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66章 老丈人駕到

忙忙碌碌之中,很快到了月底。

老丈人還沒來,薛丘明兩口子先回來了。

據說受不了南海的氣候,于是跑了回來。

二姑氣的肺疼,三天吃不下飯。

親戚們都唏噓,老話都說成家立業,這家是成了,可業卻立不起來。

媳婦都快生了,還得浪到什麼時候?

總不能天天在家啃老吧?

這兩年生意不好做,商鋪租金一降再降,二姑家的幾套鋪面已經降到了七萬,雖然依舊吊打絕大多數家庭,但父子倆幾回折騰欠的饑荒還沒還完,依舊緊巴巴。

陳耀東私下問了下,據說還有五十多萬外債。

難怪薛丘明結婚連新房都沒買。

也就郭小玲性格好,不然早家宅不寧了。

讓陳爸悄悄借給五十萬,先把外債還了。

又給薛丘明找了個工作,一家茶府後廚打雜,南海學了兩個月,也不知道出師沒,茶府老板給陳老板面子,二話不說收下了,不知道這次能不能洗心革面好好上班。

四月二十九號。

陳耀東起了個大早,和姜苗苗開車去了省城。

老丈人和丈母娘要過來,接待規格必須要高。

若非包個專機去接太過高調,老丈人也不許,否則陳耀東都想包個專機直接去冀北機場接人,省城到景安四個小時車程,開車接一下還是沒問題的。

兩點鐘的飛機。

陳耀東和姜苗苗提前一個小時到,在機場附近踩了踩點,才去了出站口。

等了一陣,姜爸姜媽隨著人流涌出來,一副休閑旅行的打扮。

「叔叔好,阿姨好。」

陳耀東搶上前,接過手里的行李。

姜教授笑著說︰「幾百公里呢,我們坐個火車就過去了,專門接一趟太麻煩了。」

「不麻煩!」

陳耀東道︰「坐火車還得去車站,來回倒車太麻煩。」

姜苗苗則挽著姜媽說話,一路說說笑笑去了停車場。

陳耀東問姜爸︰「叔叔我們吃個飯再走吧?」

姜爸笑道︰「不吃了,我們飛機上吃了點,到了景安正好吃晚飯。」

陳耀東當然沒意見,不吃更好。

景安那邊一堆人等著呢,在省城吃飯還得耽誤時間。

到了車前,姜爸坐了副駕駛,姜苗苗則陪姜媽坐了後排。

三百多公里路,正常四個小時的車程。

加上上下高速,到景安差不多要五個小時。

陳耀東也不怕超速,錢能擺平的事就不算個事,上了高速就 到160,愣是把四個小時的車程縮短到三個小時,傍晚六點半到了景安,直接去了景興大酒店。

姜爸一路提心吊膽,下了高速才松了口氣。

小伙子開車太野了。

慢就慢點,咱也不趕那一個小時。

提前打了電話,陳爸陳媽在樓下迎著。

還專門換了新衣服,就怕給兒子丟人。

本來就挺忐忑,見到姜爸姜媽後,陳爸陳媽就更忐忑了。

除了農村接人待物的那一套,實在不知道該怎麼招呼這些文化人。

姜爸姜媽能教出姜苗苗這種女兒,那是真的有涵養,姜爸溫和有禮,姜媽知性優雅,說的話讓人如沐春風,幾句話就讓陳爸陳媽緊張稍去,暗自感慨不愧是大學教授,說話水平就是不一樣。

