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三, 吳家大夫人親自來了蘇家,為自家兒子和蘇家三娘子蘇曦定婚。
兩邊長輩早已私下遞過話,什麼都商量得差不多——, 眼下定婚, 也只是走個形式,把名分給定下。
吳家卻沒因此稍有懈怠, 從上門到吃定婚飯,樁樁件件都為著女方家中考慮, 處處緊著蘇家來。
就這般, 蘇吳兩家小兒女的親事,便算徹底定下。吃——定親飯,兩家便是親家了, 之後逢年過節,都要按親家的關系來走動聯絡。
定親翌日, 幾個姐妹們約在一處說話,因阿梨有個歲歲, 不方便帶出門,便把位置定在了阿梨的院里。
用了早膳,三姐姐和七妹妹便一前一後來了。
阿梨笑著望過去,招呼姐妹們,便見三姐姐蘇曦眉眼含喜,定親次日, 穿得身杏紅的襦裙, 眼角眉梢俱含著甜,——里暗道,三姐夫真是好福氣。
自家三姐姐這樣的,模樣生得百里挑一, 性子更是溫善柔德,這樣的娘子,哪家不爭著要。
「三姐姐,七妹妹,你們坐。」阿梨招呼二人,坐下後,姐妹幾個說起了話。
因蘇曦剛定親的緣故,作為妹妹的蘇薇,便十分好奇,一直追著問,幾人的話題,也一直在成親的事情上打轉。
蘇薇捂著嘴偷笑,打趣道,「六姐姐不知,昨日給三姐夫的那身衣裳,是三姐姐親手做的,熬了好幾宿呢,那燈油都不知費——多少。」
三娘子被打趣得面上薄紅,嗔——眼妹妹,卻是道,「你眼下笑我,哪日你定——親,便換我笑你。」
姐妹幾個笑作一團,阿梨又問道,「三姐姐,那你成婚那日,叔叔嬸嬸可會回來?」
姐妹倆的父親一直在外當官,這些年回來的少,但兒女成親這樣的時候,為人父母再缺席,便說不過去了。
蘇曦還未說,七娘子便替她開——口,道,「自是回來的。爹爹寫信回來,說到時候會同陛下告假,親自送姐姐出門。」
阿梨听完,——替姐妹倆高興。雖說蘇家親人和睦,各房也都互幫互助,但畢竟父親母親不在家中,姐妹倆平時多少還是有些孤單。
況且又是嫁人這樣的大事,至親若不能出席,便十分遺憾了。
姐妹幾個正說著話,卻見祖母身邊的嬤嬤過來了,行禮後朝阿梨道,「老太太請您過去一趟。」
老太太發話,阿梨自不敢耽擱,辭別一雙姐妹,便去祖母處。
進屋後,卻見屋里堆滿了綾羅綢緞,成匹成匹堆在大桌子上,阿梨差點都沒處下腳。
蘇老夫人朝阿梨招手,阿梨便立即過去了,看——眼那綾羅,有些疑惑,「祖母,家里有什麼喜事嗎,怎的堆——這麼多料子?」
蘇老夫人樂呵呵笑,隨手扯了塊料子,搭在阿梨的肩上,比對了一下,滿意點點頭,邊道,「也不算得喜事,方才宮里來了人,是太後身邊的公公,說太後千秋宴,準我入宮,貼上還有你的名字。」
說著,怕阿梨不明白,又解釋道,「你剛回來,還不大清楚,太後與你母親同出一族,也是謝家女,若論輩分的話,你還得喊太後一聲姑外祖母。」
說著,放下手里那匹料子,朝一旁嬤嬤道,「這匹鵝黃的留下,襯得沅姐兒氣色好,只是進宮穿不合適,倒顯得小家子氣——,做成襖子,入冬穿正好。給薇姐兒也做一身,曦姐兒的用那匹海棠紅的,喜慶些。」
阿梨還沒怎麼反應過來,便被祖母和幾個嬤嬤圍在中間,試——幾十匹的料子,站得腿都酸了,興致勃勃的祖母才大手一揮,道,「方才我點了的那些都留下。」
阿梨一听,看著那堆成小山的料子,都傻眼了,忙推辭道,「祖母自己留著用吧,我哪里用得——那麼多。」
蘇老夫人樂呵呵道,「有什麼穿不完的,你瞧那花花綠綠的,我都這把年紀——,哪里穿得——,你們姐妹幾個穿才合適。」
長者賜,不可辭,阿梨便也只好——懷不安收下。
過——會兒,又有嬤嬤來給她量身,一番折騰下來,倒是用午膳的時候。老夫人便發了話,叫阿梨陪她一起用膳,被來回跑折騰了。
午膳上來,俱是些養生清淡的,阿梨不太挑嘴,什麼口味都愛,邊伺候著祖母,邊吃得津津有味。她舀——碗菌湯遞過去,道,「祖母,您試試這個。」
蘇老夫人見孫女吃得高興,還不忘給她夾菜,臉上笑得褶子都深——些,接過來嘗——一口,道,「是做的不錯。」
老人家胃口差,平日吃不下什麼的,但看著個胃口這麼好的晚輩坐在身邊,——情好了,胃口也跟著好了,等到放下筷子,伺候的嬤嬤還笑著道,「老夫人今日胃口真好,比昨兒多用了半碗。」
蘇老夫人笑道,「我看沅姐兒吃得香,也跟著有胃口了。」
阿梨剛放下筷子,聞言便道,「那我日日陪祖母一起用膳。」
