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一十八章 包粽子

從老林子回來,已經是第二天晚上,劉青山索性就在木刻楞這邊又住了一宿,這才美滋滋地背著鹿角回家。

至于老山參,嗯,還是讓它們在林子里靜靜地生長吧,需要的時候,或許會挖出來一兩株。

時間一晃已經是農歷的五月初四,明天就是端午節。

剛到家,劉青山就听到外面傳來一陣嗡嗡的聲響,然後就響起了熟悉的旋律︰「東方紅,太陽升……」

這誰家的錄音機,這麼大的音量?

劉青山還納悶呢,母親林芝笑眯眯地說︰「是昨天公社來人,給大隊安了大喇叭。」

嗯,還不錯,不用像原來那樣,通訊基本靠吼了。

正琢磨著呢,就听到大喇叭里面,傳出來老支書的聲音︰「歪歪歪,歪歪歪,能听到嗎?」

這您問誰呢?

還真別說,真有腿腳勤快的,大喇叭里面,很快就傳來另外一個熟悉的聲音︰「支書,能听到,听得真真的!」

這聲音一听就是大張羅,這家伙帶著點公鴨嗓。

「能听見就好,大張羅,這回你的肉嗓子也該退休嘍。」

老支書嘴里開著玩笑,這倆人就在大喇叭里聊起天來。

大張羅又問︰「播通知有啥事啊?有啥內幕消息,俺先听听,是誰家老公公扒灰,還是誰家娘們找野漢子?肯定是張隊長,又勾搭誰家婦女。」

「你不會出去听啊,俺馬上就開始播。」

「俺在這也能听見,再出去,那不是月兌褲子放屁嘛。」

說完,大張羅這才後知後覺︰「剛才這段不會都播出去了吧,大伙都听到了?」

「你說呢?」

「臥槽,俺得趕緊跑,背後說張隊長壞話,這家伙非得拿菜刀攆著俺砍!」

哈哈,各家當院里,都傳出一陣笑聲。

隨後,老支書的聲音又響起來︰「歪,大伙都注意啦,下面播送通知,明天就過五月節啦,咱們合作社準備殺一頭豬,到時候都來領豬肉……」

正說著呢,大喇叭里邊又傳出張隊長的聲音︰「大張羅呢,跑哪去啦,先別殺豬,俺今天先把他宰了!」

「別搗亂,通知還沒播完呢。」老支書打發了張隊長,繼續說︰

「另外呢,合作社還從縣里買回來糯米和大棗,大伙包點粽子,現在就可以來領了。」

「我,我排第一號!」是大張羅的聲音。

「你小子藏桌子底下了是吧,俺先把你打成粽子!」這是張隊長的聲音。

劉青山的嘴角也不由得翹起來︰這大喇叭還真熱鬧,看來沒白裝。

糯米和紅棗,也是前幾天劉青山提議的,叫張連娣順道采購回來,端午節嘛,怎麼也得吃粽子應應景。

在劉青山的記憶里,好像都好幾年沒吃過粽子啦。

農村不像城里,還能憑票供應,雖然要排隊搶購,但是多少能嘗嘗,當農民的,想買都沒地方買去。

沒地方買,可以自己包啊,所以就把原料都買了回來。

正好閑著沒事,劉青山也就找了個小盆子,又拿個空的面口袋,往隊部那邊溜達。

道上瀝瀝拉拉的,村民都拿著家什,向隊部匯聚過去。

當當當,一陣鑼響。

是張桿子這貨,拿著個搪瓷盆子,起勁敲著,嘴里還唱著順口溜︰

「端午節,艷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掛彩線,戴香包,樂得小孩直蹦高。」

身後跟著一大群背著書包上學的小娃子,也都跟著亂嚷嚷︰

「直蹦高啊直蹦高!」

過節嘛,最高興的當然是小孩子。

「粽子啥味啊?」

二子一邊問,一邊還用手背擦著嘴角淌出來的哈喇子。

其實,村里有一大半女圭女圭,都沒吃過粽子。

這個一點不夸張,吃香蕉和橘子還不知道扒皮呢,直接就開咬。

張桿子繼續敲盆子︰「二子,小饞包,坐在地上嗷嗷嚎,不知道粽子該咋包。」

正敲得來勁呢,旁邊傳來山杏弱弱的聲音︰「桿子叔,你把盆子敲漏啦。」

張桿子拿起搪瓷盆,對著太陽照了照,然後怪叫一聲,一溜煙往家跑,換盆子去了。

但是他有一句話說的不假︰村里大部分村民,還真沒包過粽子呢。

到了隊部,娃子們都去了教室,楊紅纓今天也臨時調整教學內容,第一節課不上數學,而是講起了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

