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靜還未曾答話,舞馬便說道︰「無妨,有道是一舉兩得、一石二鳥、一箭雙雕、一炮雙響……還有好事成雙、禍不單行,我們只看結果,不問初心。」
宇文劍雪心想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我只怕你年紀輕輕見識淺,不妨上了師父的當。你要是心里揣著明白我可就不管了。
這般一想,抱劍旁立,冷目別視,不再說話。
舞馬便與劉文靜道︰「以覺醒二字為名,是否太過直白了。」
劉文靜楞了一下,稍許明白過來,舞郎君指的是覺醒府這個名頭太過直接。
劉文靜大喜。這都開始討論名府細節,便不用再疑,舞郎君很有加入的意向。
至于叫什麼字,是覺醒府、覺性寺,還是覺醒廟、覺性樓,唐公關心不到這里,全由劉文靜拿定主意,且把舞郎君騙進來慢慢商議可好。
劉文靜當然不會蠢到去問舞馬郎君可是答應了。這般分明是給舞馬提條件的機會。
劉文靜稍作思量說道︰「名頭什麼的還可再議,當下著急的是唐公起兵在即,覺醒府籌建諸事方起個頭,我們還需好生商議,拿定諸事。」
舞馬卻不吃他這一套,笑道︰「我若是加入覺醒府,可有什麼便利之處?」
劉文靜道︰「一來,覺醒徒修行耗費高昂。唐公有志于打造天底下一等一的覺醒戰隊,自然錢物充實、供應不缺,對我們修行大有幫益。
二來,一旦成府人才眾多,也可以相互學習、交流心得、共同進步。」
「不知肇仁至今已招攬多少覺醒俊才。」
劉文靜撫扇嘿笑,指了指自己,指了指宇文劍雪,又指了指舞馬。
舞馬苦笑道︰「便是說,就三個人交流心得?」
宇文劍雪道︰「就兩個人——你仔細琢磨罷。」
「哎,話不能這般講,」劉文靜道︰「府制初建,慢慢人就多了嘛。」
舞馬又道︰「我若加入,不知該擔任何等職務。」
劉文靜道︰「大將軍一職自然空缺,唐公欲任二郎為覺醒府左將軍,任我為右將軍……若是舞郎君入府,便邀任長史一職。」
舞馬稍作尋思,很快明白了這其中的門道。
按隋朝軍制,全國設12衛府,分統全國軍隊。各衛府的最高長官為大將軍,直接听命于皇帝。各衛府大將軍以下,設將軍二人,長史、司馬、錄事、功、倉、兵、騎等曹參軍各一人。
按歷史進程來看,晉陽起兵不久,李淵便要成立大將軍府,自立為大將軍。
而劉文靜這所謂覺醒府的名頭也是衛府之制,當也有一個大將軍,兩個將軍,其余官制亦同。
李淵自己不通覺醒徒的門道,也懶得亂去兼職,管些瑣碎事務,便不會親任覺醒府大將軍。
天下衛府級別一般大,劉文靜這個籌建人自然也不敢做大將軍,有個右將軍的職位足以。否則便是與李淵平級。
至于李世民任左將軍,則是李淵的監管保底之策。畢竟覺醒徒的力量神秘莫測,不妨之下很容易出亂子。
這般一算,舞馬的長史便是覺醒府三把手,只要順順當當跟著李淵混到建立大唐的那一天,跑不掉一個開國元勛。
不開玩笑。劉世龍一個鄉長到最後都能混到鴻臚寺卿,官至外交部長,舞馬只要不搞ど蛾子,宰相是跑不掉的。
面對劉文靜的火熱目光,舞馬思量一番,卻搖了搖頭。
劉文靜眉頭一簇,便琢磨舞馬為何推辭。
心中不禁暗道︰舞郎君既然問及其將任于何職,自然于官品和權職有所需求。
自古當官嫌小不嫌大嫌虛不嫌實,舞郎君便是嫌小了。
須知長史已是名副其實的三把手,再往上大將軍不能給他,李世民也換不得,那便只能由劉文靜讓出右將軍一職。
劉文靜當然不會舍不得區區一個覺醒府右將軍。大丈夫立志當及長遠,時日不久唐公便要組建大將軍府——在大將軍府內任何職務才是真正的能力和地位體現。
再往遠一點說,封侯居相都是次要的事情。
男兒既生于亂世,不沙場縱橫不太平天下算什麼帶把兒的。
劉文靜唯有一點覺得不大舒服——他原以為舞馬乃是世外高人,不至于與世無爭超然出塵也應自有一番境界,怎麼說到頭還是一番俗氣的姿態和模樣。
「以舞郎君力破郡丞府詭異陣法之功,長史一職的確有些屈才了,不如這般——」
劉文靜稍整話頭,說道︰「我與唐公建言,由舞郎君來任右將軍統領覺醒府,劉某便任長史,全力輔佐劉將軍如何?」
舞馬又搖了搖頭。
「難不成舞郎君想做左將軍?」劉文靜皺眉道︰「倘是如此,我也可與二郎商協一番……二郎素來寬宏大量,想來也不會與你我為難。」
舞馬還是搖頭。
劉文靜道︰「舞郎君許是不知這其中的門道,大將軍一職唐公以外,旁人絕不可輕任——日後唐公若是黃袍加身,才好……」
「這虛職我要它作何?」舞馬說著,兩眼放光,「若我入府,只想和肇仁討得三大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