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少爺,你們怎麼……」

按照正常人的想法,去園子包場,絕不可能當天去,當天來,不過夜的道理。真要是不過夜,絕對是還沒開竅的雛,純粹糟蹋錢。

可李逵和阮小二,不僅神奇的回來了,身上還散發著不可名狀的臭味。

有點像是蓮藕沒洗過的味道,卻要更重些。

「二爺我去試了試汴河水,可涼了!」

李逵沒開口,阮小二卻嚷嚷開了︰「遇到了對頭,滑不溜秋的跳河里了,好在爺們也是會水的行家,要不然還讓他給害了!」

「二哥,那人呢?」

「跑了!」

說起劉唐,阮小二也是頗為無奈。誰能想得到劉唐在水里比他不差多少,幾個猛子下去,就不見了人影。

京城又是水系比較發達的地方,光入城的運河就五條,最小的金水河,是皇城內的水系;最寬的是汴河,穿城而過。想要在水里抓住劉唐真不好辦。

家里人也不敢耽擱,這時節掉河里容易生病。就算李逵是主動跳河里的,也不能避免著涼引起的風寒。好在李逵和阮小二都是有經驗之人,兩人一路跑回家,連馬都沒有騎,全身都出了汗,只要泡個澡就能將進入身體的風邪去了。

洗完澡,李逵來到後院給三叔公請安。

卻發現,三叔公穿著官袍比劃著作揖,看到李逵的那一刻,老頭很灑月兌的揚了揚衣袂,明明是老樹根一般的老人,卻自以為是偏偏少年郎的感覺。

「人杰,你看三爺爺的氣勢能壓住李利德嗎?」

李利德是李雲的爺爺。他穿上了官袍,像是唱戲的官差,相貌太凶,反而穿不出官員的那種官威。而三叔公李利廣穿上了官袍,也不怎麼樣。

綠袍的官袍是低級官員的官袍,李逵就有好幾身。

可問題是,不是官員穿官袍,是要被論罪的。當然,三叔公的年紀,可以不用追究,朝廷對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太縱容了? 基本上能免的罪責都免去了。但家里頭少不了要罰錢? 罰錢倒是無所謂,關鍵是要是在街頭上被人扒下了官袍,這臉就丟大發了。

「三爺爺? 你這官袍哪兒來的呀?」李逵一開始還以為是三叔公拿著他留在家里頭的官袍改成的袍子。想要囑咐三叔公,在家穿穿過癮沒事? 可不要穿出去。

三叔公得意地揚著下巴對李逵擠眉弄眼道︰「說起這官,老夫得來可不容易。陛下看得起老夫,經常讓老夫出謀劃策? 這不? 老夫也算是勞苦功高? 這才得了誥命。如今也是六品的高官了。」

六品可不算是什麼高官。可對三叔公來說? 他大半輩子都活在沂水縣,整個沂水縣幾萬人? 都沒個六品的官呢。

「有官身?」

「那可不,要是沒官身,咱也不敢穿著出門啊!」

說話間,三叔公指著李慶對道︰「去把老夫的官身誥命拿來!」

「三爺爺,這官身誥命您老都是隨身帶著的,不用我拿吧?」李慶一臉無語,京城的李府就三叔公做主。如今李全和胖春夫婦也再次回到了京城,只是李母回老家了,學士巷子里的命婦不少,她老人家成不了人圈子里的中心,反而回老家自在逍遙。

再說,兒子也不在身邊,在京城也沒啥意思。

李逵看了官身文書,是禮部發出的公文,蓋了大印的文書,屬于官員敕身,一點問題都沒有。只不過,三叔公好像弄錯了身份︰「三爺爺,你這是六品散官。」

「怎麼了,是六品啊!」

「五品以上才稱誥,六品以下稱敕。不過你也不用擔心,六爺的敕命比你低一級,你算是他老人家的上官。」李逵混跡官場也有兩年多了,對于大宋的官職要比三叔公清楚多了,囑咐道︰「不過以後就不能說誥命了,說了讓人笑話。」

「這……」三叔公這才回憶起來,前段日子他剛得官,出門遛彎穿著官袍,往日走動也穿著官袍,就算是沒事,在街頭閑逛,也穿著官袍。仿佛周圍認識的,不認識的人都知道他做官了。只是他說自己的誥命的時候,有些人揶揄著偷笑。

這才明白了原由,老頭羞怒道︰「京里沒好人!」

老頭怒氣來的快,去得也快,對李逵眉飛色舞道︰「等李利德來了京城,老夫好好招待他這老小子,當年敢在你三爺爺面前擺譜,哼哼。」

這招待,肯定也是什麼好招待。

三叔公看了看天,站起來對阮小七道︰「小七,拿老夫的鳩仗來,老夫要巡街去了!」

說完,老頭就全身武裝,帶著跟班出了院子。

李逵問李慶︰「三叔公的官職是怎麼來的?」

李慶苦著臉道︰「也不知道是這麼回事,我們李家不少人都得了官職。三叔公,四叔,五叔,還有李全,李達都得了官職。可只有五叔李林得了實缺。」

李逵這才明白,他收復青塘之後,李家已經今非昔比了。當然,朝堂給的官職都不會太大。只是他想不出來,五叔這樣不服管的人做官是什麼樣子?好奇道︰「五叔在那個衙門里做官?」

