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之琛去了靖寧候府,見了羅韶,將周樹很可能在京城的事跟羅韶說了。
羅韶面色很平靜,問道︰「你打算怎麼做?」
安之琛的目的很明確︰「這次再不能讓他逃了,我一定要抓住他。」上次在海口讓周樹逃了,這次他絕對不能再讓周樹逃離京城。
羅韶自然不會否了安之琛的意,奪妻之恨,是個男人都受不了。以前尋不到人也就算了,現在尋著了人,肯定不會放過了︰「那你打算如何做?」
安之琛將他的打算說了一下。簡單來說,三個兒子身邊都放了高手保護,再給可馨找一個替身,至于可馨他想放到靖寧候府。
羅韶沉吟片刻說道︰「短時間想找一個跟可馨差不多的小姑娘很難。」就是他,也做不到。
安之琛覺得,找一個身高差不多的小姑娘就成,至于模樣差點就差點,反正可馨又很少出現在外人面前。
羅韶想了一下後說道︰「這事,你直接跟皇上說。」要想抓周樹,到時候可能會動用到禁軍,得了皇帝的允可,安之琛行事會更方便一些,而且也少了許多的忌諱。
安之琛不明白為什麼羅韶會這麼說︰「這是我的家事,跟皇上說不妥當吧?」也就因為安之琛了解羅韶,知道羅韶不會無的放矢,羅韶提這個建議肯定是有原因的。
羅韶搖頭說道︰「不算是家事。你不記得周樹是朝廷通緝的要犯嗎?」當日周樹逃離海口死傷了近萬人,是最高的通緝犯。
安之琛還是覺得不大妥當,就算是通緝犯也不該直接跟皇帝說。而且一說起周樹,到時候肯定得將月瑤牽連進去。
羅韶笑著說道︰「我若是沒有把握就不會跟你說這個事。你放心去吧,皇上不會為這事為難你的。」
當日月瑤上書說江南有旱災,讓朝廷有了防備,免除了一場災禍,可以說這全都是月瑤的功勞,但是因為這事太玄妙的,皇帝也不好明著獎賞。現在月瑤有性命危險,皇帝知道了肯定得有所表示的。只要皇帝稍微松一下口,這事就好辦多了。
安之琛並不知道月瑤曾經給皇帝上書的事情。倒不是月瑤瞞著安之琛,實在是這件事當時冒了很大的危險,月瑤不想讓安之琛擔心所以沒告訴他,等事情落了,她又不敢說了。
鑒于對羅韶的信任,安之琛衡量了許多,最後還是決定相信羅韶。在心里打好月復稿,就將這件事跟皇帝說了。
就沖這周樹敢到侍郎府的後院擄人,就不能不讓皇帝印象深刻︰「你怎麼知道周樹有可能在京城?」
安之琛恭敬地回道︰「上次臣的叔公遭遇的刺殺,臣猜測幕後主使應該就是周樹。」
皇帝望了安之琛一眼︰「是不是連氏又做了什麼噩夢?」估計連氏做夢夢見周樹回京城來了,要知道他都半點消息沒得到。
安之琛心里一跳,不過還是很誠懇地說道︰「回皇上,賤內前兩日是做了一個噩夢,她夢見自己被人逼得自殺。」
皇帝一下了然。不過皇帝也納悶了,為什麼這個連氏做夢總是夢見不好的事,不是夢見安之琛被人害死就是夢見自己被人逼得自殺。做夢都不能安生,也真夠苦逼的。
上次江南旱災的事月瑤有大功勞的,只是這事太玄幻了一些,面上不好賞,皇帝也就一直給放著。這次的事既然落到他面前,他也不能啥表示都沒有︰「朕會讓人去查的,若是有線索會有人告訴你。另外,若是到了危機時刻,可以調用你一部分兵力。」至于調用多少兵力,這個度可就得安之琛自己把握了。
安之琛心智還是不錯的,雖然被這個喜訊給震驚到了,但是面上卻沒表露得太多,只是跪下磕頭謝恩。
皇帝看著安之琛的背影,神色倒是很緩和。安之琛有野心,不過也有弱點,這個弱點就是他太看重妻兒。臣子只要有弱點就不用擔心控制不了。
回到家,安之琛將這件事跟月瑤說了。
月瑤又驚又喜,沒想到這件事竟然捅到皇上面前,而且皇帝還答應了讓通政使司幫著查,這得是多大的面子呀!
