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6章 窮不是沒道理的

五月是生命綻放的季節。

也是最美的季節。

水上人家的花草樹木全部綻放生機,一片綠意昂然。

陳爸陳媽再不覺的閑了,每天日子過的充實。

陳媽甚至還有了黑眼圈。

陳語汐已經會哭了,晚上餓了會哭,尿了同樣會哭,基本上每晚要哭上三到四次,一哭就得起來,不是換尿布就是吃女乃,姜苗苗睡不好,陳媽同樣睡不好。

當媽的不容易,女乃女乃同樣也不好當。

就爺爺比較閑,最近已經開始學做飯了。

陳語汐還太小,每天除了肚子餓了吃女乃,其他時候都是傻傻的躺在床上,或者躺在嬰兒車里,懵懂的觀察世界,暫時不用人抱,陳爸就比較閑。

姜苗苗捂的嚴嚴實實的,每天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除了吃飯和上廁所,其他時候都在床上。

陳耀東推掉了大部分應酬,沒事就在家陪老婆。

「寶貝給爸爸笑一個看看。」

陳老板抱著閨女逗弄,手法姿式已經標準許多。

可小家伙出生才八天,哪里會笑。

到現在也只學會看人,有人逗她的時候,眼楮會跟著轉,不像剛生下來的頭幾天,就只會盯著一個地方一直看上半天,估計那會連人和物都分不清。

小家伙模樣正在長開,不像剛生下來那麼皺了。

最明顯的變化是眼楮,第一次睜開的時候還是個眯縫眼,現在大了許多,和她媽一樣的大眼楮雙眼皮,幸好眼楮沒跟陳老板,不然長一對眯縫小眼楮可不好看。

「老公,我都快吃成豬了。」

姜苗苗愁眉苦臉的,天天睡了吃,吃了睡,連門都不出。

這簡直是一種折磨。

陳耀東把閨女放下,小家伙也不哭鬧,還沒學會轉腦袋,目光跟著陳耀東轉了轉,等到陳耀消失在視線內,就把目光移到了嬰兒車頂上的一堆小玩意上。

「堅持一下,怎麼也要等月子出了。」

陳耀東早上網查了坐月子需要注意的東西,過去坐一邊,給她揉著腿,道︰「孕育生命太不容易,生完孩子身被掏空大半,月子期間要休息好才能恢復個差不多,稍微不注意就得落下病根,這可不是頭疼感冒,以後很難恢復的,無論如何都要堅持。」

姜苗苗苦惱道︰「我感覺肚子上的肉都快墜下來了。」

陳耀東模了下,道︰「哪有那麼夸張,就是點肚皮。」

姜苗苗可憐巴巴道︰「肚皮松了咋辦?」

陳耀東道︰「等身體養好了鍛煉,可以恢復過來的。」

家里多了口人,又多了不少東西。

各種嬰兒用品和嬰兒車之類的買了不少。

有家里給買的,也有別人給買的。

光是親戚送來的雞鴨魚肉就把兩台600升的大冰箱給塞滿了。

陳媽覺的尿布濕不透氣,怕把孫女小給捂爛,買了許多白棉布,用開水煮過後做成尿布,濕了就換掉,臥室的陽台上掛了一溜尿布。

姜苗苗覺的洗尿布麻煩,尿不濕其實挺好用,但不和婆婆爭辯這個。

她是個聰明的女人,知道怎麼和婆婆相處。

周五,陳耀東跟著葛老板去仁固調研。

先到縣里,跟領導座談了下。

仁固的領導們很熱情,盛意拳拳的邀請陳老板到仁固投資興業。

下面的縣領導整天盯著市里,有個風吹草動早打听的清清楚楚,都知道這是財主,在景安大把的撒錢,還要斥巨資開發南山平原,自然要熱情點。

在縣里耽擱了一陣,才在一干縣領導的陪同下去了此行目的地三柳鎮王莊村。

也是仁固最窮的一個行政村。

距離縣城四十公里,到了鎮的還有十公里的土路。

連路都沒修好,怪不得這麼窮。

陳耀東無力吐槽,這特麼怎麼扶貧?

