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李逵听完肅然起敬道︰「耕讀傳家,既學聖人之道,又學謀生之本,佐證才能務實,務實亦能求真,此乃大道至簡之法也!」

蘇過是個年輕人,也是一個老成的有點過頭的年輕人。

這和他的人生經歷有關,年幼剛剛懂事的時候,父親就被下到了大牢之中。性格豪爽,卻不失跳月兌的蘇軾在大難來臨之前,說不上多豁達,反而慌亂失了分寸,這場變故讓他幾度想要輕身。

過長江的時候,想跳江。

在牢獄之中的時候,想上吊。

好在都沒死成。

蘇軾被下獄之後,他之前的親朋好友大部分選擇了遠離他,甚至有人翻臉不認人,偷偷向御史台揭發蘇軾,從而自保。

家庭突遭變故,之後的幾年之中更是遭遇了一個文人最大的困難,連生活都難以維系的地步。這讓年幼的蘇過很小時候就接觸到了人情人暖,也感悟到了生活的不易。可以說,蘇門子弟之中,他雖然年紀最小,但可能是心智最為成熟的子弟。

正因為心智成熟,他听到李逵的回答之後,頓時內心涌起萬丈波瀾,心中暗道︰「好有遠見的師佷,耕讀傳家自己也是剛剛悟到,還是一個朦朧的概念,沒想到李逵已經能夠將其總結成道理,得到一套似乎可行的理論。」

「師佷之才讓過肅然,遙想去年省試失敗之後種種,哀于時運不濟,舍本逐末。如今想來,羞愧不已。看來過不是時運不濟,而是才學不足。听師佷之言,如洪鐘大呂,幡然警醒,過謝過師佷指點。」蘇過對李逵作揖道,這是讀書人對于真理追求的慎重。如果他認為李逵說的不值一哂,根本就不會如此大動干戈。

李逵還禮道︰「小師叔切莫如此。小子不過是拾人牙慧而已,不算是我的感悟。至于才學一途,小師叔多年受師祖教導,自然高深。省試折戟,非小師叔才學不足,而是所作詩文不合主考官的心意罷了。要是換一個主考官,必然高高中了。」

蘇過可不敢自滿,更不相信李逵的‘吹捧’,反而篤定的以為自己的才能距離做官還很早,決定潛下心來苦讀。

「師佷莫要勸我,過才疏學淺,不敢竊朝廷掄才之選。」

李逵雖說不清楚蘇過的學業水平到底在什麼層次,但想來,應該要比他高很多吧?這也太謙遜了一點了吧?

好在蘇過沒有考校李逵學業的打算。

要不然,他就會發現,李逵總結道理起來一套又一套,可要說真才實學,也就比尋常的學子強不了多少。他連九經都沒有學完,是沒有資格談論省試和殿試,這對他們來說實在太遠了一些。而他從蘇過的口中听出來,科舉失敗對他的打擊並不算太大,反而是一種激勵。

畢竟,蘇過自認為也不會比歐陽修強吧?

人家也落榜過,憑什麼他就不能落榜?

摘的菜差不多了,蘇過冷不丁的好奇問李逵︰「不知師佷家中做何營生?」

不僅僅是他好奇,連蘇軾都好奇,就是猜不出來李逵的家中情況。說他是文臣世家吧?給大宋文臣臉上抹黑呢?幾百年都不可能出的極品,怎麼可能有幸出現在了蘇門?

說他是商人世家吧?

周元總不至于為了能夠在沂水做穩當他的縣太爺,違心的收個商人子弟做學生。

鄉紳?

恐怕也和李逵沒多大關系。李逵身上那獨特的匪徒氣質,和鄉紳根本就不搭。同樣是練武,鄉紳子弟練武,總會給人一種俠義爆棚的感覺,平日里開口閉口就是保境安民。就李逵那張臉,哪里能看出來俠義的蹤跡?

反倒是將門可能性大增。可將門子弟讀書的目的恐怕就是為了識字研讀兵書,附庸風雅的倒是有,少見。

李逵的來歷已經困擾了蘇過一天了,他要是一直裝著不想知道,恐怕也難受。再說了,李逵既然是師兄的弟子,自然也是蘇門的弟子,算是自家人,問清楚些,也沒什麼。

可這個問題卻把李逵問住了,實話實說,恐怕沒人信。因為他正當的職業是獵戶,這是在沂水縣有記錄,算是正當職業。如果沂水縣再次出現老虎之類的猛獸害人,他的身份是在征召之列。可問題是,他說出來小師叔能信?說是農戶,他這樣子反倒是更像是鄉間的惡霸……糾結之下,李逵的目光在地上掃視了一陣,隨後從泥里模了兩塊石頭,咻咻兩聲,石頭飛入草叢之中不見了蹤跡。

蘇過有點發懵,自己不過是問李逵家里的營生,他仍石頭干什麼?

很快他就明白了李逵的用意,從荒草之中李逵提溜著兩只肥碩的兔子,兔子腦袋上血肉模糊,還沒死透,蹬著腿呢?

蘇過往後躲了躲,卻听見李逵陽光燦爛道︰「我是獵戶,沂水縣最好的獵戶。」

蘇過信了李逵的話,同時又更加的迷惑起來。

為何師兄周元會收獵戶為弟子?