安之琛望著月瑤道︰「月瑤,我怎麼覺得這事有些奇怪呀!皇上是個賞罰分明的人,這次這麼好說話應該是是有緣由的。」
月瑤想了一下,將她上折子跟皇帝說江南有旱災的事跟安之琛說了一下︰「你說,是不是跟這事有關系?」
安之琛頭都大了︰「這麼大的事你怎麼都不跟我商量一下呢?」這萬一江南沒旱災,可就是欺君之罪了,到時候月瑤人頭都不保了。
月瑤有些愧疚地說道︰「你在西北打仗,我不想給你再增添負擔了。後來事情完了,我又不好跟你說。」
安之琛常出了一口氣,好在這件事最後圓滿落幕了。不過也是這會,他知道了為什麼侯爺會建議讓他將這件事跟皇上說了。侯爺這分明是早就料定皇帝不會置之不理了。
之前安之琛跟月瑤說的信心滿滿,但是他心里還是有些忐忑的。現在好了,得了通政使司的相幫,安之琛對抓獲周樹有十分的把握。
不怪安之琛這麼有信心。可以這麼說,在京城就沒有通政使司查不到的事,只要周樹露出一丁點的馬腳他們就能查到消息。
月瑤自言自語道︰「這也許就是佛祖說的,善有善報吧。」當日她的不忍心,換來今日的善報,也算值得了。
安之琛覺得這確實是一個善緣,當下笑著說道︰「畫展的事準備的怎麼樣了?只有半個月的時間了。」
月瑤心頭的擔憂去掉了不少,說道︰「嗯,待會忙去。和悅,就算有了通政使司這個助力,可馨這段時間還是不要呆在我身邊了。」月瑤不想讓周樹毀了可馨的聲譽,她好運踫到了安之琛,可是女兒卻未必有這個好運。
安之琛點頭道︰「好。」
晚上,月瑤在畫室里面,安之琛听到管家說廷正過來了,說道︰「讓他進來吧!」安之琛很了解月瑤,月瑤現在是放下了廷正的事不管,但不代表月瑤真的就想跟廷正斷絕姐弟關系。不管如何,廷正也是月瑤一手帶大的。
廷正進了正院沒見到月瑤,只見到安之琛︰「姐夫。」他是听到月瑤回京才特意過來的。
安之琛望了一下畫室那邊,說道︰「你姐在畫室里。她九月要開畫展,最近都很忙。」
廷正心頭有些小小的失落。
安之琛隨口問了廷正幾句在步兵營的生活,。有了之前的事,安之琛跟廷正也沒什麼話說,問的話也都很客套。
廷正反應再遲鈍,也感受到了安之琛對他的疏離。廷正心里有些難過,看了一眼畫室的方向,說道︰「姐夫,我先回去了,等姐忙完了我再過來。」
安之琛也沒挽留,讓丫鬟送了廷正回去了。
廷正的異樣自然被向薇看在眼里,向薇有些好奇,所以就讓人去連府了解一下情況。
婆子回來以後,跟向薇說了連府的情況︰「林氏想要插手前院的事,舅老爺將林氏塞到前院的幾個人全部都趕出府邸了。另外,舅老爺還將林氏趕出去的幾個人都尋回來了,讓他們當回了以前的差事。」原來的人發賣出去,職位自然空缺出來了,林氏全部都換上自己的人。現在廷正將林氏的人全部都擄了,林氏的臉面可真是丟得一干二淨。
向薇非常驚訝︰「他吃錯藥了?」以前不是特別寶貝那林氏嗎?怎麼現在竟然一點都不顧及林氏了。
婆子說道︰「連府的人說是林氏行事太過份了,逼走了大管家。大管家一氣之下,將林氏做下的事全都跟舅老爺說了,惹得舅老爺萬分的惱火。」
向薇一點都不同情廷正,弄到這個地步全都是他自找的︰「還算他有點腦子。」廷正如今的做派,至少能保全二房的家業。至于其他的,還是多看看吧!
