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喜歡月兌口秀嗎?」
「看過月兌口秀大會嗎?」
「想了解站在台上各種吐槽的演員們平時是什麼樣子嗎?」
「沒錯,今天旭哥滿足你們!」
「有請月兌口秀大會總導演小紅!」
前幾天《月兌口秀大會》第四季播出,除了王建國、呼蘭、龐博、楊笠等為人熟知的月兌口秀演員,更多的是一些新鮮面孔,觀眾也在期待黑馬出現。
沒辦法,誰讓去年《月兌口秀大會》第三季熱播,吸引各行各業的人關注月兌口秀,越來越多的人希望加入這個行業。
在丁旭眼里也許月兌口秀正在迎來全民熱潮。
「您是《月兌口秀大會》的總導演,經歷《月兌口秀大會》第三季和《吐槽大會》第五季的改版,見證這個新興而小眾的行業如何一步步迎來爆發,能不能聊聊《月兌口秀大會》幕後的故事?」
「這真的不是一個比賽!」
小紅道︰「那天在錄制現場我坐在監視器後面,看到王建國被淘汰的那一刻,心里特別難受。」
「我們跟很多演員節目外都是很好的朋友,我和程璐作為總編劇,常常錄制期間一周有4天都在幫演員改稿,只有兩三天或夜里才有時間想自己的稿子。」
「如果他們選一位單人的月兌口秀演員PK,可能就晉級了,但他們還是選擇漫才,因為建國真的很喜歡漫才,也很喜歡肉食動物。」
「演員們有什麼事都挺愛跟我商量,知道建國一直很喜歡漫才,我們也討論過他和誰搭檔的問題,楊蒙恩、呼蘭……他自己最想搭檔的是李誕,但是賽制不允許。」
「我們都很認可張博洋的才華,他今年沒有寫出符合自己要求的月兌口秀,也很想和建國一起嘗試漫才表演。」
「私下我和李誕勸過他,覺得可能很難走下去,因為和博洋的磨合期太短,才兩個多月,一般漫才的搭檔時間要超過半年,要經過多次的線下打磨才能做出好作品。而且他們兩個人的名氣和才華都很突出,很難做組合,更適合說單人月兌口秀。」
「有意思的是肉食動物組合正是看《月兌口秀大會》第一季中王建國與李誕的表演才知道漫才,也就是說看王建國表演的人把王建國給干掉了?」
「每年我都會擔心老演員們的狀態,他們多少會有顧慮,害怕自己今年的名次和表現沒有去年好。比賽名次對新演員來說更重要,但對老演員更殘酷。新演員折了大不了明年再來,在節目上獲得曝光後還可以辦巡演。老演員冒著更大的風險。」
「王勉、楊笠比賽前我們也會聊聊,我會說還有觀眾想看你,這里還有比較純粹的月兌口秀舞台,那就多上來演幾次。」
「因為我覺得作為月兌口秀演員,不管你的成就有多高,只要你想演月兌口秀就應該去舞台。比賽真的只是一個形式,你只是演給喜歡你的觀眾看的。」
「比賽前跟黃西老師打了一個小時的電話,本來他想上《吐槽大會》,我覺得以老師的月兌口秀水平,更適合上《月兌口秀大會》,我就向他解釋為什麼他來《月兌口秀大會》會很好看。」
「甚至希望他像歐陽靖去有嘻哈那樣,向月兌口秀演員展示實力,喚起回憶。他最大的顧慮是還要不要參加比賽,我說這真的不是一個比賽,我們只是提供舞台,讓大家找到喜歡自己的觀眾。」
「當然這一季的新人也非常厲害,有很多優秀的選手,交警黃俊、小佳、肉食動物……」
「可能觀眾們一開始看到老選手被擊敗還會心痛,到後面幾期就會見證新人的大爆發。」
丁旭好奇道︰「為什麼這一季要塞進56個選手?」
「李誕跟我說這一季我們應收盡收,只要是可以的、能試一試的選手就讓他上。我們常說,線上和線下的演出是不一樣的,怎麼告訴他們不一樣?」
「就是讓他們站在台上,站在攝像機和明星面前,讓他們知道節目現場觀眾的感受和心態跟線下是完全不一樣的,他們才會理解。」
「很多演員需要這個經驗,張灝和童漠男在後面的表現就好很多。」
「他們是我們在線下看到的最炸的演員,但上節目還是會不適應。很多內容放到這麼大的舞台上來看,稍微有一點小,線下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劇場,人與人的連接是很近的,但是在節目現場是另一種感覺。」
「錄制前的內部動員會上,我對團隊說了句有點囂張的話︰這次錄制就是這個行業今年最重要的一次錄制,沒有之一。」
「但沒想到去年的《月兌口秀大會3》能引起這麼多人關注月兌口秀行業。有各行各業的人找過來,問我能不能也試一試說月兌口秀?」
「比如在《月兌4》第一期出現的交警黃俊,來自我們公司和黃浦分局的一次合作,當時他們來開放麥是為準備自己的一個活動節目,我們听覺得很有意思,邀請他上節目。」
「李誕在網上看到癌癥專家菠蘿做的科普演講覺得很好玩,就去問他想不想做月兌口秀,然後他就去線下開放麥,確實講得很好,我們也邀請他來我們節目。」
「所以這季總說的每個人都能做5分鐘月兌口秀演員,這是我們的經驗之談。」
「希望每一年《月兌口秀大會》可以呈現出當年月兌口秀行業的樣貌,去年我們表達的是還有很多優秀的月兌口秀演員,這個行業還在;今年則反映有各種各樣的人在說月兌口秀。」
丁旭點點頭,雖然新的演員有很多,但是好演員不一定多,冰山之下有沒有這麼多優秀的人,這些人能不能承受住大家的期待?
「導演組提前幾個月就在做賽制的策劃,我們大概會做出三、四套制作方案。會預估第一輪每位選手得到的拍燈數量,我們會把現場可能發生的情況都列下來,但現場總會有意外發生。」
「沙盤推演是概率上的保證,比如推演後我們發現有70%~80%我們心中的優質演員是能往後走的,有20%~30%的概率是現場驚喜。」
丁旭郁悶,弄個綜藝還要用沙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