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1260年,3月3日,莒州,新泰縣。

一行掛著「徐」旗的商隊,正沿著蒙水東岸的道路,向西北方的新泰縣城進發。

新泰縣位于泰山山脈東部的蒙山深處,多山少地,僅通過一條蒙水與外界相連。蒙水向東南流,匯入沂水,通過沂水又可以前往下游的臨沂和上游的沂水縣,成為了維持交流的動脈。

(後世新泰市有新泰、蒙陰兩個建制,當下只有一個新泰縣,不過城址卻不是在後世新泰市,而是在蒙陰縣的位置)

如今蒙水已經解凍,水量漸漸充沛,河上有了不少小船在上下航行。徐氏商隊對這些行船熟視無睹,船上人對他們的到來卻嘖嘖稱奇。

「呵,好車啊,四個輪子的!」

「看著是去新泰的?運的什麼貨,真大手筆啊。」

馬車再大,運力也不能跟船比,更何況旁邊還有好幾個騎士護衛,如此一支商隊必然成本不菲。能這麼行商的,運載的肯定是利潤豐厚的奢侈貨物,真是羨煞人啊。

當然,馬車的行動速度可要比逆水上溯的船快多了,不一會兒,徐氏商隊就離開了他們的視線。

直到行進到了蒙水一處狹窄的急流段,商隊才停了下來。

徐雲從一輛四輪馬車中走了出來,觀察著一艘小船撐著桿,艱難地渡過了這段急流。他掏出地圖和鉛筆,在上面記錄了這個地點,又標注道︰「三月份,蒙水已經有不錯的通行能力了,但還是需要一些有經驗的船夫帶路才行。」

之後,他伸展了一下手腳,看了看表,就對手下們喊道︰「快中午了,吃了飯再走吧!」

徐雲是東海商社財政部的股東,穿越前學的是物流和供應鏈專業,穿越後自然很快成了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這次,他就是受相關部門的委托,前來勘探一條通向新泰縣的商路。

新泰縣人口不多,但是靠山吃山也有不少特產。而且它臨近出產煤鐵的萊蕪,從地圖上看,如果東海商社想從萊蕪獲取資源,新泰縣就是必經之地了。好在,新泰縣歸屬于莒州,之前是姜思明的地盤,東海商社對這里有間接的控制力,探索起來並非從零開始。

護衛們從馬車上搬下幾個鐵爐子,生起火來,又拿出幾個鐵壺,去河邊打了水煮了起來。等到水開,他們又拿了幾個瓦罐,掀開封口的黃泥,直接把開水倒進去,攪了攪,一股香味就冒了出來。然後他們取碗勺分食,把冷餅撕碎進去泡著,吃了起來。

飯後,車隊繼續向西北前行,期間徐雲不時下車記錄。過了大約兩個小時,他們來到了河山之間的一處窄隘前,這就遇到了意外。

「這是……」徐雲從車窗中探出頭望去,哭笑不得,「劫道的?」

前方的山腳下的河灘上,一幫子拿槍帶棒的人攔住了前進的道路。不光把陸路給攔了,還在河上駕著小船攔截過往船只,交了路費才能通行。

負責這支「商隊」護衛工作的孫鎮河少尉立刻招呼道︰「警戒,都掏家伙!」

車隊里面,除了徐雲和幾個文職人員,其余十八人都是軍方派來護衛的,其中一半是近衛兵,另一半是騎兵。現在,近衛兵們立刻從車廂中取出盔甲開始披掛,而騎兵們直接把霰彈槍拿在了手上。

等到近衛兵們搖身一變成銀甲兵,孫鎮河就對一個騎兵招呼道︰「韓安,你帶兩個人去探探,看對面是什麼點子!」

這時,徐雲也戴上頭盔,拿著一桿槍托雕花的風暴槍,從車廂里跳了出來。

孫鎮河見狀,對他勸道︰「東家,您還是進去避一下吧。」

「沒事,有這家伙。」徐雲右手抬了抬手中槍,左手又捏成拳頭,「我可是練過八極拳的,尋常小賊不算什麼。」

他又看向前面的關卡,說道︰「而且,那些人來來回回挺有秩序,我看不像是普通的山賊,等看著吧。」

果然,前出探路的韓安很快回來報告道︰「他們說我們這樣的車隊,交五吊錢可以放行。」

徐雲一笑︰「還真劃算。」但他也沒拿錢,而是拉過一匹馬騎了上去,策馬往前走去。

「東家!」孫鎮河喊他不住,只好趕緊招呼護衛們跟上。

一行披甲戴盔的人整整齊齊走到山口,立刻引發了攔路者的警惕。一個穿著皮袍的漢子站了出來,喝道︰「在下孟良熊,前面的弟兄是哪里來的?若有得罪,真是唐突了,可兄弟們靠這口飯過活,還請不要壞了規矩!」

徐雲側過視線,往他的背後看過去。山口過後,道路似乎是新修過的,明顯比之前的路平坦許多。他心中了然,對那孟良熊問道︰「這位孟兄,你們是在張知縣手下做事的吧?」

孟良熊立刻色變——說對了!

他們這些人實際上就是新泰知縣張春銳招募的私兵。新泰縣人少,也沒太多稅賦,而且不能引起周邊勢力的懷疑,所以明面上沒法招募太多兵。張春銳就讓自家的兵扮成山賊,在道上設卡收費,貼補軍用。

這下被識破了,怎麼辦,要不要滅口?可看對方這麼多甲士和騎士,似乎不怎麼好惹的樣子啊!