廷正回到家,林氏跟他吵了起來。
廷正本就因為在平陽伯府弄得心情不好,這會林氏跟他吵鬧,心情越發的惡劣,說道︰「我跟你說過,你管好後院就成,前院的事不是你能插手的。」
廷正受的也是最正統的教育,那就是男主外女主內。林清菡送給林家的重禮已經犯了廷正的忌諱,現在還一心想要染指他的產業,有了大管家的話在前,由不得廷正懷疑起了林清菡。
林氏氣得臉都通紅︰「我沒有想要管前院的事。」林氏只是她覺得每個月給的家用太少了。若是她管著錢財,想怎麼用就怎麼用,再不用束手束腳了。
廷正知道林清菡的想法,面色有些發冷︰「每個月一千兩的家用,你還嫌少。那你說要多少才夠?」
廷正可不是不通庶務的人,當年月瑤擔心廷正跟她一樣不知道銀錢的重要,所以從十三歲開始他就幫著打理田莊。連家人口不多,合計起來也只有六十多個人,一個月一千兩銀子日常開支,綽綽有余。
林清菡看著廷正的樣子,心下有些害怕。
廷正卻不願意再跟她說下去了,耍袖出門子。身邊的隨從問道︰「老爺,我們去哪里?」
廷正想了一下後說道︰「去李府。」除了月瑤,他跟李家的人最親近了,好在林清菡跟李家的關系倒相處得不差。當然,這個不差只是跟月瑤相對比。
廷正到李家的時候,李國荇正好在府邸。李國荇看到廷正,想起前不久李夫人跟他說的一些事,說道︰「你跟我到書房來。」
到了書房,李國荇問了廷正在步兵營內的事。廷正認真地說了一些在府邸里的事。
李國荇點了一下頭,矛頭一轉,問道︰「外面都在傳聞你跟月瑤鬧翻了,這是怎麼回事?」李國荇日理萬機,連家里的事都沒空閑管,更不要說廷正家里的事了。只是這次的事鬧得實在是太大了,李國荇不想听著都難。
廷正趕緊說道︰「伯父,沒有的事。我跟姐姐是有一些矛盾,但卻不是外面傳聞的那般。」
李國荇也不會去追問廷正與月瑤有什麼矛盾,這些家務事他也不會去插手,只是說道︰「廷正,月瑤當你姐才八歲,別人家的孩子八歲還在父母膝下撒嬌,可你姐又要護著你又要保全二房的家產,為此費盡心思,可就是這樣還差點丟了命。廷正,若不是你姐姐,你不可能平安長大,更不可能有今天。」
廷正對小時候的事記得不大清楚。確切地說,是月瑤從沒將她在連府的事告訴廷正,以致廷正對當年的事都不怎麼清楚。他只知道連家的人對他們姐弟不好,卻不知道月瑤為他付出了多少。
廷正想起安之琛當日的話,問道︰「伯父,當年大伯有不讓我從武嗎?」廷正其實對這事並不是很清楚。
李國荇點頭道︰「嗯,當日連棟方說若是你敢從武,就要將你們姐弟出族。後來不知道你姐用了什麼方法,讓連棟方妥協了。」月瑤用的什麼方法,李國荇也不清楚。
廷正喃喃地說道︰「這事我都不知道。」
李國荇說道︰「當年你姐為了不讓你去族學,頂著連家的壓力求了你舅舅幫你尋先生。後來連棟方逼得她急了,她放下傲氣去給靖寧候府的姑娘當伴讀,只為給你們姐弟兩人尋個靠山。後來為了讓你不受連家的掣肘不準你從武,求了我帶你去山東。你能進騎兵營也是你姐求了靖寧候。你姐為你做的事可不僅僅只有這些,只是她從不將這些事掛在嘴邊罷了。廷正,你姐不說,不代表你可以不將這些事放在心里。」李國荇沒點明,但話里的意思很明確,月瑤對他的恩德他一輩子都償還不清。若是敢做出對不起月瑤的事,他就是忘恩負義。
廷正木木的。
李國荇突然問道︰「你成家以後,你姐分了多少錢給你?」
廷正月兌口而出︰「二十萬兩銀子。」
李國荇听了以後說道︰「廷正,我以前就跟你說過,看人看事不能只看表面,不能只用眼楮去看、只用耳朵去听,而應該用心去體會。你用心去衡量,就知道到底誰是真心對你好。」廷正跟月瑤的事鬧出來以後,李國荇听說以後就問了李夫人。李夫人就將她听到的林清菡做下的事都跟李國荇說了。不過到了李國荇這個位置,哪怕他看不上林清菡,也不可能在廷正面前說林清菡的是非。
李國荇跟安之琛都身居高位,看問題有一致的地方,那就是兩人都認為這件事的最大的錯在于廷正。不同的是安之琛對廷正沒有耐心,見廷正一味護著林氏,當下就將他排斥在外。而李國荇一直都將廷正當成兒子看待,對廷正的感情很深厚,所以知道廷正做的事以後,他會耐心教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