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作為‘爆倉’第一人,孫卓並沒有旁人想象的那麼淒慘,他的抵押物雖然都被沖抵了,但是他的莊子沒有被典賣,他在潁州城內還有一處宅院,雖然不算大,但也不是尋常百姓能置辦的起來的宅子。鄉下還有一百多畝的田地,要是自己耕種的話,他還是潁州城內的普通富戶。

只不過他還將多年積累的財富搭進去,打水漂了。

手上變得拮據起來。

但孫卓還是孫卓,他並沒有淪落成為佃戶,更不會因為投資失敗,三餐不繼,流落街頭般的淒慘。

而且,最近他還將手上的兩萬石糧食拋售出去,硬生生的將潁州的糧價從六十文一斗砸到了五十文一斗。甚至潁州城內的七八家米鋪,因為百姓一口氣買下了不少糧食,沒有幾個人光顧的境地。尤其是下個月新糧就要下來了,但凡家里有余糧的的百姓都不會購入陳糧。

孫卓的這個舉動,讓他在潁州城內的名聲更臭了。

以至于有傳言他已經窮到了賣小妾過日子的淒慘境地。這絕對是謠言,因為家財幾乎被他敗光,沒有了大部分的田地,他已經不需要太多的佃戶,被他遣散了不少奴僕,同時大難來時各自飛,家里有女人不滿于粗茶淡飯的生活,離他而去,他有什麼辦法?

大宋的妾,有一個很奇葩的律法約束,契約制。

美女將自己的青春賣給官員,豪商幾年,獲得銀錢若干,約定之後簽訂契約,這是妾的一種。到了時間就走人。而且大宋的男人都不在意這些離開的小妾。離開深宅大院的女人也不會落寞,反而會很槍手。因為她是真正進入大宅門的女子,懂得規矩知禮儀,是家族興旺的賢內助。

孫卓家里也有這樣的小妾,人家要麼找到了高枝,要麼讓他按照契約約定的條件給她發工錢。

孫卓無奈,只能答應解除契約。

以至于,街頭又多了詆毀他的傳言。實際上,孫卓已經連大門都不敢出了,也不敢出門去反駁。有些事爭論有用,比如說財物的歸屬權;但有些事情越辯駁越黑,比如名譽受損。

商場,有人破產,就有人斬獲頗豐。

高俅和李雲就是其中之一,按理說,掙錢,掙大錢是讓人開心的事。

可是高俅和李雲從錢莊出來,面面相覷,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他們原本以為能夠賺至少兩萬貫,可是到手只有不到一萬貫,扣除了李逵的信息費,購入茶油的本錢,差價,等等之後,結果和他們期待的數額相差甚遠。李雲看著上萬貫的收入,皺著眉頭道︰「太坑了,隨口說個消息都算錢。」

「就一句話的消息而已,就要收三千貫,這世道還有沒有天理了!」

「說好了按照市價,沒想到竟然是潁州當下的市價,欺負我們不懂行情不成?」

高俅和李雲難得沒有掐架的時候,可面對平白少了萬貫的收益,說什麼也不能忍。單靠他們任何一個,面對李逵,都只有落荒而逃的路。或許倆人合起伙來,稍微能夠抵擋些李逵的眼神。

「走,找他去!」

「同去,同去!」

「為什麼你看著我,卻不邁腿?」

「你不是也沒有邁腿嗎?」

「我這是腿站麻了,要緩一緩!」

「我這不是看到你腿麻了,才等你一起去!」

「卑鄙!」

「無恥!」

……

李雲和高俅誰也沒有先邁腿,他們心中大概已經猜到了結果。面對李逵的結局很可能是大巴掌扇回來,該怎麼樣,就怎麼樣!

可是好幾千貫呢?

要是按照李逵之前說的,要一萬多貫呢?

這錢,就算是豁出命去,也要去問李逵討要。

大不了,養幾個月傷好了。

「人杰,我給你帶了些人參,給你補一補!」高俅捧著人參,少說也有兩三斤,個頂個的大,獻寶似的遞到了李逵的跟前。

「二哥,我給你帶了些大棗,配人參最是有效。」李雲買了大棗,也是個大色深,非常誘人。

李逵埋頭不搭理人,自顧自的走著,高俅和李雲緊跟在身後,寸步不離的追著。李逵見躲不過去,站住了,高俅將人參獻寶似的遞給李逵,李逵瞅了一眼,嘴角咧來,露出一口大牙,不屑道︰「不是紫團?」

上黨人參之中,最為稀有名貴的就是紫團參。

多貴呢?

幾百貫一兩。

往往還是有價無市,很多實力雄厚的藥鋪都沒有這種極品人參。而這種人參最大的功效就是治療這個時代其他藥物都無效的肺病。

除此此外的上黨人參都是白菜價。

高俅心頭忍不住肉痛起來,上黨紫團?就你這黑臉膛,配吃嗎?心里雖然這麼想著,可嘴上卻不敢得罪,訕笑道︰「人杰是個識貨的,知道人參之中紫團才是極品。這麼著,既然賢弟喜歡,哥哥怎麼著也得給賢弟弄些個來。」

「也行,就先送兩斤吧!」

當年李逵拿著比大棗都貴不了多少的人參,第一次去大城市沂水縣售賣,鬧出了老大的笑話。幾十文一斤,還不到一百文的價格,還不如豬肉價,氣得他差點當著邱掌櫃的面把一包人參都啃了。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李逵才明白,人參在大宋有多麼不受待見了。但是有一個品種卻截然不同,就是上黨紫團參,昂貴到簡直像是打劫的地步。

要是李逵要個一兩嘗嘗鮮,高俅咬碎銀牙說什麼也給李逵弄來。

他估模著偌大的潁州應該會有,就算是潁州沒有,托人去許州買來,多半能買到。可是李逵張嘴要兩斤,氣地高俅差點將一包人參摔李逵的臉上。兩斤上黨紫團都能在京城換一套大宅子了,這玩意的稀有程度可見一斑。

像話嗎?

