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命令既下,軍事化管理的情報總局內部,立刻開始了高效運作。

七科科長南望原地卸任,無縫轉任了新成立的大區情報站站長一職,級別等同上校。

通常來說,大區情報站站長對應的職餃是少將。南望這次因為年資淺,所以級別暫時低了一個檔次。

即便是這樣,大區站長這種級別的高級情報官員,在這之前,也是只有穿越者才能出任的。

所以說南望這次任命很特殊︰哪怕背後有著穿越者匱乏怕死這些潛在原因,但是南望依舊給明人土著開闢了一條向上的高級職務通道,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既然站長已經出爐,余下工作就該由站長來主持。南望接下來首先需要做的,自然是搭建班底挑兵點將。

這個工作很快完成了。

早在兩年前成立的七科,原本的日常工作,就是給各處駐外站供應外派人員所。

自科長以下,七科人員平時都是按照明人的裝束行為模式來進行滲透訓練的。

南望前段時間之所以被任命為七科科長,就是因為他是內定的大區站長人選。擔任七科科長一段時間,有助于他提前熟悉內部人員情況。

這個安排在南望接受任命的第一時間就起效了。新科站長大人,只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就把第一批人員的名單擬訂好送去了上峰批準。

第一批人員很重要,是組建一個大區站的核心人員,這些人都是要跟隨南望去外地上任的。

當然了,名單中也包含了一部分上級提前內定的人員,這個南望肯定是清楚的。

名單得到批準後,其上人員很快得到了通知。然後大家一起去小會議室,面見站長大人,分派職務,兼開動員會。

隨同南望出外任的第一批人員,一共有30名。

這其中,由周乙擔任組長的情報組人員共8名。

其次,是負責機要、聯絡的通訊組人員共4名。

最後,是負責行動的行動組成員,共18名。

以上三個平級小組,各自對站長南望負責。

接下來是緊張的出差準備工作。上面留給大家的準備時間很短,只有7天。

這7天里,周乙也是一刻不得閑。他要和南望一起制定出行計劃等文案,還要去跑總局各個部門,領取聯絡呼號、資金以及武器裝備等物資。

最後,他還要負責團隊建設,組織人員復習出行條例,準備各種突發預案,以及協調內部人員關系等等

總之,周乙在這一階段充滿熱情,全身心投入了工作,已經事實上擔負起了一個站長副手的工作量。

關于這一點,不僅僅是建功立業的心思在推動著周乙。他和南望本人的關系也在時刻提醒著他︰不能給老哥丟臉,要拼力回報"提攜"之情。

一切要從4年前說起。

話說,周乙的前半生,事實上是乏善可陳的。就是一個每況愈下的鄂州小市民子弟,伴隨著明末大環境的惡化,掙扎求生直至無聲消亡的普通劇本。

而在這個位面,歷史改變了。患病流落在廣州的小人物周乙,先是被恩人楊六哥多管閑事送去了新區。這之後,大病初愈的他,又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南望。

