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742章 書生從軍

從身份上來說,米芾是皇帝趙煦的皇叔,當然,不是親的,而是女乃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米芾的老媽閻氏是神宗皇帝的女乃娘,于是米芾就是神宗皇帝的女乃兄弟,他從輩分上來說,就是皇帝趙煦的女乃皇叔。雖說神宗皇帝也沒太照顧米芾。當初神宗登基之後,就給了校書郎的官職,後來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繼續提拔他這個發小。

但也不算虧待了米芾,畢竟校書郎是館閣官員。大宋的進士出身的官員,想要做校書郎這個九品官,還需要經歷三年任期,歲考上上,然後才有資格參加館閣考試。考試合格之後,才能進入秘書監的直秘閣做校書郎。

當初趙挺之就是中了進士之後好幾年,才有資格參加館閣試。

按理說,米芾的起點很高,可奇怪的是,米芾在神宗手里,竟然沒怎麼受到提拔。反而官職越做越低,後來被神宗發落去做了縣尉。可能是他受到了蘇軾的牽連,畢竟米芾仰慕蘇軾是草朝堂上眾所皆知的事。

雖說不算是正經皇叔,可也不能不把長輩當人看吧?

米芾帶著一肚子的冤屈,踏上了北上抗遼的征途。第一站當然不是去太原,而是去鎮子的鐵匠鋪購買一柄合適的兵刃。

遇到鐵匠鋪老板看米芾面善,覺得是個好主顧,當即給米芾解釋了他鋪子里寶貝。

「這位官爺,您這是要游歷山河,還是隨身佩戴參加宴會?」

米芾揚起腦袋覺得被冒犯了,他難道看著就那面像個公子哥?難道他這樣的就不能上陣殺敵,為國效力了嗎?

米芾悠揚著拖著唱腔道︰「從軍!」

鐵匠鋪老板愣住了一陣,還以為听錯了,呵呵笑道︰「官爺,您說笑了,您這樣的從軍為什麼呀,去殺誰去?」

一股沒來由的豪氣從米芾的胸口激蕩起來︰「忠君報國,殺遼狗!」

這時候的米芾,還真有點米家後人的感覺。仿佛當初在河間、真定戰場上,與遼人廝殺的米家先輩那樣,氣宇軒昂,勇往直前。可惜,這也是他的幻覺,旁人是絕跡看不出來的。鐵匠笑著搖了搖頭,用紅彤彤地鼻子在空氣中猛吸了幾口,也沒有嗅到米芾一身酒氣的味道,猶豫道︰「真的?」

「千真萬確,這也能有假?」

米芾認為鐵匠有點話多,不悅道︰「鐵匠,你給本官推薦一二樣戰場廝殺的武器,要是使得順手,本官就照顧你的生意,當下就買了。」

鐵匠哪管米芾是真是假,既然米芾要買,他自然沒有阻攔的道理。再說了,錢拿到手,米芾想要後悔,也沒機會了。

「官爺請看這柄鳳嘴刀,別看只有三十五斤,但配合戰馬,殺遼狗如砍瓜切菜般容易,只要你一百貫。」

「太丑!」

米芾說出的理由讓鐵匠有點搗騰不上來氣,太丑?這是個什麼神仙理由?您老不是去殺遼狗嗎?丑不丑的有什麼關系,只要能殺人不就成了嗎?