王莊村是典型的山區,不缺水,地也不少,其實條件不差,之所以窮是因為這里的人不願意出去打工,實際上景安下面的好幾個縣都是靠勞務輸出來擺月兌貧困的。

種地致不了富,這是毫無疑問的。

絕大多數農民,除了農民這個職業,還要兼職農民工。

就像陳爸陳媽,只要莊稼地里沒活就要去打工,只靠十幾畝地是養不住家的。

死守著土地不出去打工,在如今這個年代,貧窮是必然的結果。

政府也在想辦法,比如推廣蔬菜大棚,或者經濟作物。

可問題是,蔬菜大棚太多了,種了菜賣不出去,或者賣不到價,農村就會虧本,經濟作物也一樣,七八年前景安下面的幾個縣到處都是蔬菜大棚,這幾年剩下的不到一半。

全都扔一邊了。

記的有一年農民西紅柿種多了,爛在地里都沒人要。

不要說回本了,還得花錢往掉處理。

踫上這種情況,農民真的要哭暈在地里。

農民是社會的底層,抗不住一點點風險。

一年跌倒,就有可能要破產。

到村上轉了轉,還走訪了幾戶農民,了解到一些基本情況。

今年王莊村大多數人家種的大白菜,還有一部分種了洋蔥,也不知道情況如何,要是市場行情好,還能賺兩個,去年的大白菜行情比較好,今年種的就比較多。

陳耀東卻並不樂觀,種的有點多了。

市場部采集了大量數據,根據數據顯示,今年景安各縣大白菜的種植面積,比去年要高20%左右,如果外部市場消化能力能跟上情況會好點,如果外部市場消化不掉,農民的白菜估計要爛地里,景安是農業大市,大白菜產量又很高,景安本地是肯定消化不了的。

葛老板問陳耀東︰「興邦農業消化五百畝大白菜沒啥問題吧?」

陳耀東道︰「沒問題。」

四月所有門店的蔬菜日出貨量超過了五十噸,大白菜的出貨量好像在十噸左右,每個月大概在三百噸,一年三千噸的出貨量,消化五百畝地的大白菜自然沒問題。

大白菜畝產量五噸,五百畝地也不過兩千五百噸。

不過之前已經和景安的一個村子簽下了包收協議,這點比較麻煩。

旁邊縣領導道︰「大白菜經濟價值不高,就算興邦農業能消化今年的白菜,王莊村也只能維持在溫飽線上,我覺的興邦農業應該跟王莊村建立一個長效機制,讓菜農種植一些經濟價值比較高的蔬菜作物,或者直接種大棚菜,效率應該會更高。」

陳耀東問︰「菜農願意蓋大棚嗎?」

縣領導笑眯眯地道︰「興邦農業不是要扶貧嘛,捐一批大棚應該沒問題吧?」

陳耀東沒吭聲,想的太美好了吧!

真把自己當凱子呢!

葛老板主動道︰「這個提議不錯,不過扶貧要從根上扶,從思想上扶,不能把扶貧當成救苦救難,蓋大棚的事市里可以出台政策,能不能月兌貧還是要看農民自己,咱們景安不缺農產品,缺的是銷路,只要興邦農業能解決銷路問題,我想王莊的村民只要勤勞,月兌貧不是大問題,不過想致富還得先修路,得先把路修行好行。」

這還差不多。

陳耀東主動道︰「路我修吧!」

葛老板笑著說︰「還是陳總有力度,有興邦農業的支持,小王莊月兌貧問題不大,不過我听說興邦農業正在和農戶搞合作試點,根據市場需求指導農戶種菜?」

陳耀東點頭道︰「春節前就啟動了,目前我們每個月的蔬菜銷量在1500噸左右,和農民進行合作,對我們雙方都有好處,農民不用再擔心種了菜賣不出去,也不用擔心種多了不值錢賣不上價格,興邦農業也可以避免外部市場因素的影響。」

