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是夜。

史渙領麾下善殮尸者,出後院角門,趕往洛陽縣治。

唐七投河而亡,尸體腫脹後浮出,才被人發現。已過去月余,故而能收集到的線索,並不多。

待史渙等人確定無人盯梢,繞路抵達,賈詡已等候多時。

獄吏領眾人前往陳尸間,勘驗唐七尸體。

小周瑜亦跟在父親身邊。對驗尸探案這些事,十分的好奇。

戴呼吸面罩,遮蔽惡臭。繡衣吏細細查探尸身。正如洛陽令所說。除去小手臂處的工傷,渾身上下並無傷痕。亦無骨折痕跡。

換句話說,唐七死前並未受拷問。

頸間無勒痕。牙關緊閉,舌頭亦無吐出。自也不是被勒死。

又看四肢。手掌、腳掌各處,再撬開牙關,刮出舌苔。

忙忙碌碌一整晚。直到天明才驗完。

史渙這便來報︰「回稟右丞、明廷。此人確是溺亡。然,溺亡之處,並非陽渠,而是酒甕。」

「酒甕?」洛陽令周異一愣︰「好端端的一個大活人,怎會栽入酒甕而亡。」

史渙點頭道︰「乃是被人倒栽入酒甕溺斃。」

「何人所為?」賈詡忙問。

「此手段,多出自賭家。」江湖事,史渙自然熟知︰「多用于追討賭債,懲戒臨場作弊之徒。」

「唐七此人嗜酒善博。死因亦在常理之中。」洛陽令問道︰「何以知之?」

史渙命人捧來從尸身上取來的證物︰「明廷請看。舌上刮下的乃是封泥,而非河泥。此金(銅)絲是從指甲內取出。乃是六博用博籌,頭上裝飾所用。」

六博,便是六博棋。

流行于先秦兩漢。類似後世游戲棋。投箸行棋。乃博戲的一種,稱「大博」。

今漢時,六博棋形制,有過一次革新。革新後的六博棋叫「小博」。大博與小博的主要區別,在于箸的數量。大博有六箸(博籌),小博有二煢(瓊)。煢、瓊和箸的作用與骰子(t uzi)類似,是擲采用具。

六根博籌,多用半邊細竹管制成,中間填金粉。頭上安有細銅絲。

嵌入指甲縫內的細銅絲,多半是唐七被倒栽蔥入酒甕時,掙扎間抓住一枚博籌,死後又被人強行抽出。乃至細銅絲折斷,遺落在指甲縫隙。

也就是說。唐七是在賭肆內,被人倒栽蔥入酒甕溺斃。後又拋尸陽渠,沉入水底。一個月後尸體腫脹,這才重見天日。

「東郭賭肆在何處?」賈詡問道。

「距唐七家最近的賭肆,便在粟市之內。」周異答道。

「哦?」賈詡似乎想到了什麼。

「右丞,又該當如何?」見賈詡不語,周異問道。

「明廷可遣麾下官吏,前往各處賭肆,搜查問詢一干人等。就說,唐七乃被人溺入酒甕而死。

我令史渙帶人暗中監視各處。賊人見事發,急切間必露馬腳。」

「右丞欲行打草驚蛇之計乎。」周異這便醒悟。

「然也。」賈詡冷笑︰「唐七之死,乃計中計也。先讓明廷誤以為唐七是醉酒失足溺亡。若身旁有高人,查出乃是被人倒栽入酒甕溺斃,明廷便會追查賭肆。詡料想,賭肆亦非行凶之處。一旦名庭搜查洛陽賭肆,幕後真凶便知事發。必有行動。」

「若命案現場,非在賭肆之中。右丞又如何得知真凶藏在何處?」周異又問道。

賈詡笑答︰「萬變不離其宗。此計關竅,便在一個‘變’字。」

「變?」賈詡多智,周異一時間又如何能參破。

倒是身邊小周瑜,若有所思。眼中慧深似海,燦如繁星。

賈詡假裝不經意的看去,這便會心一笑。

薊國謀主,後繼有人也。

听聞亡夫乃是被人溺入酒甕而死。周氏豈能善罷甘休。

這便啼血上告,求明廷捉拿真凶,為亡夫報仇。

洛陽令周異,即發屬吏,遍查城郭賭肆。但遇吱吱嗚嗚,語焉不詳者,便不由分說,羈押在案。

距案發現場最近的粟市賭肆,自然首當其沖。肆中人等皆被鎖入大牢,賭肆亦被查封。

洛陽賭肆,人人自危。深受其害的洛陽民眾,紛紛拍手稱快。

類似黃賭毒,之所以屢禁不止。身後必有惡勢力,為其遮掩。

所謂人無橫財不富。

世人皆知偏門撈錢最快。洛陽貴冑多如牛毛,更是如此。

洛陽令周異,人脈、家世,皆單薄。竟敢如此行事,身後必有倚仗。

賭肆幕後之人多方打听,得知乃是大將軍何進下令。這便各自收手。不敢再為賭肆,上下奔走。

何進曾為河南尹,正是周異上官。如今貴為大將軍,權勢日盛。

因出身低微,洛陽權貴頗多輕慢。便是何進刻意結好,權貴亦推遲不去。

今借唐七之案,大肆捕捉賭肆人等。可謂蛇打七寸。賭肆幕後之主,不是這些地頭蛇,還能是何人。

為今之計。暗中抽身,再重金結好大將軍何進。方可保平安富貴。

原本只是一宗小案。卻在各色人等的推波助瀾下,愈演愈烈。牽扯越廣,涉事越深。

殖貨里,輔漢大將軍府。

多日未見的曹操,再登門拜訪。

中壘三層書房。

賓主落座,婢女送來香茗。

曹操嘆息開口︰「追查許久,線索全無。直令人心灰意冷,大失所望。」

「孟德先前提及秦宜祿,亦無結果?」劉備記得此人。

「秦宜祿,人雖見到,卻整日借酒消愁,常宿醉不醒。意識難有清明。其人已廢,難堪大用。」

「何故如此?」劉備一愣。總感覺事出有因。

「听聞與他情投意合的杜氏女,年前留書,不辭而別。乃至憂思情傷,借酒消愁。」

「原來是為情所困。」劉備又問︰「秦宜祿可曾四處尋找杜氏女下落?」

「這是自然。」曹操搖了搖頭︰「奈何音訊全無,無人知杜氏女行蹤。傳言有車夫在粟市附近見過此女,終歸是空穴來風。」

又是粟市。

劉備顯然比曹操所思更多。

「梁冀金山之事,已過去一年有余。賊人或許早已銷贓逃匿。孟德何不就此放手。」劉備總覺得,曹操如此執著于梁冀金山。遠非只是為尋寶。

「玄德所言極是。」曹操笑嘆︰「與其說,(曹)操執迷梁冀金山,不如說是心中始終有一段未曾放下的執念。」

「願聞其詳。」劉備這便言道。

「談及梁冀金山,需說一段往事……」曹孟德,娓娓道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