另外一邊,正忙著分江米和大棗,除了紅棗之外,還有一些蜜餞,主要是蜜棗。

領完東西,大伙都不走,在那研究怎麼包粽子呢,基本都抓瞎︰這個是真不會。

有人忽然想起來︰「以前瞧著林芝包過。」

于是,林芝很快就被請了過來,現場講解︰比如江米要多浸泡一段時間,包粽子要用粽葉。

這邊沒有竹子,但是甸子上有葦葉啊,新鮮的大葦葉子,清洗干淨,用水泡著,包出來的粽子,也帶著一股清香味。

至于包粽子的手法,林芝也現場演示一下︰可以包成三角形、四角形的,也可以包成枕頭形的,包完之後,再用馬蓮纏緊。

因為事先沒曬馬蓮,所以就用線繩代替。

包好的粽子,就扔鍋里多煮一段時間,撈出來用涼水浸泡,吃的時候蘸點白糖,甜絲絲,涼絲絲的,爽滑可口。

各家的主婦也都學了個大概,剩下在實踐中遇到問題,再詢問不遲。

于是都各自回家,先泡江米,然後就打發人采葦葉子。

這個不用家家都去,找幾個半大小子,多采幾筐,就夠全村分了。

劉青山領回去的東西最多,老支書說了,王教授和他的學生,也都有份。

分豬肉的時候,也是如此,別人家二三斤,劉青山家直接切了五六斤,還把豬肝和腸肚,也都一股腦塞給他。

豬場那邊,第二批育肥豬,也馬上就要出欄了。

這月份,當然不能再自己宰殺賣肉,只能賣生豬,已經聯系收購站,直接收購,就是價格上,要稍微便宜一些。

把東西拿回家,就開始忙活,爺爺劉士奎在當院清洗腸肚。

到了下午,學校也開始放假,一家子老老小小的,一起動手包粽子。

「娘,我多放幾個紅棗!」

小老四也在那跟著搗亂,她包的粽子,里面基本上都是紅棗,江米都灑桌子上了。

倒是山杏包的有模有樣,粽子嚴嚴實實的,一點不漏。

「行了行了,你們倆都吃蜜棗去。」

母親笑吟吟地把兩個小不點給打發走,然後又開始攆劉青山︰「三鳳,你也去燒火吧。」

劉青山包的粽子,基本是跟小老四劃等號,比山杏都差遠了。

其實,他享受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感受,可惜,二姐忙著高考,這個端午節肯定回不來的。

不光是他,小老四也惦記著呢,捏著蜜棗咬了一口說︰「還差二姐呢!」

「沒事,等粽子煮好了,我開車給送過去,正好再送點茶葉蛋。」

劉青山覺得有必要跑一趟,不光是二姐那邊,還有鄭紅旗哥倆,也給送一些過去。

還有公社那邊發掘恐龍化石的古老頭那里,也不能落下,正好把藥酒也帶給他。

這個琢磨著呢,就听到大門外一陣車喇叭聲傳來,劉青山連忙迎了出去。

大門外停著一輛吉普車,正有幾個人從車上下來,張撇子正使勁朝劉青山招手呢︰「青山,俺回來啦,吳教授他們也來啦!」

吳教授是哪個?

劉青山一愣神,看著從車上下來的,那位滿頭銀發的老者,明顯不認識啊。

不過等他瞧見穿著連衣裙,文文靜靜的吳桐之後,立刻就明白過來,連忙樂呵呵地上前︰「歡迎歡迎!」

和上一次相比,現在的吳桐,應該才是她的本來面目,畢竟上一次相遇,是她最狼狽的時刻。

此刻的她,扎著清爽的馬尾辮,渾身洋溢著青春的氣息,還帶著這年月少見的藝術範兒,顯得更加與眾不同。

迎著劉青山的目光,她似乎想到什麼,臉頰微微有些泛紅,不過還是落落大方地伸出手︰

「你好,青山,又來打擾你們一家人啦。」

「見外了不是,我們請還請不到呢。」

劉青山和她握手,一觸即分。

吳桐就笑盈盈地介紹︰「這是我的父親,看到張大哥帶去的浪木,很是喜歡,就把我們都給押來嘍。」

看得出來,他們父女的感情很好,吳桐甚至在不經意間,還會和老爸撒撒嬌。

「吳教授,歡迎您啊,別的不敢說,浪木的話,我們這里還真不缺。」

劉青山恭恭敬敬地見禮。

吳教授約莫六十多歲的樣子,銀白的大背頭,梳得一絲不苟,他應該也是個比較樂觀的人,臉上總掛著笑意。

尤其是瞧見劉青山之後,他臉上的笑意更濃︰「小劉是吧,叫我伯伯就行,這次也是來專程致謝的,謝謝你們救了小女。」

說著,他還寵溺地模了模吳桐的腦瓜。

這個動作,劉青山一點也不陌生,因為他經常對老四和山杏,做著同樣的事,想必也是同樣的心意。

「吳伯伯您太客氣了,快點進屋。」

劉青山可不想在這個問題上多說,連忙往屋里讓客。

這時候,開車的男子也向劉青山伸出手︰「我叫吳松,是吳桐的哥哥,謝謝你了兄弟!」

一家子都來了,看來是誠意十足,就是這兄妹二人的年齡差距有點大,看吳松的模樣,估計都三十出頭了,

不過想想家里的老四,和他的年齡差,也是這個時代的普遍現象。

于是劉青山也和吳松握手,他感覺到,對方的手掌很有力量。

「我哥在市局當公安,以前是軍人。」吳桐也幫著介紹。

難怪呃,劉青山點點頭,叫了一聲吳大哥。

他正要往屋里讓客,就听吳教授說︰「小劉啊,不如咱們先去瞧瞧那些浪木吧?」

這老爺子,還是急茬,劉青山就領著他們來到大門外,往北走了幾步,這里有個大堆,上面用油氈苫著,不注意的,還以為是柴火垛呢。

掀開油氈,里面亂七八糟地堆滿了形態各異的浪木。

這一幕把吳教授瞧得眼楮都直了︰「這……這個你們不會是準備當燒火柴吧?」

劉青山搖了搖頭,心里暗道︰要放到從前,還真是這樣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