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三四章 範家一定要保(求月票!)

等到王大虎走了以後,董大寶這才看著錢大同,直爽的說道︰「錢大人,這一次你過來究竟有什麼事?咱們都是為陛下辦事的,就不用再遮遮掩掩了。」

錢大同一愣,隨後一臉豪爽的說道︰「董大人痛快,能結識董大人這樣的朋友,真是我的榮幸!我這次過來其實也沒有什麼大事,只是想向董大人打听一個消息。」

打探消息?

董大寶臉上不動聲色,心里面卻打起了十二分的警惕。

要知道,這件事里很多消息是不能泄露的,而且牽扯的人和事都太多,一旦泄露了會有很大的麻煩。

董大寶沉聲問道︰「不知你想知道什麼?」

「我想知道這次的事有沒有牽扯到蒲州的範家?」錢大人笑著有些小心謹慎。

蒲州範家?

董大寶的臉上沒什麼變化,心里面卻嘆了一口氣。

果然還是來打听案子的事。這對于董大寶來說倒是不是什麼奇怪的事。

「我能先問錢大人一句為什麼嗎?」董大寶笑著說道。

我不可能把這件事就這麼隨意的說出去。

錢大同聞言,也不意外,只是輕聲說道︰「我們內務府和範家有一些生意,如果這次的事牽扯到了範家,我們想要保一保。」

听了這話,董大寶就是一愣。

這次的事搞這麼大、牽扯了這麼多的人,內務府那邊不可能沒有消息。他們的消息一向是非常靈通的,畢竟他們還有一個外務府。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內務府居然還想要保住範家?

這個範家究竟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董大寶臉上露出了笑容,好奇的說道︰「不知錢大人想要怎麼保範家?錢大人你放心,我沒什麼惡意,我只是好奇。」

這倒不是假話,董大寶真的只是好奇。

這些案子,所有人都知道是通了天的,也就是說這件案子在陛下的關注範圍以內。如果範家真的牽扯到了這件事,那也應該是陛下說怎麼處理他們。

內務府想要保範家,這話說的有點大了。

錢大同有些意味深長的說道︰「那要看他們家犯了什麼、犯下的事有多大。如果可以保的話,我們會給陛下上奏疏。」

董大寶見對方不肯透露,知道再打听也沒有用,干脆直接說道︰「這件事我也不知道,因為這件事一直都是王大人在處理。我也不知道你說的這個範家是哪一個範家。」

聞言,錢大同的臉色就有些不好看了。

你早說你不知道啊!

你要早說你不知道的話,你干嘛要問這麼多的問題?

我也不會把這些問題告訴你!說不得你就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企圖!

「不過錢大人你放心,我馬上就讓人去問王大人。如果有了消息,我第一時間就會派人通知錢大人。」董大寶一臉的真誠。

聞言,錢大同的臉色並沒有變得有多麼好看。

在他看來,董大寶就是在敷衍自己。

于是錢大同站起身子抱了抱拳說道︰「如此,就多謝了。」說完,他就邁步向外走了出去。

看到錢大同離開的背影,董大寶若有所思。

「讓咱們的人查一下這個錢大同,看看他究竟是怎麼回事。另外,讓人查一下蒲州城的這個範家,弄清楚這個範家究竟是怎麼回事。」

「去找內務府那邊的負責人,問問這件事是不是這個姓錢的自己想要干的。」

「是,大人。」王大虎答應了一聲,恭敬的說道︰「我現在就去。」

董大寶心里已經開始有懷疑了,懷疑這件事就是這個錢大同自己搞出來的。

錢大同想要保這個範家,這個範家和他有著不可告人的關系。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件事就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復雜。

