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小÷說◎網 】,♂小÷說◎網 】,

一邊的楚老頭就跟見了鬼似的,呆呆木訥的看著金鋒,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楮。

自己活了那麼大,還是第一次見到有人能從老爺廟這片水域活著上來。

看著金鋒滿身的淤青和刮痕,楚老頭顫顫悠悠的問道︰「你……你……下面……下面……

金鋒點上煙深深吸了一口,嘿嘿笑起來,陰森森的說道︰「遇見了秦始皇養的老鱉,跟他打了一架。」

「他輸了。」

楚老頭頓時渾身打起了擺子,眼楮一黑,立馬當場暈厥了過去。

金鋒嘴角上翹,反手從身子後面的內褲里扯出來一片東西,就著水一抄,拿在手里。

這是一塊一尺多長寬一尺的龜甲殘片,背面是一條粗達兩寸的線條,那是烏龜的花紋。

兩寸寬的花紋,可以想象那烏龜會大到何等的程度。

這就是金鋒在這片水域之下找到的東西。

下面是一條泥沙覆蓋而形成的沙壩,形成了一個漏斗狀的漩渦。

有漩渦自然有牽扯力,遇見沙壩流動的時候,漩渦就會發力將上面的船只扯下去。

下面的東西還有不少,其中就有那艘神戶九號的殘骸,不過上面的東西卻是早已被某些特殊單位清理了干淨。

金鋒只找到了這片龜甲殘片。但就是一片殘片,就足以抵過億萬財富。

進入船艙,轉動舵盤快速駛離這批水域。

小丫頭拿著龜甲殘片進來輕聲問道︰「這是什麼龜?」

「玄龜。」

「山海經里說,怪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

「有什麼用?是古董嗎?」

「不是古董,是古生物。比古董值錢。能做藥引。」

「什麼藥引?」

「一般人用不上。神經病最合適。」

「還有嗎?」

「有。可以用來配藥。只不過這個世界上沒幾個人配得起。」

小丫頭不再說話,默默的把龜甲裝進包包里,站在金鋒的身邊靜靜的牽著金鋒的衣角,輕聲說道︰「剛才我叫你師父了。」

「你認我這個徒弟嗎?」

金鋒深吸一口煙看看小丫頭,輕聲說道︰「我們這一門,不收女孩做徒弟。」

小丫頭手輕輕一抖,默默放開金鋒,靜靜的站著不動︰「羅震軒呢?」

金鋒靜靜說道︰「他是孤兒,可以做。」

小丫頭抿著嘴說道︰「我也是孤兒。」

金鋒輕聲說道︰「你可以做外門弟子。」

小丫頭偏著頭仰望金鋒︰「外門弟子能一輩子跟著你不?」

「能。」

小丫頭哦了一聲,黑乎乎的手悄悄的再次捏緊了金鋒的衣角。

下午四點多,船行到了一處水域便自靠岸。

踩著厚厚的淤泥上岸,沿著干涸枯萎的河底深一腳淺一腳的走了半個鐘頭終于上了正路。

這里,就是金鋒前來的目的地。

古廟島。

古廟島雖然叫島,但其實是一個地名。

這地方是典型漁家鎮子,鎮子上大約有四千多人,祖祖輩輩世世代代都在這里打漁為生。

雖然這里本鄉本土的居民不過四千人,但常年游客卻是非常的多。

因為這里特殊的地位位置,歷朝歷代各個文人騷客都曾在這里靠港停留,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名篇佳句。