鐵匠有點懷疑米芾的人品,指著另外一柄武器道︰「大鐵槍,能刺,能掄,能挑,能戳,是將軍最為順手的武器,才三十斤重,只要收你六十貫。」

米芾費力的雙手接過鐵匠遞過來的武器,吃力的抱著鐵槍做了個突刺的動作,苦笑道︰「太重!」

見鐵匠臉色不太好,米芾解釋起來︰「本官需要不重且又鋒利的武器,能輕而易舉不費吹飛之力就能斬將殺敵的利器。」

「青釭劍,重三斤六兩,長三尺二寸,采用上等精鋼和熟鐵打造。只要一百二十貫。」

「為何武器輕了,價格卻要更貴?」

米芾覺得鐵匠故意以次充好,拿他當肥羊宰殺,是個徹頭徹尾的奸商。可問題是,他長這麼大,從來也沒有拿過兵刃,也分辨不出什麼兵刃好,什麼兵刃不好,似乎有點上趕著讓人哄騙的樣子。

「官爺,您看看這刃口,這劍身,這如同流水般的花紋,是否有種賞心悅目的暢意?這能是普通貨色嗎?再說了,你用重量說話,可是菜價能和肉價一樣嗎?」

鐵匠卻覺得米芾來故意搗亂,壞他生意的刁難人。青釭劍雖說不是常山趙子龍的佩劍,但是材料得來不容易,加上他傾注了自己的熱情,一百二十貫不算貴。

再說了,你這面相,細皮女敕肉的看著就需要一柄裝樣子且好看的佩劍,而不是真讓你上陣殺敵的利器。

大宋還不至于讓米芾這樣的去戰場廝殺,沒到這個份上。當然,鐵匠也有一份擔憂,要是他當了將軍,手下都是米芾這樣的士卒,他似乎只有兩條路可走,投降,被殺。都是死路一條,絕望的配上嗩吶的哀樂,能痛哭流涕的那種淒涼和悲慘。

米芾遲疑起來,他遲疑的原因是錢沒帶夠。米芾痴迷書法,有點錢就去淘換字帖了,王獻之的《中秋帖》,李邕的《多熱要葛粉帖》,顏真卿,褚遂良,歐陽詢,只要他喜歡的字帖,總是千方百計的買到手,從來不問價格。

這些花費,可不是幾個小錢就能打發的,所以米芾經常囊中羞澀,身上沒幾個錢。

青釭劍肯定是買不起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干笑著幾聲道︰「有沒有便宜的?」

「裁紙刀,只要五吊錢,這個夠便宜,你要嗎?」

「能捅死人?」

鐵匠說什麼也不信米芾這樣的會去上陣殺敵,擺明了是個書呆子嘛。裁紙刀要是能上陣殺敵,要狼牙棒干什麼?遇到個不懂行的書生,卻要做軍械買賣,鐵匠也有種最近生意太難做了的感悟,翻著白眼心想著干脆哄哄這呆子︰「找準地方,朝著肚子軟和的地方去,別看裁紙刀小,力量,速度,眼力和手腕,只要都刀了境界,一刀一個,輕松的很。」

「我明白了,關鍵看用的人對不對?」

「官爺明鑒!」

鐵匠也不戳穿,豎著米芾的話說道︰「但是裁紙刀終究不如菜刀……」

米芾認為鐵匠對他有敵意,他要是帶著菜刀去上戰場,這像話嗎?

米芾選定了裁紙刀,然後想著去軍隊,要是沒口吃著順嘴的食物,豈不是難受?干脆,去肉鋪買了兩根臘肉,去咸菜鋪子買了一甕咸菜。然後雇佣了馬車一路采買,來到了京城。路上想起他一個南方人,恐怕受不了北方的寒冷,買了兩件袍子。

從他帶著的這些裝備來說,他不像是要出征打仗的樣子,反而有點像是要去逃難。或者征徭役的樣子。

反正,從來沒見過從軍打仗,帶著咸菜去的主。

來到了京城,他驚奇的發現了個熟人。

族叔祖,米。另外邊上站著個年輕俊美的青年,自報家門道︰「在下花榮。」

他們等著米芾來京城,已經耽擱了一天的行程。看到米芾大包小包的,仿佛要逃難的樣子。米不樂意道︰「元章,你這是做什麼?」

「帶著衣物,咸菜之類的,我估模著軍中肯定清苦,萬一短了吃穿,也有所準備。」

米芾理所當然的將自己一路采買的寶貝給米看。後者捂著臉,真後悔之前為什麼要開口和米芾說話。這家伙以為出征作戰是過家家呢?米家可是將門世家,怎麼出了這麼個迂腐的玩意?

