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91章 花花太歲

誰想郭貴妃倒沒半點怪罪,反倒見溫瑤主動認錯,眼神里添了萬般憐愛,似沒料到她這般懂事,語氣柔和溫婉︰「傻孩子,怎麼能怪你?謹兒他偏偏就中意你,不願意娶那蔣太傅家的孫女,是那蔣太傅逼人太甚,得不到的便想毀掉而已。婚姻這事,怎麼能強迫?一旦強迫了,便如本宮這樣吧……」說到這里,眼神落寞下來。

孟姑姑見娘娘難過,趕緊扯開話題︰「可不是。明明是那蔣太傅歲數都活到狗身上去了,年歲這麼大,心眼兒卻比針尖還小!人家不要他家孫女,他就打擊報復,簡直不要臉。」

孟姑姑私下講話向來爽快直白, 郭貴妃听得與溫瑤相視一笑,總算心情好些,半會兒卻又神色凝重起來,道︰

「好,本宮知道有這件事了。放心,本宮一定盡自己所能,好好勸皇上,不讓別人在皇上面前詆毀謹兒。」

溫瑤想著郭貴妃到底是寵妃,地位也高,有她在乾寧帝耳邊敲邊鼓,乾寧帝的耳根子也就不會那麼軟,不會輕易被臣子說動,也就舒了口氣。

*

幾日後,邊境傳來元謹凱旋回城的消息。

寒族叛亂已被盡數鎮壓,元謹帶去的隊伍幾無傷亡。

消息傳回宮,青橘喜滋滋告訴了溫瑤。

溫瑤听完後,不知道怎麼回事,雖然也高興,但心底又有些惴惴的感覺。

總覺得元謹這次回來,只怕會面臨什麼更大的風波。

和青橘說了幾句,她端著乾寧帝要服的藥,去了正殿。

剛走到殿門口,正看見蔣太傅從里面走出來,展鈺在旁邊陪著。

蔣太傅看見溫瑤,鼻息冷哼一聲,就跟看到什麼瘟神似的,偏過頭,看一眼展鈺,先離開了。

展鈺目送蔣太傅走出寢宮大門,才望向溫瑤,做了個請的手勢︰「溫司藥,可以入內了。」

溫瑤看一眼蔣太傅離開的方向,卻沒進去,只看著展鈺,試探︰「展公公,蔣太傅今天來找皇上,是又有什麼重要的事嗎?」

展鈺遲疑了一下, 這段日子與溫瑤在寢殿一塊服侍皇上,關系也是頗熟了,末了,示意溫瑤跟自己走到一邊,低聲︰「太傅是來對皇上匯報……關于平邑王的事的。」

這老家伙難不成又來打什麼小報告?溫瑤一緊眉,卻不動聲色,和緩︰「展公公能告訴奴婢是什麼事嗎?」

展鈺再次猶豫,似在斟酌該不該對溫瑤說這些前朝的事,何況也清楚溫瑤與平邑王的私交。

溫瑤婉聲︰「展公公放心,奴婢絕對不告訴任何人,包括平邑王在內。」又抬起兩根手指,做出個指天為誓的動作。

橫豎她一現代唯物主義者,也不信發誓這回事。

展鈺給她丟了個懷疑的眼神,卻總算說︰「平邑王離開邊境的當天,邊境百姓齊齊送行,在城門口紛紛朝著平邑王跪倒,直呼神袛下凡,安定江山,遲遲不走,卻視一起同去的御史兵部左侍郎如無物,直到晌午,送行百姓隊伍都不散去,兵部左侍郎讓百姓們回去,百姓們依舊跪拜平邑王,不听指示,後來還是平邑王一聲令下,百姓們才含淚進城……蔣太傅剛才找皇上稟報的,正是這件事。」

溫瑤倒吸口氣,完全知道這件事的嚴重性。

元謹這次去鎮壓叛亂,還有兵部左侍郎作為御史一起陪著過去。

御史代表的是朝廷與天子。

而邊城百姓卻對元謹盛情相送,敬仰尊崇,對代表天子的御史不聞不問,甚至,只听元謹的話,不听御史的話……這不等于百姓們只知有平邑王,而不將皇帝放在眼里?

也足以可見,元謹這個平邑王在百姓們心中的地位,比天子還要高!

乾寧帝知道了,肯定心里不舒服。

她屏息︰「那皇上听了這事,可有什麼反應?有沒有……生氣?」

展鈺實話實說︰「若是你,能半點反應都沒有嗎?皇上雖沒動怒,但良久沒說話,看得出心情還是不太好的。」又道︰「好了,該進去侍藥了。」

溫瑤暫時壓下心頭思緒,這才點點頭,跟著一道進去了。

……

祥丙宮。

元若目光若有所思地看著面前的徐不驕︰

「平邑王離城當日,果真發生了這種事?」

徐不驕點頭︰「確實如此。听聞蔣太傅今天還去了皇上寢宮,怕就是去匯報這件事。」

元若眯了眯眼。

邊城百姓只知有平邑王,不知有御史,這事沒有哪個皇帝能容忍。

父皇便是對平邑王再容忍大度,肯定也會生了心結。

而這,也是個好機會。

正這時,一個小太監風風火火跑了進來。

徐不驕呵斥一聲︰「冒冒失失的,怎麼了?」

小太監站定,定了定喘息︰「淮王府的九公子又進宮了,想求見太子殿下。」

徐不驕一皺眉,淮王府的九公子說的是淮王妾室所生的庶子元逢乙,因在王府行九,被稱九公子。

這個元逢乙,自少年起就驕奢婬逸,紈褲跋扈,得很,如今才二十幾歲,便已納了九房妻妾,卻還不滿足,經常撩丫鬟,逗家丁的,還經常在外面招蜂引蝶,進出青樓,不是今日跟這個花魁傳緋聞,便是明天與那個戲班子頭牌有款曲,在京城的皇孫公子中是出了名的花花太歲。

因為,最近還鬧出一樁禍事。

這元逢乙吃慣了各種口味,近日又喜歡上良家婦女的滋味兒,看上了個丈夫常年在外地做生意、頗有姿色的少婦,三兩次下來,便與那少婦勾搭成奸,一晚去那少婦家偷情,卻正巧那少婦的丈夫提前結束生意,回了家,撞上了兩人好事。少婦的夫婿見自己戴了綠帽子,當時就大怒,抄起家里的菜刀要砍殺那元逢乙。

元逢乙與其毆打糾纏中,將少婦的夫婿給幾刀砍死了,見鬧出人命,嚇得跑回了淮王府。

第二天少婦夫家的公婆便狀告到了京兆尹衙門,衙門得知是淮王的庶子,也不敢輕易得罪,只托詞證據不齊全,將這案子給壓下來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