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快過年了,大家應該都要高高興興的。

但我發現有些人就很奇怪,看個小說也要跑到評論區留言辱罵選手(已被刪除),以前我可能會選擇去對線,但現在刀圈的風氣已經把我煉得足夠強大了,只是覺得好笑。當有人下場以游戲水平為由與之辯論時,它們又神奇地搖身一變,從小丑變為律師。

「評價冰箱還需要我自己制冷嗎?」

這種說辭似乎總是能利于不敗之地。

生產商生產冰箱的目的是為了服務顧客,顧客當然有資格去評價。

演員主演影視作品是為了娛樂大眾,大眾自然也有資格去評判,只是心中標尺不一。

職業運動員不一樣,什麼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我們這個職業,為了這個群體,為了誰誰誰,那些都是大框架和情商。歸根究底,還是為了自己。

大放厥詞的觀眾就是純粹的看客,他們當然有權力去評價,畢竟嘴和手都長在自己身上,但是沒有資格去評判,「評判」需要保持中立,不帶一絲感情色彩,並且有一定的資質標準。噴子的資質……嗯……可能,說不定是某個成功人士特意來網絡上體驗生活也不一定呢。

說句難听的實話,家人、朋友、隊友、教練甚至隔壁一百年不交流的鄰居的一聲問候,都比網絡上的言論(無論是來自粉絲還是噴子)來得真實有力。

所有的現役職業選手,無論有沒有Ti冠軍,無論一二三四線,不靠這個吃飯,不會端著飯碗對著電腦的另一端搖尾乞憐。

哈,跑題了。不聊這些晦氣的,這次開單章的目的,有四個。

一︰和各位讀者(衣食父母)匯報一下近況。

身體還不錯,耳朵恢復得也可以,親身血淚告誡大家少戴耳機。

二︰關于之前和DOTA2官方的接稿。

有讀者應該還記得我和DOTA2官方接的那個小說稿子《神諭》,在這里提一下。當時和官方的工作人員商量好的是一篇三百,給的是完美點卡(此處小小吐槽一下),每篇的字數不限。當時想著不能太寒磣,就自發按照一篇5K-7K左右的標準來了。前兩篇還可以,後面水友反饋不怎麼熱烈,官方微博也從一周一發變為一個月一發,詢問得到的反饋說是「質量沒問題,事情太多了管理微博的工作人員忘了。」再後面就是本子和Ti了,等官方發第四篇的時候,我第八篇都寫完了。

最後的結果呢,就是官方發了一半的稿酬(前四篇),後四篇至今沒發完(官方發到了第七篇),我呢也沒去要剩下的稿酬,一來是和我對接的那個工作人員挺不錯的,就不想和她聊這些。二來我的本意也不是靠這個去賺錢。整整八篇大約5W的字數吧,即便拿滿了也只有兩千,我另外接的一個劇本,6萬字稿費8K,一本短篇4萬字稿費1W5,靠寫dota2小說賺錢大概只能喝西北風了。

我不想搞得是我在催著官方發一樣,所以主動申請腰斬了,雖然我還很用心地去查了各種資料、努力修改遣詞造句、檢查錯別字,但大概還是功夫不到家,那就不繼續丟人現眼了。大家有興趣可以去官方微博搜搜看。

親身經歷過後,完美官方對待DOTA2創作者的態度怎麼說呢,感覺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妥妥的雞肋。一些媒體網站比如B站上的一些dota2同人作品,那質量我都不忍心吐槽,甚至一些用戶靠帶節奏剪視頻都能博流量恰爛錢,有時候不得不感嘆不是DOTA2的創作者實力不夠優秀,而是優秀的同人創作者都不搞DOTA2了。

此處再次向HOHO哥、dota中文wiki、木木愛畫畫等優秀創作者致敬。

三、本書的後續

這本《翻盤》會繼續寫下去,過年這段時間里應該會把書中的Ti7結束掉,更快投入到下一卷。然後我還會抽空把前文的一些東西小修一下,刪掉一些尷尬的對話或者情節,之前還有幾個設定被吐槽(比如dy和Fade在同一所大學突然出現),確實太過巧合,當時考慮的時候有些隨意沒過大腦,之後會盡量嚴謹一些。

PS︰截止Ti7為止,書中的比賽版本為7.25。

四、粉絲群之類

粉絲群之前說要搞,但考慮到近年來刀圈的風氣太暴戾,就不搞了,等全書完結了,可能會搞一個。那個官方招募的作者群就混進了一些挺惡心的人,比如那個線上罵人A畜線下解說啞火的譚雅,和這種人打交道不舒服,就把群退了。

所以我現在的狀態是,卸載了MAX等各種DOTA2社交APP,微博只關注一些職業選手和HOHO哥,看直播和錄播都關閉彈幕,想打游戲了就找幾個朋友開黑打打魔獸和dota2,日常看看實體小說和碼字。

生活美滋滋啊,兄弟們。

春節快到了,先提前祝老哥們春節快樂!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