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83章 大漢與羅馬開戰

第883章大漢與羅馬開戰

……………………………………

安息局勢發生突變,現在除了波西斯總督阿爾達希爾控制的地區之外,已經沒有別的地方能夠與貴霜直接接壤了。但是馬超與「阿四」打的這一仗,猶如雷霆閃電,下手實在太快太狠,好像吃瓜群眾們都還沒反應過來,安息便已經把那麼多地盤「送給了」馬超,這也使得波調與「阿希」深受震動。

波調主要是感到慶幸,還好自己有先見之明,不單與馬超簽訂了停戰協議,還與大漢建立了友好關系,成為了兄弟之國。否則的話,單看馬超現在越來越強橫的實力,自己與他開戰,還真說不好會落得什麼下場。

然而「阿希」心里的想法可就復雜多了。

首先,以自己現在的實力,還能夠打敗「阿四」,奪得安息王之位麼?就連眼巴前這個波調,自己都搞不定。雖說從陸地發展到海上,自己的實力好像越來越強,但是敵人也一直在變強。萬一哪一天,「阿四」與波調聯起手來,從兩邊夾擊自己該怎麼辦?

其次,就算自己撞大運,想辦法也去找盟友,比如聯合「沃六」與「南二王」,夾擊「阿四」與波調,可是那樣一來,安息王之位還能是自己的麼?就算是打敗「阿四」之後,自己再捅「沃六」一刀,而後卻還要遇上馬孟起,那個人可是比自己現在面對的所有敵人都更可怕!

其三,「南二國」其實也是大漢的藩屬,自己從南二王那里進購武器裝備,其實是被中間商賺了差價,死貴死貴的,還沒有折扣。這麼搞下去,自己打的仗越多,比敵人們的消耗也就越大,終有一天會窮的連飯也吃不上。

如此說來,自己想要解決所有的問題,就必須與大漢朝廷建立聯系,搞好關系……

于是乎,「阿希」改變策略,不再想著如何推翻「阿四」,奪取安息王之位,反而是就著自己現有的地盤,宣布建立一個新國家,名字就叫「薩珊」。而後,「薩珊王阿希」又向大漢派出了使者,希望能夠得到大漢朝廷的認可與支持,並願意作為大漢的屬國,年年向大漢進貢。

…………

大漢朝廷,愛愛卿卿們得知「薩珊王」派來了進貢使者,差一點又要彈冠相慶了,然而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主要是因為這個「阿希」原本是安息的臣子,卻要反叛舊主,謀朝篡位,這擺明了就是賊子一個,並且他還與貴霜交惡。假如咱們大漢真的認可了他這個「薩珊王」之位,不僅得罪安息與貴霜,而且在道義上也站不住腳。

關于這一點,劉漢少還是很贊同的,認可「薩珊」,幫著「阿希」上位,對咱大漢有啥好處?咱們是圖他那點貢品,還是圖多一個屬國的表象?再說一句不可外傳的悄悄話,他們要是都不打仗了,咱大漢的那些老舊武器都賣給誰去?「自產自消」,不浪費錢麼?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劉漢少也對愛愛卿卿們說了。以前咱們大漢開疆拓土,所到之處,遇到的那些部族,甭管是高矮胖瘦,毛多或少,他們都沒有文字,也記錄不下歷史。就算是有一些亂七八糟的神佛鬼怪,只要咱把諧和道送

過去,幫著他們好好洗巴洗巴腦袋瓤兒,將來一個個肯定也都能變成聖天尊的忠實信徒。

但是現在遇到的情況不一樣了,這個「阿希」從祖上幾輩開始,心心念念想著的就是推翻安息,恢復波斯。他們不單有自己的文字,有自己的鬼神,甚至還有了很強烈的自己的族群意識。這樣的人,別說給咱當屬國了,就算是請求歸附,咱都不敢要!

也就是說,他們已經是別人家的孩子了,不管咱們願意花費多少心血,費勁巴拉地去養大,他們終歸還是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話說回來,拒絕歸拒絕,卻也沒必要惹惱這個「阿希」,萬一將來他成事了,讓咱平白無故多個敵人,這就很不好了,對吧?

于是劉漢少壓根沒有接見「薩珊」使者,只是讓外交部派了個人去比較委婉地回復說︰「你們原本是安息屬臣,如果是代表安息國前來大漢交流,大漢自然是非常歡迎的。但是現在你們內部卻出現了分歧,大漢不便插手干預,不如你們先回去內部商談,內部解決,如果安息王願意承認薩珊王的地位,那麼大漢也樂意與薩珊建立友誼。」

…………

漢元216年,大漢與羅馬開戰。

確切地說,是大漢的茲州牧馬超在「馬家塞」與羅馬的「卡帕多細亞行省」發生了邊界沖突。

「卡帕多細亞」位于小亞細亞東南部,早先屬于波斯的轄地,後來亞歷山大東征,卡帕多細亞的總督「阿里阿拉特」在波斯崩潰之後,實際上建立了自己的王國。羅馬崛起之時,卡帕多細亞先是與之敵對,而後受到拉攏,又與之結盟,一起對付馬其頓王國與塞琉古王國,最後它們就全都變成了羅馬的行省。

