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想了想,道︰「大哥,其實說句不好听的,河北之亂,亂于我們師出無名
之前的口號是清君側、誅殺楊國忠,現在朝廷一紙檄文就戳破了窗戶紙,讓我們十分被動啊!」
這話很是直白,也就是史思明說,換個人安祿山都是得發火。
安祿山緊了緊眉頭,道︰「事已至此,我們總得商議個對策出來。」
高尚一向喜歡攀高,趁機進言道︰「大人,既然朝廷已經布告天下,說我們是叛賊,這對我們大為不利!如此下去別說收攏人心,時間一久人心都要散了!
要聚攏人心,就得有個強力的理由,讓兄弟們有目標、有底氣才是。
因此,屬下以為,與其這麼被動,不如大人您親登大寶、自成天下,那樣一來,我們與長安便不是君臣關系,而是對等的勢力爭霸。
我們手握二十萬兵馬、佔據洛陽以東的半壁江山,足以稱霸天下!」
高尚的話說的鏗鏘有力,其余將領卻未有一人言語,而且面色平靜。
安祿山心中一動,不禁道︰「怎麼,你們怎麼也是這個意思?」
既然安祿山問了出來,史思明幾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後齊齊跪地,大喊道︰「請大人承天命、遵民意,榮登九五之位!」
安祿山聞言出奇的安靜,因為,他也是這麼想的
天寶十五年冬月,安祿山在洛陽宣布稱帝,建立燕國,年號聖武。
消息傳開,舉國震驚!……
朔方軍鎮以東,雲中以西某地;
安祿山的叛軍渡過黃河圍攻潼關,為了牽制叛軍兵力,郭子儀上任朔方節度使以後第一時間向東進軍,包圍了叛軍轄下的雲中地區。以攻為守,確保北方門戶的安全。
「將軍,安祿山稱帝了!」
林凡拿著一紙文書,跳下戰馬,快步奔入中軍大帳。
郭子儀見林凡進來並沒有驚訝,哼笑一聲道︰「安祿山不稱帝,他的那班手下是不可能繼續為他賣命的。」
林凡微微一怔,不禁笑道︰「原來將軍早就猜到了。」
郭子儀道︰「這些不是最重要的,我所擔心的另有其事。」
說完嘆了口氣,接著道︰「安賊初登大位,急需一場勝利為自己正名。潼關有哥舒翰,還有二十萬大軍,要打很難。現在就怕安賊把目標定在河北,那樣的話顏杲卿他們就危險了。」
林凡收斂笑容,輕嘆道︰「顏杲卿和顏真卿既然敢帶頭起事,一定也做好了為國盡忠的準備。叛軍防守嚴密,又有騎兵可奔襲,我們愛莫能嗯?」
林凡剛想說愛莫能助,突然愣住了。
「怎麼?你有辦法?」
郭子儀問道。
林凡沒有立刻回答,沉思許久,對郭子儀道︰「將軍,雲中叛軍雖眾,卻不敢輕出。我們包圍雲中亦不敢輕進,如此相持不下並無益處。
屬下以為,我們應該上書朝廷,撤兵回朔方,讓賊人放松警惕,然後暗中引一萬人馬出井徑關、奔常山,支援顏杲卿!
有我朔方軍和常山守軍互相配合,定能將叛軍阻擋在常山以南。而北面,有諸郡近二十萬義軍為後援,可保無憂。
如此一來,西有潼關、北有常山,叛軍進不得、退不得,不出半年,必亂!」
郭子儀听罷沒什麼表情,林凡有些尷尬,以為自己說的不對
誰知安靜過後郭子儀哈哈大笑,道︰「你再也不是洛陽街頭一坊丁了!
這個辦法的確不錯,原本不可行,現在有顏杲卿在常山,足可一試!」
說完,郭子儀笑眯眯的望著林凡
林凡被看的有的發毛
「辦法是你想的,支援常山的任務,交給你如何?」郭子儀笑問道。
林凡連忙搖頭,道︰「不不不,屬下也就動動嘴,真要上戰場可不成」
接著林凡一笑,說道︰「不過屬下可以向將軍推薦一個人︰李光弼!」……
近一個月後;
朝廷的回復來了︰
一、著朔方節度使郭子儀率大軍返回朔方,伺機攻略洛陽;
二、任命左郎將李光弼為河東節度使、宛秀軍副軍使林凡假兵馬使,率一萬朔方軍出井徑關入河北,平定河北叛軍。
朝能夠同意郭子儀的奏疏,林凡和郭子儀早已料到,但他們沒料到林凡也被派到了河北,而且還是臨時的兵馬使,權力可不小。
二人猜測應該是太子從中運作,具體原因不詳,但可以相信,一定是有另外的目的。
沒辦法,旨意既到,立刻就得開始執行了。
三日後;
李光弼和林凡率領一萬大軍突然出現在井徑關口,守關的叛軍一直以為朔方軍已經撤走了
或許李光弼已經默默無聞了太久,他早就等著一鳴驚人的這一天。
就在守關叛軍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一萬大軍已經破關而入。
朔方在守、潼關在守、太原在守,整個大唐都在被動防守
當李光弼和他的一萬大軍出現在廣闊的河北大地時,朝廷終于第一次掌握了戰場主動權。 ……
可惜
林凡的設想很好,朝廷的決策也難得英明一回,但是時間還是來不及了…
安祿山正月初一在洛陽稱帝、建立燕國;
只間隔不到一天,正月初二的時候,史思明和蔡希德便率領平盧軍北渡黃河,殺到了常山城下!
面對城下突然殺到、黑壓壓望不到盡頭的平盧軍,顏杲卿仰天長嘆。
他已經猜到了結果,但沒有浪費時間去感傷,因為他還要為後面的隊友爭取布防的時間。
在派出下屬就近往太原求救之後,六十四歲的顏杲卿登上城樓,懷著一絲希望指揮守軍堅守城池。
然而;
在實力面前,正義與邪惡是平等的。
上天不會因為你是好人、他是壞人,就給你個無敵外掛。
最終,在堅守六天以後,常山陷落。
六天,太原的王承業沒有派出一兵一卒。
王承業搶了顏杲卿幾人的功勞,本就想殺人滅口,常山被叛軍攻陷他求之不得,怎麼可能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