寒暄幾句上樓,一大幫人在包廂等著。

大伯二伯,兩個姑爹都來了,還有二伯母和二姑也來了。

姜苗苗三叔姜有信也被請了過來。

接待規格比接待姜有信時要高的多了。

陳耀東在旁邊介紹,盡職盡責的像個秘書。

姜爸姜媽這次景安之行意義非凡,陳家人給予了足夠的重視。

就這,陳爸陳媽還擔心招待不周。

畢竟這是親爹親媽,可不是叔叔。

謙讓半天,大伯坐主位,姜爸姜媽坐了主賓位,姜有信陪在旁邊。

姜苗苗也陪在姜媽身邊。

陳耀東則敬陪末座,等酒菜上來,就化身為服務員,斟茶倒酒忙的不亦樂乎,只有被問到時才會插上兩句,大多數時候都是听長輩們說話,不隨便插嘴。

宴不離酒,無酒不成宴。

已經不沾酒多年的大伯也倒上酒,很是敬了姜教授幾個。

為了佷子大事,也真是拼了。

陳耀東就听著看著,然後暗暗琢磨處世的智慧。

比如在倒酒時,二姑父還問大伯︰「大哥不是不能喝嗎?」

大伯則說︰「誰說的不能喝,倒上倒上,今天我得給姜教授好好敬兩杯。」

不同的應對會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而大伯無疑回答的很有智慧。

不說是給姜教授面子或者是姜教授來了才破戒,而是掩蓋自己不能喝酒的事實,這比說姜教授來了才破例喝酒,讓人听了更加舒服,這就是處世的智慧。

或許大多數年輕人很難領會到這些東西。

但陳耀東多機靈的人,本來情商就不差,這一年多的歷練,平時也更注意這些,自然能品出味道,更加深刻體會到了‘姜還是老的辣’這句話的個中三味。

活的越老,看的越透。

做人處世的智慧也就越深。

這些東西是需要用一輩子去學的。

桌子上的話題大多數時候都是圍繞陳耀東和姜苗苗展開的,大伯二伯和兩個姑父偶爾夸一下自家佷子,更多的則是夸姜苗苗,夸的姜苗苗都不好意思了。

而夸姜苗苗的言下之意,自然是夸姜爸姜媽教的好。

盡管老一輩都覺得姜苗苗沒結婚就跑來跟自家佷子睡到一起,有點沒羞沒臊的,但不可否認,人家姑娘確實很優秀,是個好姑娘,人品、教養、做人做事都是上上之選。

再說現在的年輕人未婚同居過于普遍,老一輩也在轉變觀念。

也不至于為了這個對姜苗苗有啥不好的看法。

而且這姑娘放棄一切跑來景安陪佷子,讓長輩們都覺得浪漫。

至于是不是為了錢才貼上來,到沒人這麼想。

畢竟彼時陳耀東混的還沒這麼大,人家姑娘家庭條件也不差。

而且還是帶著錢過來的。

晚飯吃了兩個小時,九點半賓主盡歡。

姜爸和陳爸論了下月份,出來的時候已經稱兄道弟,姜爸是大學教授,陳爸稱呼姜教授沒有問題,可農民這個職業卻不太好稱呼,還沒定婚約,也不能稱呼親家。

只能叫一聲陳老哥,姜爸小了一個月。

臨上車前,姜爸還握著陳爸的手笑道︰「陳老哥兒子教的很出色,這次來景安給你們添麻煩了,以後隨便一點就好,再別這麼隆重了,有點受不起。」

「不麻煩、不麻煩。」

陳爸笑的跟個佛爺似的,莫名就放心許多。

陳耀東在一邊扶著車門,聞言骨頭也輕了二兩。

把姜爸姜媽送到新房子,陳耀東又陪著聊了會。

老丈人丈母娘來了自然不能住在酒店,新房子裝修好還沒住過人,前幾天又置辦了好多東西,全都是新的,雖然小了點,但裝修的檔次可一點不差。

陳耀東說了下這幾天的行程安排,姜爸沒意見。

一切听從安排。

陪著聊了半個小時,陳耀東起身走人。

姜苗苗不走了,今晚睡這。

三人送到門口,看著陳耀東進了電梯,才回屋說話。

姜媽打量房子︰「裝修的挺不錯的。」

姜苗苗道︰「房子才三十多萬,裝修就花了二十多萬。」

