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因著在離宮行獵, 她最重視最親近的人都不在, 謝玉璋便沒想在這里過生辰。也是怕李固知道了, 又給什麼賞賜,惹了別人的眼。

但皇帝這副樣子實在有趣。謝玉璋終于忍不住笑了。

她為那日的事惱了三天不肯出離宮, 還不是為了躲著他。李固心里明白得很,見她笑了, 終于松了口氣。

謝玉璋道︰「你竟還記得我的生辰。」

李固道︰「都記得。」

李固想說的是「你的事我都記得」,只他說話的風格素來如此, 出口的時候便已經簡略為「都記得」半句。

謝玉璋卻以為他說的是諸妃的生辰他都記得, 暗嘆了句做皇帝還真辛苦,要是以後開禁選秀光記這個生辰不得累死他?

便倒了杯新榨的鮮果漿汁給他。

李固只喝了一口便皺眉︰「這般甜。」

謝玉璋竊笑。

李固橫了她一眼,一口飲盡。

翌日已經是這次夏獵的第八日了。原計劃是在這里待十日。田獵雖快活,皇帝也不沉迷于此, 並沒有打算如前朝皇室那樣,整個夏日里都在離宮避暑。

這一日卻下起了雨, 大家便都沒出去, 躲在離宮里玩鬧。

李固去李珍珍那里的時候, 鄧婉、謝玉璋諸人皆在, 還有不少誥命夫人帶著女兒。

他來得晚,踏進殿門的時候,謝玉璋最後一個琴音剛好劃出一個余韻。見他進來, 眾人紛紛起身。

李固道︰「不必多禮。」

坐到李珍珍身邊問︰「在做什麼?」

李珍珍笑道︰「囡囡和永寧彈琴給我們听呢。」

河西郡主搶著道︰「我先彈的,要不然公主彈了之後,我可不敢再獻丑了。舅舅, 你不知道公主的琴彈得有多好!」

自她去了毛氏族學後,這半年眼看著開朗活潑起來,李固十分喜歡,笑道︰「定是你偷懶,光顧著玩耍,不勤練。」

河西郡主氣道︰「才沒有。不信舅舅問公主。」

李固便向謝玉璋看去。

她今日沒穿騎裝,流素緞的窄袖衫,杏子黃的撒花煙羅齊胸裙。這顏色太過輕薄,一般人穿在身上顯得浮,誰個敢作齊胸裙穿的。

也只有她,人便輕盈欲仙,裹著這樣輕的顏色,仿佛要化作一縷煙似的叫人抓不住。

耳上一對琥珀珠,鬢間一支釵,釵頭亦嵌著一塊琥珀,垂下一串小珠。在這樣陰雨的日子里看起來清清爽爽的。不似殿中許多人,金簪珠翠的叫人看著累。

謝玉璋笑道︰「我不過佔著年紀大的便宜罷了。郡主在這年紀已經早超過我少時許多了,我那時候才是真的懶散,哪有郡主這樣勤勉。」

眾家貴婦便都恭維起河西郡主來。這場合輪不到年輕貴女說話,只跟著母親們,悄悄打量皇帝。

皇帝的威儀一日盛過一日,實在是越看越好看。

只怨永寧公主實不該出現在這樣的場合里,她一在,便把眾人都壓了下去,皇帝連看都未曾看過她們一眼。

心里有想法的貴女們自是期盼能借著這次夏獵與皇帝多見幾次,只沒想到下午皇帝便回雲京去了——雲京有快馬急報,崔賢妃的母親過身了,消息送到宮里,崔賢妃動了胎氣,提前發動了。

按照計劃,再有兩天大隊人馬也該回京了,如今皇帝提前回去,想來也不會再回來了。臣子們便都跟著走了,只留下了女眷在離宮。

皇帝在離宮,雲京城有邶榮侯李衛風坐鎮,原是無礙的。但宮里無人主持,按說李珍珍這個貴妃實該跟著一道回去。

只李珍珍實在不願。離宮自由自在,她如月兌了籠的鳥一般,一回去便要歸籠,下一次可能要明年了。她哪里情願,何況李固只跟她招呼了一聲便走了,也並沒有非要她一並回去的意思。