整個潁州城都恐怕找不出兩斤上黨紫團參來,開口就要兩斤,這簡直就是乘火打劫。

不過想了想,高俅還是放棄了,李逵不要人參,但是蘇軾要啊!

作為大宋人參食療界的泰斗級人物,最為堅定的擁護者,蘇軾常年食用人參。他對人參的喜好,近乎于瘋狂。甚至還不遺余力的向所有認識的人推薦人參的功用。可惜,沒有人听他的,外人听說蘇軾喜歡食用人參,都以為蘇軾食用人參不過是名士的一種雅好,對于人參的功效,所有人都滿不在乎。因為大宋的名醫之中,幾乎沒人會說食用人參可以益壽延年的好處。反而有不少人認為,人參是寒物,對身體沒多大的益處。

至于蘇軾的醫術,他自己很得意,認為自己潛心醫術多年,一定很高明,但是在外人眼里,他的醫術就是江湖郎中的水準。屬于那種害死人不償命的江湖騙子。

這還真沒有貶低蘇軾。

當初,他在杭州山間游玩的時候,從一個游方道士手中得到了一張方子——聖散子,是治療寒性疫病的良方。恰逢杭州出現瘟疫,他將方子拿出來,讓人免費施藥,運氣好到爆棚,竟然是對癥下藥,頓時活人無數。他的治病戰績如果到此為止,蘇軾大概能在醫學領域獲得不錯的名聲。但是之後又有地方發生瘟疫了,他還是拿出了這張方子,然後他竟然沒有發現,發生疫病的災區百姓得病的機理是熱性病,結果哀鴻遍野,從萬家生佛的神醫,跌落神壇,成了杏林殺手。

此後,蘇軾再也不敢給別人治病。深怕再次遇到這等讓他想不通的倒霉事。

但是不給別人治病,他阻止不了給自己開方吃藥,平日里有個頭痛腦熱的他都自己開方子抓藥。不得不說,蘇軾能夠活到花甲之年,全靠運氣好。這位在醫術上的水平,真的不敢讓人恭維。主要是他研究醫術的路子本來就是錯的。

蘇軾學問好是沒錯。但醫術他是從無到有,完全靠著自學,本來就是非常危險的事。要知道,醫術沒有老師,要走多少彎路,甚至治死多少小白鼠,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才能方成正果。

而且,他學習醫術的入門方式也是錯得離譜,從《道德經》入手,研究《易經》之後,深入煉丹領域……最後他覺得自己醫術大成的時候,卻能嚇死旁人。

即便是高俅這些對蘇軾佩服的五體投地的身邊人,看到蘇軾開方子,總要嚇得臉色慘白。

倒是武人會常用人參,李逵也吃。

這也是高俅送人參給李逵的原因了。

從結果來看,高俅是白費心機了。

李逵接著瞅了一眼李雲的上貢,大棗,也是蘇軾的最愛。

李逵隨後從李雲手中的布囊中模出個大棗,掰開之後瞅了瞅,果肉松軟,卻過于干燥,果肉相連之處沒有拉長的蜜線金絲,鄙夷道︰「不是贊皇金絲大棗?」

「二哥,贊皇金絲大棗是貢品,小弟怎麼弄的來?」

李雲嘴上說的委屈,可心里卻鄙夷李逵這廝故意為難他。不知道的還以為李逵出身皇族,眼界非凡。可實際上,李逵不過是從山村走出來的獵戶而已,裝什麼大尾巴狼?

「二哥,我們來是想要提醒二哥,邱掌櫃似乎有私心,故意隱瞞二哥!」李雲偷偷瞥了一眼李逵,膽子大起來了︰「他連二哥允諾的錢都敢私吞,我和高俅是實在氣不過,才來找二哥的。」

「私吞?」李逵當即搖頭道︰「他沒這個膽子。至于你們兩個的來意,你們知道,我也知道,要我說出來嗎?」

「二哥,小弟糊涂。」

「沒錯,人杰,別看哥哥平日里看著精明,長者一副聰明人的面目,實際上傻得很。」高俅為了錢也是拼了,不惜裝傻子。

李逵冷哼道︰「怎麼著,嫌棄錢少,來我這里打秋風?」

「怎麼敢?」李雲忙不迭道。

李逵冷笑道︰「按我的心思,一文錢也不給。還敢來威脅我!」想起被堵在茅廁外的窘境,李逵氣地怒目而視︰「可爺們是說話一口唾沫一個釘的人,怎麼能做出說話不算數的事來?豈不是讓天下英雄小瞧了?」

「哥哥高義!」

李雲立刻奉承道。

李逵抬起手指點點戳戳了一陣,才開口︰「你們也別嫌棄少,就這麼多。錢多了不是什麼好事,各種煩惱就不少。再說了,錢多了,以後對賺錢就沒有了樂趣,豈不是少了人生最大的美事,我是替你們著想。」

李雲和高俅無奈,他們也想過不把錢當錢的日子,可是現實不允許啊!

正說著呢,衙門中突然亂了起來。不久之後,李逵等人都看到碼頭方向濃煙滾滾,應該是碼頭上發生了火災。

李雲豁開嘴,吃驚道︰「不會是存放茶油的貨場著火了吧?」

李逵縱身飛奔朝著碼頭而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