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79章 出了名的南升米

第879章出了名的南升米

……………………………………

對外說出來都是「東方艦隊」,其實王凌這一次所率領的是東方艦隊下轄的「舟山艦隊」的力量。早些年的時候舟山那一片是歸「第二水軍」守御的海域,後來大漢的海線越來越長,海軍改制之時才將其劃撥到了東方艦隊轄下。

話說舟山艦隊開進了「東熱灣」,魏延也率領第六軍由倭州向瀛州而來,這是典型的「水陸並進」。當然了,這種打法究竟是不是恰當,暫且不提,但是它在局面上的確擺出了水陸並進的態勢,能夠給予「敵人」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壓力。

其實公孫瓚看得明白,如果朝廷真的是要攻打瀛州,道阻且長,又何必從倭州出兵?直接用海軍攻擊瀛州靠海的幾塊平坦之地就好了嘛。平坦之地,人多錢多,只要一仗打下來,敵人就算鑽進深山老林之中,除了被慢慢的困死餓死,或者是被野獸咬死,還能有啥好辦法?

而現在這個「水陸並進」,其實是朝廷在嚇唬自己,又或者說,是在「沒事找事」。只要自己沒扛住這份壓力,只要自己還了手,那可就成了朝廷叛逆了。可關鍵的問題是,如果自己一直不還手,朝廷的兩路兵馬就會一直「訓練」,結果豈不是要將瀛州拱手相讓給朝廷?

公孫瓚發愁,對于朝廷使出來的這一招陽謀,根本無法破解,然而公孫續沒看透這里邊的道道,早就急不可耐了。

因為這些年公孫瓚專注于奢華享樂,很多事情都交給公孫續和手下們去處理,所以在眾人的眼里越來越像一個「廢物老頭」。而公孫續年輕,抱負遠大,總想著將來等自己能夠當家作主了,就去把倭州拿回來,而後自立為王。反正倭、瀛二州孤懸海外,大漢朝廷就算前來征討,也是遠道而來,自己有信心與大漢一爭高下。

眼巴前,東方艦隊不是已經進了「東熱灣」了麼?

除了「欺人太甚」之外,公孫續居然還覺得自己瞅準了絕佳的戰機。假如自己能夠封鎖住「東熱灣」,將東方艦隊包圍在其中,一戰而勝。除了能夠搶奪戰船,增強自身的實力,大大震懾大漢朝廷之外,自立為王也能夠變成「順理成章」之事,到那時,只怕自己的老爹想不答應也不行。

于是乎,公孫續沒顧上和公孫瓚打招呼,還真就這麼做了,並且率先向東方艦隊發射了霹靂彈。

「東熱灣」入口最窄之處不足二十里,但是里邊橫寬能夠有三四十里,縱深近百里。這一片海域雖然不大,可也足夠東方艦隊與公孫續周旋一番。尤其是追魂炮一響,公孫續率領的瀛州艦隊立刻就被打懵了。

原本公孫續膽敢向東方艦隊開火,底氣便來自于自家的艦隊與那些霹靂彈、霹靂箭,然而哪曾想到,雙方這一開火,才發現自家的那些玩意根本夠不著人家的戰船。更悲催的是,公孫續本人在這一場雖然不大,但極其慘烈的海戰之中,也被追魂炮送回了老家,只是不知道他是否能夠「魂歸故里」。

海戰過後,東方艦隊派出小艇,開始搶灘登陸,兄弟們除了強弓硬弩與掌心雷之外,後邊居然還裝備了火槍隊。「東熱城」就是「東熱灣」附近,所以只要漢正軍登陸,緊接著便是攻城。

原本

公孫瓚便沒有斗志,得知公孫續已經陣亡的消息之後,便將自己那些小老婆、女生口們都召集在一起,而後縱火焚燒了自家那所絕對算「瀛州第一」的奢華大宅。

唯一可嘆之人,大概就算是關靖了。原本還在拼命地守御「東熱城」,可是看到公孫瓚的大宅起火,悲憤之下,竟然大開城門,從里邊沖殺了出來,而後便被火槍隊的兄弟們當成了訓練的靶子。

「東熱城」破之時,公孫瓚的大宅也燒的差不多了,唯獨「靖倭神廁」因為是污穢之地,偏于一隅而得以幸免,也使得漢正軍的兄弟們「有幸」窺得公孫瓚的一點奢華。

王凌很憤怒,想把「靖倭神廁」炸掉,但是作戰參謀雲航說︰「別呀,隊長。咱把它留著,回頭看誰來這兒磕頭,咱就知道誰是矮矬土著以及他們的鬼子鬼孫了。」

「雲航」如此說,也不全是笑話,因為現在瀛州出現了一個令人費解又有點好笑的情況。

先前不是說公孫瓚性情暴虐,動輒滅國,然後就成了「日照大神」了麼?

現在雖然公孫瓚父子都已經死翹翹了,但是那些把公孫瓚當成大神的矮矬土著還不願意接受這個事實,非說公孫瓚是回天上繼續當神仙去了。

于是乎,有的矮矬悲痛欲絕,如喪考妣,有的矮矬嚷嚷著要為公孫瓚報仇,還有的矮矬更狠,切開自己的肚子表忠心,非要跟著公孫瓚一起回天上當神仙,享福去。

這種情況出現在魏延那邊,就更煩人了。原本他們走的就是山路,又遠又不好走,可是那些要為公孫瓚報仇的矮矬們還時不時的偷襲一下,總想找他們的麻煩。後來魏延也是急眼了,直接下令,馬肚子以下,凡是比狗高的,都給我屠了!

