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2章 躺平躺不贏

9月8號,秋收開始。

陳耀東領著在家的所有管理層,到田間地頭去觀看秋收。

五台約翰迪爾s680超大型收割機開到了地里,從提前清出來的缺口處開始收割,足足五十輛洗的干干淨淨的大型自卸車負責轉運,一台收割機配十輛大型自卸車,不停的來回轉運依舊有點跟不上,約翰迪爾s680的作業面寬達十米以上,在這種一塊地就超過上千畝的平原地區作業,效率高的嚇人,就算放緩速度一小時也輕輕松松收割兩百畝。

讓十台自卸車跑的夠嗆。

都是雇來的車,自卸車駕駛員和收割機駕駛員配合的也不默契,浪費不少時間,換車時經常要停,拉倒倉儲區還要過磅,來回耽擱不少時間,組織上也有點問題。

但陳耀東只看不說,這種大型聯合作業,他也沒有組織過。

就算讓他親自組織,也會有問題,總有想不到的地方。

今年是第一次,積累點經驗,明年應該就好了。

「這場面可真壯觀。」

陳紀東也跑過來看熱鬧,看的嘖嘖驚嘆。

以前都是小農小戶,十幾畝地幾十畝地的小規模耕種,就算有人包個幾百畝甚至上千畝地種,也都是分成小塊,一畝地四五畝到頂,更小的甚至一兩畝。

這種大家伙根本進不去,用的都是一些小型農機。

哪有這麼高的效率。

一小時收割兩百畝,過去連想都不敢想。

今天算是漲了見識。

就這還不是滿負荷作業,油門都沒踩到一半。

陳爸也跟來了,一臉的唏噓︰「都用機器種地了,還要農民干啥。」

陳紀東道︰「所以農民要退出歷史舞台,全轉成農民工,不過叔你就別擔心啦,反正你和我嬸是餓不著了,以後農民會變成啥也跟你和我嬸沒關系了。」

陳爸還有些轉不過彎來。

種了半輩子地,如今眼看著農民要被機械取代,心情真是復雜難明。

「農業機械化、農業機械化,這才是真正的農業機械化。」

來看場面的人不少,市里大老板都親自來了,看著在地里忙活的龐然大物,不無感慨地說道︰「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生產效率確實比小規模的自耕農要高的多,看來我們做的還是遠遠不夠,農村的耕地調整依舊存在局限性,步子還要邁的再大一些。」

陳耀東道︰「總得給農民留塊地。」

大老板嗯了聲,沒有跟他討論這個問題,皺著眉頭思索。

去年出台土地流轉政策,這些年不願意種地的農民越來越多,但地不能荒著,官方同樣在想辦法,推動土地流轉就成了趨勢,但農民的地太小,沒辦法流轉。

承包人把地包過去,一小塊一小塊的根本就沒法種。

幾百上千畝地,靠人力是沒辦法耕種的。

機械化耕種是必然。

可農村地太小,好多農村之間只有一條勉強能過農村小拖拉機的小道,稍微大點的農業機械都過不去,機械化耕種就是個屁,所以才要對耕地進行調整。

今年秋收結束之後,開陽村的地就要重新推。

全部推成大田,還要把道路加寬。

市里想的是好,把地推了全部流轉出去,農民坐著收租就行,再出去打個工,比守著那點土地強的多,但不是所有農民都願意出去打工,而且老了打不動了怎麼辦?

吃財政的老了不愁,有城鎮職工社保的老了出不愁。

可農民什麼都沒有,老了誰養活?