當時的南望,剛從江南地區執行任務後返回廣州述職,結果被總局人力資源部臨時抓差,去難民營招募員工。

這一批招募的員工是有針對性的︰出身北方。

在難民營,南望一眼就"相中"了還在養病的周乙。這個思路敏捷,當過書畫店學徒,略通文墨的鄂州年輕人,很合南望的眼緣。

于是,迷迷糊糊的周乙,先是被安排到了條件優越的情報局定點招待所。之後,經過南望的進一步調查審核,周乙最終被送去了"鹿谷",接受了全套間諜訓練。

"鹿谷",是情報總局模仿匡提科訓練營,在夷州的中央山脈深處,設置的一處大型培訓基地。

周乙沒有辜負南望的慧眼。這個貌似普通的年輕人在鹿谷煥發了光彩,最終成為了那一批學員里,少數通過了所有培訓課程的特工,得到了訓練營特別推薦。

關于周乙的學分,雖說各種體能和格斗課程表現平平,但是射擊科目他得了高分。

另外,有關于情報搜集和分析、收發報、滲透、策反等間諜核心科目,周乙在訓練營都得到了高分周乙天生記憶力超出常人,這令他在間諜核心科目中表現優秀。

在這個識字率極其低下的時代,像周乙這種有基礎文化,能掌握間諜核心技能的人,其珍貴程度,遠遠超過了一打只會拔槍速射的行動隊員的價值。

于是,畢業後,周乙迅速在情報總局任職了低級情報員,並且在南望手下接受了更加細致的長期培訓。

本質上,周乙就是南望帶出來的徒弟。

這也就解釋了周乙為什麼這麼積極的原因。這次外派,不光是南望事業的新.asxs.,也是他周乙人生的新.asxs.,師徒都不容有失。

時間在緊張忙碌中匆匆流逝。一晃,就到了出發時間。

1635年2月17日,農歷大年初一。

新區南部的封閉式內務碼頭,一艘明式帆船正整裝待發。

棧橋上,改換了商人裝束,黑玉發簪、四方平定巾、一身銅色大元寶南京緞子長袍的南望南老爺,正一臉富態地和前來送別的同僚寒暄。

這一次的南望團隊,對外面貌,將會是"南老爺"為核心的一個行商團隊。

如果將來真要追溯"參加工作"時間的話,事實上,早在穿越眾當年出發去台灣搶地盤之前,書生南望就"入伙"了。也就是說,南望其實比很多穿越眾"參加工作"的時期都要早。

這個時間節點真得很早期差不多還要早于井岡山也就是湖上party之後不久吧。

所以說,南望其實認識所有當前掌權的穿越眾那時候大家都擠在杭州的塘莊里討生活,穿越眾還都沒有發達,勉強算是貧賤之交。

然而就這一點淵源,土著南望才得以被當成了"自己人"。穿越眾今天之所以敢把一個大區的地盤交給他,這點淵源是佔了大份量的。

前來送行的人不少。除了直管情報處的大局長戴雲外,另外還來了一個副局長,以及三四位總局的中層干部。

南望南老爺這時候連連點頭,拱著手,听戴雲囑咐的同時,滿臉堆笑,已經開始進入了土著商人的狀態。

一身長隨裝扮的周乙,此刻正站在船頭,默默看著大佬們交流。

沒過多久,忙碌的大佬們就撤退了。

看著大佬們在大批護衛下登上了馬車,站在船頭,作態揮手的南望南老爺站長,這時的表情已經平淡下來。他深深望了眼大年初一還在忙碌建設狀態的新區後,背過手,朗聲說道︰"開船。"

周乙隨即一聲呼哨,下一刻,伴隨著船工拉帆的號子聲,迎著微微有點冷冽的江風,"東廣福"號貨船正式起航,沿著寬廣的珠江順流而下。

"東廣福"號是一艘傳統的明式硬帆船。

這種船型雖說現如今已經遭受了各種新式船型的沖擊,但是在長江沿線以及長江以北的大明地域,依舊是主流。

而這一次富商南望南老爺所率領的團隊,既然要去"敵佔區"工作,那麼肯定就需要乘坐東廣福這樣的傳統船只了。

情報總局所屬的東廣福號,看上去並不太起眼,只有八成新。

雖說和傳統船型外觀一樣,但在很多細節地方,東廣福號都是經過內部改造的。譬如說船板下的鋼絲助力系統,在必要時,只用少量船工就能拉起沉重的明式硬帆。

關于貨物。

船艙最底層的貨物,自然是一些不好亮在明面的東西譬如各種槍支彈藥、爆炸物。這些不光在後世上不了高鐵,明代一樣會被查扣。

刨除這些,東廣福號明面上的貨物,是一些稀缺的工業品。

不過這些工業品並不是拉去"敵佔區"的南望此行的目的是站穩腳跟打開局面,悄悄地進村,不會用稀罕貨給自己召來一個萬眾矚目的BUFF。

那麼這些稀罕貨是干嘛用的?其實是總局捎給沿途各地方站點使用的物資。

在這個時代,很多時候,一件保值的工業品,效果要超過同等價值的銀兩。情報總局各地分站在和土著打交道的過程中,早就發現了這一點。

于是總局後來就把支援經費中的一部分換成了貨物,不定期由商船捎帶給了各地站點。

這一次,東廣福號就扮演了這個"交通員"的角色。

船出珠江後,東廣福號沿著海岸線,順著浮標和燈塔組成的航道,平穩北行。這一路上帆影連綿,航道的繁忙程度會令初到此地的人大吃一驚。

就這樣一路逆風而行。東廣福號在7天後的一個夜晚,遠遠望見了由煙墩衛、金門赤山、以及南普陀組成的燈塔群定位火光。

廈門到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