粗話的,老子還不信了,沒有公孫瓚,你們這幫矮矬是不是就以為大漢沒狠人了?

然而魏延也沒能料到,自己這個話還真是說早、說大了。

…………

話說當年彌彌麻那所率領的那個「倭地使者團」之中,與「都市牛利」一樣比較出眾的還有一個小男娃,原本叫作「難升米」,後來改姓「南」,但是還叫作「升米」。這是因為他在洛陽讀書識字之後,知道了「斗米養恩,擔米養仇」的道理,要讓自己記住大漢的恩情,同時告誡自己努力向上,不能只依賴別人的幫助。

為了出人頭地,後來南升米報名入伍,被分配進了「百姓警衛隊」,還被調去了華亭郡。華亭可是直管九郡之一,朝廷對此地的開發力度,差不多幾天就變一個樣兒。南升米心里還想著,按照大漢本地退伍的原則,將來自己要是能夠留在華亭生活,那可真是太美了。

更重要的一點是,離開洛陽,離開那個所謂的「倭地使者團」,在華亭,根本沒有人知道南升米原本是從倭地來的,除了覺得這個年輕人個頭有點可惜之外,其他方面還都挺好。

然而這一次,朝廷收回倭、瀛二州,需要調後續部隊前去維護當地治安,南升米竟然也在被調之列,原因就是南升米會倭州那邊的話,派他過去能夠有利于開展工作。身在華亭的這些兄弟們不知道其中的內情,還紛紛恭喜南升米高升,然而南升米的內心既羞憤又委屈。

自己努力了這麼多年,就是想變成一

個堂堂正正的大漢國人,可是到了關鍵時刻,還是被人「揭了老底」,難道自己還不像一個大漢國人麼?

隨後,南升米奉命來到瀛州,可是剛一下船,心里的火就上來了。

別忘了,南升米原本可是「倭地」之人,與現在的瀛州算不上老鄉,但是看著瀛州這些不懂人事的矮矬土著,一邊心里厭惡無比,一邊又覺得就是他們連累的自己沒面子!

魏軍長那個命令是怎麼說的來著?

結果可好,警衛隊里有一個南隊長,在平定瀛州叛亂,清剿山中匪寇之時,那是出了名的狠辣。別說那幫矮矬土著有沒有狗高了,連狗看見南升米都嚇得小腰一塌,趕緊臥在地上,生怕自己比狗高……

這事兒鬧到後來,身在瀛州的海軍、陸軍都知道了南升米的大名,一起豎大拇哥……看樣子,警衛隊的兄弟們也不是吃素的呀……送給你們,大寫的服!

…………

漸漸地,倭、瀛二州終于消停了下來,作戰參謀「雲航」還向永安宮交了一份作業,說是長尖尖島太大,這就造成了瀛州大、倭州小的局面,難以發揮相互牽制的效果。不如順著「伊吹山」與「靈仙山」一線,將長尖尖島一分為二,西部劃撥到倭州,東部仍屬瀛州。另外,在二州的結合部,還有一塊平原,可以在這里設置一個朝廷直管郡,如此便能形成三足之勢,有助于維護地方穩定。

劉雲遠航還在學習階段,但是給出的方案還算靠譜,畢竟那幾座小島如果能夠分出勢力均衡的幾等分,別說是對大漢了,就算是對于整個世界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再者,劉漢少也不想打擊劉雲遠航的積極性,免得這娃又愁眉苦臉地說自己不樂意當皇帝,所以便允準了他的提議,並且將準備設置的那個直管郡命名為「知愛郡」,希望將來生活在那片兒的人都能夠知道世間還需有仁愛之事吧!

…………

回過頭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公孫瓚父子的覆滅,居然還使得離車復國之事大大加快了進度。之前蔣干奉命前來「南二」宣詔,說是離車與艾克查特拉都是忠于大漢的藩屬,大漢本應庇護他們,使他們能夠安享喜樂,怎能無緣無故覆滅其國?

這話劉備就不愛听了,當初我猶豫之時,不就是你蔣子翼這位大漢天使明里暗里的告訴我,說是攻打離車沒事,還算是為大漢開疆拓土麼?結果可好,我費了那麼大的勁兒,調動那麼多兵馬,甚至連沙摩柯都折在山上了,你現在卻告訴我,離車忠于大漢,要讓其復國?

蔣干把臉兒一抹,來了個死不認賬,還說「南二王」,您可不能亂說話啊。當初我奉命出使貴霜,是為了調解貴霜王與茲州牧之間的矛盾,就是擱你們這兒路過一下,咋可能挑唆您去攻打離車呀?

再說了,當初離車被您打的退守上山之後,還舉出過咱們大漢的漢旗,足見忠心嘛。是不是您無視離車的忠義之舉,還堅持要打上山去的?

這事可給劉備整的,就好像生吞煮雞蛋,還噎著了嗓子眼似的,想咽,咽不下去,想吐,吐不出來。更可氣的是,蔣干居然還完全無視了劉備「心酸而不失委屈」的熱淚,甚至好像發出最後通牒一般,直接問劉備︰「南二王,您到底奉不奉詔?」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