姜爸說道︰「那你既然你沒交房款,駕照也拿了,就買輛車吧!」

姜苗苗點著頭︰「我也是這麼想的。」

姜媽說道︰「早點睡吧,趕了一天的路,都有點累了。」

姜苗苗忙把她領到主臥︰「你和我爸睡這屋。」

姜爸姜媽睡下,姜媽才問道︰「你覺得咋樣?」

姜教授道︰「苗苗已經一條道走到黑了,咱倆不同意又能怎樣。所以,我們的意見並不是主要的,這次來就是看看,和走過場有什麼區別,只不過不得不來罷了。」

姜媽嘆道︰「天天催的讓來景安,可真是女大不中留。」

姜教授道︰「女兒大了總要嫁人,當年你不也是一樣。」

姜媽沒好氣道︰「你也有臉說我。」

姜教授摟了摟老婆︰「睡吧,明天還得出去轉。」

姜媽卻睡不著,一想到自家的白菜被別人家的豬拱了,就難過的睡不著覺。

陳耀東回到景秀御園後,先打了幾個電話。

又和姜苗苗發了會微信,吃了會狗糧,才睡覺。

陳爸陳媽回家準備去了,明天還要去鄉下。

次日一早。

陳耀東早早過去接上姜苗苗一家三口,先在外面吃了早飯,然後去看門店,參觀了一下幾家門店,逛了逛比較繁華的新華路和步行街,快十一點的時候去了鄉下。

房子又被陳爸陳媽折騰了一遍,就差在土牆上貼上瓷磚了。

不養牛了,前後院子全打了水泥地平。

亂七八糟的家具啥的全扔到隔壁院子,收拾的干干淨淨的。

還專門用紅磚重新蓋了個茅廁,雖然還是蹲坑,但比之前的要強多了。

不但干淨許多,而是私秘性也好的多。

陳媽準備了豐盛的午飯,吃過午飯又去地上轉了轉。

姜爸是農村出來的,對農村並不陌生。

玉米剛剛出苗,女敕綠女敕綠的,透著股子喜慶和生機。

姜媽雖不是研究農業的,但農大的教授不至玉認不得玉米苗。

只有姜苗苗沒見過剛出芽的玉米,多少還有點好奇。

姜爸是經濟學教授,雖然不是研究農業的,但並非對農業一無所知,西北發展落後不是沒原因的,既有區位優上的劣勢,也有自然氣候的制約。

不過西北地廣人稀,並不缺乏肥沃的土地。

如果國家下大力氣開發,將來還是大有可為的。

別的不就,這里只要投砸錢開發,就可以隨便圈地,幾萬畝甚至十萬畝。

隨便建個廠子就能圈上千畝甚至幾千畝地。

放到人口稠密的中原冀北誰敢想。

如果不是缺水,大西北絕對是塊寶地。

姜教授信息渠道廣,知道這幾年上面一直在開究西部的問題,甚至在研究將藏水經河西走廊引入西疆,如果真的能實現,無疑將會極大地解決西北缺水的問題。

不過陳耀東的這個經營思路……

姜教授覺的有問題,農牧業做大的全都是走產業化做起來的,生鮮是個空白領域,不是資本家沒眼光,而是難度太大了,要解決的問題太多了,哪一樣都是硬骨頭。

別的不說,光是砸人飯碗就夠喝一壺的。

斷人財路,無異于殺人父母。

之前就听說被人潑大糞,司機上菜被打。

哪有那麼容易。

就算在本地有優勢,可對外擴張可沒那麼容易。

姜教授覺的有問題,但他不會說。

搞理論研究和實干是兩條線。

好多搞企業的前期不被看好,不少妄下評斷的專家到最後被打了臉。

好多專家認為不可能的事情,最後卻被人干成了。

這樣的例子不要太多了。

所以姜教授不打算對陳耀東的事業發表任何意見。

萬一將來被打臉就不好看了。

被別人打臉還不算什麼。

要是被女婿打臉就沒法嫁閨女了。

在地上轉了會,又去看了看新蓋的小區,姜爸姜媽覺的景安農村也挺不錯,生活水平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差,雖然農民上樓其實不是什麼好事,但農村能蓋樓房,至少說明景安農民的經濟收入水平沒有人們一貫印象中的那麼差距巨大。

