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過了半個月,李軍發現每天晚上算賬時,除去成本,利潤似乎越來越少了。他起初以為是店里買菜的成本增加,跟陳虹商量之後,陳虹也看了看,發現采購成本並沒有超出,也不禁很是疑惑。
這天晚上,關門之後,陳虹和李軍一五一十算完賬,決定好好總結一下。陳虹首先說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面館做了一個多月,目前這樣子,應該算是最真實的銷售情況了,畢竟任何門店,剛開始來的顧客,大家都是蹭新鮮感,說白了就是覺得新開業來嘗鮮。這一類顧客,不能算是門店的穩定消費者,他們很大一部分人,是帶有投機心理來消費的。等一段時間過去了,這類投機顧客不來了,或者來得很少了,過了沖動消費期後,留下的、能穩定來消費的,這才是店里的實際有效消費顧客。
通俗講,這一個月基本就是大家的消費適應期。一個月之後,大家沒啥新鮮感了,或者說有些人吃了這里的面之後,覺得也一般,或者吃膩了,再來的頻率低了,于是,倆人就自然而然發現利潤少了不少。但實際上,現在體現出來的利潤,才是最真實的利潤。
李軍听完陳虹的分析之後,若有所思地皺了皺眉,說︰「陳虹,咱們也別灰心,這不才剛做了一個月嘛。我相信,只要咱們好好做,這個店,一定會做好。」
陳虹坐在桌旁,一只手撐著自己的腦袋,說︰「那你有啥建議麼?或者說有啥招數能讓咱們店做得更好。目前這個情況看,這個點肯定沒辦法做大做火。如果不能做大做火,那我們做這個店就沒太大意思,畢竟咱倆是年輕人,不是靠一個店混吃等死混日子的。咱們還是想發點財賺點錢的嘛。」
李軍端起差別,喝了一口茶,說︰「我暫時沒想到。」
陳虹想了想,說︰「你看,咱們現在味道基本是穩了下來,沒太大的變動,只是偶爾會有些不穩定,沒關系,接下來慢慢調整肯定會穩定下來的。然後店里的流程之類的,這些也基本熟悉起來了,接下來會慢慢穩定下來,只要穩定下來,問題不大。但是,需要大招數。」
李軍說︰「說說你的想法吧,別賣關子了。」
陳虹說︰「咱們店從長遠看,比如過半年,大半年的,咱們也是老店了,味道技術之類就穩定了。和所有面館差不多,沒啥吸引人的。我想的是,咱們在銷售技術、銷售思維上,應該創新一下。」
李軍說︰「你真是急死人,直接說吧,你有啥創新。」
陳虹說︰「咱們這個店,既然在學校門口,距離學校最近,顧客基本是學生,想吸引學生,就得搞活動。」
李軍說︰「搞啥活動?」
陳虹說︰「這個你別擔心,我最近也關注到,現在大學里,各種講座活動,啥詩歌會之類的,太多太多。咱們隨便確定一個主題,然後定個時間,在店里搞討論會、交流會,一定能打響名氣。」
李軍說︰「那你搞活動,咱們還營業麼?」
陳虹說︰「這個不確定。可以營業,可以不營業,正好每周休息半天,未嘗不好。」
李軍又說︰「陳虹,那這些活動主題啥的,你哪里來呢?」
陳虹說︰「李軍,我去過南方呆了幾年,我知道那邊比咱們這里發達太多,我隨便找個主題都能成。這個不必擔心。咱們時間就定在每個周六下午。周六上午我便收拾面館,店里也不需要大調整,保持整潔就行。」
李軍盡管心里有些不確定,但想到陳虹既然都自信心滿滿,自己也就跟著放手去做。
周三周四,陳虹便去買了一塊小黑板,立在店門外,上面用粉筆寫著講座這事。不少同學吃面看到了,紛紛問她具體是啥活動。陳虹都一一作答。
其中正好有個中文系的學生會同學不太懂,追著她問個不停。陳虹索性詳細介紹說︰「咱們這個面店,一面做生意,但是又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面館。我還想將咱們門店打造成蓉都的一個知名文化地標,類似任何一所大學里的英語角,又不同英語角。咱們這里什麼都可以討論,只要不違法的都可以。這些討論交流的主題,面館自己確定也可以,你們學生有合適的人選願意來,也可以的。這里歡迎所有有趣的年輕人來交流。」
同學又問︰「不收費麼?」
陳虹說︰「不收任何同學的錢。當然有商家願意來贊助,我也可以考慮收商家的錢。」
同學滿意地笑笑,說︰「虹姐,我一定回去,在系里好好幫你宣傳。你們這周的主題確定下來沒?」
陳虹說︰「基本定下來了。初步定為《我畢業為什麼去南方?》,主要是以我個人的南方闖蕩經歷,分享給各位想南下打拼的同學。」
同學說︰「虹姐,這個主題好。我估計很多人喜歡,這樣,我回中文系,給我的同學都說說。」
陳虹連聲說謝謝,順手在門口的小黑板上寫下︰我們不僅僅賣面,也賣思想。
周六上午,她早早來到店里,一個人將店里收拾得妥妥帖帖,又準備了好幾瓶糖開水。李軍來了一看,驚訝不已,說︰「陳虹,你這是做好了大戰一場的準備呀。」
陳虹笑著說︰「別想太多了。就是一次正常的交流而已,跟同學們聊聊,跟年輕人聊聊,看看他們心里在想什麼,這樣也是讓我們自己與社會不月兌節嘛。」
李軍說︰「那你準備好了沒?怎麼講?講哪些內容?」
陳虹說︰「還用你提醒麼?肯定準備好了。」
因為下午要搞交流講座,所以上午店里沒有開火煮面,中午倆人就找了一家飯館,炒了兩道菜吃了午飯。回到店里時,店門口已經不少同學等著的,陳虹見眾人來了,趕緊開門招呼大家,安排大家做好,又請學生會那個同學幫著給大家倒糖開水。
不到下午2點,店里已經擠滿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