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六章 謝良 (三千字)

鄧瑗讀罷《勸農》,听著鄭當的敘說,結合信上所見,腦內漸漸勾勒出一道豐神俊朗的身影,他性格柔和、謙恭仁善、博學多才、智略過人、胸懷大志……

一名懷春少女,對未來夫君最美好的想象,也就是這樣了。

鄧瑗內心不由感到疑惑,這樣一位近乎完美的君子,和她記憶中的未婚夫沒有一點相符之處。

她記憶中的劉景是一個性格鄙陋、才能平庸的少年,當時她還是一個小丫頭,而他尚無法應對得當,不過寥寥數言,就令他坐立不安,最後狼狽而逃。

「這兩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他有了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難道是因為我?」除此之外,鄧瑗實在想不出其他原因。

「他肯定是因為當初學問不如我,羞愧難當,從此潛心向學……」鄧瑗以為自己發現了事情的真相,心里不免有些得意。

隨後她猛然想起一事,臉頰唰的一下紅了起來,她之前寫給他的信,曾大言不慚的規勸對方一定要努力讀書,不要浪費光陰。如今對方以德才名著長沙,自己的做法完全是多此一舉。

「他會不會一邊讀信,一邊在心里笑話我?」鄧瑗忍不住擔憂。

鄧攸見女兒面色一會紅一會白,內心五味雜陳,就好像屬于自己的珍寶即將被他人奪去。拿起案邊一封未拆開的書信遞給女兒,說道︰「少君,這是劉仲達寫給你的信。」

鄧瑗拿著信,稍作猶豫,還是決定不拆開,回去再看。

從書室出來,鄧瑗數繞回廊院牆,回到自己的少君園。

侍女們皆翹首已久,她們作為鄧瑗的貼身侍婢,日後注定要隨女郎出嫁,心里怎能不感到好奇。

鄧瑗故意不睬她們,提著裙擺登上花園中央的四方閣樓。

來到閣樓最頂端,倚窗而坐,她從小就喜食甜品,一邊飲著蜜漿,一邊緩緩打開信件,里面和父親的一樣,都是一封信、一首詩。不同的是書體風格大變,其字非正非草,點畫秀美,行文流暢,用人喻字,便是正人君子與風流雅士之別。

鄧瑗更喜歡眼前風流雅士一般瀟灑飄逸的書體。

詩的名字叫作《停雲》,是劉景專門為她而作,鄧瑗輕讀出聲︰「靄靄停雲,濛濛時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靜寄東軒,春醪獨撫。伊人悠邈,搔首延佇。……」

鄧瑗從未去過長沙,素聞那里潮濕多雨,「靄靄停雲,濛濛時雨」之語,頓時令她身臨其境,仿佛置身于霧雨迷蒙的江南。

接著寥寥數語,就描繪出一個滿懷期待遠方佳人的身影,想要親往,卻苦無舟船。……

鄧瑗並不是一個不知詩書的膚淺女子,她能看出來,這首詩其實有兩層意思,一層自然是懷人,是寫給她的,真情流露于外,另一層則是憂世,是寫給自己的,直抒一腔悲憤。

劉景乃是劉氏宗子,如今漢室衰微,他有這樣的想法,不足為怪。

鄧瑗很欣賞他的憂國之情,如果他一味風花雪月,她反而不會高興。

這首詩作的真好!

鄧鄧瑗反復讀了七八遍,才戀戀不舍的停下來,轉而拿起信,劉景寫給她的信與時下風格大相庭徑,並不在意對仗工整,通篇俗語,如朋友對面閑話家常,文字平淡而又不乏溫馨之意。

劉景這封信寫滿了三篇白紙,足有數千字,然而鄧瑗一口氣讀完,卻生出意猶未盡之感,這種如朋友閑話家常一樣的方式,讀起來十分流暢快意。

她之前白白擔心了,對于她信上殷殷規勸之語,他不僅沒有笑話之意,反而一再表示感謝。並說︰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是以晉平公年且七十,猶欲學習,少年怎敢不努力呢?

同時也提到了兩人的婚姻大事,他表示自己即將前往長沙郡府任職,但地位還有些低,為了不辜負佳人之托,他一定會盡快取得成就。

「啊,真希望這一天快一點來臨……」

鄧瑗不禁為自己心里的想法感到羞恥,臉頰紅彤彤的。

…………

劉景並不知道鄧家發生的種種,休沐結束後,他重新回到市樓,隨著時間的發酵,他抓捕區雄門客王銀等人已經在市中傳得人盡皆知,加上之前訓斥劉宗家奴周衛,劉景徹底建立起了威信。

最直觀的感受是,接下來一段時間,每天上門尋求他幫助的商販成倍增多,而他解決問題也變得更加容易,他說的話,如今在市井和「聖旨」沒什麼兩樣,無人敢于冒犯他的威嚴。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欣喜于這樣的變化,也有人為此感到失落,比如市右史謝良。

謝良在市樓任職十數載,向來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未嘗有一日松懈,作為市井實際管理者,他在市中還算薄有名聲,可惜劉景到來後,一切都變了。

如今市井中人,言必稱「劉君」,誰還記得他謝良是誰?