下午三點返回城去,又去看了看水上人家正在裝修的別墅。

院子已經弄整齊了,施工隊伍正在造景。

這是個細致活,一點也著急不得。

不過大致輪廓已經可以看到端貌。

姜爸笑著感慨︰「景安的物價確實挺讓人羨慕,房子一平才三千多,七百多萬就能買個佔地三畝多的別墅,從一定意義上說,低房價其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房子越便宜,人們手里的可支配收入就越多,從這點來說,景安其實挺適合居住生活,空氣質量也很好,可比咱們冀北強多了,一點污染都沒有,比較適合養老。」

陳耀東連忙道︰「那叔叔阿姨退休了也來景安養老吧!」

姜爸笑道︰「將來的事將來再說吧!」

姜媽是園藝技術專業的教授,一看這院子初步顯現的輪廓,就知道裝修不便宜,找機會悄悄問了下姜苗苗︰「這別墅裝修不便宜吧?」

姜苗苗小聲道︰「八百多萬。」

姜媽心下吃驚,卻沒有再問。

裝修比房子還要貴,還真是舍的花錢。

負一層已經完成了大半,外面全部是石材,里面牆上是高檔板材,從露入口下去一進門是個客廳,看樣子有點像是會所,還有巴台和酒櫃,木工師傅正在往牆上固定板材。

只能看個大概,只不出具體效果。

要等全部裝完才能看到。

轉了一圈,姜爸問︰「這房子不止五百多平吧?」

陳耀東道︰「說是五百多平,不過開發商為了吸引到客戶,那些露台飄窗還有地下室都沒算在建築面積里,實際使用面積好像是八百多平。」

姜媽說道︰「太大了,這麼大的房子,做衛生都是個麻煩。」

還不是一般的麻煩。

姜爸心里加了一句,別忘了還有外面呢。

三畝多的院子,冬天光是掃樹葉子就得雇個清潔隊。

估計得雇保姆。

不過陳爸陳媽還在種地呢。

兒子請個保姆伺候,想想不是那麼回事。

姜教授都忍不住替閨女擔心起來。

真要是結了婚,住到別墅,閨女估計得變成清潔工。

公公婆婆都在勞動,怎麼好意思請保姆園丁。

陳爸陳媽則覺的兒子買這麼個大院子太燒包,但什麼也不敢說。

沒談對象前說了也就說了。

可是有了對象,就啥都不敢說了。

看別別墅,又去了景秀御園。

在景秀御園的房子里喝了杯茶坐了會,眼看又到了飯點,去了景安的夜市美食街,嘗了幾樣景安的特色美食,重點嘗了姜苗苗極力推薦的景安涼皮,姜爸姜媽都說好。

晚上,陳爸陳媽把霸道留下,開著長城回家。

開了一段時間霸道,再開長城忽然就覺得沒法開。

慣不得兒子要換車,貴真有貴的道理。

老話說的沒錯,真是一分價錢一分貨。

次日一早,陳耀東帶著姜爸姜媽去了景安下面的裕北縣。

裕北是景安面積最大的縣,一個縣佔了景安行政區域面積的一半,屬于高原區域,也是河西省五大原生態草原保護區之一,有名的牧業之鄉,也是個旅游的好去處。

陳耀東這個本地人,長了這麼大都還沒去過裕北。

趁這次老丈人丈母娘過來,正好過去看一看。

在這之前,曹興平就已經奮命跑了一趟,專門過去探路。

這次陳老板帶著老丈人丈母娘過去,曹興平和小張開著霸道負責打前站,安排吃住游玩等等一應事情,不然陳耀東兩眼一抹黑,帶著老丈人丈母娘四處瞎踫那不扯蛋了。

景安到肅南近一百公里,沒有高速,只有一條國道相通。