蘇老夫人笑開——花,邊拍著孫女的手,邊疼愛道,「你來就是,祖母還能少一口飯吃?祖母自己餓著,都不能讓你餓著。」
那嬤嬤也跟著笑起來。
這話說得她很貪嘴似的,阿梨臉頰微紅,但被長輩這樣疼愛的打趣時,又有種——溫暖的感覺,小聲道,「祖母快別笑我。」
等主僕二人止——笑意,阿梨才扶著祖母的胳膊,道,「我陪您出去走走吧,消消食。」
蘇老夫人應——下來,祖孫兩個邁過門檻,來到寬敞的庭院散步。邊散著步,蘇老夫人邊開始給阿梨說入宮要注意的事。
阿梨聰明,听一遍便記得差不離了,蘇老夫人又怕她忘——,便道,「太後的千秋節也不遠——,就這個月初九,等會兒讓龔嬤嬤跟你回去。她是宮里出來的嬤嬤,你跟著學一學。」
阿梨應下,但其實對于進宮,她心里多少有些害怕,上回貴妃召見,她都感覺渾身不自在,這會兒要見的人是太後,她心里更沒底。
蘇老夫人人老——,但不糊涂,自然看得出孫女的害怕,和藹安慰道,「不用害怕,太後性子極好,對我們這些臣婦一貫和顏悅色,十分和藹慈善。你見——便曉得。」
阿梨只得點頭。
從祖母這里回去,阿梨便閉門不出,認認真真跟著嬤嬤學規矩。
幾日後,便到了太後的千秋節。
凌晨,天還未亮,阿梨便起來收拾打扮了,手巧的丫鬟替她梳了個髻,戴了簪釵,又換上——專門為進宮準備的衣裳。今日天有些涼,丫鬟又捧了一襲櫻桃紅的披風,替她披上。
丫鬟朝後退——一步,一直在一旁伺候著的龔嬤嬤,則細細打量著裝扮整齊的小娘子,——下忍不住嘖嘖稱奇。她在宮中伺候多年,見過的宮妃不少,什麼傾城絕色未嘗見過,可也不得不承認,面前的六娘子,絲毫不遜色于宮妃。
這個年紀的小娘子,身上還有些純真,眼神澄澈如水,偏又——養過孩子,細腰圓、臀,胸前亦是一對鼓鼓的小桃兒,嫵媚不失純稚,眼角眉梢都如帶著軟鉤子一樣。
素日里素面朝天的,還不如何顯得,如今盛裝打扮,才顯出那獨有的妙處來。
龔嬤嬤忍不住多看——幾眼,不由得想到,六娘子與謝氏的淵源,莫名想到,若是六娘子是謝氏女,說不定早已嫁——皇子。
畢竟,謝氏女進宮做皇後宮妃,是眾人習以為常的事。太後、謝貴妃不都出自謝氏麼?
阿梨等著龔嬤嬤點頭,久不見她有什麼話,有些疑惑抬眼,輕輕喊她,「龔嬤嬤?」
龔嬤嬤被喊得回神,忙露出個笑容,道,「六娘子這樣便極好。」
阿梨頷首,眼看著進宮的時辰要到了,便抬步朝外走,剛上回廊,便看見——爹爹,他站在回廊上,雙手背在身後,天還未亮,回廊上點著燭,微風拂過,底下的影子也跟著一顫一顫,顯得有幾分寂寥。
阿梨走過去,輕輕喊——聲,「爹爹。」
蘇隱甫聞聲轉過身,笑——下,道,「爹爹送送你。」說罷,伸出手來。
阿梨將手放上去,覺得爹爹的態度有些怪怪的,但又看不出哪里怪,便只能按下——里疑惑,隨口問,「爹爹今日要去早朝嗎?」
蘇隱甫微微搖頭,「今日不用,太後千秋宴,陛下亦要為太後慶賀。」
阿梨對朝中之事不太清楚,還以為早朝是很嚴肅的事情,實則還真不是,至少本朝不是。本朝早朝五日一回,遇上什麼大事,朝後延幾日,也是常有的事。畢竟,有什麼緊急大事,一般內閣看過之後,就會呈給陛下,真要等朝上幾百官員討論,只怕事情都塵埃落定——,都沒討論出結果來。
不多時,便到了正門,祖母還未來,黑壓壓的天還有幾分寒意,阿梨怕冷,攏了攏披風,又看爹爹只穿——件直綴,便道,「爹爹回去吧,別著涼。」
蘇隱甫卻只搖搖頭,道,「——妨,爹爹送你出門。」
阿梨不明就里,只以為爹爹是怕她初次正式進宮,——里害怕,故而來給她底氣的,便沒說什麼,只將袖里丫鬟塞過來的暖爐遞給爹爹,道,「那爹爹暖暖手。」
蘇隱甫接過去,唇邊多——點笑意,道,「你母親也畏寒,入秋便愛揣著暖爐。她自己畏寒,便覺得旁人也怕冷,走到哪里,都愛給人遞暖爐。」
阿梨——少听爹爹提起娘,此時便認真听著,——里有些高興,貴妃說她——得不像娘,但她和娘都有一樣的習慣,可見她和娘還是有相似的地方的。
她畢竟是娘的女兒呢。
父女倆說——會兒話,蘇老太太終于被嬤嬤扶著來了。
阿梨跟著祖母乘著蘇家的馬車,經東大街,與一眾去宮中赴宴的各府馬車,一同入宮。
侍衛放行,馬車經過宮門,被掀起一個角,阿梨從那處望出去,是很長很長的夾道。
旭日初升,一縷金光穿破厚厚雲層,照在宮牆明黃的琉璃瓦上,富麗堂皇得耀眼奪目,攝人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