李珍珍便道︰「陛下都回去了,咱們就不用擔心了。」

鄧婉也不動。

她道︰「我連孩子都不生,還怕什麼。我前半生皆為家族,後半生我就想活得自在。陛下寬容,允我自在。貴妃都不動,我才不充什麼賢良大度。」

她與崔十七之間的事,不足為外人道,只她絕不會為著崔十七怎麼樣便是了。

謝玉璋忽地明白了自己為什麼喜歡親近崔婉。

她並不是為李固而活的。不管從前怎樣,現在,她是一個為自己活的人。

這世道之下,女人能為自己而活的真不多。便是大穆朝最最尊貴的貴妃李珍珍,她的苦也沒法對外人說。

貴妃與淑妃硬是又拖了兩天,才與眾家女眷一起返京。

崔賢妃生下了三公主。

皇帝失望不失望不知道,他便是失望也不會叫人看出來,送往玉藻宮的賞賜一如既往的厚。貴妃卻是明白表示了失望,對秦昭容說︰「指望你了。」

又對鄭昭儀、蘇昭媛道︰「你們也努力些。」

只鄧淑妃輕搖著團扇,自自在在的。

李珍珍現在只當她是個瘋子,一心想等以後看她晚年淒慘的笑話,也不管她了。

在旁人眼里,便是鄧淑妃盛寵,貴妃也避其鋒芒。

謝玉璋回到雲京補辦了生日,楊家的姐妹們和林斐都來為她慶生。宮里妃子們听聞,也紛紛派人送來賀禮。連河西郡主都有賀禮。真個有金有銀,有翠有玉。

待入宮,李珍珍嗔道︰「你生辰怎麼也不說。」

謝玉璋笑道︰「不過散生罷了。」又問︰「賢妃娘娘可好?我去看看她。」

李珍珍道︰「去吧去吧,你最會說話。她現在天天哭,可煩。」

謝玉璋便去了。

崔盈娘一提起母親便淚流滿面。

「她一直身子就不好,我來了雲京,父親兄弟都跟著來了,只母親還一直在涼州養病。已經數年未見。再沒想到,昔日一去,便是永別。」

崔盈原不是個話多的人,提到母親,便也忍不住抽泣著傾訴起來。她也是美人,哭起來著實令人憐惜。

謝玉璋安慰了她一通。

待到了鄧婉那里,鄧婉道︰「她們都想看我踩她。我一個膝下空虛的,踩人家兒女雙全的,踩什麼踩?」

謝玉璋道︰「宮闈里從來都是這樣。憋得久了,人心都變了。陛下的後宮人員如此精簡,已經很清靜了。從前,趙宮里是不是總會有人悄無聲息的死去。」

鄧婉淒涼一笑︰「或許有一天我也會變成那樣。像你說的,面目猙獰。」

謝玉璋心驚,握住她的手道︰「別胡說。你現在多好,守住本心。陛下寬容仁厚,你在他身邊,別被旁人影響。」

鄧婉道︰「只因我曾作過他的妻,他對我實在寬容,我也知自己幸運,我盡力。若真有那一日,不需他動手,我先自裁了。」

謝玉璋罵她︰「可閉嘴!不許亂說!」

謝玉璋如今都是先去後宮,再去紫宸殿。

李固問︰「你去看盈娘了?」

謝玉璋道︰「是,賢妃娘娘還好。」

李固說︰「她想守母孝一年。」

謝玉璋盛贊︰「孝為忠之本,娘娘的心是可以體諒的。」

李固看了她一眼,道︰「我已經準了。」

謝玉璋又贊︰「陛下仁厚。」

有鄧婉不生孩子在前,崔盈要守母孝就一點都不扎人眼了,何況她做的事又跟鄧婉借皇帝憐惜肆意驕橫很不一樣,是宣揚孝道,竟無一人指責她,全是贊她的。

又贊皇帝仁厚,忠孝治國。

只這皇帝實在有一個大短板,便是兒子太少。他現在只有一個兒子了。

只是選秀這個事,之前諸人已經與皇帝較過一次勁了,皇帝死倔,河西諸侯都勸不動。

這次便有人重提立後的事,不過只是兩個小御史而已。一查,一個背後力量並不強,一個背後根本無人,純粹遵從本心,忠于本職而已。

這主要還是源于三年多前,張芬那一次選秀給朝廷大員帶來的陰影。還因為那一次諸家推出來的便是各家最有力的競爭人選,卻被皇帝一波轟全掃回去了。

人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說話,各家一時青黃不接,暫時沒有那麼好的人選,更不想讓後位落到別家的手上,便不是那麼積極。真正的大人物都不說話,現在為這個事蹦跳的,都是些小角色而已。

何況皇後本來就不是必需品,選秀生兒子才是。

莫師單獨問過皇帝︰「何故不立後?」

皇帝回答︰「我未見有堪為後者。」

皇帝這話實在有失偏頗,雲京貴女的水準,實是大穆頂尖了。

莫師用眼楮告訴皇帝他不信。

皇帝頓了頓,才道︰「皇後為一國之母,但,也是我的妻子。我未見有能兼二者之人。」

莫師以過來人的身份嘆了口氣,不再逼迫皇帝,只道︰「抓緊生兒子。」

皇帝道︰「盡力生。」

只是大皇子八月底的五歲生辰,李固原是想好好為他辦一場的,因崔盈娘母孝,她又哀戚,還勸皇帝︰「青雀還小,陛下不要為他開了奢靡的口子。」

李固便沒大辦,只後宮諸人開個家宴。又把李大郎、李五郎、李七郎三人喊進宮里,加上胡進,抱著青雀與他們吃了頓酒。

伯伯們各有禮物相贈,都是讓小兒開心的物件,青雀眉開眼笑。只他如今滿五歲了,愈發懂事了,規規矩矩地給伯伯們道謝,實在討人喜歡。

九月,安毅侯蔣敬業浩浩蕩蕩班師還朝。

安毅侯功大遭人嫉妒,難免有些人會放出「功高震主」之類的話來。但蔣敬業跟隨李固多年,得他器重,當然是個明白人。

他一回來立即上交兵符,慶功宴之後,還被皇帝留宿紫宸殿,據說與皇帝挑燈夜談,抵足而眠,實在令人又羨又嫉。

只第二天邶榮侯進宮,看到安毅侯下頜青了一塊,哈哈大笑。

安毅侯沖過去掐他脖子︰「李七!是不是你給老子穿小鞋告小狀?」

邶榮侯也是帝寵在身的人,豈能任人欺負,當下便開始反擊,兩位開國侯爺扭作一團。

內衛胡統領在一旁抱胸︰「不許使陰招,蔣侯你那肘子收回去!七爺你過分了,撩陰爪太不體面了罷!」

路過的通事舍人忍無可忍,便想上前呵斥,被中書舍人林仲詢攔住。

「算了,大喜的日子,偶爾放肆一下無妨。」他含笑勸道。

通事舍人又看了一眼那邊,皇帝的兄長、副將和親兵,想了想,忍下這口氣,悻悻然拂袖離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