還不得靠那幾畝地過活。

農村養老現階段還不行,一個月發幾十塊錢,買袋面粉都不夠。

不過這種事陳耀東也管不著,最多提上一句。

地頭轉了一圈,把領導送走,又去了倉庫區。

倉庫區佔地一百畝,只有五座超大型的庫房,每個庫房六萬立方米容量。

玉米裝個十幾萬噸沒啥問題。

每個倉庫都有十個自動進料口和下料口,自卸車開過來,在固定位置把車廂里的玉米倒進傳送帶,帶自動感應的傳送帶會自行運轉,將玉米送進倉庫里。

陳耀東站在上料口瞅了幾眼,什麼也沒看到。

現代化的大型倉庫,早就不是他印象中小時候家里的糧倉了。

裝個糧食還得人爬到糧倉上面扛著袋子往里面倒。

如果核算人工,大規模的農業機械化生產成本確實比自耕農要低的多。

別看陳爸陳媽一年種十幾畝地能收入兩萬多,畝收入有一千多塊,但里面多少是人力的成本,兩個人出去打工一年都不止兩萬多塊,真要算經濟效益都是賠本的。

規模化的效益,遠遠大于自己賣力氣的那點收入。

所以越來越多的農民不願意種地。

都在算賬。

稍微精明一點,都知道種地實際上是賠本的。

若非沒有好的去處,估計農民早就改職業了。

隔天。

陳耀東飛京城。

秋收不是一天兩天能完,要延續十天。

他不可能一直等在這里。

看一看就行了。

這些事自然有下面的人操心。

在京城干了八天後,秋收結束了。

公司的統計人員第一時間將一系統數據發到了他的手機上。

平均畝產1826斤,和預計的差不多。

第一年能有這產量已經不錯,畝產毛收入應該在800左右,淨的應該能有600多,能核算出來的成本早就計進去了,沒法算的只有機械設備和油料及倒轉費用。

一千六千多萬。

其實還是虧了。

把地養上兩三年租出去,一畝地600,一年也有六千萬。

自己種的話這個收益率肯定是賠的。

畢竟不是只有人工,還有幾千萬的機械設備投入。

就看明年產量如何,自己的地,畝收益不上八百那是鐵定賠本的。

其實如果不想奮斗,守著這十萬畝地,租出去一年躺著賺六千萬,日子應該過的比世界首富還要舒服,可是這人啊,總是沒個滿足的時候,總會有各種莫名其妙的追求。

而且話說回來,要是沒點追問,躺平了不奮斗,這種優質資產哪能輪得到陳耀東。

所以還是要奮斗的。

美好生活是奮斗出來的。

躺平可躺不贏。

小富可以,但富到陳耀東現在的層次,那是絕對躺不來的。

除非二代。

9月28日,陳耀東飛往魔都。

在魔都待了一天後,又趕去了鹽城。

十一陳衛東要訂婚,陳爸陳媽和親戚們已經提前一周就到了鹽城,就姜苗苗一個人在家帶娃,這麼大的事陳耀東自然不能不去,好在一應大小事務都由長輩們安排,用不到他跑前跑後,只負責保障一下用車,提前一兩天過去露個面就可以了。

