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26章 火器,新神器!

奉天殿,

弘治皇帝和九卿,圍在一座龐大的沙盤前,負手而立。

「韃靼能調兵五萬來大同,看來是鐵了心要攻城了。」

達延汗的兵力,最多不過十五萬,他們的大部隊駐扎在河套,與嚴恪松對弈。

「陛下有所不知,達延汗得了三門紅夷大將軍後,便北上收復各部,如今鄂爾多斯部、土默特部和永謝布部,徹底歸順達延汗旗下。」

秦紘分析手中的情報。

達延汗擁有的軍隊,遠不止當初的十五萬兵力了。

這樣一來,九邊的其他重鎮,就不能調兵支援大同。

「三萬兵力對抗七萬兵力,就算是王越前去,只怕也無法抗衡。

更遑論,大同的邊軍不善騎射,比韃靼和女真的鐵器,遠遠不如。」

馬文升直言不諱,並未因大同邊軍是大明的兵,就胡吹瞎侃。

「若當初嚴成錦不諫言攻打建州,女真也不會聯合韃靼。」秦紘說道。

劉健頷首點頭,但眼下只能想法子破局。

弘治皇帝想起紅夷大將軍,便問︰「堅壁清野,用紅夷大將軍守城如何?」

「只怕不可,韃靼會繞過大同,從鎮河南下。」

馬文升在沙盤上,畫出一道線路。

北方的九邊,並沒有連成一道壁壘,有許多無牆垣的荒野可以南下。

為什麼非要攻下城池,才能南下?

這是兵法,若繞過守城直接南下,容易被前後夾擊,包餃子。

而攻下守城則不同,敵軍可以以守城為據點,後方無敵人,隨時可以撤退。

但,如今行事不同。

韃靼和女真有七萬人,就算守軍從後頭包抄,他們也可以直接突圍,完全不放在眼里。

「讓朕想想。」弘治皇帝捋須,渾然不覺旁邊多了個人。

朱厚照盯著沙盤上,那代表大明的軍旗,渾不在意︰「父皇可讓老高前去,老高貪生畏死,不會讓自己死在大同,如此一來,便會絞盡腦汁,平定大同之亂。」

弘治皇帝有些生氣了,此子看見沙盤,就像貓見了魚一般,在此大放厥詞。

但弘治皇帝想起剿河套時,嚴成錦畫的九宮格戰術,便問︰「嚴成錦呢,讓他來奉天殿。」

不多時,嚴成錦來到大殿中,只見一座龐大的沙盤,弘治皇帝和九卿,皆站在沙盤邊上。

「臣嚴成錦……」

還不等他說完,弘治皇帝便直接道︰「韃靼七萬大軍攻佔大同,守軍只有三萬,嚴愛卿可有想法?」

三萬打七萬?