馬超可不管它們誰愛了誰,誰又騙了誰,現在的關鍵問題是這個「卡帕多細亞行省」把手伸的太長,就像探出來的一條章魚爪,順著「東黑海山脈」一直探到了「安西都護嶺」南麓。這也就是說,「馬家塞」朝著黑海方向,連海邊都夠不著。

以前的「美、阿、伊」三國到底有多慫,馬超不管,但是現在這地兒既然已經是「馬家塞」了,馬超就絕不可能讓別人堵著自己的家門口,連出海打漁都辦不到,于是便想要奪取靠近黑海的「塞納基」等地。

然而令馬超意想不到的是,還沒等他發脾氣,卡帕多西亞總督「蘇拉」卻先率軍打了過來。

要知道,原本的亞美尼亞和伊比利亞名義上雖然還是安息的屬國,實際上卻早就投向了羅馬。

難道羅馬會養著他們白吃飯麼?

這兩國是要送錢送物,按期上貢的。

尤其是緊鄰他們的卡帕多西亞,得到的好處更是多了去了。

可是現在這兩國卻被馬超給滅了,那些漏網的兩國貴族跑去卡帕多細亞,向蘇拉哭訴著馬超的殘暴,請求蘇拉為他們報仇。當然了,就算他們不求,蘇拉也是要來的,畢竟自家的羊圈跑進了別人的猛虎,這事不能忍。

然而當蘇拉所率領的羅馬軍團與馬超的軍隊一開戰,蘇拉傻眼了。眼瞅著對面射過來一人多長的巨箭,居然「轟轟隆隆」的還會爆炸,任憑兵士們有多麼「堅強」,也擺不齊他們的羅馬方陣。

想啊,馬超都射出霹靂箭了,他們還擱那兒擠在一起擺陣呢,就算霹靂箭的威力不咋地,這會兒不是也能來個「效果加倍」麼?

而後馬超又派出騎兵,繞著羅馬兵士扔投槍。

這個武器是真不稀奇,羅馬軍隊本身也有投槍,而且還是有輕有重,能夠區分遠近的。可惜這會兒兵士們早被炸懵了,誰還顧得上扔投槍?就算有人想要反擊,可是對面又會有多少人盯著呢?

再者,馬超他們所投的投槍,方式不同于羅馬。後者的投槍手都是步兵,站在方陣的第一排朝對面攻擊,頂多是投的時候往前跑幾步。而馬超的投槍手則是騎兵,可以騎在馬上邊跑邊投,就憑這個本事,連溜達一族最著名的「回頭箭」都給干了。

回頭?

要是回頭之時,還沒射出箭矢,卻先瞅見一支投槍奔著自己來了,是不是死之前還得被嚇一大跳啊?

好吧,原本「回頭箭」之所以厲害,其實還需要配合詐敗的戰術,兩軍對戰之時,眼瞅著溜達一族不敵,騎馬猛躥,對手會以為他們要逃跑,便也拼命追趕。而這個時候,騎射比較精湛的溜達一族便會一邊跑一邊回頭射箭,達到「在運動中消滅對手」的目的,甚至于還會將對手引誘到己方提前設置好的埋伏圈,再圍而殲之。

但是遇上馬超,總是「詐敗」變「真敗」,回頭射箭再熟練,還能比騎馬投槍利索?還記不記得閻行當年是如何以弱勝強,槍殺白馬銅手下那員大將的?一花槍探出去,直刺對方脖頸,而後馬向前縱,再把花槍從對方的後脖根拽出來。何況如今馬超手下有許多兵士,本身就是從溜達一族那邊攏巴過來的,騎射之術自然不在話下,就算不能人人都像閻行那樣做到分毫不差,但是也能做到把投槍扔出去,扎在敵人身上,而後等戰馬躥過去,順手把投槍收回來,接茬往外再扔。

回過頭來,再說眼前戰事,眼瞅著馬超所派出的騎兵扔過幾輪投槍,已經抽出了馬刀,開始禍禍羅馬步兵了,蘇拉也想派自己的騎兵上前迎戰。但是早先的時候,羅馬軍隊,兵士們的裝備都是自備的,能夠作為騎兵,養得起馬匹的,必須都是有錢人家的娃。這就說明,甭管羅馬騎兵精不精銳,但是肯定少之又少。

其實羅馬與原本的大漢,情況差不多,面對溜達一族來說,騎兵都是弱項。只不過後來「老塞」當上了羅馬皇帝,使得羅馬軍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卻也使得蘇拉誤以為自己的騎兵很厲害。然而遇上馬超這種專門收拾溜達一族的人來說,蘇拉要是不哭,那才是沒天理。

好吧,蘇拉的騎兵還是有些優勢的,起碼能夠保護著他,躥的很快。

一戰而定「塞納基」,但是接下來的仗,馬超也不太好打,因為靠近黑海沿岸,只有塞納基這一地區還算是比較平坦開闊,使得騎兵可以排開陣勢,進行大規模的攻擊。如果再向南向西的話,就需要翻過「小安西都護嶺」,進入到「東黑海山脈」那些山區之中。在那些地方,可不好用騎兵對付步兵,並且,蘇拉也並沒有徹底失敗,因為他還有強大的羅馬海軍……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