「城外的糧倉,倉頭,還是個副的。好在做官第一天就被擼了……」

李逵很意外︰「這是為何?」

「五叔這人二哥你也知道,不服管,他上任第一天就被上司指著鼻子罵沒規矩,他腦子一熱,當時就動手了。好在人沒事,要不然還可能會吃官司,可這官做不下去了。」李慶一臉慶幸道︰「二哥,你做官也這麼憋屈嗎?」

李逵模著下巴不太好說,大宋的官員也分三六九等,一等的是進士出身,尤其是考過制科的官員,基本上幾年清流之後,就能被重用。二等是賜進士出身,皇帝親信。

基本上,進士出身的官員,前途都不會太差。

四五等的官員就不用說了,底層,被盤剝的對象。大部分都是蔭補的官員。五叔李林不是蔭補官員,但特敕官也差不了多少。在衙門里要不是熬個十來年,根本就不像是當官,反而更像是差役般無趣。

至于三叔公,他老人家的官當得太隨性。

李慶等三叔公出了門才偷偷對李逵道︰「二哥,三爺爺魔怔了,自從他當了這個官。天天出門就不說了,可他街面上的事啥都要管,不服的他還動手。您這宅子周圍的鄰居,他老人家都得罪光了。穿衣不正經要管,亂丟垃圾他也管,甚至隨地小解,他老人家都要拿著鳩仗捅人家,如今方圓三里之內,人人見他都躲。」

「算了,他老人家的事我也管不了。你呢?你準備做官嗎?」

李逵如今是五品的實缺官職,三年可以蔭補一個族人。李慶要是有心做官,李逵倒是不介意將這個機會給他。

可李慶老大不樂意道︰「這破官誰願意當?」

他如今一天的收入都快抵得上九品官半年的收入,讓他去做蔭補官,簡直就是要了他的命。再說了,他也不是沒點數,做官要參加選官,文官武將都要通過最初等的考試。他字都認不全幾個,怎麼可能通過考試?

只能去做最低級的職官。

倉、監、關,這種連衙門都沒有的官職,他哪有興趣?

李逵也不強人所難,渾不在意道︰「隨你。對了,最近京城有什麼重要的事嗎?」

「最重要的恐怕就是興龍節了,最近內城的各家府邸在碼頭上運送的貨物可不少。听說今年的興龍節,大內要大辦。二哥既然已經回京了,過兩日,禮部應該會有請柬來家里?二哥,你說我們府里要不要也給皇帝送禮?」

李逵擺手道︰「用不著。王公大臣才要獻禮,我這官不需要。」

興龍節是皇帝生日。

皇帝趙煦的生日是十二月七日,為了避諱太宗七日生辰,該成了十二月八日舉辦。

這也是京城的重要節日之一,衙門休沐,入宮參加酒宴。

沒過兩天,李逵就接到了禮部官員的請柬,憑借這份請柬,他可以去皇城參加宴會。只是國宴的座次讓他不太滿意,他的位子竟然不在大殿之內,反而在偏殿。這地方他熟啊!當初太後壽宴的正宴也是在大慶殿舉辦,當時他才七品官,還能擠進入大殿,如今升官了,卻讓他去偏殿,這是瞧不起人吶。

李逵覺得自己被忽視了,禮部官員對他很不重視。

這是對待朝廷功臣的態度嗎?

李逵當即拿著請柬去了禮部,接待他的官員還是熟人,和他同科的進士錢廖,遇到熟人只能忍了下來。

「季康,這請柬有問題。」

錢廖可不敢讓李逵在禮部鬧,拉著李逵去禮部外頭的教坊邊的酒樓,不時有教坊的姑娘來唱曲,被他打發了。訕笑著解釋道︰「在禮部當差就這點不好,邊上就是教坊,錢不經花。」

兩人找了個包間,等酒菜上來,錢廖客氣的給李逵倒上了酒,這才嘆氣道︰「人杰,你的座次是被上官定下的,這事我這個小官是不能管,也不敢管。」

「那你還特意請我來吃酒干嘛?你告訴我,是誰干的,我不說出去。」

李逵的嘴巴很牢,他肯定不會說出去,但多半會當面去找人晦氣。關鍵是這事是左侍郎吩咐下來的事,禮部的堂官郎中們都不想出來和李逵交涉。

他們也怕李逵鬧騰。

只要將錢廖這個和李逵同科的倒霉蛋推出去,想著他們畢竟是同科進士,至少還會給點面子。

「誰針對我,我在京城可沒啥仇人!」

李逵瞪眼叫屈道︰「想我當初在皇城當差,連個正經衙門都沒有的苦命人,還給我安排進了內殿參加酒宴,如今我這麼說也算是為大宋立過功流過血吧?可為何連正殿門口的為位子都沒了,還講不講道理啦!」

