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596章 請乞致仕

弘治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揚州府衙門。

揚州知府陳良輔,走到衙堂的小院,抬頭望天興嘆︰「到如今只下了一場小雪,誒,只怕是災年。」

水對于揚州極為重要,揚州有大大小小的河道,要走商船。

開春,一旦水位不足,商船就無法通行。

門皂拿著邸報興沖沖跑進來︰「老爺,京城來的邸報,太子妃有喜了。」

邸報傳遍大街,如今,揚州的人都盼望著,惠民藥局能開到揚州來。

陳良輔助打開邸報,看見「第二根半價」的大大字樣。

「粗鄙!這等不恥之事,也寫在邸報上,定又是奸臣嚴成錦所為!」

對于嚴成錦,他打听到消息很少,據京城外派的官員和監守太監說,不是什麼好官。

傳聞,嚴成錦在京城整日諂媚太子,年紀輕輕就升了九卿。

慫恿朝廷開辦惠民藥局,五十兩銀子,一位!惠民藥局再也不惠民了。

「老爺,今日,揚州都是這樣的邸報,是老王書坊發出來的。」門皂小心翼翼地道。

陳良輔將邸報丟在一旁,心煩意亂︰「去里運河。」

「老爺,大白日的,畫舫還沒開張呢,而且,大人光天化日睡藝伎,傳出去對您名聲也不好,最近御史衙門,查得可嚴了!」

門皂猥瑣一笑,想不到老爺是這樣的人。

「本官睡你個頭!」

陳良輔氣急敗壞,他四十有余,早已過了沉迷酒色的年紀。

如今,揚州只下了一場雪,只怕明年開春,會極難營生,他也無心拈花惹草。

從衙門出來,肚子有些餓了。

看見老漢拉著長壽面,口中垂涎,坐在攤凳上︰「老翁,兩碗肉面,一碗白面。」

兩個門皂有些不好意思,怕回衙門後丟了差事,連忙要請客。

老漢見是官爺,也不敢得罪︰「不收銀子,不敢收銀子。」

「我是揚州府父母官,豈能搜刮百姓的膏腴?拿去。」陳良輔從懷中掏出錢袋,給了幾錢銀子。

不知哪個好官在朝中提議,天下官員漲兩成俸祿。

所以,他的月例還算充足。

門皂疑惑地問︰「老爺,咱們去里運河做什麼?」

「看水位。」

陳良輔的話傳出,周圍忌憚的百姓面色微微一動。

老翁丟掉手中的面團,他跪伏在地上︰「陳老爺,您可要管管,最近士紳們帶著人,將里運河的河口封死,不許放水,沒有水,莊稼怎麼種?」

陳良輔放下木筷,頓時,沒了吃面的心思。

駕馬來到里運河,水位很矮,露出河里的石頭。

士紳堵住支流的河道,是為了走商船,而百姓需要支流的水,來灌溉農田。

這就是士紳和百姓的矛盾,手心手背都是肉。

正在這時,另一個官員打馬走來,似乎也在看河道的水位。

是都察院駐揚州府的御史,李獻章!

「陳大人,下官已經將疏奏傳回都察院,相信嚴大人很快就會稟報陛下。」

陳良輔沉聲道︰「嚴大人能理會自然好,不過,運河水位枯竭,豈是人力能違抗?」

知道了又能做得了什麼?

……

京城,文華殿。

弘治皇帝命朱厚照在詹事府讀書,閑暇時多陪陪太子妃,敢出宮,就沒收藏銀。

朱厚照罵罵咧咧幾句狗皇帝,卻不敢違抗,親自點名,要听嚴成錦講經筵。

陛下的旨意,嚴成錦當然是要來的。

「臣今日嗓子啞了,殿下換個講官吧。」

講經筵是一件辛苦的事,就像講一天的課,還要表現出專業。

朱厚照渾不在意,樂道︰「那就換一個吧,詹事府有一個學識淵博的師傅,本宮讓見識見識。」

經筵的排班表,是由陛下來定,但弘治皇帝無暇,就交給了內閣和詹事府。

不過,朱厚照不喜歡讀書,能讓他這樣的夸贊的講官,除了自己,還有誰?

朱厚照像拿起菜譜,這是一本經筵課程表,楊廷和和王華他都听膩了︰「費師傅,本宮今日想听你講學。」

嚴成錦心頭微微顫動一下,費宏?

歷史上,朱厚照很喜歡費宏。

費宏原本在詹事府平平無奇,但朱厚照登基後,只用了三年,就將他升到了內閣大學士。

就像坐火箭起飛,比他現在升官還快。

至于朱厚照為什麼喜歡費宏,是歷史之謎,嚴成錦也有點好奇地轉頭,只見,文官當中一片騷動。

楊廷和嘴角微微抽搐,他早就讓費宏在家待業了︰「今日費宏沒來,不如,就由臣給殿下講大學衍義吧?」

上次想談彈劾嚴成錦,費宏卻跑去嚴府告狀,真乃小人也!

幸虧,沒有收到都察院的彈章。

朱厚照皺著眉頭︰「本宮好不容易來听一次經筵,費師傅會懶政失職?且本宮好幾日沒見他了。」

「殿下,費宏身體不適,向臣告假七日,有疏為證。」楊廷和從袖口中,掏出疏奏。

朱厚照沒再多說什麼,嚴成錦低頭沉思。

……

京城東區,費府。

費宏仔細品著寡淡的茶湯,夫人孟氏苦口婆心︰「老爺,好不容易在京城為官,咱們真的要回江南?」

應天府也有翰林院,但南直隸的翰林院是養老之地,遠比不上在京城。

給太子講學,是前途無量的事。

費宏吹了口茶沫︰「我也不想回南直隸,可如今在朝中……不說也罷。」

陛下尊楊廷和為帝師,他提楊慎的卷子不成,得罪了楊廷和。

又跑去給嚴成錦告密,哪里還有官路?

「你區區一個侍講,去南直隸能安排什麼差事?!」

「你錯了,我是致仕,不是請乞平調。」

……

奉天殿,

弘治皇帝翻開疏奏,眉頭奏成川字︰「劉卿家,朕記得,費宏是成化二十三年的狀元?」

劉健頷首︰「是,此人還曾是翰苑最年輕的翰林,想不到,卻無心仕途。」

若不是嚴成錦出現,此人就是翰苑開朝以來,最年輕的翰林。

李東陽等人對他略有耳聞,只是,不明白費宏為何突然不想為官了?

嚴成錦想了想,道︰「費宏請乞致仕,或許與楊廷和有關,臣當初提嚴嵩,費宏提楊慎,解元卻為嚴嵩,陛下想想便知。」

不能再說了,再說就是口無憑證污蔑朝廷官員。

與楊廷和交好的幾個官員,怒道︰「嚴大人,話可不要亂說!」

「陛下,不妨將楊大人招來,親自問一問?」嚴成錦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