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婉芯決定去看看侯班。
能不能研究出蒸汽機還是次要的,主要是陶婉芯怕侯班心態崩了。
這畢竟還是個孩子呢,承受挫折和壓力的能力還差一些,若是真把小猴子的心態給弄崩了,她恐怕就毀了一個原本特別有天賦有前途的孩子了。
陶婉芯找到了侯班的時候,侯班還在廢寢忘食的搞研究呢!他的樣子很是認真,目光炯炯有神。
看起來倒是沒有什麼崩潰頹廢的神色,認真到陶婉芯來了他都沒有發現。
直到陶婉芯出聲喊了他一聲,侯班這才發現陶婉芯來了。
原本還充滿了干勁的侯班,在看到陶婉芯之後,突然就變得懊惱了起來。
「小姐,對不起,你給了我這麼好的試驗工坊,給我提供了這麼多的材料,可我浪費了這麼多的材料,這麼多的資源,卻還是沒有研究出會動的小車。」
陶婉芯想了想,問他︰「你想放棄嗎?」
侯班一下子就抬起頭來,「我絕對不會放棄的!」
這話讓陶婉芯非常滿意。
「來,這幾本書給你看看。不能閉門造車嘛!」陶婉芯遞過去了幾本書。
不論是沈佑之,還是明理,陶婉芯都是給他們書,讓他們跟著書學習的。只有侯班這里什麼都沒有,讓他光自己研究,進度肯定會慢。
原本一是為了激發侯班的興趣,二是給他一個考驗,所以陶婉芯才讓侯班「閉門造車」。
但是現在,陶婉芯覺得火車需要早一點出現了,所以必須幫助侯班這里加快進度。
侯班驚喜地抱著那些書,看向陶婉芯說道︰「小姐,您這是同意傳授給我知識了?所以說,這就等于您已經收我為徒了?」
「你想多啦!」
雖然侯班已經從那個半大孩子長成了一個半大小伙子,個頭也那麼高了,但陶婉芯還是習慣性地拍了拍他的腦袋。
「我只不過是給你一點幫助而已。但是咱們的約定還作數呢!等你研究出了自己能動的火車,我就收你為徒。」
「唉,怎麼這樣啊!」侯班一臉的不高興。
為什麼別人拜師那麼容易,就他拜師這麼難呢?
陶婉芯又拍了拍他的腦袋說道︰「那你在意的到底是能跟我學東西,還是在意一個師徒名份呢?」
侯班立刻說道︰「當然是為了跟您學更多的東西啊!這個在我第一次提出拜您為師的時候我就說過了!」
陶婉芯笑了說道︰「那你現在不是就已經在跟我學了嗎?」
侯班一怔,想了想,好像也對啊!
接著一想,他又喊了起來︰「所以小姐 ,你都教我了,卻還不收我為徒,到底是為了什麼啊?」
陶婉芯覺得侯班這樣子實在是太可愛了,忍不住又拍了拍他的腦袋,「為了好玩啊!」
侯班听到這個回答,頓時就無奈了。
好吧,他們的小姐永遠都是這樣。
而最近這些日子,朝堂上一直討論的都是受災的事情。
重建家園的事情,陶婉芯和鳳稷還在災區的時候就已經做了,國庫和陶婉芯都出錢出力幫忙建設了。
可是除了住的問題,還有一個更大的的問題,那就是吃。
大水沖毀了不少的農田,這個秋天自然是顆粒無收了。
而且水災嚴重的地方,都是母親江的下游。但往往河流沖擊出來的地區正是大量產糧的地方。所以這一次等于是全國都損失了大量的糧食。
絕對不能讓百姓都被活活餓死啊!
所以朝堂上一直都在討論這個問題。
「陛下,如今全國都缺糧,受災的又是咱們大齊的糧倉,實在是沒有多余的糧食啊!那麼多的人口,要如何養活?」有人站出來說道。
「是啊陛下!如果開倉放糧,這一次恐怕會將國庫的糧倉給掏空啊!這後面如果再遇到點災難該怎麼辦?」又有一人說道。
鳳稷一听到這話,連忙站出一步說道︰「父皇,這災不能不救啊!如果不救,那麼多百姓就會變成流民了!
「我們已經那幫他們重建了家園,如果他們這時候成為流民,那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這難道不是損失了國家的錢嗎?」
一旦成為了流民,那就是最悲哀的了。
「更何況,父皇,如果他們真的離開了自己的家鄉,那以後那些地方還能成為我們大齊的糧倉嗎?來年又要如何?
「而且,我們只是需要堅持過一段時間而已。馬上就可以種冬紅薯,太子妃還培育出了優良的麥種,再種上一茬冬小麥,這場災害不會影響我們大齊太久的!
「就算是國庫的糧食都空了,也很快就會再填滿。我們總不能眼下的災情不解決,卻為以後還沒有發生的災害擔憂吧!」
鳳稷這話,可是啪啪的在打剛才說話的這些人的臉。
頓時剛才說話的那些人,都不好意思吭聲了。
鳳稷掃了他們一眼,繼續說道︰「何況,情況未必會像大家擔憂的那麼困難。
「自從有了紅薯之後,咱們大齊的糧食產量比往年都多了許多,不是以往發生了災害就救不過來的時候了。
「何況這次母親江的大水也不是淹了所有的地方。太子妃修建了水渠的地方損失就不算嚴重,這些地方的糧食依舊可以收獲。所以我們只要齊心合力,定然可以度過難關!」
听了太子這話,朝堂上許多人臉都是一陣尷尬。
心道這太子也真是夠小氣的。以前因為建水渠的事情,不少人在朝堂上跟太子妃吵了起來,進行反對。
如今太子殿下這是迫不及待地將這件事再搬出來,啪啪地打他們的臉啊!
是是是,你媳婦厲害,你媳婦最有先見之明了,你媳婦最會未雨綢繆了,我們都不如行了吧!
鳳銘他听著鳳稷的話,不斷地點著頭。
太子的話他贊成,災民絕對不能不管,不能讓他們變成流民!有些大臣實在是太過于謹小慎微了,總是杞人憂天。擔心一些未知的災禍,就對眼下的災禍不積極了。
還有一些大臣,則是更離譜,似乎覺得只要保住了京城,就等于保住了大齊。只要京城的人能吃飽,其余地方怎麼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