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愛情海的宮殿。
這里也有一定的宣傳活動。
剛剛臨近中午,身穿制服的侍衛們就來了一場交接秀。
不管是颯爽的英姿還是整齊劃一的動作,都讓前來參觀的游客們稱贊有加,尤其是不少組隊前來的男性游客,鼓起勇氣上前合影。
蘇宇航倒沒合影的念頭。
自家女友就站在身邊。
從女侍衛緊張的表情來看。
和男孩子們合影留念算是比較尷尬的場景。
本來只是個正常的交接儀式,卻被游客們津津有味地觀賞,一旦出現失誤,那豈不是成了載入史冊的畫面?
而且上前拍照留念的游客靠得過于近。
稍微歪個頭都有種情侶對著鏡頭拍俏皮照片的既視感。
所以面對游客。
侍衛們大都不苟言笑。
不擺出配合的動作和姿勢。
和生了根木樁一樣紋絲不動。
在李湘荷的咳嗽聲提醒下,蘇宇航也不上去湊什麼熱鬧,舉起相機在外面拍了幾張王宮的全景圖,便跟著人流進入了宮殿內部。
和他猜測的一樣。
內部裝飾簡直可以稱之為奢華。
不管是供游客們休憩用的寬大真皮沙發。
還是牆上掛著的各種著名油畫作品。
都有種進入世界級博物館的錯覺。雖然不知道作品的真偽,但光是那奢華的氣氛,就值得她們乘渡輪過來游覽。
「後面好像只能看一看王宮的餐廳。」李湘荷小聲介紹。
和柏林的大教堂一樣。
開放的房間就那麼幾間。
其余都標注有‘游客禁止入內’的醒目標識。一旦被巡視的侍衛發現闖入,會直接采取強制措施扭送當地警局。
「餐廳應該很大吧?」蘇宇航問。
在他的想象中。
這種古堡式建築的餐廳都是單獨佔據一層樓。
長長的圓形實木桌,擺設到位的木椅,上面鋪著柔軟的坐墊。一到飯點,僕人端著用金屬蓋子罩住的精致瓷盤上菜。
在胸前戴上素白色的餐巾。
手持刀叉享用這豪華且豐盛的午餐。
哪怕沒有真實見過這樣奢華的上菜儀式。
還是能憑借油畫作品和影視作品揣摩出一二。
「餐廳就在二樓。」李湘荷指了指蜿蜒向上的樓梯,「那不僅僅是大,完全是想象不到的豪華場景。」
「而且餐桌外圍都設置了警示條。」
「只能站在外面向內眺望,根本沒可能觸模到餐具。」
和李湘荷描述的類似。
餐具什麼的都是金銀打造。
為了保證觀賞性。
每隔一兩天。
都會有專業的清潔人員用軟布重新擦拭一遍。不少游客還會特意挑選這個時間前來,為的就是用相機記錄下整個清潔過程。
除了餐桌。
靠牆而置的酒櫃也是關注的焦點。
里面擺放著各類酒。
最著名的當然是顯眼位置的傳世珍品。
為了避免陽光的直射。
餐廳的簾布緊閉,光線只能隔著厚厚的簾布照亮整個房間。
觀賞完二樓的豪華餐廳後。
下一站是王宮頂層的觀景台。
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整個宮殿和宮殿所在的島嶼,遠處是波瀾起伏的海面和零零星星的聳立島礁,加上身後飄揚的旗幟,頗有幾分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味道。
李湘荷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絕佳機會。
當即讓蘇宇航給她拍了好幾張近距離特寫。本以為外出旅游能讓某人肢體放松,哪怕沒那麼放松,也能改變下拍照手勢,沒想到李湘荷還是擺出了熟悉的‘點贊手’。
照片拍好了。
蘇宇航也把動態配字想好了。
‘我是李湘荷’
‘我今天參觀了愛情海王宮’
‘這里景色優美氣氛不錯’
‘給個大大的點贊’
甚至可以把這個標準模板延伸到午餐。
‘我是李湘荷’
‘中午品嘗了到底的特色海鮮’
‘味道鮮美肉質滑女敕’
‘給個大大的點贊’
李在婉都不知道吐槽過多少次。
說李湘荷的‘點贊手’傻乎乎的。
沒把冠軍選手應有的氣勢展現出來。
當時還在訓練基地模仿,說自己以後也得來個對應的‘剪刀手’。不管是賽後采訪還是拍攝定妝照,都是只有一個動作,就是分開食指和中指,然後對著鏡頭歪頭。
隊員們都不由地笑出了聲。
說李在婉這是文化復興。
重新引領潮流。
一個人拍照肯定是不夠的。
李湘荷還用蹩腳的英語請旁邊的游客幫忙。
讓她們給自己和蘇宇航來了好幾張較為親密的合影。
或許是對方有不錯的攝影功底。
拍出來的效果格外不錯。不僅利用到了身後的海面和燦爛陽光,還把王宮下方的綠化園林也囊括了進去。
整個王國參觀完畢。
時間也緊鄰中午。
宮殿附近也有對應的餐廳。
因為島嶼靠近大海,食材大都和海鮮有關。
羊肉卷和牛排也是菜單上熱門菜肴,昨天品嘗過的炸西紅柿球是餐廳的附贈小吃,搭配冰鎮過後的柳橙汁,讓李湘荷這個對吃的沒啥要求的人都贊不絕口。
為了瞧一瞧餐廳的炸西紅柿球和路邊攤的有啥不同。
李湘荷偷偷地溜到廚師的工作台。
默默地觀摩學習老師傅的一舉一動。
「你都看了好幾遍了,你學會怎麼做沒有啊?」蘇宇航問。
「學應該是學會了。」李湘荷自信地點點頭,「差的就是上手實踐以及對火候的掌握,多來幾次的話,應該可以復制出完美的‘炸西紅柿球’。」
她都決定好了。
跟岳母岳父見面時。
一定得用這道異域美食做鋪墊。
好不好吃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這個做女婿的心意。
「學會了就別看了。」蘇宇航小聲嘀咕,然後把自家女友拉回了餐桌。李湘荷那認真觀摩的樣子都把大廚搞得活躍起來了。
人家雖然沒開口說話。
但翻炒海鮮的動作明顯花哨了起來。
頗有種在食客面前展現自己高超廚藝的感覺。
而且來這邊吃飯的游客們都忙著整理早上拍攝的王宮照片。
圍在工作台都沒幾個人。
像這樣目不轉楮地盯著看的。
僅李湘荷一人。
「下午是回酒店還是去附近的禮品店看看?」蘇宇航問。因為每班渡輪的時間不固定,加上航程耗費的時間較長,所以他們倆得提前規劃好行程。
否則很有可能出現沒趕上末班渡輪的尷尬場景。
「先去禮品店看看,然後兩三點的時候就去港口等著。」李湘荷說。
這邊有特色的的禮物都在里面。
錯過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