「直秘閣是秘書監屬衙,有正經衙門。」錢廖卻羨慕的提醒道。

李逵卻撇嘴道︰「連個正經官舍都沒有。不說這事了,你是不是知道誰給我換了位子?」

「這個,人杰你也別為難我了。兄弟能辦的盡量給你辦了,這樣吧,宴會分三等,一品的王公大臣,三品以上的大人才能享用。二等的是京官五品以上的待遇。人杰你雖是五品官員,如今還沒有選官吧?」

李逵搖頭道︰「沒有,還沒來得及去吏部報備。」

「這只能是赴京官員來算,只能安排第三等酒宴。」錢廖當即拍著胸脯表示,他將李逵的規格升成第一等︰「人杰,我這麼給你說吧?今年的興龍節宮里頭要大辦,朝臣要更隨兩院百官恭賀陛下,還有各國的使臣。正殿的位子安排不過來,再說了,就算是正殿里,靠門的位子冷的很,還不如偏殿暖和。兄弟我別的不能答應你,但是將你的酒宴規格提升為一等,你總該滿意了吧?」

「你是參加過一次國宴的,自然知道其中的門道。」

李逵點頭道︰「說是這麼說,可……」

李逵不耐煩的擺擺手,無奈道︰「算了,我大概知道為什麼會將我安排在偏殿了。女人最記仇了,再說了陛下的生辰日,我和她去計較個什麼勁。」

「慎言,人杰,還是少說兩句吧!」

錢廖感慨于李逵終于想起來了之前參加國宴,他到底做下了何等天怒人怨的事。但是李逵敢說向太後的不是,錢廖卻不敢。

他偷偷擦著額頭的冷汗,低聲道︰「人杰,你且放寬心,在正殿里你做門邊上。但是在偏殿里,你是整個偏殿最顯耀的位子給你留著。而且你看菜單,這是一等的菜單,與各國的使臣王公大臣的一個品級。」

李逵這才明白,原來太後對他的怨氣還還沒有消。在正殿看到李逵,向太後還能高興的起來嗎?

雖說太後只是走過場而已,但保不齊李逵這廝又要鬧ど蛾子。

李逵看著菜單,嘟噥道︰「就這麼點?吃不飽!」

錢廖做吏部官員日子也不短了,還沒听說過參加國宴為了吃飽的。當然,皇帝大宴群臣,真要是讓人吃不飽了,也沒臉說。

錢廖咬著牙對李逵道︰「我給你準備雙份。」

「烤全羊來一只。」

「不行,皇帝面前才放整只的烤全羊,你的……」想起了尚書、侍郎的囑咐,只要李逵要求的,不太過分的要求都滿足他。錢廖咬著牙對李逵保證道︰「可以,但是頭得去了。」

烤全羊去了頭,就不能算是烤全羊了。自然也不會被御史們揪住不放,當成僭越了。當然也不是沒有風險,容易引起人的嫉妒和不滿。畢竟,一等國宴才是烤羊腿而已。但是錢廖有辦法,把全羊烤熟之後拆開,就看不出來了。

再說,羊頭的肉也不多,李逵當即表示︰「可以!」

他好奇道︰「對了,第三等的國宴也有烤羊肉嗎?」

「有,只有夾餅子的量。」身為資深國宴安排官員,錢廖對此非常清楚。

想著自己吃烤全羊,別人只能吃羊肉餅子,李逵覺得還不賴,至少面子上給足了。勉為其難的點頭道︰「算了,這事就這麼辦吧!對了,季康兄,你在禮部的面子很大啊!連酒宴的菜品都能隨意安排,得是個郎中吧?」

錢廖的臉色當即垮了下來,郎中是五品官。他才中進士兩年多,怎麼可能進入部堂做郎中。當即擺手道︰「做不了。」

「是員外郎?」李逵略帶嫌棄道。

錢廖原先還把李逵當朋友,現在朋友都不想做了,搖頭苦笑道︰「員外郎也不小,我資歷淺,怎麼可能當得上。」

李逵有點為自己國宴的菜品擔憂起來,連員外郎都不是,恐怕沒資格給他定國宴規格吧?

錢廖支支吾吾道︰「人杰且放心,別的不敢說,答應你得事,肯定給你辦妥。禮部有個膳食司,主官是員外郎,我是膳令,從七品的小官。但是往大了說,朝廷要舉辦國宴,要祭祀太廟,這些慶典,從活物到菜品,從殺牛到殺雞,水煮還是燒烤都需要我去監督……」

說著說著,錢廖眼角流露出些許的淚花,好不容易考中了進士,竟然改行做了廚子頭,冤吶!

他爹要是知道他在京城做這樣的窩囊官,還不如留在老家繼承家里的萬貫家產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