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千六百一十一章 三年之約

「其實秦帥這一次,是去了南國的儒城。」李公公噴著酒氣,如此說道。

「什麼!」

嗡!

聲音落下,秦爺騰身而起,眼中滿是震驚︰「我王這才剛宣布,北國月兌離南人統治,徹底和南國決裂。」

「我爺爺身為北國戰神,乃是北國的定海神針,他去去了南國,這豈不是很危險?」

秦爺本以為,他爺爺奉了王命,代表去執行秘密任務,人肯定還在草原。

但秦爺卻沒想到,秦帥居然離開了草原,一路前往了南國。

「秦爺你無需擔心,雖說從表面上來看,我北國和南國,似乎已經徹底的決裂。」

李公公微微一笑,不屑說道︰「但實際上,北國和南國,是不可能開戰的。」

「儒城的馬家,難怪不會有所動作?」秦爺,有些不信。

「馬城主固然憤怒,但如今這節點,卻由不得他放肆。」

李公公,目帶冷笑︰「你可不要忘記了,如今乃是稷下試煉。」

稷下試煉!

若是葉秋在此,他自然不會明白,究竟什麼是稷下試煉。

事實上,葉秋到海波縣當父母官,也是稷下試煉的一部分。

當初當儒城童生試結束之後,馬城主親自降臨,冊封各路學子,並分配到各地歷練。

按照約定,以三年為期限,一旦時間截止,所有學子都必須返回儒城。

介時,所有學子匯報成績,取其中最優秀的一群人,並送到稷下學宮。

對于什麼是稷下試煉,秦爺自然不陌生,甚至非常渴望。

只不過因為身份特殊,以及位于北國,又身懷重任。

故而秦爺明白,他是無法去參加試煉,也無緣于稷下學宮。

但李公公酒後吐真言,居然說秦帥前往南國,和稷下試煉有關系?

這……究竟是為何?

秦爺,無法理解。

「請問秦爺,在我北國之中,論年輕一輩,何人第一?」李公公,笑而不語。

「自然是我!」秦爺,目帶傲然︰「我雖不是北國第一人,但論天賦的話,年輕一輩誰與爭鋒?」

「那如今的北國,最出名的年輕人,又是誰?李公公,再問。

「這……」聞言,秦爺一愣,端起酒杯的手定格半空,遲遲不語。

雖然秦爺很想拍著胸脯,說自己才是第一。

但秦爺很清楚,這只是屁話,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雖然灑家也不想承認,但卻也很清楚,如今在我們北國之中,名氣最大的是公孫秋。

砰!

一拳頭砸在桌上,李公公目帶惱怒︰「秦爺你可知道,為何我王當初,為宣布獨自一國,不再被馬家牽制?」

儒城午門之戰,葉秋險些被斬首,寧語嫣化為北府大帥,親自帶兵去救葉秋。

最終寧語嫣出事,葉秋寫出傳天下的文章,獲得天賜金衣,卻轉贈給寧語嫣,從來救了佳人性命。

馬城主當時,居然下了通緝令,準備關閉城門,將寧語嫣攔截。

最終,還是葉秋提前布局,寧語嫣這才爭取了時間,快速離開了南國。

這件事傳到北方,引發北國群臣震怒,無不罵馬城主不是東西。

而北國君在暴怒之下,宣布北國獨立,不再接受馬家控制。

而馬家也不含糊,下令公孫秋北伐,必須將北國給滅了。

這些事情的來龍去脈,秦爺早就清楚,而且還知道很多內幕。

但李公公今天說的這些話,卻讓秦爺忽然發現,事情的真相,恐怕並非如此。

「難道我王立國,和這公孫秋有關系?」秦爺不笨,很快猜測到了真相。

「這公孫秋崛起于南國,還得公主相思成疾,我王自然震怒。」

李公公,目帶冷笑︰「秦爺你不知道,其實我王對公孫秋,早在立國之初,就已經起了殺心!」

葉秋是一個人才,對于這一點,北國很多大儒,都一致的認可。

但一些大儒也認為,葉秋無論多厲害,他終究是南人,而不屬于北國。

如果有一天,蠻族問題被解決,番人也覆滅的話,那南北開戰是必然結局。

而南北來戰的結果,將會一方覆滅,另外一方橫掃一切,成為儒界的真正主人。

這個規劃很宏大,中間充滿很多變數,能否實現都是未知數。

但北國君雄才大略,他在葉秋成名之時,就已經看到了二十年後。

不能為我所用的人才,難道真要讓他成為,自己未來的大敵人?

殺之而後快!

「我王通過宣布立國,從而引導公孫秋,來北伐我北國?」

秦爺心中一動,試探說道︰「莫非公孫秋來草原之時,被蠻人追殺,也有我王的意思?」

「秦爺,慎言!」李公公勃然色變,酒意也清醒了幾分,變得有些惶恐。

「是我多言了,類似的話,我以後不會再說。」秦爺點點頭,也有些後怕。

整座王城都籠罩在護國陣法之中,而護國陣法的操控人便是北國君。

若是有必要的話,在王城之中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會被北國君知道。

當然了,北國君日理萬機,地位如此尊貴。

若是沒必要的話,他也不會如此無聊,卻窺探別人的隱私。

但就算如此,秦爺身為臣子,自然不能胡言亂語,免得淪為悲劇。

「我王乃是中興之主,未來定然光芒萬丈,他提前算謀,自然不足為奇。」

李公公喝了口酒壓驚,目帶敬畏︰「君王之心不可胡亂猜測,但我王算無疑算,早就算好了一切。」

「那我爺爺去南國,和稷下試煉,又能有什麼關系?」秦爺,有些費解。

「秦爺你可知道,稷下試煉三年之約,究竟要如何做,才能夠殺出重圍,踏入稷下學宮?」李公公,忽然說道。

「這……」聞言,秦爺一愣,頓時皺眉。

稷下試煉三年之約,眾學子分散于各地 ,都擁有了一點的權勢。

按照馬城主的說法,眾學子在地方上的表現,將會決定他們的未來。

但評分標準是什麼,秦爺雖有一定猜測,卻也並不能完全確定。

「其實很簡單,無論是公孫秋,還是西門祝,亦亦或是洛城第一天驕江勃。」

猶豫片刻,李公公這才說出了,稷下試煉的真正秘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