這操作,在蘇門之中絕無僅有啊!

臉上卻悲切道︰「李逵,春日萬物復蘇,正是動物繁衍時節,如此濫殺,好嗎?」

這話听著就讓人頭痛,要是換個人敢質疑李逵,他自然瞪眼過去,甕聲甕氣回一句︰「你吃不吃?吃,就別多嘴。信不信我揍你!」可蘇過不是一般人,按輩分他是小師叔,按身份他是蘇軾的小兒子,要是訓孫子似的訓蘇過,恐怕這趟要白來了。

可要是順著蘇過的問題說下去,就要說到學問之中,關于仁的描述,還可能會牽扯到《禮記》,君子之道,想想就頭痛。

李逵只好解釋道︰「師叔有所不知,這兔子最是無聊,不管任何季節,只要食物充足,每個月能生養一窩幼兔,一個月就能成年,三四個月就能繁衍。一窩兔子多的話能養十多只,但母兔只選四五只養育。兔子看著挺可愛,它們除了吃喝拉撒,就知道造小兔子,很是無趣。」

蘇過這才相信了李逵的話,是一名成功的職業獵人。因為,兔子的學問,他就不懂。沒想到可愛的兔子是如此不知廉恥的生物,蘇過就此斷了愛心泛濫的念頭。

在蘇軾的小院里,高俅幫忙卸下了車上的貨物,目送車夫駕車離開之後,夫人王閏之,姨娘王朝雲,還有蘇軾三人對著半人高的一堆禮物傻傻發愣了起來。

「蘇繡,這是蘇繡嗎?」小妾王朝雲似乎不相信道。

蘇軾沉重的點頭道︰「沒錯,周元就是吳縣人。」

「這皮子看著和尋常的不太一樣,軟和的很。」

「小心些,這是冬日的老虎皮,價值不菲。」

「銀錠。」

「銅器。」

還有蘇軾最喜歡的人參中的極品——上黨紫團參。

……

可是面對這些珍貴的禮物,他的內心卻無比的沉重起來。尤其是當夫人緊張的問他︰「李逵這孩子看著挺穩重,送如此貴重的禮物,他家里會不會不知道吧?」

蘇軾要是沒有看過周元的來信,自然會將李逵認定為淳樸的孩子。

可問題是……李逵是嗎?

周元雖然在信里沒有明說,但字里行間里對他這個弟子在外充滿了擔憂。而這種擔憂結合李逵的字的來歷,加上臨沂城的事根本就瞞不住,恐怕當老師是因為頭痛子弟整日在外惹是生非的擔憂,而不是怕李逵在外受騙被欺負吧?

面對妻子的忐忑,蘇軾溫和笑道︰「李逵這孩子雖是第一次見,他要是信不過,周元難道也信不過嗎?」

王夫人是見過周元的,看著是挺穩重的一個人,斷然不會胡亂推薦人來老師家里。懸著的心頓時放下不少,隨即卻有但心起來。有道是禮下于人必有所求,李逵送來了重禮,雖說是以周元的名義,但禮單上的字跡可不是周元的,恐怕李逵中間耍了小花招。萬一禮物收了,要辦的事太大,自己的夫君無法做到,豈不是讓李逵不滿,夫君埋怨?

緊張道︰「夫君,也不知李逵這孩子來所謂何事?」

李逵來的目的蘇軾自然清楚,弟子周元的信上就說了,李逵也說過。按理說,對他來說並非難事︰「只是讓我寫篇詩詞,為沂水的特產揚名。」

如此簡單的事,夫人自然將懸著的放下,對蘇軾委婉道︰「既然如此,夫君好好寫便是。」

小妾也跟著附和︰「不如多寫幾篇,好讓人選。」

蘇軾在做其他事情上,家里人多半會擔憂。可是吟詩作詞,這對蘇軾來說,簡直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她們頓時放心了。

高俅看著禮物,眼巴巴的看著蘇軾。這會兒蘇軾才想起來,高俅似乎很久沒有結過薪俸了,爽快道︰「你的薪俸多結一些,把今年的都結了。改日去問蘇過拿。」

說完這句話,蘇軾心心念念的抱著那個裝著紫團的錦盒去了書房。

來來回回將心儀的禮物藏好,一轉眼卻發現高俅還站在院子里,好奇道︰「咦,你怎麼還不回城里去?」

高俅委屈的眼淚都快要下來了,院子里彌漫著肉香菜香,按照他的經驗,還嗅到一只老母雞炖在灶上。心說︰「學士,可不帶這樣的,眼瞅著要吃飯了,您老不留留我?」

他肚子連點油水都沒有,早就饑腸轆轆了,心中暗暗發狠,既然如此,心說︰「學士,是你逼我的,本來我可不想嚇您。」

高俅湊近道︰「學士,李逵雖然沒有問題,但是他隨身的倆人有大問題,和宮里的貴人大有關系。」

蘇軾頓時慌了神,他琢磨著宮里的人?

太皇太後?

還是太後?

這倆女人可不好對付啊!

蘇軾在院子里轉圈琢磨起來了,心頭毫無頭緒︰「難道我有犯錯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