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六章 三叔的來電

薛國強原本也覺得互聯網這項發明非常偉大,但還沒有達到如此高的認識,李楓對互聯網的評價,已經把它上升到人類文明轉折點的高度了。

「妙,妙,妙!」薛國強一連說了三個妙字,他今年四十五歲,在高校從事科技研發和教學工作已經快二十年了,對于科技的敏銳感比常人強十倍都不止。

但是听了李楓的話,仍舊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這種感覺還是十多年前,自己與導師暢談時才能偶爾感受到的。

「你今年十七歲?」薛國強說道,「我怎麼覺得你的認知水平遠遠超過了十七歲,二十七歲都不止。」

薛國強說得一點沒錯,李楓已經三十三歲,而且腦海里有未來十六年的認知。

「叔叔過獎了,我只不過是瞎說。」李楓道,「不過我辦網吧的意圖是非常堅決的。」

「好,那我一定支持你。你所說的網吧充值卡系統,目前公司里雖然拿不出現成的,但是我這幾天帶領團隊多加幾個班,爭取十天之內,把網吧充值卡系統的硬件和軟件都制作出來。」薛國強說道。

「那就辛苦叔叔了。」李楓道。

「嗯。」薛國強點了點頭。

他隱隱然覺得,李楓這個小伙子絕對是一塊好料,如果精心加以雕琢,日後必成大器。

薛國強現在周圍的那幫人,不是像大股東羅向東那種唯利是圖的商人,就是一些胸無大志混退休的所謂教授專家,沒有一個能真正跟他談談未來的科技和行業發展趨勢,讓他覺得有點孤獨和無聊。

沒想到突然冒出了李楓這麼個頗有想法的小伙子,令他耳目一新。

李楓走了之後,薛國強拿出手機,給女兒薛瑩瑩打了個電話︰「喂,瑩瑩啊,你的同學李楓平時在學校成績怎麼樣?」

「爸,你問這個干什麼?」薛瑩瑩感覺有些奇怪。

「你回答就是了。」薛國強道。

「成績中游偏上吧,平平無奇。不過最近他的腦袋被車撞了一下,突然變得有些特別,現在都快成全校的焦點人物了。」薛瑩瑩說道。

「還要成焦點人物?」薛國強一愣。

「也不是什麼好事。上次他去網吧被田老師抓到了,據說為了這事跟蔡校長頂嘴,所以被罰在周一晨會上向全校作檢討。」薛瑩瑩說道。

「這麼點事要當著全校師生檢討?你們學校在搞什麼飛機。」薛國強哭笑不得,不過他倒很想听听李楓到底會作什麼樣的檢討。

憑薛國強教書近二十年的眼光,李楓絕對不一般。如果他是個普通學生,絕對不可能有剛才那樣的認識。

听薛瑩瑩說李楓的腦袋最近撞了一下,難道是突然開竅,打開了大腦某些休眠區域?

薛國強暗自點了點頭,的確有這種可能。看來李楓這個小伙子一定是開啟了某種智能,所以年僅十七歲就能有這樣獨特的認知。這是稀有人才,一定要好好培養!

……

父子倆都不在家,屋子里顯得有點冷清。張貴瀾洗完了衣服,開始準備午飯。

嘟嘟嘟……

電話鈴聲響起,張貴瀾走到客廳接了電話︰「喂。」

「嫂子,我是萬華。」李萬民的弟弟李萬華打來了電話。

「喲,萬華啊,是找你哥吧?他早上出去了,中午才回來。」張貴瀾說道。

「嫂子,最近哥是不是在做別的生意?我這廠里的毛絨玩具他也沒有進貨。」李萬華問道,「前兩天我打電話給他,跟他說廠里出了幾個新款,他似乎也不感興趣。」

李萬華給李萬民供貨,其實他也是有提成的,再加上他是玩具廠的小股東,也非常希望玩具能打開銷路,賣到城里來。所以這段時間,他跟李萬民的聯系很緊密。

「我也不知道他在干嘛,一大早就出門了,問他也不說。」張貴瀾道。

「哎,嫂子,我們這個廠子,現在產品銷路非常差,庫存已經積滿了。」李萬華嘆苦經道,「最近大家決定再降價20%,但還是賣不出去,再這樣下去,恐怕這個廠子要辦不下去了,真是叫人著急啊。」

「我們毛紡廠前幾年就是踫到這種情況,庫存積壓太厲害,現金流斷了。最後廠子撐不住,只能改制。」張貴瀾說道,「說是說改制,其實就是賤賣給了大老板曹建國,他只花了一千三百萬就買到手,賺得連親娘都不認識了。」

「我怕我們村這個村辦企業,最後也要走上這條路啊。」李萬華不無擔憂地說道,「嫂子,我想明天來趟城里,找哥商量商量。」

「也好,明天過來吃飯。」張貴瀾道。

張貴瀾掛了電話,皺了皺眉頭,李萬民這兩個沒出息的兄弟,來找他除了借錢,就沒什麼好事。

現在自己家里已經非常窘迫,李萬民很快也要下崗,等到雙職工全下崗,家里別說是接濟親戚了,自己連吃飯都顧不上。

想到這里,張貴瀾長長地嘆了口氣,這日子過得真叫一個揪心吶!

中午父子倆回到家,張貴瀾端上飯菜,臉色似乎有點不大好看。

「怎麼了?」李萬民端起飯碗,看了張貴瀾一眼,不由問道。

「你鄉下那個兄弟,明天要過來。」張貴瀾板著臉說道。

「你是說萬華啊,我覺得賣毛絨玩具銷路不好,最近都沒從他那兒進貨,他是不是問了?」李萬民道。

張貴瀾嘆了口氣道︰「問了,而且跟我嘆了一堆的苦經,明天來找你,估計又是來借錢的,你說你怎麼有這麼兩個好兄弟啊?」

「如果是借錢,我也沒有啊。」李萬民道,「是不是廠子出了什麼問題?」

「產品賣不出去,庫存積壓嚴重。」張貴瀾道,「好好一個廠子居然辦成這樣,真是夠有本事的。」

李楓知道,老媽對老爸鄉下那幾個窮親戚一直頗有意見,一直以來他們除了拖後腿,就沒干過什麼正經事。

其實大伯和三叔都是樸實勤勞的農民,為了生計也在四處奔波,關鍵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特別是三叔李萬華,作為毛絨玩具廠的小股東兼分管銷售的副廠長,這兩年沒什麼作為,根本不懂如何開拓市場,也沒有品牌意識,生產的這些粗制濫造的毛絨玩具,最終只能流入最低端的銷售渠道,利潤率非常低。

按照他們這種管理方式,這家廠子最終倒閉是必然的結局,不倒閉才有鬼。

其實2001年的時候,我國作為世界工廠的時代才剛剛起步,商品還遠沒有未來十多年後那樣豐富。

在這個年代,粗放型的經營管理模式還普遍存在于我國的大多數企業中,更不用說是這些鄉鎮企業了。

李楓知道,這家毛絨玩具廠其實只要稍稍用點心,就能很快盤活,只不過是這幫管理者實在太沒有文化,太沒有市場洞察力了,才會搞成現在這副半死不活的德行。

「爸媽,咱們家還有多少錢,要不也投資這家玩具廠吧?」李楓突然開口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