他並不嫉妒劉景,兩人差距實在太大了,讓他很難生出嫉妒之情,他只是對手中權力不斷流失感到失落。

謝良立于市樓堂中,顯得心事重重,這時一個作保佣打扮的人悶著頭直沖市樓,在門口被門卒攔了下來,只听那保佣一臉焦急,大聲喊道︰「小人要見劉君!」

謝良走過去,示意門卒放保佣進來,出言問道︰「你找劉君何事?」

保佣目光不斷左右張望,急說道︰「幾個交州來的蠻子喝醉後故意生事,不僅砸了酒肆,還將主人打傷——小人要見劉君!」

謝良沉吟一聲,說道︰「此事不必找劉君,我隨你去一趟就是。」

「你?」保佣一臉狐疑之色。

謝良面露不悅道︰「怎麼?我乃市右史,位與劉君相同。」

保佣直言道︰「那些交州蠻子一共七人,個個攜帶刀劍,凶惡蠻橫,非一般人能夠應付,還是請劉景親自去一趟為好。」

謝良一听對方人多勢眾,不好對付,心里立刻有了幾分怯意。他回過頭,目光停在一個身量頗高,眼眉桀驁的市吏身上,問他道︰「馬吏,劉君可在房中?」

馬周在吏舍養了十天傷,今天是第一天來市樓任職,尚未安排事做,正處于無所事事之中,听到謝良問話,回道︰「劉君剛剛出門了,也沒說去哪里。」

謝良聞言眉頭狠狠擰在一起。

保佣急得滿頭大汗︰「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謝良喝道︰「慌什麼?難道沒有劉君,就辦不成事嗎?我隨你去。」

「好吧。」保佣無奈點頭,劉君不在,只能死馬當活馬醫了。

謝良也不是魯莽之人,留下幾名市吏維持市樓運作,其余十數人全部被他帶走。

其中自然也包括馬周,這位可是能夠以一敵十的猛人,他手臂之傷雖然還未好利索,但也不差多少,等閑三五人絕非敵手。

謝良率眾吏在密集的人潮中前進,行人見到他們,都自發避開。

一路暢通無阻抵達酒肆前,謝良看到的是一片狼藉,滿地都是酒甕殘片,幾無下腳之地,酒水浸濕大地,酒香彌漫,酒肆主人及保佣鼻青臉腫的躺在地上,不住申吟慘叫。

而來自交州的七名鬧事者穿戴與長沙人並無不同,他們站姿歪斜,滿面潮紅,一看就喝了不少酒。

這時頭戴赤幘的亭長亦帶著手下匆匆趕來,他見市吏領頭者是謝良,不由微愣,心道來的怎麼是他?

兩人見過禮後,亭長請示道︰「謝史,是否抓捕?」

謝良道︰「這些人醉酒毀物,歐傷多人,自當抓捕。」

亭長隨後看向馬周,問道︰「足下手臂的傷好了?」

馬周點頭道︰「已無大礙。」

「一起?」

「好。」

對于亭長的邀請,馬周也不推月兌,兩人各率吏卒圍了過去。

亭長手持刀盾,大聲喝道︰「爾等毀物傷人,已是觸犯律法,速速跪地服罪!敢有抵抗,罪加一等!」

七個交州人怒罵者有之、認錯者有之,還有一人醉到失去意識,倚在同伴身上呼呼大睡。

他們早已醉得不輕,根本沒什麼反抗之力,馬周和亭長等人一擁而上,三下五除二就將他們全部制服。

事情出乎意料的順利,沒等謝良松一口氣,便听見一個交州人大喊道︰「我們是區元伯的客人,你們快把我們放了……」

謝良心里頓時「咯 」一下,亭長亦下意識松開手,看向謝良,其余諸吏也都望向他。

謝良暗暗叫苦不迭,眾目睽睽之下,哪有回旋余地,他不敢得罪區雄,難道就敢犯眾怒嗎?

他今日若不拘捕他們,酒肆主人明天就敢去郡府擊鼓鳴冤,到時候他絕對吃不了兜著走,最輕也會落個丟職還家的下場。

哪怕酒肆主人選擇息事寧人,他的名聲也必定臭了。

說來說去,此事全怪劉景,他今日為何要離開市樓?他若在,何至于讓自己當這個出頭鳥。

「謝史……」亭長呼道。

謝良硬起頭皮道︰「將他們押入市獄。」

「諾。」亭長憐憫的看了謝良一眼。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