也是名噪一時的豪杰,我豈能不知。」

劉宗見時候差不多了,說道︰「仲達,你就送到這里吧。」

以兩人親密的關系,無需太過客氣,劉景點頭道︰「那我就不遠送了。待我過兩日休沐歸家,再去從兄府邸登門拜訪。」

劉宗面露訝色,劉景說得如此鄭重,怕是有事與他相商。應道︰「行,屆時我在家等你。」

接著又對候在一旁的周衛說道︰「你今日做得很好,不枉仲達在我面前為你求情。酒宴上的瑣事你要多替仲達分擔。」

周衛誠惶誠恐的應「諾」。

劉宗最後拍拍劉景的肩膀,率眾離去。

送走劉宗,劉景干脆也不再回席,畢竟此時還處于工作期間,與人歡飲竟日終歸不太好。

即使上至黃秋、下至小吏,對此都不會有什麼意見,他也不能這麼做,否則他與黃秋何異?身為領導者,必須要以身作則。

馬周倒是不用跟著回去,他今日因公事導致舊傷復發,劉景又為他向黃秋告了十日假。

劉景離開之際,所有人都放下酒杯,出門相送,場面非常混亂。此時眾人已經飲了不少酒,不乏醉酒之人,或有失態之處,劉景也沒有生氣,皆一一安撫。在場者沒有不贊嘆的。

與眾人告別,劉景只身返回市樓,坐于室中,暗暗思量。今日宴請數十人,所費肯定不是一筆小數目,他舍中僅剩數千錢,怕是付完酒錢就不剩什麼了。

如今市中大權盡在掌握,接下來該考慮賺錢的問題了。

一想到賺錢,劉景腦海內第一個反應就是鹽、糖、茶、酒這類日常生活必須品。

特別是鹽,絕對是古代最暴利的行業,沒有之一,從古到今,鹽商一直都是站在商人金字塔最頂層的一批人。

可惜長沙不靠海,即使西部的溈水出鹽,也是杯水車薪,且已被豪族壟斷,沒有插手余地。

而糖,令劉景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漢代只有飴糖,而不知蔗糖,今人食甘蔗主要是取其漿而飲之。糖亦是暴利,卻和鹽有一樣的問題,甘蔗只生長于交州。

花在路上的時間,收取甘蔗,招人制糖,直到出成品,每一步都不輕松,最快也要一年半載,甚至更久,產量也是一個大問題,可能等到劉表舉兵南下之際,他都未必能夠賺到多少錢。

至于茶,長沙就有人種植,只是作為解酒之用,盡向茶水里放一些蔥、姜之類亂七八糟的東西,煮成羹湯,簡直不忍直視。

由于茶自身定為還比較模糊,尚未形成飲茶風氣,培養市場需要一個極其漫長的時間,想要靠茶賺大錢無異于天方夜譚。

酒的話,如今一斛粗米可釀出三斛以上的酒,度數之低可想而知。不提現代,就是和宋代比較,亦相差三倍有余,對他而言,造出純度更高的酒並不難。

純度高的酒賺錢是賺錢,可這是一件細水長流的生意,很難讓他一夜暴富,他需要的是兩三年內攝取海量資金。

以正常之法幾乎很難實現目標,至少劉景想不出來,他只能想到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博戲。

其實這也算合法生意,漢代只禁官吏,並不禁民間。

不過即使不違法,劉景也不會做,他只打算提供思路。

人選他一早就定好了——劉宗。剛才和他談及休沐歸來去其家拜訪,就是為了商量此事。

今日之後,他心里又多了一個人選——祝阿。

他從第一天來市井,就听說市中有三害,分別是官吏、游俠、偷盜。

官吏身份背景復雜,牽一發而動全身,他決定放到最後處理。

今日拿區雄「殺雞儆猴」之後,相信沒有哪個游俠敢不長眼捋其虎須,游俠已經不足為慮。

他下一步的打擊對象是偷盜,說到偷盜,自然繞不開「六指」祝阿,他乃是蔡升的刎頸之交,今日又拔刀相助,劉景不好翻臉不認人,否則蔡升那一關就不好過,但偷盜又不能不治。

所以劉景準備令其金盆洗手,為己所用。

至于祝阿會否同意,劉景根本不在乎,他做到這一步已是仁至義盡,相信蔡升也無話可說。

如果祝阿不識抬舉,那就不要怪他施展雷霆手段了,他可不是成績之輩,到時候是抓捕,還是驅逐,不過是一句話而已。

直到下值還家,劉景仍然在不斷思考,無一刻清閑,不想劉蟠、桓階、桓彝三人聯袂而至。

發生這麼大的事,劉景猜到劉蟠會來,桓彝作為鄰居兼好友自不用說,唯獨沒有料到桓階也來了。

劉景一邊將三人邀入室中,一邊對桓階道︰「綱紀來訪,直令我這鄙廬蓬蓽生輝。」

「都說劉仲達出口成章,果不其然。」桓階對劉蟠、桓彝道,之後半開玩笑地說︰「自仲達出仕之日起,我就在舍中苦等,奈何等了快一個月也不見仲達登門,只好自己來了。」

劉景含笑道︰「在下素聞綱紀勤于公事,縱然下值歸于舍中,亦不忍釋牘,常常至深夜。在下又怎敢冒然登門打擾呢?」

桓階笑道︰「若仲達有意,只管前來,我必掃榻以迎。」

劉景笑著應「諾」,繼而望向進門後始終沉默不語,郁郁寡歡的劉蟠,不禁問道︰「從兄可有心事?」

桓階代答道︰「他是為區元伯之事心有不快。府君已經為區元伯定罪——徙巴丘,遇赦不赦,終身不得返回臨湘,仲達以為如何?」

劉景還沒說什麼,反倒是一旁的桓彝先火了,開口批道︰「這算什麼懲罰?府君如此仁和而無刑法,人君威儀何在?」

劉蟠猛地拍案道︰「公長此言深得我心,只恨不為功曹。」

二弟向來性格剛直,又與劉景友善,他這麼說桓階一點都不意外,便替張羨辯了一句︰「府君豈能不知區元伯罪大惡極,該當處死,只是府君自有難處。」

劉景看了劉蟠一眼,出言道︰「區雄受到的處罰更在我預計之上。」

桓階嘆道︰「元龍因區元伯之事,在正堂與府君抗辯不休,言辭激烈,多有指摘之處。」

桓階絕不是夸大其詞的人,因此劉景極為驚訝,問劉蟠道︰「從兄何至于此?」

劉蟠冷哼一聲道︰「堂中諸大吏無一敢言者,我若不如此,府君怕是要更加優待區氏了。」

桓階苦笑道︰「仲達,你可要多勸勸元龍才好。」

劉景笑著搖頭道︰「從兄何必與區雄生氣,區雄,一匹夫耳,我從未放在心上,他是生是死,與我何干?我來市中不滿一月,已是擒殺隨意,異日他若行螳臂當車之舉,隨手碾死就是。」

「仲達你說得對,區區匹夫,何足道哉!」劉蟠聞言大為釋懷,想想也是,區雄匹夫,一輩子成就也就僅此而已,劉景卻是前程遠大,雙方若雲泥之別。

視豪杰區雄若無物,劉景表現出來的胸襟氣魄令桓階心中感慨不已,嘆道︰「難怪仲達不僅能結交名士,亦能收攬豪杰,這等胸襟氣魄,真非常之人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