周邊的「山賊」察覺氣氛不對,都圍了過來,而孫鎮河也針鋒相對,命人把槍抬了起來。

這時,徐雲突然哈哈一笑,對孟良熊說道︰「不用緊張,自己人!我們是東海國來的!」

「東海國?」普通山賊似乎連這個名字都沒听說過,而孟良熊听了之後卻松了一口氣,原來真是自己人啊!

作為張春銳的親信,孟良熊是知道自家官人與東海國的關系的。

兩年前,張春銳給寧海州的文登知縣當幕僚,後來就與東海商社搭上了線。他去了膠州一游,敏銳地看出了這幫人的不尋常,之後又幫著東海軍勸降了牟平縣,也算是有來有回了。再之後局勢穩定下來,新泰縣地處內陸、遠離膠州,東海商社難以直接控制,卻又有一定的戰略價值,干脆就把張春銳派了過來,干好干壞都是招閑棋。

至于對方會不會是冒充的……李相公可還跟東海國在「打」著呢,膠東地界也就罷了,誰會在這沂蒙內陸冒充東海人啊?

他不敢怠慢,立刻換上了一副笑臉,拱手道︰「真是唐突了,唐突了。這位官人,您怎麼稱呼啊?」

「我姓徐。」徐雲一擺手,往車隊回歸過去。孫鎮河派了近衛兵隨他一起回去,自己仍帶人在山口盯著。

孟良熊趕緊對手下們招呼道︰「快,快讓開!」

「山賊」們搬開路障,然後躲到路另一邊遠遠讓了出來。孫鎮河搶先通過,確認後面安全後,徐雲的車隊就駛了過去。

孟良熊目送著車隊離開,喊道︰「徐官人,您慢走啊!」

……

自山口再往西北,道路狀況就好了許多,車隊加速前進,一個多小時後就抵達了新泰城。

新泰城與周邊其他城池一樣,城防很不完善,但城牆上時刻有兵丁在巡邏,防御倒也嚴密。

徐雲在城外停下,看看腳下的道路,又看看城牆的景象,感嘆道︰「這張梅喧是個人才啊!」

此時,守門的士兵見他們遲遲不進城,過來詢問他們的來意。

徐雲道︰「正好,你幫我給張知縣通報一下吧,就說東邊的故人來訪!」

士兵將信將疑,但與城門官報告後,還是向城內去了。

又等了一陣子,張春銳果然帶著幾個隨從出城了,然後一眼就注意到了醒目的東海式四輪馬車,趕了過來。

徐雲主動向他打招呼道︰「張知縣,打擾了!」

張春銳之前去膠州訪問的時候就見過徐雲,兩人也算有舊了,立刻拱手道︰「徐東家,久違了!」

徐雲哈哈一笑︰「你在這新泰一年,干得不錯啊,看這路修的,不比登萊那邊差嘛。」

張春銳謙虛道︰「哪里,只不過是東海國做什麼,我便學著做罷了。新泰地貧民少,若想有利于民生,就只有先修路與外界交通了。可惜民力有限,修了大半年,也只把一左一右二十幾里粗粗整了一下,離通達還差得遠呢。」

徐雲拍了拍他的肩,嘆道︰「像你這般有見識的可不多啊,好好干,將來一定有前途的。也不好在城外佇著了,走,進去吧。」

一行人這就進城了。

他們來的時候以商隊的名義做掩護,雖然是掩護,但也確實是帶了些商品過來的,比如玻璃器和香料等等。新泰縣雖小,卻多少也有些消費力,在張春銳的介紹下,很快就發賣給了城中的幾個商戶,又買了些當地產的山貨準備帶回去。

事後,在接風宴上,徐雲與張春銳聊了一番周邊的風土人情後,又問起了正事︰「新泰與萊蕪之間,可有陸路相通?」

張春銳想了想,說道︰「若是走大道,得繞到泰安那邊去,太遠。不過,新泰縣城往西北約莫五十里,有一處市鎮,是古開陽城所在,再往北有一片山林,不易行,但穿過去再往北就是萊蕪城了。這條小路論路程比前一條大道省得多,平時多有民人來往,不算荒僻,卻也走不了大車隊。」

徐雲若有所思,又取出一份地圖,請他在上面標注出來。

張春銳也不是第一次見到東海人的精密地圖了,也學過一點辨認的方法,當即從中認出幾個要點,然後捏著鉛筆,將剛才所述的路線畫了出來。

徐雲一看,果然,跟他想的差不多。這條路經新泰縣到開陽鎮(後世新泰市),再穿過北邊的山林,到達後世萊蕪鋼城區的位置,再沿當地的牟汶河抵達萊蕪城。

來之前,他就在地圖上找到了這條最近的通路,但並不確定有沒有可行性,畢竟後世是道路的地方現在卻可能是天塹或者莽林。現在來看,不好不壞,可以走,卻也通行能力不高。

而且,即使從萊蕪運出來了,繼續運回本土也是個問題。

他在地圖上繼續畫了一道。從萊蕪走陸路到新泰,然後轉水路南下,進入沂水,經臨沂再一路南下。沂水此時不是直接入海,而是筆直向西南在邳州附近匯入泗水。泗水又流向東南,匯入淮河,再向東入海。

「這條路也太繞了。」徐雲扔下了筆,「得想別的辦法才成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