那一年,十四歲的王勃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

「漁舟唱晚,響徹彭蠡之濱。」

說的就是這里的漁舟晚唱。

十四歲就寫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等千古佳句,那是野史上記載的。

真正的王勃在寫《滕王閣序》的時候,已經二十六歲了。

領路人楚老頭從醒過來到現在一直都是畏畏縮縮,連正眼都不敢看金鋒。

在這個老頭的心里,早已把金鋒當做了怪胎。

楚老頭也是一個命苦的人,老伴死得早,兩個孩子很有出息先後考上名牌走出了這里。兩三年才回來一次。

按說楚老頭日子應該很好過的,但事實卻是更加的淒慘。

大女兒落戶天都城,光是買房子的首付都給不起。小兒子在天堂之城,那邊的房價早就飆到三萬,好一點的地方都是四萬五萬起。

而且還是交了全款才給看房。

這也算是奇葩了。

楚老頭一年到頭不停歇的跑,也就十幾二十萬的收入,不吃不喝攢十年都給不起這個錢。

沒房子,那就別說其他事,楚老頭也知道這個道理。

所以楚老頭就打起了歪主意。

他知道鎮子里有個地方有墓,這個秘密是自己在很多年前就發現的。

當時的他根本不敢打這里的主意,直到現在被逼無奈才想了這里。

這個秘密只有自己一個人知道。

但楚老頭根本不懂怎麼弄,因為那地方很是特殊。

于是乎,楚老頭就找到了陳金平。

陳金平跟楚老頭有些沾親帶故,听了楚老頭的話以後還不太願意來,只是叫了一個二把刀伙計跟著楚老頭回去照了幾張照片發給自己看看。

一看之下,陳金平慌忙連夜連晚的趕過來。

實地現場走一圈看完,陳金平都是懵逼的。

自己的伙計是二把刀,但自己又何嘗不是?

于是乎,陳金平拍了些照片和視頻傳給了鼎鼎大名的吳佰銘。

恰好金鋒要找那件銅器,吳佰銘就把金鋒當做吳家的伙計推薦給了陳金平。

到了楚老頭的家里,陳金平作為游客早在上午就通過陸路進駐這里。

當天晚上的時候,吳佰銘也從豫州趕到了這里。

四方人馬全部匯攏。

鎮子上雖然家家戶戶都是漁家,但閑時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開起了漁家樂,接待那些過冬的游客和觀鳥的記者們。

畢竟古廟島可是鄱陽湖的十大觀鳥聖地之一。

楚老頭沒本錢開不起漁家樂,往些年就只接待一下散客,包吃包住還包導游,也有點進賬。

金鋒幾個人進駐楚老頭家里,並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雖然是冬天淡季,楚老頭卻是變戲法的給大伙弄出了一大桌的全魚宴。

草魚、鰱魚和鯽魚合在一起的三色魚,還有紅燒鯉魚,銀魚炒蛋,剁椒魚頭,酒糟魚……

滿滿的本地口味,吃得倍香。

伴著本地釀制的土酒,許久都未曾沾酒的金鋒在今晚也喝了整整兩斤。

幾個人全都被金鋒喝趴下睡得跟死豬一樣,直到第二天九點多才爬起來。

這時候的金鋒已經把整個鎮子逛了一圈。

回來以後,眾人發現金鋒的臉色有些不對勁,問詢了以後,也是變了顏色。

「南邊的土夫子也來了?」

「來了多少人?」

「哪個派的土狗?」

吳佰銘一拍桌子狠狠的罵了起來︰「南邊掏土的那群土狗二球也敢來踩點踩盤子。」

「他們懂個屁啊懂。

「糟踐東西就不說了,連特麼死人骨頭都不放過拉出來當古董賣,倒過的斗沒一個不塌的。」

「狗逼驢日的。」

「我這就叫人來收了他們。」

吳佰銘的搬山派的,屬于北派。最是瞧不起南派那群土夫子墳蠍子,俗稱土狗的雜碎們。

金鋒的身份是吳佰銘的伙計,輕聲說道︰「少爺。土狗不多,我一個人就能解決。」

吳佰銘頓時反應過來,呵呵一笑,大刺刺的揮手︰「那就好,你辦事我放心。」

洗漱完畢,幾個人扮作觀鳥過冬的游客,換上相應的衣服和裝備,在向導楚老頭的帶領下去了那個地方。

那是鎮子上的北邊最高的山峰上。

山峰也就三百來米高,在鄱陽湖里面的島嶼上,這個高度算是相當驚人了。

來這里的記者和過冬游客除了看鳥之外,還要四下走走看看這里的名勝古跡,金鋒一行人灑在一幫子人群當中根本不被人留意。

山上的游客和記者還不少,嘩啦嘩啦的對著各個地方照個不停。

等到山頂,四下里一片開闊。

整個鄱陽湖盡收眼底,煙波浩蕩,百鳥齊飛,還有那令人不忍直視的一片荒涼。

吳佰銘身為搬山派唯一的傳人,那確實是有些硬功夫的。

搬山派源于秦漢時期,興盛于清朝中晚期,尤其是到了清朝晚期的時候,天下大亂紛爭四起,給搬山派提供了最好的環境。

歷史上記載著搬山派最擅長打洞,而且是直接從墓頂打洞,直達主墓室。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