訂婚過程風平浪靜,沒有什麼波瀾,一切都很順利。

陳家這邊有求必應,過程自然順利。

陳爸給了三十萬買車錢,陳衛東不敢買好車,好車養不起,畢竟沒有親哥的能耐,二十萬出頭買了輛本田CRV,听說這車省油耐用,比較好養。

好像姜苗苗當初就說要買這車。

可惜陳耀東看不上,給媳婦買了台寶馬。

車房都有,還沒有負債。

陳爸陳媽也會時不時的偷偷支援一下小兒子。

如果追求不高,陳衛東的日子應該會過的比較舒心。

話說陳爸陳媽現在身家豐厚,這些年除了陳耀東時不時給點零花錢,姜苗苗也經常會給公公婆婆點錢用作家里開銷,少的時候四五十萬,多的時候上百萬甚至幾百萬都有。

陳爸陳媽能花啥錢,一年花不了幾萬塊,全存銀行吃利息了。

一年的利息都上百萬了。

兒子奮斗。

爹媽躺贏。

陳耀東幫不了太多,不可能直接給老二給錢。

要給也是爸媽偷偷的給,還輪不到他給。

自己選擇的路,只能自己走。

選擇了上班就不要想發大財,老老實實過居家小日子。

想要發財,開豪車住別墅那就出來創業。

該幫的陳耀東當然要幫,想上班就算了。

不可能掙著幾千塊工資,還想開豪車住別墅,陳耀東首先不答應。

也不會讓陳爸陳媽給老二那麼多錢。

那是作死。

消費和收入要匹配,不然遲早得廢。

訂完婚第二天,陳耀東就回了魔都,趁十一長假抓緊機會蓐羊毛。

陳爸陳媽和親戚們在鹽城又待了兩天後,也來了魔都,陳耀東沒時間陪,打發王欣安排接待,帶著親戚們在魔都玩了五天,受到了親戚們的一致好評。

專車接送,專職導游服務,不用趕時間,不用操心錢。

自然游的開心。

十一月初,陳耀東回去了一趟。

在家待了一周,陪了陪老婆和女兒,又回到魔都繼續奮斗。

冬天的京城天氣不友好,商場生意沒魔都好。

陳耀東就沒去京城,一直待在魔都,拼盡了吃女乃的力氣給南山平原輸血,工程在進入十二月前就已經停了,西北的冬天大雪封山沒辦法施工,但錢停不下。

好多施工單位都在等著拿錢呢,過年了大家都要吃肉。

去年的積累加上今年一年輸血,陳耀東扔進去七十多個億。

其中還有銀行貸的十億,真的是拼盡了全力。

元旦過後,陳耀東飛回了景安。

今年的年前事不少,年終公司要總結,今年不比往年,走出景安開拓全省市場遇到不少復雜問題,有些戰略和戰術上之前考慮不到位的地方需要調整,資金問題也要解決。

以前從沒為資金發過愁。

今年開發南山平原,差點把陳老板的血抽干。

興邦農業的擴張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資金方面的問題。

陳衛東年前要結婚,這是不得不去的。

還有兩個同學年前也要結婚,都是必須要還的人情債。

省里市里還有一大堆事。

陳耀東恨不得變個分身出來。

女兒在一天天長大,一歲八個月了。

家里沒有一天安穩,姜苗苗手機都換了三個,爺爺女乃女乃也一人換了兩個,杯子碗和盤子更不知道碎了多少,讓姜苗苗都懷疑是不是女兒被調了包。

因為這既不是她小時候的樣子。

也不是陳耀東小時候的樣子。

陳耀東再皮小時候也沒這麼皮。

一歲多的女圭女圭,還沒有好惡觀,也分不清什麼事能干,什麼事情不能干,所有的行為都是天性的驅使,即使姜苗苗看不下去了打一頓小,轉頭也就忘了。

害怕媽媽也就兩三分鐘,怎麼可能壓住天性。

當然。

女兒依舊是陳老板的心頭肉。

小丫頭說話越順了,以前只會說一個字或者兩個字,現在已經會說短句子了,比如爸爸吃飯,爸爸睡覺,甚至有時候還會主動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

就是調皮的讓人牙癢癢。

陳耀東躺在沙發上眯了一會,正夢會周公時,小棉襖先睡醒了,看到爸爸躺在沙發上不動彈,立刻跑過去一巴掌呼在了他鼻子上,一點都不帶留手的。

疼的陳耀東感覺要流鼻血了。

等看到是女兒,洶涌怒火立刻就消了。

揉了幾下鼻子,才把小丫頭抱過來狠狠親了下臉蛋。

晚上,陳語汐被送給了爺爺女乃女乃。

陳爸陳媽帶著孫女去了景秀御園。

陳耀東例行交公糧,而且是連交兩次,著實有點吃不消。

氣喘吁吁的躺床上緩了口勁,還覺的腰酸。

姜苗苗扒拉著小陳,道︰「老公,你有沒有發現你變了?」

陳耀東納悶道︰「我哪變了,我怎麼不知道?」

姜苗苗道︰「你以前總喜歡模我,現在睡覺都不抱我了,是不是已經膩了?」

陳耀東心肝一哆嗦,趕緊翻了個身抱住,表明心志︰「瞎說,怎麼可能膩,你現在可是比三年前還要迷人,再過十年也不可能膩。」

姜苗苗這才滿意了︰「我就說嘛,我還沒人老珠黃呢!」

陳耀東松口氣,今年忙的一塌糊涂,夫妻感情都顧不上經營了。

確實有點疏忽。

不過話說回來,姜苗苗才剛過二十四歲,到今年九月才滿二十五,雖然生了孩子,但女人的黃金歲月才剛開始,確實比兩三年前更迷人了,剛熟的桃子最是誘人。

只是喜新厭舊這種東西,確實是男人的劣根性,就像病毒一樣沒法徹底刪除。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