依照嚴成錦的性子,會直接懇求陛下,將守軍配置至十四萬。

十四萬打七萬,還差不多。

但嚴成錦也清楚,京營不能隨意出京,再加上大軍北上,至少要一個月。

大同恐怕打完了。

「倒是有個辦法,三日之後,可見知結果。」

秦紘和馬文升目光閃過一抹驚愕。

上過前線才知道,三萬軍隊打七萬人,會有多吃力,縱然擁有城牆的優勢,也是雲泥之別。

李東陽低聲對著嚴成錦道︰「無把握之事,莫要應承,以免延誤了戰機。」

彈劾焦芳的事,才過去兩日,言官們正盯著嚴成錦。

若此次失利,怕有不少人會彈劾,尤其是焦芳的門生。

弘治皇帝卻問︰「你可知道,大同騎兵不如寧遠邊軍?」

想以少勝多,怕是不能。

「臣知道,若陛下準許,由宋景北上,此戰,或許還可以打。」

宋景從未上過前線,呆在都察院編修大明會典,恐怕難以升遷。

嚴成錦讓他北上,自然是要立軍功。

「打仗可不是寫彈章,耍耍嘴皮就能勝,若是打了敗仗,身後數十萬百姓,都要死于韃靼鐵蹄之下。」秦紘道。

韃靼人為控制大明人口,屠殺邊城百姓,並不奇怪。

「臣舉薦宋景!」嚴成錦堅持。

朱厚照躬身,正色道︰「兒臣也舉薦宋景。」

宋景是他的勇士,朱厚照最高興的事,便是指揮手下的勇士打仗。

劉健拿不定注意,這次韃靼人攻打的,是孱弱的大同,不是兵強馬壯的三邊河套,實在難以斷定。

「命宋景北上,令英國公待命,若韃靼人突破大同南下,北上迎擊。」

弘治皇帝多加了一道防護。

…………

宮外,王恭廠。

嚴成錦和宋景一同站在硝石前,只有王恭廠,才能制備大量的火器。

「本官這次要制作的火器,十分特殊,它需埋于地下。」

「天下還有這樣的火器?倒是像石炸砲。」

曾鑒露出微微驚愕的面色,卻不懷疑嚴成錦的話。

而宋景,則是一副虛心求教的神情。

只有三日時間,嚴成錦要抓緊︰「這張圖紙上的兩種火器,命匠人加緊制作。」

宋景看了眼圖紙,再看向制作方法。

第一門火器,所需材料,容易弄到,由碗口炮稍稍改良,便可制得。

唯獨這地雷,需要用到礬油,此物提煉起來有些麻煩。

嚴成錦道︰「此物極為危險,要小心一些,一日為限,需將其制作出來,命匠人制作。」

方法皆寫在圖紙上,以宋景如今的火器造詣,應當不難。

此法,乃是天工開物上的記載。

有了地雷,韃靼人的鐵騎就不足為懼。

能炸死韃靼人不說,還能令他們引以為傲的戰馬,驚慌失措。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門火器,作為大殺器!

布置地雷,需要專業的工程師,這也是為何一定要宋景北上。

研發地雷凶險,嚴成錦沒敢留在王恭廠,叮囑宋景︰「研制出來後,便通報本官一聲。」

……

紫禁城,皇宮。

錦衣衛向弘治皇帝稟報︰「陛下,嚴大人出宮後去了王恭廠。」

這個家伙去王恭廠,定是要制備火器。

「什麼火器能對抗七萬大軍?」弘治皇帝納悶了。

不一會兒,曾鑒來到奉天殿,向弘治皇帝請乞道︰「陛下,工部需三萬兩白銀,采辦硝石和硫磺等火藥料。」

「我怎麼記得,王恭廠還有幾千石硝石?」韓文對各府庫知之甚詳。

曾鑒道︰「王恭廠的硝石和硫磺,皆要運往大同,如此一來,王恭廠府庫空乏,硝石和硫磺開采不易,需盡早填補。」

嚴成錦與他打過招呼,整個北直隸的火藥,都要搬到大同去,讓他盡早填補。

「什麼火器,需要如此多火藥料。」

「臣也不知,听嚴成功錦說,需埋于地下,名喚地雷,其威力可令大地舉悲,山河失色。」

弘治皇帝不由好奇起來,不知比之紅夷大將軍,威力如何。

到了夜里丑時。

京城宛若雷霆霹下,震聾發聵。

西城的百姓,驚得從屋舍中逃離出來,驚慌失措。

住在王恭廠的人,知曉定又是火藥炸了,罵罵咧咧。

嚴成錦睡得很香,卻也被這聲巨響驚醒了。

听聲音,定然是硝石和硫磺放多了。

他翻了個身,繼續睡。

夜深了,坤寧宮。

弘治皇帝躺在御塌上,憂心大同重鎮的百姓,目不交睫。

他用手掌撐著床沿,輕輕翻了個身,不願驚動側旁的皇後。

倏地,轟隆一聲!

弘治皇帝也嚇得心髒驟然一縮,隱隱有些生疼,怒道︰「何來如此大聲響?!」

蕭敬听見弘治皇帝的召喚,剛想要回應。

卻見弘治皇帝趿鞋走出,面露責備︰「皇後懷著朕的骨肉,好不容易睡去,何人弄出如此大動靜?」

「奴婢也不知,听聲響似乎在西城區。」

弘治皇帝轉怒為喜,面色慢慢舒展開來,皇宮與西城區相隔甚遠,能傳到這里必定是火器。

「派人去王恭廠看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