花榮若有所思的讓人去取了一柄劍來,交給米芾︰「先生,這柄劍還請隨身帶著,可作防身之用。」

米芾這才松了口氣,他終于避免了用裁紙刀上陣殺敵的窘境。只要提著三尺青鋒,他似乎胸膛中的勇氣也水漲船高起來。

他還不明白,為什麼他好好的蔡河撥運使做著,突然被拉倒了前線去?

這話花榮不好說,米不願說。

不過跟著行軍隊伍,米芾可吃了不少的苦頭。

花榮押運武器彈藥,本來時間就很緊,自然不敢怠慢。等人到齊之後,就立刻出發了。

而米芾不善騎馬,跟著隊伍頗為吃力。尤其是他徒步更不成,只能咬著牙苦苦跟著押運隊伍。

一晃半個月過去了,隊伍已經過太原好些天,甚至花榮一再保證,繁峙就在跟前,才沒有讓米芾半路泄氣。

「前方何人!」

「押運物資,殿前校尉花榮。」

「原來是花校尉,大帥說了,您來立刻去城內。」

繁峙城內,李逵和高俅正在為出征的事爭論,高俅但心李逵兵力不足,讓李逵多帶著士卒。而李逵呢?擔心後方守備不足,將飛廉軍一萬步卒的七千人馬都留在了繁峙。不是說這支軍隊不用作戰,而是李逵考慮到長途奔襲,步兵的耐力顯然不如騎兵,而且裝備更重,需要更多的馱馬。

但是北線,河東路能動用的馱馬,都讓李逵撥付給了禁衛軍。

已經無力再供給重步兵足夠的馱馬,而大宋的重步兵,步人甲就要六十來斤重,加上裝備武器,根本就不可能由士兵自己扛著行軍。也不是不行,要是距離近,十里八里的話,倒是能辦。可消耗了大量的士兵體力的結果就是在戰場上,重步兵只能劃水了。

這還不如帶盾牌刀斧手來得爽利。隨著大宋冶鐵技術的飛速突破,鋼刀的使用讓大宋輕步兵的負擔大大降低,單殺傷力更超以前。用起來,也是非常順手。

「報!」

「啟稟督帥,花將軍回來了。」

「還不快快請來。」

這帶人巡營的是執勤校尉是武松,他穿上校尉的鎧甲還沒有過興奮勁。鎧甲讓他用細沙磨蹭地 光瓦亮,在陽光下反著銀白色的光芒,威武的像是個大將軍。可惜和當初的魯達一樣,不會騎馬,是個步將。

也不是說一點不會,而是騎在馬上交戰太難為他了。

武松單膝跪在地上,稟告道︰「大帥,花將軍帶來兩個生人來,听說是京城派來的將軍,可是據末將看,似乎也不怎麼像是將軍。」

李逵模著下巴懷疑道︰「難道是宦官?」

高俅附和的點頭︰「很有可能。寧化軍的事,恐怕都事堂和樞密院都會對你我有所芥蒂,就怕陛下被小人蠱惑,派遣殿前押班宦官來。」

什麼小人?

高俅也是敢說,不就是說樞密院和都事堂的主官給他們上眼藥嗎?