如果是內務府那邊的決定,那這件事就還有轉圜的余地。只能說明這個範家對內務府來說很重要,完了還是要看範家在這里面扮演了什麼角色。

董大寶這邊事辦成了,王用汲那邊也把事辦成了。

他們見到了張四維,但也不過就是一番寒暄,然後便回來了。雙方的關系現在也不適合說什麼太過深入的話。

看著走進來的王用汲,董大寶問道︰「怎麼劉大人沒跟你一起回來?」

「被留下了。」王用汲語氣隨意的說道。

聞言,董大寶的臉色就是一變,眉頭都皺起來了。

這對他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劉守有和張四維搞到一起去了。

董大寶心里面也不禁嘆了一口氣,劉守有確實不識時務。

現在這個時候,無論是什麼原因,你就不應該和張四維走動。可是看來劉守有根本就不在意這件事。

看了一眼王用汲,董大寶無奈的說道︰「大人,看你的樣子,似乎一點都不擔心。」

「有什麼好擔心的?」王用汲輕笑了一聲說道︰「這天下大勢是沒有人能阻擋得了的。一些小小手段,什麼都成不了。」

說完,王用汲問道︰「內務府的人來過了?」

听了這話,董大寶也不覺得意外。

王用汲畢竟是欽差大臣,他也有自己的欽差衛隊。那些欽差衛隊可不光光就是保衛欽差大人而已。

董大寶點了點頭說道︰「是來人了。他們詢問了一個叫蒲州範家的人家,似乎想看看這個範家有沒有被我們盯上。如果被盯上了,他們還想保一保。」

「真沒想到這個範家還有這個能耐。」王用汲頓時就露出來了笑容,很感興趣的說道︰「說起來這個範家,你應該知道吧?」

董大寶點了點頭說道︰「我知道。」

自從到了蒲州之後,整個蒲州所有大戶的資料全都在董大寶的腦子里。

在王用汲沒有來到蒲州之前,錦衣衛就已經完成了對這里的調查。如果做不到這一點的話,董大寶也就不必到這里來了。

王用汲點了點頭問道︰「那你是怎麼回復他們?」

董大寶也沒有隱瞞,把自己是怎麼說的講述了一遍,最後甚至把自己的安排全都告訴了王用汲。

說完,董大寶說道︰「這件事太大了。」

王用汲倒是沒有什麼擔心的樣子,只是笑著說道︰「你也不必太擔心,這件事跟我們的關系不大。估計是那個範家把自己嚇到了。」

「這樣吧,回頭我見一見這個範家人。」

听了這話,董大寶頓時一愣,有些遲疑的說道︰「這個時候見他們,合適嗎?」

「這個範家不一樣。」王用汲搖了搖頭。

王用汲沒有和董大寶解釋,因為這里面的事太復雜,解釋也解釋不清楚。

這里面牽扯到的東西,王用汲明白,董大寶恐怕不明白。

當年西北這邊的人經商,搞了很多都是在鹽上面。朝廷納糧開中的時候,所有人都在西北這邊屯田種糧食。尤其是西北的商人,他們用這一條政策和地利賺得盆滿缽滿。

這個範家就是其中的一股,而且是其中比較清奇的一股。有說他們家是經商,或者說他們家是以農為商,平日里廣置田地,種大量的糧食和糧草,供應著關隴(函谷關以西、隴山以東一帶),至皋蘭(今蘭州),往來張掖、酒泉、姑臧(今甘肅武威)等地。

範家的商隊遍布這些地方,每年為各地各衛所提供了大量的糧草和糧食,家人也沒有什麼作奸犯科的事,基本就是安安穩穩地種地、做生意。

這樣以後,範家自然入了內務府的眼。內務府在這邊好多生意都是和範家進行合作的。

這一次顯然是鬧出這麼大的動靜,範家人的心里面開始發慌了。他們也沒有辦法,所以只能求到了內務府的頭上。

這樣的人選,內務府那邊自然是不想放的,也不想讓範家被自己這些人收拾掉了。畢竟這樣的大戶如果被收拾了,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事實上,王用汲的猜想根本就沒有錯。

在他猜想這些事的時候,內務府的奏疏已經遞到了朱翊鈞的面前。

看著眼前的這份奏疏,朱翊鈞的臉色變得很精彩。

說實話,這是他沒有想到的一件事。

自從鹽場被控制了以後,朱翊鈞組織大量的人建立類似一個皇莊的民間組織,積極發展先進的工藝、改變生產模式。

在銷售的模式上,納糧開中一直是朱翊鈞堅持的政策。他一直覺得這是一個好政策,可以讓邊關的商人們賺到錢,也可以讓邊關的將士們有穩定的糧食和糧草。

同時可以大力的發展邊關的商屯,有利于利用經濟手段充實邊關的人口。

唯一難點就是鹽商會辛苦一點,賺得沒那麼多;朝廷的收入會少一點。

但是與錢比起來,納糧開中的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範家那種能在邊關吃苦、並且努力干活的商人正是朱翊鈞最喜歡的一種。

西北的斗爭要繼續,但是絕對不能擴大化,像範家這種商人是一定要保護的。

朱翊鈞想了想,決定還是要重視這件事,不能夠到人倒了再想辦法。

破壞容易,想要重新恢復就難了。

最關鍵的是,人心不能倒。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