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的時候,陸天宇很早就起來了,洗漱一番之後,穿上了一身干淨體面的衣服。
張芸昨天晚上和沈如玉睡在一起,一雙眸子霧蒙蒙的,看起來嬌俏可愛,溫柔非常。
她最近一直黏在陸天宇身旁,惹得沈如玉不快也並未多說什麼話。
一副綠茶表現,沈如玉雖覺煩悶,卻無可奈何。
畢竟她不能在陸天宇面前表現出來不樂意。
沈如玉一雙淡漠的眸子,掃視過穿著淡藍色百褶裙的張芸,心中煩悶更甚。
穿的如此清純動人,是給誰看呀?
「今天要是沒有事情的話,你們就跟我一起去工廠吧。」陸天宇用手弄自己的衣領,昨天剛洗的頭發看起來很干淨。
一幅純正陽剛之氣。
張芸望了一眼陸天宇,心中小鹿亂跳,眉宇彎彎,朝陸天宇問好。
陸天宇淡淡一笑,並未多說什麼,帶著兩個女人踩著泥濘的沙土,到了工廠。
陸天宇在來的路上鞋子有些微微的髒,他猶豫著要不要給村子修一條水泥路。
眾人來工廠上班,就不必踩著泥濘的土地了。
陸天宇所做之事家喻戶曉,尤其興辦工廠,以一己之力投入錢財,只為報效村子。
尤其是村中老人,更是對陸天宇夸贊不已,甚至有許多女兒家,想要嫁給陸天宇。
工廠外面已有多人等候,只見烏泱泱的頭顱,人群攢動。
村長見陸天宇來了,快步走上前去迎接,陸天宇連忙上前,扶住了村長,說了幾句討喜的話。
「多日不見你,心中著急萬分,我搞了一個開場儀式,算是一個起始點。」村長模了模下巴白須,被太陽曬得微微眯起的眼中滿是笑意。
此時高台之上有一紅色綢帶,陸天宇明白就是剪彩儀式,心中了然。
「陸小神醫,講兩句吧…」村子中德隆望重的老人一雙眸子之中滿含熱情。
有人喜歡就有人嫌,所謂樹大招風,陸天宇並未多說什麼,隱隱約約可以看見站在後面的幾個青壯男子眼含鄙夷和不滿。
陸天宇微微嘆了一口氣,並未多說什麼,然後拿起剪彩的剪刀,和村長共同將綢緞給剪斷了。
工廠的開場儀式就此開始,隔壁村借來的大喇叭唱著「今天是個好日子」。
聲音有些大,村長上前搗鼓搗鼓,聲音終于小了一些。
「上去說會話吧。」村長戳了戳陸天宇的腰,小聲的在陸天宇身後說。
盛情難卻之下,陸天宇上前站在那桌子面前,將剪刀輕輕放下。
「只要有我在,就會讓村子發家致富的。」陸天宇鏗鏘有力的說。
站在末尾的那幾個年輕人似是終于忍受不住了。
「你說會帶著村子發家致富,也不見你有多麼的厲害,之前魚塘不就被地震毀了嗎?」一個戴著鴨舌帽的年輕人說著。
「沒那個本事就不要養魚。」
另一個戴著兜帽的男人說,他們兩個人看起來很面熟,陸天宇是認識的。
是村里的幾個混混,從縣城里打工回來了,見到陸天宇發了財,本來想問陸天宇要一些錢花花,卻一直沒有機會。
他們也知道陸天宇不害怕他們,一時之間找不到要錢的好辦法,整個人都不好了。
「那幾個人不要添亂。」陸天宇冷冰冰的說著,一雙冷目之中滿都是冷漠。
他對于這種游手好閑的混混向來都沒有好感,什麼都不會做,卻還想要不勞而獲。
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
那幾個混混見到陸天宇這麼說,掂量了掂量手中的棍子,人群自然留出一條道,他們順著這條道路到了陸天宇面前。
手中的棍子仔細一看,是鋼制的,要是被鋼棍打一下,一定會頭破血流的。
陸天宇微眯起眼楮,從袖中滑落銀針,心想若是這幾個混混動手,他絕對不會手下留情。
「我現在給你們一個機會,往後轉,然後離開。」
陸天宇計算混混到他面前的距離,太乙神針已經蓄勢待發。
混混听到陸天宇威脅他們,紛紛哈哈大笑,根本不把陸天宇放在眼中,說了一些侮辱陸天宇的話語。
陸天宇只是靜靜听,臉上含意味深長的笑意。
混混不懂陸天宇為何而笑,一時之間僵持在那里,莫非陸天宇有什麼獨門秘籍嗎?
「今天不給我們萬數塊錢,我們就不會離開。」混混一副嘲弄的神情說,他們坐在那台階上,把玩著手中的鋼棍。
陸天宇輕蔑,他又不是沒有被人威脅,面前在縣城呆久了的小混混根本算不了什麼。
表示根本就不想把他們放在眼里,幾個小混混抄起家伙就要朝陸天宇打去。
袖子之中太乙神針出手,只見幾道寒光閃過,幾個小混混倒在地上捂著自己的心髒長跪不起。
他們眼中全是駭然之色,他們看到了面前神醫手中銀針出鞘。
為首混混跪在地上,卻怎麼也站不起來,一站起來,肚子疼痛非常。
他跪在了地上。
「神醫神醫我們錯…」為首混混擦著額頭冷汗,渾身顫抖。
村長走上前去,說都是同鄉,讓他們道個歉就行了,要不然弄得大家都不好看。
陸天宇點點頭,說讓混混跟他鄭重道歉,否則絕不解開穴位。
混混雖然知道裝逼誠可貴,生命更重要。立馬跟陸天宇誠懇道歉,並且表示自己再也不敢了。
話到這里,陸天宇嘲諷的看著他們,又說了幾句補刀的話語。
「你們不是很牛逼嗎?」陸天宇輕聲說。
「我們錯了,我們真的錯了,再也不敢了,對不起,對不起…」混混疼得雙腿抽搐。
陸天宇輕蔑一笑,然後拔出銀針解開穴位,有一個混混拿起鋼管來想要打陸天宇,被為首的混混呵斥而止。
幾個混混沒有面子了,落荒而逃,倉皇的就像是一只過街老鼠。
眾人哈哈大笑,嘲諷之語迭出,陸天宇擦拭好銀針,又放到了自己的袖子之中。
他接著剛才的話語繼續說下去,表示有自己的一口飯吃,就不會餓著村民,只要村民們肯踏實能干,他就願意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造福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