就兩人,一個李清臣,一個章惇。

他小小的一個都指揮使,竟敢對朝廷一品大員身上潑髒水,別的不說,就這份勇氣,足夠可以被李逵引為知己。

李逵也是大衛惱怒道︰「這幫吃人飯,不干人事的玩意。」

在行營外,米芾胳膊下夾著包袱,一個勁的打擺子,磕著牙問自家族叔爺米︰「武德公,咱們這位主將是誰呀?會不會給我們小鞋穿?」

米字武德,他是正兒八經的將門子弟,非常看重將門的榮譽,同時也潛修武藝,通曉兵法,對于軍功有著強烈的渴望。不像米芾,看著就不像是將門子弟。如今長途奔襲之後,更像是個逃難的賬房,眉宇中都透著一股子讓人膩味的喪氣勁。

米冷哼道︰「元章,你可是我米家子弟,如此不堪造就,如何能讓我米家先祖放心?」

米家沒落了,但也不算太沒落。至少米也是執掌一軍的主將。雖說是新提拔的寧化軍主將,也是因為陳儀叛變之後才有了機會,但能夠主帥一軍的武將在大宋禁軍之中,也算是拔尖的武將了。有這樣的人才撐門面,米家說什麼也不算是沒落。

可惜米家子弟,就不說了。

米對米芾橫豎看不上眼,一路上大半個月,直到快見主帥了,這才想起來問。

這半個月干啥去了?

米芾也有苦衷,唏噓不已道︰「武德公,您老是不知啊!這路上,風餐露宿且不說,就是勞累,小子的身子也不堪鞭笞,早是苦不堪言。」

這話不是作假,米芾確實在路上非常辛苦。

基本上每天都是半睜半閉著眼就上路,到了宿營地,困地只能閉著眼楮吃飯,經常是吃到一半,腦袋挨著包袱,鼾聲起來了。

這種近乎于迷糊的狀態,他還有心思去詢問主將是誰?米芾哀怨道︰「武德公,你也知道孫兒一路上咬碎了牙,這才跟上了隊伍,早就是強弩之末,哪里有力氣去想主將的事?」

「你也就是過得太安逸了,也不想想,祖宗的基業是靠著馬背上打下來的,將來要誰去繼承。」米見狀,也只能是哀嘆不已。

他冷哼了一聲,對自己這個祖孫也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米芾早年是跟著神宗皇帝一起長大的,神宗皇帝有的,他不見得有,可是錦衣玉食肯定不會少。其母閻氏又是高太後的心月復,米芾的童年,少年,乃至青年時期都很幸福。可惜,米芾沒有做官的才能,加上和蘇軾等刺頭走的太近,後來被神宗皇帝不喜,這才少了重用。

至于說歷史上米芾是徽宗的近臣,跪舌忝徽宗趙佶毫無骨氣。那絕對是污蔑,米芾是什麼人吶!書痴,要是神宗皇帝的字有宋徽宗趙佶那等水準,米芾早就舌忝到神宗皇帝神清氣爽,引為知己了。可惜,神宗皇帝的字不入流,至少在米芾眼里就是如此,匠氣,呆板,哪里有蘇大老爺的香。

這期間,米芾更本就沒有想到,蘇大老爺天天寫詩嘲諷神宗皇帝和王安石,對于米芾的‘叛變’,恐怕最受傷的還是神宗了。他眼瞅著米芾朝著蘇軾狂奔而去,然後在蘇軾身邊蹦噠歡呼。這狗東西,簡直不想好了。

再說米,瞥了一眼米芾。畢竟是祖孫,打斷了骨頭連著筋呢,米也不會真的將米芾一腳踢開,努嘴道︰「元章,你不是和蘇學士交往過密,難道就不知道蘇學士府中如今出了一文一武,兩個大人物。」

米芾聞听,頓時笑了起來︰「武德公,你不會是說蘇門走狗高俅和蘇門墨麒麟李逵吧?」

米芾面對米說話,自然是背對行營,而米嚇得急忙捂住了米芾這張破嘴,怎麼啥話都往外說。蘇軾的文采沒學到,但蘇軾的破嘴倒是讓他學了個七七八八。

更要要命的是,李逵和高俅一臉陰沉的盯著米芾的後背。墨麒麟,麒麟倒是好詞,為何要加墨?你丫是說我心黑呢?還是臉黑?

米芾家伙還恍然不知,張著嘴,露著後槽牙笑地那叫一個暢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