路有點破,年久失修,好多路段還坑坑窪窪的。

官府也不知道修一下,基礎設施都這麼差,還怎麼發展旅游業。

也就570和霸道最適合跑這路,要是開個轎車還怎麼跑。

估計剛把車速提起來,就得急剎車。

不剎也行,大不了回頭再修車。

景安地界上不怕超速。

陳耀東車速保持在百公里左右,遇到坑窪路段也不剎車,松一下油門直接趟過去,基本上感覺不到多大的顛簸,跑了三十多公里後,四周漸漸荒蕪。

人煙沒了,農田也沒了。

四野盡是半黃半綠的荒灘或者高矮不一的丘陵。

姜教授道︰「這麼大的地方卻沒多少人口,兩極分化太嚴重了,這些年國家一直在推動西部開發,去年新領導上來後越發重視,正在討論一帶一路,從經濟發展的角度來說,沿海發達地區已經潛力用盡,沒怎麼開發的西部地區潛力還很足,以後肯定會大力開發的,早點入局,其實也是個機會,我估計等一帶一路真正實施後,會有一系列的政策支持。」

陳耀東道︰「叔是經濟專家,有沒有好的建議給我?」

姜爸笑道︰「我就隨便說說,還不一定對,你隨便听听就行了。」

陳耀東趁機拍馬屁︰「我也是瞎折騰,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也沒個詳細規劃,好多事情都是想起就干,踫到問題才解決問題,看問題不夠長遠,還得叔這樣的專家指點。」

馬屁沒人不愛。

姜爸不是聖人,自然也吃這一套,雖然心里挺舒服,但卻沒有飄,笑著說道︰「那些成功的企業家都是自己干出來的,你見哪個企業家是听了專家才成功的,反而有不少干實業的听了專家的指點最後干倒閉了,所以你自己干就好,不要問我的意見。」

後排。

姜媽用眼神和姜苗苗交流。

姜苗苗眨眨眼,母女倆心照不宣。

姜媽覺得這小伙子臉皮實在挺厚,馬屁拍的讓人有點招架不住。

怪不得女兒會被他騙到手。

姜苗苗則在心里給男朋友點個贊,雖然這種馬屁自己听了也覺不好意思,但不能否認很管用,爸媽听了肯定也會高興,更重要的則是這份態度。

對自己父母的態度。

跑了一個小時出頭,到了裕北縣的縣城。

陳耀東接了個電話,說了句就掛了。

曹興平打來的,詢問是否要進縣城。

破破爛爛的縣城有啥好看的。

沒進縣城,直接去了草原上。

繞過縣城,往西南方向而行,又跑了近四十公里,視野中天寬地闊,無任何阻礙,地平線漸漸變成了綠色,一直延伸到天地的盡頭,讓人瞬間精神一振。

外面氣溫漸漸降低,連車里都涼了下來。

五月的草原上天氣還有點涼,遇到寒流侵襲下雪也是常有的。

等到黃色褪去,視野全部被綠色填滿後,心情就更加舒暢了。

這是真正的大草原。

不是家里種的那種草坪。

看到不盡頭的綠色,讓人心胸都不自禁的開闊了許多。

什麼憂愁煩惱都會洗滌的一干二淨。

「這里真美啊!」

姜苗苗看著車窗外,發出一聲感慨,有點後悔沒有早點過來。

姜爸姜媽點頭,確實挺不錯的。

事實上有些越是落後的地方,原生態保存的也更完整。

好多出名的5A級景區其實還不如那些籍籍無名的荒野山溝。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