葛老板道︰「這確實是個非常好的模式,農民在這種模式下可以保障穩定收益,不用再承擔市場風險,今年興邦農業應該可以實現盈利了吧?」

陳耀東笑著說︰「再賠一年,明年看情況再說。」

葛老板道︰「听說明年你們就要向全省擴張了?」

陳耀東點頭道︰「是這麼計劃的,今年先把根基好好夯實一下,鍛煉一下隊伍,明年開始在省內擴張,到時肯定會遇到許多問題,還得請領導幫忙和兄弟市協調。」

葛老板很慷慨︰「那肯定沒問題,興邦農業是我們景安重點培育的企業,我們這些人可不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嘛!只要興邦農業做大做強,咱們景安的農產品就可以走出去,農民也不用再擔心種的蔬菜沒人要爛在地里,這是好事。」

這到是實在話。

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下,農業經濟也不可避免的走上了市場化。

景安沒有其他優勢資源,只能發展農業。

可發展農業也不是那麼容易。

景安的領導現在最頭疼的就是農產品的流通問題。

如果興邦農業能夠做大做強,完成全省擴張,絕對能夠有效解決景安農產品流通不暢的問題,所以市里才全力支持,對有些問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三營的事雖然沒有證據。

但有些事情不需要證據。

領導們心里都有數。

回到景安。

陳耀東就叫了王平安和裴老頭商量︰「扶貧方案都看了吧,這次我們中了大獎,領導給面子,分的任務比景安最大的國企景河酒廠還重,仁固最窮的一個村子都給我們了。」

裴老頭道︰「沒辦法,現在市里都知道我們有錢,不抓我們抓誰。」

王平安問︰「怎麼個章程?」

陳耀東道︰「王莊村今年種了五百畝大白菜,交給我們了,全部收了吧,另外從鎮上到村子還有十公里的土路,給修條路,就按鄉村公路的標準修,回頭你安排下去。」

王平安道︰「五百畝白菜不是問題,我們吃不下,可以少賺點批發出去,修路就有點扯蛋吧,這種基礎設施縣里不搞,還得我們給修路?」

陳耀東道︰「我主動接的,不然就得給蓋蔬菜大棚了。」

「這……」

王平安磨擦著頭皮︰「老話說的還真對,窮不是沒有道理的。」

陳耀東道︰「所以啊,既然攤上了,總得給做點表率,這都什麼年代了,那路仁固縣里要是給修,早就修好了,也不會等到現在了,再說領導們親自掛帥,面子得給足,听說這次要動真格,月兌不了貧市里也交待不過去,你們上點心,市里會給政策蓋蔬菜大棚,具體怎麼安排早做準備,最好下去看一下,看看那邊適合種什麼菜。」

裴老頭說︰「我听說還有專項扶貧資金,回頭我問一下,要能拿到專項資金,或許不用我們出錢修路,我們的資源和渠道就是最大的扶貧資源,修路確實不該我們出這個錢。」

「那你問一下,能拿到專項資金更好。」

陳耀東點點頭,二十萬請老頭確實很劃算。

每年的政策紅利就就不止這點。

時間一天天的過去。

陳語汐在慢慢長大,模樣一天天長開,女乃白女乃白的,眼楮也越來越大,超萌超可愛,看著就稀罕,黑逗般的大眼楮里透著對所有新鮮事物的好奇。

就是還不會轉脖子,不會出聲。

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長大,陳耀東有種別樣的感觸。

更清晰的感覺到自己真的長大成熟了。

心態變化很大。

這天吃晚飯時,一家商量陳語汐的滿月宴。

寶寶二十天了,再有十天滿月。

滿月宴是肯定要辦的,但請哪些人卻要好好商量。

陳爸陳媽的意思是能請的都請,以前那些隨過分子的都要請。

陳耀東和姜苗苗不想費這個勁,迎來往送太麻煩,而且要請客的話,姜爸姜媽那邊的親戚也得請,不能這麼折騰親戚,最後決定擺上幾桌請親戚吃一頓就完了。

也不用收分子錢了。

陳耀東做了主,陳爸陳媽也不好再說,只得隨他。

吃過晚飯。

陳耀東和姜苗苗回到臥室,才問媳婦︰「爸媽過不過來?」

姜苗苗說︰「我還沒給說呢,應該要過來的。」

陳耀東道︰「要不我打電話?」

姜苗苗嗯了聲,露出笑容。

陳耀東就給老丈人打電話說了聲,姜爸確實回復要來。

外公女滿月宴,怎麼也要過去的。

也真為難姜爸姜媽,兩頭跑不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